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暨南大学经济国际化创新班

暨南大学经济国际化创新班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本书共分五章。第四章叙述教学制度的保障与完善: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复旦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以复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教务管理研究——兼论高校教务管理的模式化。

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论述学院的培养目标与模式,主要内容有:(1)学分制教学改革;(2)精英教育的必要性;(3)目标和模式研究:金融学专业;(4)人才培养研究案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5)课程与教学特色:财政学专业;(6)保险专业的建设;(7)跨学科教改特色:创建数理经济方向。第三章阐述学院的教改成果,具体如下:(1)经济学院博士生招生与培养机制的优化;(2)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教改成果;(3)课程目标管理与研究性学习;(4)学习能力研究;(5)参与科研和研究性课程的实证研究;(6)创新机制推进社会实践探索;(7)社会实践探索的案例:保险专业;(8)实践能力的进一步研究。第四章叙述教学制度的保障与完善:(1)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复旦学院;(3)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4)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以复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为例;(5)教务管理研究——兼论高校教务管理的模式化。最后的第五章是关于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探索,内容有:(1)论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国际化人才;(2)经济学院教学国际化的探索;(3)中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实践;(4)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之经验——以经营管理学院4个专业领域为例;(5)墨西哥蒙特雷大学的教育国际化——以经济学和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本书的组织与编辑人员是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许少强(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朱军(复旦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参与写作的教职员如下:李洁明(经济学系教授)、尹晨(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张晏(经济学系副教授)、陆寒寅(世界经济系副主任、副教授)、邵宇(国际金融系副主任、博士)、陈冬梅(保险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徐晔(公共经济系讲师)、沈建华(经济学院本科办公室主任)、胡琨(经济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赵岚(经济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蔡晓月(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博士)、陆靖(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王留栓(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和朱军。

最后还要感谢经济学院2004级研究生邓婷同学,她为全书的篇章格式统一作了最初的校编工作;感谢教务处云永旺老师,向本课题提供了从2000年至今经济学院本科生参加“政学者”和“望道学者”科学研究文章的统计汇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