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累码头抓住桥头堡发展机遇

关累码头抓住桥头堡发展机遇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累码头抓住桥头堡发展机遇 确保黄金水路稳步发展张原关累边贸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部,澜沧江与湄公河结合处,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南与老挝陆地相连,是东南亚诸国沿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也是目前云南省与缅、老、泰直接进行经贸交往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及参与东盟自由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关累码头抓住桥头堡发展机遇 确保黄金水路稳步发展

张原

关累边贸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部,澜沧江与湄公河结合处,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南与老挝陆地相连,是东南亚诸国沿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也是目前云南省与缅、老、泰直接进行经贸交往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及参与东盟自由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窗口和门户。水路上距景洪港83公里,顺江而下距中、老、缅三国界碑20公里,缅、老、泰“金三角”215公里,缅甸大其力市280公里,泰国清孔318公里,老挝会晒321公里,琅勃拉邦618公里。公路与昆曼国际大通道接口相距41公里,距勐腊县城72公里,距州府所在地景洪161公里。关累边贸区位置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交通便捷,风光旖旎,异国风情浓郁、社会和谐稳定,是最适宜投资发展的聚宝地。

一、关累边贸区发展现状

关累码头于1993年2月开始筹备开发建设,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建设、注重实效”的方针,开发建设分“三区”规划布局。一区以物流、商贸、宾馆酒店、生活服务娱乐、教育卫生设施为主;二区以船舶修造、集装箱码头、旅游服务、仓储为主;三区将充分利用沿江滩涂、怪石、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以观光、休闲、娱乐等沿江旅游景点建设为主。一区建设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目前小集镇建设已基本成形,二、三区正在详细规划中。至今,关累码头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已达3. 2亿元,完成了总体规划和中心区详细规划,实现“四通一平”,改善了能源、通信、供水、街道铺设、美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完成了联检楼、海关综合楼、国家海事办公楼、边防站营房,启动了口岸查验货场等。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宾馆、酒店、储油库、仓储等生活及贸易服务设施。通过国家、地方的投入和招商引资建设,关累码头已初步形成集货物中转、旅游购物、来料加工、船舶修造为一体的综合小集镇。

按照我州“提升中心,做优东线,做大西线,开发澜湄,联动内外,辐射周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开发澜湄,联动内外”,狠抓通道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口岸投资环境,促进口岸物流和人流的快速发展。据统计,自1993年开发至今,口岸累计进出境货物总量已达123万吨,货物总值达70亿元。出入境人员达44. 4万人次,出入境船舶达4. 61万艘次。出口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玩具、运动用品、日用百货、水果、大蒜、新鲜蔬菜等;进口商品主要有橡胶、木材、食用水果、干果等。出口货物主要流向泰国,入境货物流向全国各地。

另一方面,对带动、拉动和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丰富及活跃了市场,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交通、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方便了边境一线边民群众的商品交换活动,为摆脱和解决邻近10个村寨和农场作业区近4千人的贫困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一方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同时也对农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制约边贸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累边贸区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推动了口岸城市建设,促进了边境地区城镇化进程,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创造和扩大了就业机会,带动了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旅游与贸易的有机结合,稳定了边疆并扩大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但同时口岸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边境小额贸易优势逐渐弱化

国家从对外贸易的大局考虑,对边境小额贸易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进行调整,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取消了多种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商品的优惠政策,导致边境小额贸易的优势减弱。

(二)口岸基础设施条件仍然滞后

口岸建设主要是以当地政府投入为主。勐腊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十分困难,口岸建设投入不足,致使口岸基础设施条件滞后,口岸尚未配备电子系统,跟不上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三)口岸政策功能不完善

关累边贸区作为国家二类口岸,目前的口岸商务签证权尚未落实,不能向第三国人员开放,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货物运输成本高

关累边贸区后方公路等级不高,进出口货物的运输等成本相对较高,加上口岸物流量小,没有回头货,单程运输费用高,既影响运输业的发展,又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五)边贸市场萎缩

2007年12月取消了边民互市贸易,制约了边贸和澜沧江航运的发展,导致整个边贸区市场萎缩,人员减少。

三、发展边贸区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解放思想,整体联动

关累边贸区是东南各国经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也是我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门户和前沿。边贸区所有机关和单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融入边贸区经济大发展的热潮中来,在提高自身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开拓创新,牢固建立起“我是关累人,应为关累作贡献”的意识,加强各部门、各单位间的配合,齐心协力、积极构筑口岸大物流平台,促进口岸航运业的大发展,使澜沧江真正成为最便捷的“黄金出水道”。特别是关累边贸区海关作为口岸进出境活动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机关之一,在严格遵守“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方针的前提下,立足口岸实际,积极探索适合边贸区贸易发展要求的国际物流秩序的管理和建设问题,尽最大能力为地方经济服务。

(二)扩大开放,加快口岸经济发展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关累边贸区国门形象工程、免税店、物流仓储中心、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建设,提高口岸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应加快后方公路升级建设,提高口岸的通关能力,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状况。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发展环境。一是尽快开通边民互市,并增加贸易货值。现阶段边民通过互市贸易每人每天交易的货值为3 000元人民币,由于物价上涨,边境贸易利润率较低,不利于调动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当增加边民贸易货值。二是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对边境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在申报办理进出口货物配额及许可证等方面应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本地企业做强做大,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落实口岸商务签证权。积极争取落实口岸商务签证权,使关累边贸区能向第三国人员开放,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四是充分挖掘和用足政策资源。充分发挥勐腊县享有的国家西部大开发、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多项优惠政策优势,组织人员研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文件,制定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合作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用于指导和推进口岸经济的发展。

(3)加快规划建设步伐,搭建发展平台。为搭建好发展平台,应实行境内关外政策,保税区政策,加大规划建设力度,将口岸经济区规划建设为国际商贸(城)区、仓储物流区、城市区、工业区、行政管理区和生态建设区等6大功能区,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加工制造业、再生资源利用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经济,促进边境贸易的大发展。

(4)加强中老缅泰间的交流,拓宽发展领域。进一步完善与老缅泰相邻省、县的会晤机制,增进理解和信任,应以当前我县和老缅成功合作种植甘蔗、橡胶为契机,拓宽合作领域,促进双方在矿产开发、经贸等方面的合作。引导和鼓励国内企业参与老缅矿产资源开发,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查验部门服务体系,形成大通关环境

目前,联检楼使用功能通过省级验收,查验部门查验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查验部门要始终坚持“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为客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具体措施:一是积极推动查验部门精简报送、检验环节和程序,实现快速通关。二是推广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收”通关模式,降低通关成本。三是积极推行分级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对部分企业和产品设立绿色通道,降低必检商品送检率。四是口岸管理单位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推行“守法便利”原则。对质量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的,诚信度较好的企业遵循“守法便利”原则在通关等环节给予便捷,同时加强对信誉差的企业重点审查。五是针对新鲜蔬菜水果出口,联检部门要制定便利措施。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四)进一步优化口岸对外开放环境

对外开放离不开口岸,发展外向经济、国际贸易、国际交往和国际旅游事业都必须通过口岸来实现。各级口岸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围绕服从于口岸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适应发展口岸经济的需要。在全边贸区推行“大通关”战略,全面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充分发挥联检部门与外部的协调对接作用,促进通关速度,实现双向提速。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边贸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优化口岸征税、收费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推进管理网络化进程,使边贸区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开展创文明口岸活动,加强边贸区队伍建设,整顿行风,加强廉政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通的边贸区队伍。

(五)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

充分发挥边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进出口贸易。一是积极落实国家鼓励外贸出口的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宏观效应。二是加强关贸、税贸、银贸、汇贸和贸检的联系与协作,为口岸地区多种贸易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边民互市贸易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将当地的特色产品、农畜产品更大规模地组织出口,进入老、缅、泰市场。四是大力发展口岸地区的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旅游贸易。五是进一步扶持口岸地区的民营、私营外贸企业,使其成为口岸地区进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

(六)借助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加大口岸地区招商引资力度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边贸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边贸区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结合实际拟定更具操作性、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引投资者参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让投资者在发展口岸经济中抢得先机,从中收益,得到实惠。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加大产品深加工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

(张原,男,哈尼族,关累边贸区管理委员会宣传部干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