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分类的作用

分类的作用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分类的作用首先,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种的含义是一个生育繁殖的群体,属于一个种群的鸟不会和其他不同种群的鸟交配。种之上是属,一组类似的种形成属。所以说,研究对象的分类并非是绝对或唯一的,而是视研究目的而定。当然要把研究对象加以分类,也必须知道“属”的定义,否则无法区分共同属性和个性,无法找出种差。

一、分类的作用

首先,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有些学科像动物学植物学等有了分类才成为科学。以鸟的分类来说,鸟有8514种(species)。种的含义是一个生育繁殖的群体,属于一个种群的鸟不会和其他不同种群的鸟交配。种之上是属(genus),一组类似的种形成属。属的上面是族(family),鸟共有215族。特征相近的族再归纳为级(order)。最后,所有级形成类(class)即鸟类。这种分类系统使科学家能确切地区分8514种鸟。

图书编目、文献索引也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像图书分类,在图2-9中,“图书”是总类,算最高层次;哲学、文学、科学等是第二层次;“科学”之下的数学、物理学等是第三层次,这样一直下去。管理学科分类本身就是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大学管理教育系科的设置,出版图书部门对管理书刊目录的厘定、研究项目指南、管理人员岗位设定等均有赖于学科的科学分类。

图2-9 分类层次

其次,分类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途径。研究者研究任何事物情况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选定某种视角和某个层次(layer,level)来看问题。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和教师参观或考察一个企业,会得出不同的“心象”。即便是企业管理人员,总经理或从事人事、技术、生产、供销、财务等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不同视角给研究者提供了新发现的潜力,机械制图有三个视角就可把所描绘的对象表示清楚,现实问题则可说是存在无限的视角。然而,从一个研究项目或研究论文而言,只能是选用某一个,最多也就2~3个视角,常听到有所谓“全方位”研究,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不可能的,动听的名词,仔细推敲却往往不符合事实。

从新的视角(perspectives)去看问题才会有新的发现。不同视角便有不同的分类,生产部门、社会福利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对企业职工都会有各自的分类。所以说,研究对象的分类并非是绝对或唯一的,而是视研究目的而定。门捷列夫(Менделеев,Д.И.)发现元素周期律之前,人们只追求把性质相似的元素归并在一起,而门捷列夫则把原子量相近的元素列为毗邻,把性质不相似的元素彼此联系起来。从原子量角度归类便能外推,预见新元素,成为化学学科的历史性重大发现。

选定了一定视角以后,研究对象还可按层次划分。如图书分类,先从某个视角,亦即某种准则来分,可按作者姓名字母顺序分类,也可按学科分类。如图2-9中按学科分类,随之再分层次。从最高层次开始,分到第二层次,再到第三层次,一直下去。分类之起点与终点都是相对的。在分类时,需要从被分类对象的哪一层开始,就以该层为起点,需要止于哪一层就止于那一层次。就此例来说,如果藏书室中只有科学书而没有别的书,分类只需要从科学书开始,因而分类的最高层次就是科学书。科学书分门别类很多,很专业,可以按层分下去,直至最窄的一层。

分类的始点与终点虽然可以不同,可是,在分类之中,各类层次必须清楚,而不能相混,这一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同一层次的事物,在分类中必须与同一层次的事物并列,否则,便是分类紊乱。

研究问题总是要从高层次延伸下去,就像挖矿一样,宝藏往往在深层,研究工作的新发现也往往在深层次。逐层归类就是将研究问题逐步聚焦使研究工作深化的过程。

最后,分类和定义之间有密切联系。定义项一般情形下是属加种差,而归类就是把属分为若干种,给定义提供了条件,否则种差内容无法辨识。当然要把研究对象加以分类,也必须知道“属”的定义,否则无法区分共同属性和个性,无法找出种差。

图书馆编目以及生物学中则将生物分为种、纲、目、科等,这些都是分类的应用,而不是分类原则、原理。如果只注意到分类的应用,不注意分类的原则,则遇到被分类对象太复杂时,分类就难免陷于混乱或错误。最简明的分类原则是二分法(dichotomy),X表示最高类,由此开始,X之下分X1img17是X1之辅类即非X之事件。“国有企业”是一类,“非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之辅类,X1类之下又分作X11img18两类,如中央直属和非中央直属。这样一直下去,每一类及其辅类可再分一个层次,以至于无可再分或不必再分。二分法已被当作是分类中的最基本的程序,其他分类通常可看作是二分法之扩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