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

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已成为近期国际会计界的热点问题,并将成为未来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并将其履行责任的情况以绿色会计来反映,同时接受绿色审计的监督。

第八章 战略性绿色管理: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

[内容提要]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必然导致会计的变革,随着跨国公司战略性绿色管理的提出,会计和审计的绿色化成为国际会计界的热门话题。本章首先介绍了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产生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了跨国公司建立绿色会计制度与绿色审计机制的必要性,针对绿色会计与绿色审计的特点,运用系统思维和方法,对跨国公司绿色会计及审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构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建议。

一、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绿色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新的分支,已成为近年国际会计界的热门话题。所谓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利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效益和损失进行计量、报告和控制,以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1]

所谓绿色审计,则是指审计机构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对绿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的专项审查。建立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提高社会总体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

绿色会计所依据的经济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永续;另一层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持久永续。此理论认为人类的要求应当通过环境的持续、平衡发展来满足。众所周知,伴随现代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生存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球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将企业经营行为的目标由唯一的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发展为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履行社会责任,其中,企业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内容。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必然导致会计的变革,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及新的管理理论的引入,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应运而生。

绿色会计研究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根据美国《幸福》杂志在1976年公布的500家工业企业年度报表,有456家企业披露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数据,其中大多数是有关治理环境污染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都曾就环境问题发表研究公告,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已连续几次在会议上讨论过环境披露问题,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的会计准则,还曾将环境成本运用于一个假设的森林纸浆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为促进公司报告的革新,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设立了“环境报告奖”,不论公司大小、性质如何,均可通过其提供的有关环境方面的真实信息参与评奖。与此同时,绿色审计也日益受到国际审计界的关注,国际最高审计机关组织第十五届大会在其通过的《开罗宣言》中,将绿色审计作为第一主题,阐述了绿色审计的重要性及其定义,并呼吁各成员国政府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成本。由此可见,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已成为近期国际会计界的热点问题,并将成为未来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国公司建立绿色会计和绿色
审计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

目前的损益表反映的经营成果,没有或较低地计算了企业对环境影响应负担的费用,从而使利润指标的计算产生偏差。只有将对环境影响的耗费计入损益表,作为收入的减项,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有利于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目前该比率的计算没有考虑环保负债,从而使比率偏低。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环保负债额,计算出来的资产负债率才更真实可靠。

(三)有利于准确计算产品成本

目前产品的成本即指制造成本,资源环境成本大多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了成本的低估。绿色会计从人类全部活动过程和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大视角出发,以人与自然界的整个时空未界定成本的范畴,要求其不仅能体现对目前能以价值确认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补偿,也要体现对资源环境消耗和破坏的补偿。

(四)有利于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现有的会计报表仅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核企业管理者的业绩,比较片面,要全面地考核,还必须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而绿色会计能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指标,进而可以比较全面地对经营管理者的业绩做出评价。

(五)有利于准确地进行兴办企业或开发新产品的投资决策

科学的投资决策应在现金流量预测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净收益及其社会贡献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破坏应负担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只有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该项目才可实现。

(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

绿色会计能够提供比传统会计更为丰富的信息,能使企业更加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公平地计算成本、税收和利益,将企业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成为调整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提高企业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的一种有利手段。资源环境的成本化可以提高商品的市场价值,较为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环境代价,使各种产品之间的比价更趋于合理,有助于改革和完善价格结构体系。合理地配置资源,增加对资源利用深度的投资,增加科技和绿色产品的投资,促使宏观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协调一致,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七)有利于拓宽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促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向内部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相关利益集团提供充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信息的经济目标,而绿色会计要求企业不仅要有经济目标,还要有为自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社会目标。因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资产,所以必然要求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这样,就会大大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总之,建立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发展与其赖以存在的环境休戚相关,只有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才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并将其履行责任的情况以绿色会计来反映,同时接受绿色审计的监督。企业管理主管部门是绿色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一方面,企业需要准确核算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企业成本,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控制、预测和决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的环保形象已开始影响人们对其产品的购买欲望,发达国家还纷纷在国际贸易中设立绿色壁垒。为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也希望将其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与支出单独列报,以反映其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履行社会责任。从长远来看,现在即采用绿色会计的企业将具备竞争优势。因为它们已经逐步调整企业行为,而不必等将来严格的环保法令出台以后被迫执行,从而耗费更多的成本。

另外,还要处理好绿色会计与绿色审计的关系。绿色会计提供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方面的会计信息,此信息是否真实,有待于绿色审计的监督、评价与鉴证。绿色审计工作可由政府审计机关、内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共同承担,以政府审计为主,通过国家立法强化绿色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施绿色审计时,一方面要发挥其制约作用,监督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另一方面要注重其促进作用,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3]

三、建立绿色会计制度

(一)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构建

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绿色会计理论体系,是由若干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之间既具有一定的联系,又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见,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就自身而言是一个“自成系统”,就外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而言又是一个“互成系统”。同时,它又寓于绿色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之中,是其一个子系统。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系统论这一方法来研究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组成要素包括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职能、目标、对象、假设、原则、确认、计量、账户体系设置和报表等内容。现分述如下:

1.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

绿色会计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相应的,绿色会计除了要秉承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外,它同时要吸收、借鉴包括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污染经济学又称公害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和领域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一套绿色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2.绿色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这两种职能在绿色会计中应用的基本道理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如果说稍有变化的话主要就是在履行反映职能时适当地扩大了实物计量单位的应用。依照这样的职能,绿色会计的工作体系也就大致地归纳为两类:一是提供信息,包括为外部使用的信息和为内部使用的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从而使企业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

3.绿色会计的目标

作为绿色会计行为指南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由会计来计量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具体目标则是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具体包括:①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规律和物质循环规律,管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②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③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4.绿色会计的对象

绿色会计的对象突破了传统会计以资金运动作为对象的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绿色会计下会计要素须重新界定,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产”,即全世界所共有的空气、水、海洋、矿产资源、臭氧层等;负债中应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所有者权益中应将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生产经营所得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的国家给予的补贴、资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

5.绿色会计的假设

尽管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与企业会计有所区别,但绿色会计同样可以参照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所不同的是,因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较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假设发生了较大变化,它不仅可以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还可选择实物、百分数、指数进行辅助计量,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叙述加以说明。

6.绿色会计的原则

绿色会计除了继承一些传统会计的原则外,还有些用于绿色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①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相同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②与一般会计原则不尽相同的原则有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绿色会计在核算时,应将环境、资源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列,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它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统计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会计处理,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以反映绿色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比性。③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不同的原则有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充分披露原则,即:政策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社会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揭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评价应站在社会的角度全方位地考虑企业的业绩;充分披露原则要求绿色会计在公布报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护或者污染、损耗等情况。

7.绿色会计的确认

绿色会计的确认是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辨认和确定过程。传统会计将会计要素确认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绿色会计超过了传统会计确认的范围,给六大要素赋予新的含义,主要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也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记录,并在会计报表中加以确认。绿色会计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主要有: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四大部分。资源价值包括自然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三个方面。环境成本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和环境机会成本。环境收益包括获得的环保业绩卓著奖励、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和环保措施机会收益。环境利润是环境收益扣除环境成本和环境税金后的净额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绩效。

在绿色会计中,会计要素须重新界定,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产”,即全世界所共有的“特定财产”:空气、水、海洋、矿产资源、臭氧层等,负债中应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即将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确认为环保负债额,有些国家也称为环境负债额;所有者权益中应将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传统的经济收入外,包括自然收入,还应包括自然环境保护收入和环境污染收入,即为取得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源等的绿色收益,如:企业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而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等,即为维护原有的环境或改善环境所发生耗费的绿色成本,如: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绿色效益也即绿色利润,是绿色收益与绿色成本的差额,可划分为直接绿色效益和间接绿色效益、直接绿色效益是指对环境开发利用,取得有形资源产品时获得的绿色效益,如合理采伐森林获得的木材产品,间接绿色效益是指对环境开发利用,取得无形环境效用时而获得的绿色效益,如保护野生动物群带来的效益。绿色效益并不体现绿色资产的增加,相反,绿色效益的产生往往会伴随绿色资产的减少,如矿藏被采掘。经过上述确认后,就可避免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耗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企业增利润的情况。这样,由于环境因素的参与,使得绿色会计的确认超越了传统会计确认的范围,简单地说,就是绿色会计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确认。

8.绿色会计的计量

传统会计建立在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基础上,经济事项都能用货币计量。绿色会计存在着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也有的无法用历史成本计价。这就需要以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原则;对环境状况评价也应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采用指数评价法、分级聚类法以及模型评价法等。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应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和绿色会计的核算要求,建立科学的定量方法,寻找切实可行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绿色会计的计量是为了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传统会计的计量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原则,经济事项都能用货币计量的基础之上;而绿色会计的计量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计价上,这其中存在着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例如臭氧层等,有的也无法用历史成本计价,如企业生产给环境造成污染而发生的延时治理费,再用历史成本去计量治理费就不适用了。因此,传统会计计量方法难以对绿色会计诸要素进行计量,绿色会计的计量主要是将各要素按照一定方法折算为货币,这就需要对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特殊处理,大胆创新。但绿色会计计量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却有一定难度,现特将价值计量公式简列如下:

现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总用户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

自然资产价值=总用户价值+存在使用价值

其中,间接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和存在使用价值是自然资产价值计量中最困难的内容,这就需要以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原则,借助于价格替代法、支付意愿法、接受意愿法等方法计量。对环境状况评价也应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采用指数评价法、分级聚类法以及模型评价法等数学模型适当测算估计量化。当然,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应尽量克服传统会计的局限性与绿色会计之间的矛盾,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和绿色会计核算要求,建立科学的定量方法,寻找切实可行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9.绿色会计的账户体系设置:会计账户的“绿色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企业有关环境信息的需求已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环境会计的核算与信息披露。因而,企业首先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账户体系。可以在现行会计账户体系设置基础上增列一些新的账户,使其趋向绿色化。具体而言要增设包括以下几类绿色会计账户:

(1)增设绿色资产账户。

企业要参与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就可能要购买一些治污设备,发生一系列资本性支出时也要购买一些污染防治技术等。因此,企业有必要设置绿色固定资产、绿色固定资产折旧、绿色资本支出、绿色无形资产、绿色递延资产等明细账户。“绿色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账户的明细账户单独核算企业为治理污染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绿色固定资产折旧”作为“累计折旧”账户的明细账户用于单独核算绿色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绿色资本支出”作为“在建工程”的明细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形成环保长期资产而发生的各项支出;“绿色无形资产”、“绿色递延资产”也分别作为“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总账的明细账户,单独核算企业的绿色无形资产投资及发生递延资产时,这两类资产也要按规定进行摊销。

(2)增设绿色负债账户。

由于过去和现在的环境污染而导致企业需要在未来承担一定的支出,这种支出在未正式支出之前就是企业的一项负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将“环境负债”定义为“为净化环境而形成的负债”,并分类如下:①为净化环境而直接发生的负债。②为净化环境而预计发生的各项支出。由此可见,当决策者发现对环境污染需要治理时,环境负债的确认时点也就随之形成。在绿色负债确认时点上对治污所需的相关费用的估计则构成了环境负债的余额。环境负债可以按时间长短划分为短期环境负债和长期环境负债。短期绿色负债是指1年以内需要偿还的治理环境的专项负债资金;长期绿色负债是指偿还期超过1年的绿色负债。具体账户的设置可采用如下方法:将“绿色负债”作为现行会计账户的明细账户,可将“绿色短期负债”作为“其他应付款”账户的明细账户,将“绿色长期负债”作为“长期应付款”账户的明细账户。

(3)增设绿色支出账户。

绿色支出是指与企业环境活动有关的能够以确切货币形式计量的支出,可划分为绿色资本支出、绿色费用支出、绿色恶性支出三类。绿色资本支出是指为形成企业环保长期资产而发生的各项支出;绿色费用支出是指企业在环境活动中发生的不能构成环保长期资产投资总额的费用项目,这类支出属于良性支出;绿色恶性支出是指由于企业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导致的各项支出。这三类支出可分别用“绿色资本支出”、“绿色费用支出”与“绿色恶性支出”账户加以核算。为便于表述和理解,可将这三类支出如图8-1所示:

图8-1 绿色支出账户构成[4]

“绿色资本支出”账户借方登记为购建环保资产投入的资金,贷方登记环保长期资产投入企业使用而结转出去的金额,该账户的借方累计发生额揭示了企业环保长期资产的投资总额,借方余款反映了其他尚未完工的环保在建工程投资金额;各项绿色费用支出在发生时记入“绿色费用支出”账户,期末转入利润账户;各项绿色恶性支出在发生时记入“绿色恶性支出”账户,期末也同样转入利润账户。绿色资本支出账户按照第一部分“绿色资产账户”的有关要求进行设置,其他两项绿色支出账户均可设置为总账。

(4)增设绿色收益账户。

“绿色收益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取各项防治污染措施所获得的收益。各项绿色收益见图8-2。

图8-2 绿色收益账户构成

以上直接收益可以用货币计量手段,而间接收益则要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绿色收益”账户中加以核算的只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绿色收益”账户可作为总账,对各项直接收益可以设置明细账加以核算。

基于以上论述,可提出“绿色利润”的概念。绿色利润—绿色收益—绿色费用支出—绿色恶性支出。由于绿色资本支出不具有损益的性质,因此,不作为损益项目加以核算。企业可以设置“绿色利润”账户专门核算其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而采取各项措施的综合效果。

10.绿色会计的报表

绿色会计报表的设置应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添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并辅之以报表附注、文字说明等揭示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增列“自然资产”、“自然资产损耗”科目,负债方增列“应付环保费”科目,所有者权益下面增列“自然资本”科目等。在损益表中增列“环境收入”、“环境治理费”、“环境损害费”以及“环境利润”。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揭示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及其支付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反映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所发生的支出和收益情况及其对未来环境的影响,说明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等。这样,使企业的会计报表不仅能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而且能更充分地反映绿色会计信息,以此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笔者认为,可依据上述账户体系设置为基础来编制三大报表,不妨称之为绿色报表。即在整个目前的财务报表范围内,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以披露有关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并在报表附注中采用文字的或数字的方式加以补充说明。现分别论述如下:

(1)利润表的“绿色化”。

绿色利润表与现行利润表主体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由于绿色损益项目均设置为总账,所以绿色利润表中包括了“绿色费用支出”与“绿色收益”项目。其中,“绿色收益”项目应紧接在“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后面单独反映,“绿色费用支出”与“绿色恶性支出”紧接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之后反映;其次,绿色利润表在“主营业务利润”下单独注明。最后,还要在绿色利润表附注中增加以下内容:①当期绿色收益总额。②当期绿色费用支出总额。③当期绿色恶性支出总额。④当期绿色利润总额占企业利润的比例。在报表中增加以上项目的作用在于:直观反映企业为防治污染、治理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及取得的收益,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环境投资综合效果等。

(2)资产负债表的“绿色化”。

由于本书第一部分将绿色资产账户、绿色负债账户均设置为明细账户,所以绿色资产负债表主体同现行报表格式基本相同。而不同之处则有:首先,绿色资产负债表相应项目中包括了“绿色资产”和“绿色负债”。其次,在附注中增加以下内容:①当期购入的环保设备金额及期末余额。②当期购建的其他环保资产金额及期末余额。③当期发生的和结转的绿色资本支出金额及期末余额。④当期发生的绿色负债金额和期末余额。以上信息均需通过资产、负债明细账户获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从以上披露中了解企业为防治污染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等信息。

(3)现金流量表的“绿色化”。

绿色现金流量表与现行现金流量表的区别在于:①绿色现金流量表部分项目中包括了绿色项目,如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以及“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均包含绿色项目。②在绿色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所有涉及绿色项目的相应项目中单独注明绿色项目的金额,例如:“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中包含了绿色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在该项目后用括号注明“其中:绿色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如果不采用这一形式也可以用另一形式代替,即在绿色现金流量表附注中分项加以说明。

(二)案例分析:波音公司——环境保护成本的会计处理(见附录一)

四、建立绿色审计制度

美国、加拿大和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绿色审计制度,为高层管理当局提供企业遵循政府和行业制定的各种环境标准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开展绿色审计的国家已经超过30个,开展绿色审计的项目已超过3000个。

(一)绿色审计的作用

1.通过绿色审计可以促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严格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

政府部门对保护环境履行主要义务,但因有些部门官僚主义严重、腐败之风盛行,在对待环境保护这一公益事业时,有的官员挪用、贪污环保资金,有的则玩忽职守、无所事事,有的相互推诿,致使有些环保项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因此加强对政府部门履行环保职责的审计监督是拒腐防变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以提高环保设施的效用。建立环境保护机制是企业搞好环保工作的关键,自然而然就会把对环境保护活动的监督纳入审计的范畴。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是与其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宗旨相一致的。建立绿色审计机制是预防、纠正其履行环保职责出现偏差的良好手段。

2.通过绿色审计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局的稳定、文化的繁荣

绿色审计促进了环境资源的保护,这些资源可能就是生产要素之一,如果不能保证这些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资源就会衰竭,就不可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绿色审计及时处理了悬而未决的环境污染事故,纠正了环保职能机构的违纪事件,妥善地处理了因环境污染带来的纠纷,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符合大多数公众的利益,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绿色审计拓展了审计的内容,促进了审计理论的发展与变革,把生态学、化学、工程学、病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理论最大限度地引入到经济理论中,促进各门学科理论的融合;绿色审计促进了环境的保护,树立了企业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3.通过绿色审计可以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反馈信息,促进环境保护法规的完善

大家知道,审计有反馈信息的作用,绿色审计也有这一共性。在监督环保活动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不合理的地方,审计人员就会反馈一些信息,向立法机构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了环保法规的完善。

4.通过绿色审计可以促进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从而促使全民环保

把环保活动纳入审计的范畴,不仅丰富了审计的内容,还强化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等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过去,有些人认为环保只是栽上几棵树、种上几块草坪、扫扫垃圾而已,事实并非如此。通过绿色审计,人们对环境保护理念的理解更为全面,环保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病理学、土壤学、工程学、电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二)绿色审计机制的内容

1.绿色审计体系

①绿色审计体系应包括审计的主体,即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有进行绿色审计的义务。②绿色审计体系包括审计的客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环保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③绿色审计体系应明确界定绿色审计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绿色审计的规范

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计划、程序分别由国家立法机关、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等组织制定的规范化要求,不仅要规范绿色审计主体监督环境保护活动的行为,还要规范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受绿色审计的行为。

3.规范仲裁绿色审计有争议的行为

在进行绿色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因审计业务引发争议,应由同级或上级审计机构或政府部门进行仲裁,应当在法规中明确界定。这也是绿色审计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绿色审计重点包括:①环境保护法合规性审计。②企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程序审计。③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④关于有害物质的贮存与处置的审计。⑤环境经济责任的记录与披露的审计。

(三)绿色审计机制的建立

建立绿色审计机制的关键是加强立法,即要求明确界定审计主体有进行绿色审计的义务,明确约束环保活动的指标体系和规范。尽管很多国家已经在一些法律中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活动,但却没有颁布明确审计部门的绿色审计义务的法律。如果以专项法规为绿色审计提供审计评价标准和法律依据,未免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绿色审计机制适应了政府部门履行环境责任情况的需要,适应了企业为生存发展、改善其社会关系和公众中形象的需要,适应了政府部门有效地执行环境法规、制定环境规划的需要,适应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需要,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千秋大业,因而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而且,建立绿色审计机制应当培养在环境保护方面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审计人员。这就需要确定绿色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环保理念、能力和素质标准。另外还要注意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绿色审计的经验、检测手段和设备。

建立绿色审计机制应当加大经费的投入及宣传力度。加强绿色审计机制的经费投入可能会大大地节约环保资金,加强绿色审计机制的宣传会加速其运行的效率,从而会提高环境保护的绩效。

综上所述,建立绿色审计机制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加紧立法,建立并规范绿色审计行为,开展绿色审计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审计实践活动。

(四)案例分析:复合涂料公司的闲置生产场地如何处置(见附录二)

本章参考文献

[1]晋自力:《论绿色会计》,《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2]杜爱文:《刍议绿色审计机制》,《审计》2001年第4期。

[3]孟枫平、黄树森:《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初探》,《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4]夏李君等:《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