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微观到宏观

从微观到宏观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从微观到宏观本章题记中形象地说明了微观和宏观视角的差异,从局部得到的印象与整体印象存在巨大不同。这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一、从微观到宏观

本章题记中形象地说明了微观和宏观视角的差异,从局部得到的印象与整体印象存在巨大不同。微观个体的最优并不必然得出全局最优的结论,人们行为的相互影响会产生抵消效应,或者将全局推向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状态。这样效应促使我们既要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也要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人们行为的总体效应。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是指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正确的、最优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是正确、最优,即犯了合成推理的谬误。从个体最优到整体最优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路径。

合成谬误有许多例证。例如,(1)当企业不控制污染时,企业可以节约控制污染的成本,对该企业是有利的。但是当所有的企业都这样做时,对整个经济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对该企业也会造成损害,如无法获得合格的劳动力,要支出更多的医疗费用,引致政府更为强硬的管制等等。(2)一种行业产品的价格较高有利于该行业的厂商,但如果每样东西的买卖价格都同比例地上涨,就没有人能从中得益。例如,当所有的美元以日元计价,所有商品的标价都是原来的100余倍,美国国民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可供其消费的商品和劳务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反倒是为了适应新的计价货币,企业的账簿要留出更多的空位,消费者的钱包要更大,交易过程中的计算量加大,无疑会增加经济活动的成本。(3)节俭的悖论。一般的观念认为个人多储蓄是一种美德,但是当全社会相当多的人增加储蓄时,最终会造成全社会的储蓄水平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节俭的悖论。其基本逻辑过程是:个人增加储蓄→有效需求降低→厂商的产品卖不出去→厂商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全社会储蓄总额降低。

由此来看,运用微观经济学研究微观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只反映了经济逻辑的一个侧面,要更好地理解个体行为的总体效应还要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从而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体经济中的下述问题:扩张和衰退是如何决定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如何?有何不同?近年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货膨胀会产生何种效应?为什么我国近年的失业状况如此严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与其他国家的失业有何不同?对于这些整体问题,我们能够采取什么方法予以遏制?我们能否有所作为?我们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以后会产生什么效果?如此等等。这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