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内生视角的古村落群旅游开发

基于内生视角的古村落群旅游开发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1 基于内生视角的古村落群旅游开发——以皖南古村落为例乡村旅游开发在我国已逐渐走向成熟,从最初的资源特色导向历经农业产业导向、政府政策导向演进到产品市场导向[1]。皖南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乡土聚落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当地居民对本地利益的外流表示强烈不满,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5.1 基于内生视角的古村落群旅游开发——以皖南古村落为例

乡村旅游开发在我国已逐渐走向成熟,从最初的资源特色导向历经农业产业导向、政府政策导向演进到产品市场导向[1]。从乡村观光旅游到乡村休闲度假的升级换代趋势愈发明显,日益从低层次的“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的发展模式向城市居民“第二个家”的发展模式转变,并融进丰富的现代游憩活动[2]。21世纪以来,更是受到地方政府、旅游部门及农业部门的广泛重视[3],已被诸多乡村地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担负起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和拓展农民就业等多重责任

皖南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乡土聚落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随着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皖南古村落旅游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建筑风貌和宝贵的历史研究价值,逐渐在旅游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皖南古村落又称徽州古村落,是指发源于明清时期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水口等徽派建筑群构成的村落,其分布的中心地带为原徽州府一府六邑,即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婺源[4],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集聚区域,同时也是我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徽文化的发源地。以旅游市场眼光来看,徽文化涵盖建筑、艺术、医学、文学、教育、画派、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众多门类,不仅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更是一种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徽州区内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5]

皖南古村落旅游诞生之初便承载着保护徽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明的历史重任,同时也被寄予了实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复苏的厚望。[6]2000年11月30日,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极大地促进了皖南古村落开发旅游的热情。然而,虽然旅游对古村落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就皖南古村落整体而言,其旅游发展仍处于浅层次、粗放式开发的起步阶段。

首先,各古村落之间旅游发展梯级差异过大。据2007年黄山市社科联调查统计黄山辖区内存有1022个古村落[7],其中开发条件良好的村落仅有数十个,并且这些古村落无论在旅游开发、管理与环境治理还是游客接待量与营业额方面,与西递、宏村都存在极大的差距。[8]虽然已形成如棠樾牌坊、鲍家花园等旅游产品,但分布零星离散,开发水平参差不齐,文物保护有名无实,旅游服务与支持保障体系仍未建立,等等。

其次,各古村落旅游同质化开发现象严重。大多数开展旅游的古村落都陷入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的简单农家乐模式和看古建筑、赏乡村景的纯粹观光模式,村落景点化倾向明显,产品开发深度不足,不但没有充分表现其内在文化优势,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也不尽如人意。所有游客几乎都是“走进一村又一村,一村像一村”,对古村落群的内部差异性缺乏明显感知,更无暇体验古村落的徽州文化和优美的田园风光。

最后,伴随本地利益外流的旅游飞地问题日益凸显。当地居民对本地利益的外流表示强烈不满,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以鲍家花园为代表的纯公司化开发模式使得当地无法自主掌控发展的主动权与决策权,利益最大化导向下的公司化开发导致本地收益持续外流,居民自我成长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等等。

综上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侧面:在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囿于资源基础、历史、交通等诸多因素,其旅游发展大多陷入了开发内容同质化、开发关系飞地化的尴尬处境,其市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很多地方也出现了从“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到“一哄而散,满目疮痍”的不和谐情形。国内学者对此颇为关注[9],其中亦不乏深刻的案例研究[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