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德“内生外化”的意义

品德“内生外化”的意义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品德内生外化,以品德自我建构为核心理念,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探讨了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只有切实促进道德“内生”和品德自我建构的德育,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知行脱节”、“表里不一”、“价值困惑”等德育低效问题。

品德内生外化,以品德自我建构为核心理念,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探讨了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从理论创新性来看,对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的认识,现行的品德形成理论比较关注从外塑到内化的道德转化过程,强调道德要求与教育外塑作用,但对品德内化过程及内化机制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推测性和描述性的认识上,缺乏深入的和本质性的探讨。品德内生外化理论针对现行品德形成理论的偏向,特别提出“品德内生”和“内生外化”的核心理念,把道德“内生”作为道德“内化”的根本,总结了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过程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程序与规律,进而揭示出“内生外化——外塑意在内生,内生方能外化”的德育原理。

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程序,是一种对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与原理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入和完整的认识与总结。因此,具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价值。①它丰富了对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共性规律的认识;②它强化了道德认知主体与道德规范在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互动作用;③它体现了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的以“自主、自为”为特征的发展取向。

从实践指导意义来看,德育低效是长期困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老大难问题,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对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原理缺乏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品德内生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本质是“自我建构”的理念,品德自我生成是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实质的见解,能有效地指导中小学德育并提高实效性。

首先,这些观点纠正了中小学德育只强调单向说理灌输、行为养成等简单化的“外塑”式的思路和做法,主张德育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内生外化”规律,强调“品德内生”,提出德育要求和德育规范要有利于发挥道德认知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教育作用,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儿童品德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尤其是道德需要的内在生成。人的品德如果只停留在道德感性知识和简单行为模仿阶段,而没有内化内生成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或者道德规范没有内化为道德观念、信念、信仰,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品德。只有切实促进道德“内生”和品德自我建构的德育,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知行脱节”、“表里不一”、“价值困惑”等德育低效问题。品德内生积极倡导的“活动体验型德育”,就是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感受—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由参与活动到体验活动(情感体验),由体验到感悟(道德认知),进行品德的自我建构,进而内生为品德素质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

其次,品德内生从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学角度,总结提炼出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和“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的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程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中小学德育的实践领域深入探索了品德形成的心路历程与品德发展的内在规律,精辟分析了道德认知主体自身的道德自我建构的价值和作用,形成了“德育是在道德规范要求和教育者有效指导下,道德认知主体进行积极整合互动的品德内在生成与自我建构的过程”的现代德育理念和中小学德育活动模式,进而在这基础上构建了“小故事大道理式叙事德育”、“小活动大感悟式心灵德育”、“小实践大体验式生活德育”等一系列体现品德内生与自我建构特征和富有特色的学校德育活动模式,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地指导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体现出广东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务实性和创新性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