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动的机理

能动的机理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文化特质:能动的机理当我们以文化为思维的中心来审视熟悉的周遭时,便会发现文化的特质乃是一种原生的基因,一种原发的机能,一种自然的造化,一种天性的驱使。因此,文化也被认为早于人类社会存在。

二、文化特质:能动的机理

当我们以文化为思维的中心来审视熟悉的周遭时,便会发现文化的特质乃是一种原生的基因,一种原发的机能,一种自然的造化,一种天性的驱使。

(一)文化特质一:五彩的彰显

1.丰富多彩:无限的采掘和偏好的满足

文化与生活相互投射,使我们已分不清这多姿多彩是生活赋予文化的还是文化赋予生活的,于是我们将生活与文化的胶着状态称为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主要产于以下两种土壤:环境和人的旨趣。考古学早已证实人类最初的文化创造是受自然环境逼迫或者说为改善生存环境的产物。因此,文化也被认为早于人类社会存在。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心智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化创造的原始使命渐渐隐匿,但是文化产物又积淀为人类社会难以磨灭的痕迹。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人类从基本生存困扰中解脱出来,并且产生出不需要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群体或阶层,人类得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形成不同的旨趣。人们对生活的选择兼顾着对环境的适应和自身旨趣的满足,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是千差万别的,放在人们面前的可能的生活之路的数量趋于无穷。

2.模式多元:交合的优势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元素,如语言、器物、艺术、习俗、制度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以独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共有的文化生活的内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文化模式。尽管不同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们从来不是封闭的自我循环的圆圈。语言是沟通的必然选择,艺术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规范是必要的社会秩序……文化元素的共性使得文化模式之间的交合成为可能。科学证明,血缘杂交的优势促进了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不知我们可否将文化模式之间的交合与人类血缘杂交在效果上作一个类比,即多元的文化模式形成了交合的优势,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亚文化:互生的潜流

由于地缘、业缘、年龄圈等等因素,在同一文化模式(主文化)之中,会形成更小的文化共同体,人们将这些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称为亚文化,具体如青少年文化、社区(现实或虚拟的)文化、企业文化等。一方面亚文化从属于整个文化模式,亚文化共同体成员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标准应符合主文化的要求;否则,就会发展为一种与主文化对立的反文化群体。另一方面,因为群体对某些事项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具有独特的一致性,亚文化群体又被单独界定出来,这种在主文化的包容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增添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亚文化与主文化处于一种调和状态,两者之间的位置也存在转换的可能。

(二)文化特质二:无声的教养

1.潜移默化:代际的复制

人们能够习得文化,也必须习得文化。文化,关切到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结伴、休闲等生活方式。文化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婴儿出生伊始便处于某种文化氛围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社区生活环境对小孩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本能的模仿,小孩逐步学会生存的技能、遵循社会规范、具备社会要求的文化价值取向,此外,他们还会逐渐形成一定的信仰。与此同时,人类习得文化的过程也是人内化文化的过程,是为人们传递文化做准备的过程。习得——内化——传递,在这样的行为链条中,文化完成了代际的复制。

2.约定俗成:群体的规矩

文化模塑了人们的行为。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习俗和禁忌都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社会规范,它们提供了人们衣着、饮食、待人接物、婚丧嫁娶等等日常行为的标准化模式,这种标准化模式乃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压力,无形地强制着人们必须按照或不得超越某些规定去行动。人们的行为是文化修正的结果。文化内涵的价值得到文化共同体内部大多数人员的认可,文化的价值标准被社会成员内化,日常生活中符合特定文化价值要求的行为即被认为是“合理”行为,而“不合理”的行为理应得到坚决地修正,就像用左手写字的孩子都会被家长或老师纠正回来用右手一样,尽管用左手照样能写出漂亮的书法、锻炼我们的大脑。

3.品质烙印:精神与气质的感染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出:“中国人似乎对于性格过于关注,以至于认识不到在自己的整个哲学中还有别的东西。这种陶铸性格的理想模式,即对世俗的欲望不存在任何非分的妄想,不卷入任何宗教侈谈的理想模式,通过文学、喜剧、谚语,一致渗透到最下层的农民之中,给他们提供生存下去的理论依据……汉语中的‘性格’一词则使我们联想到一个老成温厚的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安之若顺,不仅完全知己,而且完全知彼。”

林先生对中国人的这番评论,在20世纪上半叶风行于东西方文化界,对此观点我们不能就认为是完全科学的,但其论断却是对文化特性的一种反思。文化的烙印,可以看成社会文化伦理和规范的个体反映,这种反映在文化共同体内部容易相互感染,从而形成一系列的集体表象,使得某种文化中的成员都会给人留下一种既清晰又模糊的整体印象。

(三)文化特质三:持续的演化

1.沉积底蕴:惯性与稳态

文化可以世代积累,世代传递。物质文化的传递首先表现为社会财富的积累,与此同时,由于物质文化本身蕴含着文化价值,器物也往往是模塑人的文化品性的工具。比器物更具有惯性的是文化的精神方面,人们的习惯、道德、信仰一旦形成,就如同社会的灵魂一样,如不遇到强大的外力作用是难以被磨灭和更替的,并且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的组织结构。几千年来的中国,“仁”、“义”、“道”、“德”、“人情”等观念被不同层次的信仰和记号表述着,附会了这些观念的文化符号对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中国人的影响从未消失。

2.源远流长:连续的有限变异

文化的稳态,是指它的主要性质维持不变,而它的细节则处于连续的变异之中。最明显的例子体现在我们的工具上。在生活中,我们选择使用某种工具,必定是觉得这种工具最适合环境、效率或解决成本的要求,随后这种选择将形成固定的模式,但随着环境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会对工具的有用性做出相应的修正,往往这些修正一开始都不会改变工具的基本构造,而只是对于细节的处理。再如我们前面提及的中国人的“仁”、“义”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观念的基本内容可以保持稳定,但由于文化主体的个体差异以及承载这些观念的文化记号被不断地改造,这些观念中原本的一些概念也可能被重新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