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织里童装产业集群的历史简述

织里童装产业集群的历史简述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2 织里童装产业集群的历史简述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靠近杭州和上海之间的太湖。不断增长的市场供应量,吸引了一批专业的商人在织里镇进行收购,然后销售到中国的其他地区。同时,童装批发市场在织里镇逐渐建立了起来。截至2005年,织里镇已经有超过6000家企业从事与童装相关的生产,雇佣了20多万工人,大约占据了该行业全国三分之一的雇工数量。

11.2 织里童装产业集群的历史简述

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靠近杭州和上海之间的太湖。历史上,织里镇曾是丝绸制品的生产中心。“织里”的中文意思即“纺织之城”。织里的人口密度几百年来都非常高。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耕地有限,家庭农业收入并不足以养家糊口,许多农民就开始在家里生产枕套和被套以获得额外收入,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资本主义尾巴”,属于违法行为。尽管当地政府试图去抑制这种私人工业活动,但是织里镇作为床上用品生产中心的声誉却慢慢流传开来。中央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改革措施后,当地政府一改往日对私营经济的反对态度,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织里镇建立了床上用品交易市场。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床上用品市场已经逐渐开始饱和。一些在全国专门销售床上用品的织里商人发现童装的供应却很缺乏,他们将此消息带回家乡。结果,很多农民开始在自己家中生产童装。一部分家庭成员在家里制作衣服,其他家庭成员则远赴全国各地寻找销售商机。当邻居观察到童装生产获利颇丰后,也开始在自己家中进行模仿生产。80年代后期,织里镇已经有超过10个村开始生产童装。不断增长的市场供应量,吸引了一批专业的商人在织里镇进行收购,然后销售到中国的其他地区。同时,童装批发市场在织里镇逐渐建立了起来。[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过程已经日益变得专业化。许多农民将他们的生产迁移到织里镇中心地带。他们买或者租三层楼的房子用以生活和工作。一楼一般作为商铺,有时也用于生产,二楼主要是用于生产,而工人们则睡在三楼。尽管织里镇中心的房租远远高于临近的村庄,但这些成本却得到了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优势的补偿,这些优势包括良好的市场信息、交易成本的节约以及更方便的劳动力市场。此外,拥有店铺也能向采购商传递出良好的信用和质量的信号。截至1999年,织里镇已经大约有1800家这类“三合一”式的家庭作坊。这些作坊主要销售它们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质量一般要超过附近村庄生产的产品。

织里镇商业模式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商人到童装批发市场与有门面的家庭作坊订购童装。1999年,批发市场销售了7500万套童装,创下14亿元的销售额。2000年,为了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县政府建立了8个批发市场。相对于镇中心有店面的作坊而言,临近村庄生产的质量稍差的产品主要是通过这些批发市场进行销售。但激烈的竞争导致了批发市场更低的价格和边际利润,于是更多的生产者开始进入到镇中心。当然,对好店铺的日益增多的需求也抬高了房租的价格,房租在1995年和2000年之间大约翻了两番。因此,资金进入壁垒出现了大幅度上涨。

除了批发市场迅速发展外,相关的商机也不断涌现。比如羊毛和拉链生产作坊、电脑设计工作室、机器销售和维修店,以及包装和货运服务中心等开始快速发展。镇中心从过去只是一条一里长的狭窄大街扩展到4平方公里的面积,包括了两栋3星级的酒店、30多家旅店以及数百家餐馆。截至2005年,织里镇已经有超过6000家企业从事与童装相关的生产,雇佣了20多万工人,大约占据了该行业全国三分之一的雇工数量。

然而,从2005年开始,织里童装产业集群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企业主纷纷抱怨劳动力的短缺,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更为严重的是,在2006年9月14日和10月19日,两起重大的火灾分别导致了14人和8人的死亡。这些灾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促使当地政府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尤其是在“三合一”式的作坊里,被强制要求安装消防阀。其他严格的安全标准同样被强制实施[3]。不断上涨的劳动力工资已经大幅度提高了这些作坊的成本,而这些新的标准又进一步提高了成本。当地的企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一部分企业引进了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线来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对产品质量进行升级,其他企业则向临近工资水平较低的安徽省进行生产外包。

当地政府帮助企业不断调整以适应环境和提升它们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新的质量监控中心,随机地检查产品以便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此外,地方政府还给予拥有著名商标的企业以优惠,如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