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村旅游的内生式发展之路

山村旅游的内生式发展之路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2.3 讨论与启示:山村旅游的内生式发展之路(一)基层组织领导下的“社区主导”发展山村旅游的路径,应放在更广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中来考察。已有学者从“社区主导”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些研究。最终的愿景是,一个乡村旅游地能长期的稳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必须合二为一。

5.2.3 讨论与启示:山村旅游的内生式发展之路

(一)基层组织领导下的“社区主导”

发展山村旅游的路径,应放在更广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中来考察。山村旅游不仅要投入资金,而且应该通过扶持政策和机制的创新,使得“旅游扶贫”从传统的输血式的模式,走向农村基层组织主导、农民深度参与、经营能力提高的造血机制,使得山村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目前农民组织涣散、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造成的“中央热、地方冷、两眼望上”的不利局面。[43]

笔者认为,必须在基层组织领导下实现“社区主导”(而不仅仅是“社区参与”),才能真正让村民从旅游业中公平受益,减少经济漏损,有助于解决社区的贫困。已有学者从“社区主导”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些研究。[44]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带来产业链的延伸,并且使农民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山村社区发展

乡村旅游地通过合理分享利益,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这些社区文化的魅力,在原有的“农家乐”个体经营模式下无法得到,在“公社”经营模式下成为了可能。

“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影响中国政局稳定和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山村尤甚。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缓解一些农村经济中的矛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笔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研究倡导的集体经营、集体决策的“公社模式”是一种选择。“遂昌公社”多年来的持续成功证明,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公社模式”,不仅深化了原有的硬件上的“新农村建设”,还和我国政府的保护环境、发展和谐社会、提倡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将认识到传统乡村景观、文化与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从而就会主动地保护传统乡村景观、文化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最终的愿景是,一个乡村旅游地能长期的稳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必须合二为一。即在居民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展开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开发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实现可持续旅游。

(本节执笔:周永广 张环宙 江一帆 温俊杰)

【注释】

[1]马勇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经济地理,2007,27(2):336—339.

[2]贾跃千,宝贡敏,周永广.中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4):115—124.

[3]吴必虎,武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旅游科学,2007,21(3):11—13.

[4]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

[5]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干旱区地理,2005,28(6):862—868.

[6]王咏等.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294—297,306.

[7]田敏,苗维亚.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7):272—274.

[8]刘爱服.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旅游学刊,2005,20(1):68—71.

[9]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干旱区地理,2005,28(6):862—868;王咏等.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294—297,306;田敏,苗维亚.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7):272—274;刘爱服.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旅游学刊,2005,20(1):68—71;何景明.“农家乐”发展中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旅游学刊,2006,21(3):11.

[10]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旅游学刊,2006,21(5):22—27;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56—59;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学刊,2005,20(6):71—74;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21(7):17—23.

[1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3,18(1):76—80;Frochot I.A benefit segmen-tation of tourists in rural areas:a scottish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335346;Bramwell B,Lane B.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12]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干旱区地理,2005,28(6):862—868;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生态经济,2005(1):95—97,101;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9,14(2):38—4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旅游学刊,2005,20(1):63—67;冯淑华,方志远.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4,(12):230—234.

[13]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旅游学刊,2005,20(3):63—68;宋书巧,张建勇,王晓丽.广西乡村旅游实证研究.学术论坛,2006(10):96—100;毛凤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深度开发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农村经济,2007(4):64—66;卢云亭.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二)——两类乡村旅游地的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旅游学刊,2006,21(4):6—8;邓爱民.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财贸经济,2006,(5):91—93.

[14]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21(7):17—23.

[15]邓爱民.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财贸经济,2006,(5):91—93.

[16]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56—59;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21(7):17—23;宋书巧,张建勇,王晓丽.广西乡村旅游实证研究.学术论坛,2006(10):96—100;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旅游学刊,2004,19(4):33—37;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人文地理,2005,20(3):84—87.

[17]马勇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经济地理,2007,27(2):336—339.

[18]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问题探索,2006(10):4—7.

[19]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旅游学刊,2006,21(3):12—19.

[20]肖光明.观光农业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初探——以肇庆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例.经济地理,2004,24(5):679—682.

[21]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21(7):17—23.

[22]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旅游学刊,2004,19(4):33—37.

[23]何景明.“农家乐”发展中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旅游学刊,2006,21(3):11—11.

[24]马勇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经济地理,2007,27(2):336—339;贾跃千,宝贡敏,周永广.中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4):115—124;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干旱区地理,2005,28(6):862—868;田敏,苗维亚.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7):272—274;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旅游学刊,2006,21(5):22—27.

[25]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刘爱服.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旅游学刊,2005,20(1):68—71;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56—59;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学刊,2005,20(6):71—74;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21(7):17—23;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3,18(1):76—80;Frochot I.A benefit segmentation of tourists in rural areas:a scottish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335346;Bramwell B,Lane B.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26]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生态经济,2005(1):95—97,101;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9,14(2):38—4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旅游学刊,2005,20(1):63—67.

[27]冯淑华,方志远.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4,(12):230—234;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旅游学刊,2005,20(3):63—68.

[28]宋书巧,张建勇,王晓丽.广西乡村旅游实证研究.学术论坛,2006(10):96—100.

[29]毛凤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深度开发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农村经济,2007(4):64—66;卢云亭.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二)——两类乡村旅游地的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旅游学刊,2006,21(4):6—8;邓爱民.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财贸经济,2006,(5):91—93.

[30]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旅游学刊,2004,19(4):33—37;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人文地理,2005,20(3):84—87.

[31]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问题探索,2006(10):4—7.

[3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旅游学刊,2006,21(3):12—19.

[33]肖光明.观光农业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初探——以肇庆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例.经济地理,2004,24(5):679—682.

[34]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旅游学刊,2006,21(3):12—19.

[35]崔凤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202—206.

[36]Tianyu Ying,Yongguang Zhou.Community,governments and external capitals in China’s rural cultural touris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adjacent villages.Tourism Management,2007(28):96-107.

[37]张环宙,任宁,周永广.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农村经济,2006(增刊).

[38]Yongguang Zhou,Emily Ma.Authenticity of rural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insights of two Baiyang Lake island villages.第5届APac-CHRIE和第13届APTA年度大会论文集.北京,2007.

[39]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7):17—23.

[40]张环宙,黄超超,周永广.“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61—68.

[41]笔者明确反对20世纪50—70年代给我国带来灾难的“集体主义经济”,其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或权力经济,由于经济决策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实行统一的强制性的资源配置,几十年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低效率。“遂昌公社”的本意,在于有效的股份合作组织、高效的市场营销。

[42]周永广等.遂昌乡村旅游规划(2006—2020).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2006.

[43]李昌平.新农村建设需要四大制度性突破.学习月刊,2007(7):41—42.

[44]邹统钎,王燕华,丛日芳.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1):53—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