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育水平下降人口数量得到控制

生育水平下降人口数量得到控制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育水平下降人口数量得到控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甘肃省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已显著下降,人口转变基本完成,但是生育水平的转变并不均衡,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1974~1988年为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及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前几年总和生育率直线下降,后几年趋于缓慢下降。

一、生育水平下降人口数量得到控制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甘肃省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已显著下降,人口转变基本完成,但是生育水平的转变并不均衡,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人口出生与自然增长的变化经历“三高三低”的变化,高峰与回落交替出现。出生和自然增长的城乡、地区差异也同样显著。究其原因,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与此相关,人口控制的显著成效则尤其不可忽视。为此,今后仍需大力发展经济、教育,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传播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等。

(一)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数量和速度都迅速下降

1.人口出生数不断减少

1972年为高出生年份,出生人口63.11万。1974~1987年间,全省出生人数明显减少,年均33.11万人,最少的1983年仅28.96万,比上一阶段的1972年1年间少出生了34.15万。1988~1995年,全省出生人数显著结构性回升,年均出生46.60万人,形成甘肃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出生高峰。1996年开始,出生人数回落,由1995年的50.34万人降至2010年的30.82万人,之后基本稳定在31万人(表1—1)。

2.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1973年甘肃省出生率35.38%,1974年即降为27.49%。1975~1985年,出生率明显降低。2000年起,降至14‰以下,2010年为12.05‰。

3.人口自然增长数和自然增长率均逐渐下降

1973年为我国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刚刚结束的时间,当年甘肃省人口自然增长数高达46.79万人,自然增长率27.26%。1974年有明显下降,降低了5.94个百分点。2010年自然增长15.42万人,自然增长率6.03‰。

表1-1 1949~2000年甘肃省人口的出生与自然增长  单位:万人、‰

img1

续表1-1

img2

资料来源:《甘肃省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7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5);甘肃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8月;甘肃省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编:《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甘肃分册》,1996年10月。

(二)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

近年来甘肃省妇女的生育水平已发生根本转变,总和生育率显著下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生育模式由早育、多育向晚育、少育转变,生育峰值降低,峰期缩短。

1.总和生育率明显下降

实施计划生育以来,甘肃省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由高至低变化,妇女生育水平发生了根本转变。总和生育率及其变动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且差异程度在逐步缩小。

1974~1988年为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及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前几年总和生育率直线下降,后几年趋于缓慢下降。1989年以来,总和生育率保持在低水平上,1995年降至1.92,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标志着甘肃省人口转变的基本完成。之后低生育水平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仅1.28,人口控制的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表1—2)。

表1-2 1973~2011年甘肃省分城乡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  单位:个

img3

资料来源:苏润余主编:《中国人口·甘肃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甘肃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1983年8月;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甘肃省统计局计算中心编:《甘肃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1月;甘肃省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编:《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甘肃分册》,1996年10月;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6月;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7月。

2.总和生育率仍存在城乡和地区差异

甘肃省总和生育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与经济城乡差异相对应,各个年份甘肃乡村妇女的总和生育率都高于城镇。城镇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1974年即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之下(仅1.97个),比乡村早了20年。这20年的时间差即是经济梯度时间差的一个缩影。2010年,市总和生育率0.99,乡村1.48,城乡差异为0.49。

妇女生育水平的地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表现。1949年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区域梯度、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甘肃各市州及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妇女生育水平的差距始终相伴随,各市州和县、市、区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成负相关,经济越发达,生育率越低。目前甘肃省总和生育率地区差异虽然减小但仍然存在。2010年,最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1.52,最低的兰州是1.00,差异达0.52(表1—3)。

表1-3 1981、2000年、2010年甘肃省各市州总和生育率  单位:个

img4

资料来源:甘肃省第三、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由于行政区划分变动,1981年陇南数据为武都地区数据。

(二)生育模式发生显著转变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后,甘肃育龄妇女的生育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由早育、多育向晚育、少育转变。转变自1970年代计划生育推行之后开始实现,表现为生育周期明显缩短,生育峰值显著降低。

1950年初,妇女生育峰期跨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5个年龄组,长达25年,峰值在300‰左右(1952年25-29岁组320.75‰)。到1975年,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妇女生育峰期缩短至15年(20-34岁),峰值(224.16‰,20-24岁)下降。1981年峰值缩短至10年(20-29),峰值下降且后移(215.37‰,25-29岁)。至2000年峰期变为前高(136.57‰,20-24)后低(92.90‰,25-29)两个年龄组,峰值也极大地减小了。2010年生育峰值后移,生育年龄进一步推迟。20-24岁组较2000年下降,25-49岁育妇生育龄率均较2000年上升。(表1—4)。

表1-4 1952~2000部分年份甘肃省育龄妇女分年龄组生育率  单位:‰

img5

资料来源:苏润余主编:《中国人口·甘肃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甘肃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1983年8月;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甘肃省统计局计算中心编:《甘肃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1月;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6月;甘肃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