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55年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菲尔普斯教授于2001年创建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20世纪60年代末,菲尔普斯将基于预期的微观经济学引入就业和工资决定动态当中。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Phelps,1933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55年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菲尔普斯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并于1982年获聘为麦维克(McVickar)政治经济学教授。他是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菲尔普斯教授于2001年创建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现供职于哥伦比亚地球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学术创新及主要贡献

1.菲尔普斯模型

就是在这一时期,菲尔普斯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模型,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批评和发展。菲尔普斯最早从理论上对菲利普斯曲线发生兴趣,是在1966年夏天和他同年秋季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后的最初几个月。他的著名论文《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和随时间变动的最优就业》,就是在该年冬天完成的。该文于次年发表并引起广泛瞩目。

伴随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和个人生活的不断干扰,他的学术生涯步入了一个低谷。1971年秋天,菲尔普斯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通过变更工作,以重新开启一个新的阶段。他在那里一待就是8年。

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维维安娜·蒙特多(Viviana Montdor),两人1974年举行了婚礼。在个人生活重新安定下来之后,菲尔普斯又开始进入了一个学术多产的时期。

这一时期他在经济公平问题、劳动市场结构刚性、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非一致工资或价格制定、非对称信息下的隐性合同以及理性预期本身等问题都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菲尔普斯开始想用一本导论性教科书把自己认为重大的经济学问题记录下来。1985年春天,他的《政治经济学:入门教材》面世。1990年,菲尔普斯把多年积累的、自己对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理解整理成册,出版了《宏观经济思想七流派》一书,这也被视为他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总结。

2.解释“凯恩斯难题”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菲尔普斯都试图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20世纪60年代末,菲尔普斯将基于预期的微观经济学引入就业和工资决定动态当中。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的凯恩斯理论留下了两个问题未解:一是为何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二是有效需求的减少为何引发失业率的上升,也即为何货币工资和价格不能马上下降以阻止就业减少?挑战就在于如何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解释这些问题。

在菲尔普斯的“微观-宏观”模型中,实现市场均衡(也就是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其行动相一致)并不能消除失业,甚至不能消除非自愿性失业。他在1968年的论文中建立了劳动力转换模型,强调劳动力的工作转换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工资必须是能够减少员工转换工作频率而努力工作的效率工资。这个数字要比均衡时的工资高,由此解释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1969年的论文中菲尔普斯又建立了岛屿模型,阐释了即使工人不满足于自己所在“岛屿”的工资水平,在他们离开自己的岛屿到工资更高的“岛屿”去的过程中也处于失业状态。

这些模型的重要发现就是非均衡的存在,以及非均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对工资和价格水平的错误预期会影响失业率。比如在“岛屿模型”中,如果工人预期的平均工资低于真实的平均工资,那么部分工人就可能接受低于真实平均工资的工作从而停止寻找,这样的话失业率会下降。

对凯恩斯难题的一个解释渐渐浮出水面:有效需求未被察觉的增加推高了货币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而企业并没有预期到这种增加,那么就业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如果真实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上升超过了预期水平,那么有效需求的增加就会提高失业率。这实际上涉及了一个处于不完全和不完美信息下的世界。1969年1月的一个周末,菲尔普斯在宾夕法尼大学亚召集了一个非正式会议讨论这一正在冒险探索的领域。参加会议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后出版的名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的论文集,掀起了对这个新的宏观经济学分支的第一轮研究热潮。

3.修正“菲利普斯曲线”

这些模型还包含着对传统经济学的另一个背离。这些模型通常假定失业率的均衡只取决于非货币因素,因此与通货膨胀率无关。对货币和通胀保持中性,极大地简化了经济分析。这意味着一旦预期随着经济政策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中央银行的通胀目标就不能影响失业率。因此,通货膨胀不会对长期失业率产生影响。

这在逻辑推理上并不稀奇,但是却挑战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这一理论认为,降低失业率将付出使通货膨胀上升的代价。

20世纪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菲尔普斯都在研究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如果每个经济人都能够进行理性预期,那么对均衡的偏离就只能是货币性的。他认为如果工资和价格的确定是非同步的,那么即使在理性预期情况下,对均衡的背离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失。这方面的研究推动了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菲尔普斯进一步发展了对非均衡的分析,提出如果每个经济参与者不采用相同的模型和方法对就业、价格等经济变量形成预期,那么非均衡状态的存在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重要论著

《累积黄金法则》(Golden Rules of Accumulation)(1961);

《经济成长过程中财政中立性》(Fiscal Neutrality Toward Economic Growth)(1965);

《经济增长的黄金法则》(Golden Rules of Economic Growth)(1966);

《人力投资、技术扩散和经济增长》(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1966);

《菲利普斯曲线,时间过程中通货膨胀的预期和最适失业》(Phillips Curves,Expectations of Inflation and Optimal Unemployment over Time)(1967);

《次佳国民储蓄和博弈均衡增长》(Second-best National Savings and Game Equilibrium Growth)(1968);

《货币-工资原动力和劳动-市场均衡》(Money-Wage Dynamics and Labour-market Equilibrium)(1968);

《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Microeconomic Foundation of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ory)(1970);

《激烈竞争下的最适价格政策》(Optimal Price Policy under Atomistic Competition)(1970);

《通货膨胀政策和失业理论》(Inflation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Theory)(1972);

《经济正义下的工资收入课税》(Taxation of Wage Income for Economic Justice)(1973);

《经济正义》(Economic Justice:A Reader)(1974);

《理性预期下的货币政策稳定力量》(Stabilising Powers of Monetary Policy under Rational Expectation)(1977);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就业和通货膨胀》(Studies in Macroeconomic Theory:Employment and Inflation)(1979);

《个人预测和总量产出:理性预期观点》(Individual Forecasting and Aggregate Outcomes:Raticnal Expectation and Examined)(1983);

《政治经济体:入门教本》(Political Economy:An Introductory Text)(1985);

《20世纪80年代欧洲经济萧条的成因》(Causes of the 1980s Slump in Europe)(1986);

《结构性萧条》(Structural Slumps)(1994);

《有益的工作》(Rewarding Work)(1997);

《结构性膨胀的背后》(Behind the Structural Boom)(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