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城市化生态建设原理与方法

区域城市化生态建设原理与方法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建设区域建设是当今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区域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城市发展都在追求规模效益。

23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建设

区域建设是当今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的城市化是其构成、结构和功能演化的基本驱动力之一,也是区域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适应性进化的具体体现之一。下面从区域城市化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生态学根源、建设、管理方法、典型案例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23.1 区域城市化的生态学问题

近三十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迅速改变着国家的面貌,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从乡村社会走向城市社会,从传统产业走向低碳经济,从规模城市走向生态城市。但是,中国发展的突出特征是区域不平衡,即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与生态的不平衡:工业经济、都市化、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体现了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不时出现冲突、障碍和不和谐。区域发展的集中问题体现在规模增长、结构失调。目前,我国区域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城市发展都在追求规模效益。从规划上看,大多数城市在5年左右的短期规划目标上,其建成区面积和人口都要增加1倍或更多。区域自然生态景观迅速转变成城市化景观,即钢铁、化石燃料和混凝土组成的灰色森林。从生态学角度讲,城市如此盲目扩展与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容量和稳定是不融洽的。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这种区域城市化过程导致的突出环境和生态效应。

23.1.1 城市化带来的区域性大气污染

城市化地区频繁出现大面积灰霾,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根据国家环保部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2006年监测的559个城市中[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首府所在地,以下同)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59个(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1个(占9.1%)。城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大气污染导致的灰霾(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现象日趋严重,并常常大面积连续出现。尤其在城镇密集地区,区域性灰霾现象更为频繁。以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为例,2002年,大气灰霾最长持续天数为7天;2003年,大气灰霾最长持续天数为20天,2004年9月至11月,大气灰霾更是频繁出现。大气灰霾已成为珠三角城市群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区域性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海陆空交通,空气质量恶化,诱发呼吸道疾病及传染病;减少太阳辐射,影响植物生长,引发佝偻病;还会导致灾害性气候频发,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煤烟型污染和因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的共存,是造成我国区域性灰霾天气的根本原因。这与许多发达国家在煤烟型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才出现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情况不同。

23.1.2 区域城市扩展

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42%。我国有两万多个镇、660多个城市,城市人口超过5亿。现在,我国城区面积已经达到28 000km2。其中,北京在建面积超过1.2亿m2,比整个欧洲的在建面积要大1倍。城市面积的盲目扩大造成了交通规模的急剧上升,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是其必然的结果。

23.1.3 区域废弃物的快速增长

区域城市化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固体废弃物的迅速增长,但无害化处理率低。据统计,2003年,全国660个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49亿t,比1980年增加了4.96倍;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达60亿t,占地30多万亩。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已使全国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我国城市实际垃圾处理率较低。2002年国家环保部对46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15%。全国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有90%仍是简易堆放,每年有7 900万t生活垃圾简易填埋或露天堆放在城市郊区、江河沿岸,由此引发水源污染、水质下降、土壤污染和传染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也日益凸现。被公认为毒性最大的二英类化合物已在我国有关化工产品和“三废”排放物中检出,在深圳等地的市售奶粉、牛奶中也有发现,甚至在江苏、浙江一些地区的母乳中检出了高含量的二英,说明二英等恶性污染物正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23.1.4 区域地下水资源失衡

地下水超采加剧了城市化地区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仅长江三角洲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面积达8 000km2,给长三角中心地区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3 1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市区、江苏苏锡常地区和浙江杭嘉湖等地区,已形成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并且有连成一片的趋势。最严重的漏斗中心(无锡洛社),地下水位深达84m。

23.1.5 区域能源结构与消耗不合理

我国城镇地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低。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累计仅占全部城乡建筑总面积的0.5%,占城市现有采暖居住建筑面积的9%,绝大部分新建建筑仍是高能耗建筑。与相同气候条件的西欧或北美国家相比,我国住宅的单位采暖建筑面积要多消耗50%~100%的能量,而且舒适性较差。北京市在执行1995年新节能标准后,建筑能耗大幅降低,但仍比瑞典、丹麦、芬兰等国高出近1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公共建筑能耗也是居高不下。据统计,上海办公楼年平均耗能量为1.8GJ/m2,比条件大致相当的日本办公楼能耗高出43.3%。清华大学对北京市10家大型商场进行详细测试,发现这些商场的全年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平均大约是0.7GJ/m2,比条件大致相当的日本商场的平均能耗高出将近40%。

23.1.6 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城市化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也在骤增。食品安全风险在早期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毒素等基础上,增加了农药、兽药、添加剂、环境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重金属、亚硝酸盐、有毒包装材料等因素。目前,我国化肥用量高达2 500万t/年,农药用量超过130 万t/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3倍,而且所施用的化肥有40%~60%残留在土壤中。2003年,全国被污染农田超过1.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0%。农田污染导致食品中有害成分普遍超标。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抽检发现,47.5%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污染会对人体造成普遍和长期的慢性危害。我国有超过8亿人体内残留有早期使用的农药六六六和DDT成分。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残疾儿童数高达80万至120万,其中因食品污染所致的比例约为65%。

以上仅仅从一个侧面提出区域城市化的一些典型生态与环境问题,许多潜在的问题还没有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也没有引起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这需要我们冷静地反思。

23.2 区域城市化问题的生态学根源

区域城市化的生态问题可以归纳为生物多样性退化、大气灰霾化、水体富营养化、经济失衡以及文化生态缺失。其生态学实质体现在物质、能源代谢的失衡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人口生态行为与生态文化缺失导致生态系统管理失效。物质、能源代谢的失衡即区域的物质、能源、信息传输与转换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系统错位与失控。系统错位即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产生了不适当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系统失控即是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构成、结构、功能和规模上的不平衡。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原料、能源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被开发、转移和转换,同时,大量废弃物产生并进入周边系统,并对其产生巨大生态胁迫,如果生态系统对大量废弃物的吸纳和转化能力不足(生态容量不够),环境或生态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例如,北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地区,北京过去有大量的湿地(潮白河、永定河以及许多洼地池塘等),现在河流已经断流几十年,除了雨季有径流外,通常是干枯的或者是生产或生活排放的废弃物。城市的过度扩展,使得大多数河流上游被大坝、水库截流,大量城郊湿地和城区河道被改形或直接转变为建设用地,河道下游变成污水河,湿地有效面积在城市建设中消失或萎缩。此外,近几十年来,北京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区。过去城市规划确定的第一绿化带有近70%被其他建设项目所占用,规划的第二绿化带也在被迅速蚕食。北京西部、南部的房山、门头沟地区大量地开山炸石、挖沙采矿,在生态修复力度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生态退化也很严重,局部地段还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问题。天津以前是九河末梢,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城市化过程的不断加快,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除丰水季有一定的水外,其他季节湿地很少有足够的水。这是典型的生态功能退化的结果。

热岛效应是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效应,因城市强烈人类活动过程中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及不合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或布局造成了城区平均温度比郊区高。大气污染排放,主要来自于交通,使得城市变得灰霾阴郁,珠江三角洲目前的大气状况就是典型的区域城市化带来灰霾效应的结果。人口生态行为与生态文化缺失导致生态系统管理失效同样是区域城市化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我们的区域建设模式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平衡观念,使得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脱钩,局部和整体利益不协调。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行政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地方对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性,污染的末端治理观念直接造成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生产环节只管生产,不管中间产品和终端产物的回收与再利用。企业与企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缺少协作与共生关系,导致了区域的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物质、能量、信息关系的脱节。

23.3 区域城市化生态建设原理与方法

区域生态建设的核心在于生态整合,包括结构整合、过程整合和功能整合。其中结构整合是指区域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耦合体的等级性、异质性和多样性;过程整合是指区域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反馈、生态演替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畅达、健康程度;功能整合是指区域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功能的效率及和谐程度。它不同于传统科学分析方法之处在于,将整体论与还原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性与悟性、客观评价与主观感受、纵向的链式调控与横向的网状协调、内禀的竞争潜力和系统的共生能力、硬方法与软方法相结合,强调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关系的综合;科学、哲学与工程学方法的联姻,系统的时(届际、代际、世际)、空(地域、流域、区域)、量(各种物质、能量、人口、资金代谢过程)、构(产业、体制、文化)及序(竞争、共生与自生秩序)关系的统筹规划和系统关联是生态整合方法的精髓。区域生态整合的方法包括了能值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生态控制论分析法、生态服务功能分析、生态资产评估、生态足迹法、生态风险分析法、前景展望法等。

区域生态建设的宗旨是通过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调节区域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生态管理是运用生态学方法对人类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破坏和保育活动的系统管制、诱导、协调和监理。生态管理不仅要管,更要理,要营建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孕育生态系统的整合、进化、循环、自生能力,维系目标生态关系的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管理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人类生态学原理,去探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自然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当前,区域城市化的生态管理主要要解决如下几个重大问题:区域产业生态转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障。

23.4 区域城市化生态建设实例剖析

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生态建设活动蓬勃发展,区域生态建设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通过培育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共生的城乡生态建设模式,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省、地、市、县不同层次政区的实施提供了实践理论和经验,使我国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处于前沿水平。

尤其是在海南、大丰、扬州等地不同尺度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中成效显著,为我国省、市、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可行的模式。这些模式已在全国得以广泛应用,并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目前,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四川等13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150个市(县)开展了生态市(县)的创建工作。

23.4.1 大丰生态市建设规划与管理

大丰是苏北沿海淤长型滩涂地区的一个县级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丰也希望像苏南一样大力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乡镇工业。当时,我们组织了一个考察组到大丰调研。我们认为,它不能走苏南地区的路,必须首先要做好规划,即立足本地资源、潜力,制定未来发展计划。从1987年开始,在国家环保部和国家科委的支持下,我们配合大丰县人民政府编制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规划。该规划于1989年完成,于1990年被县、市人大通过付诸实施。

规划分成三个阶段:1990年至2005年,是生态市建设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社会全面启动、观念转型和能力建设阶段;2005年至2020年,是生态市建设全面展开、产业转型和体制改革阶段;2020年以后是生态市建设全面优化、社会转型和功能和谐阶段。

2006年,它的第一阶段完成。我们组织了对过去15年经验教训的回顾性研究和未来15年的第二轮生态市规划编制。过去15年,城市化水平从1992年的16.5%提高到2004年的38.7%,三种产业比例由1986年的53.1∶28.6∶18.3调整到2004年的29∶39∶32。作为以前全国2 000多个县中处于平均水平的县,大丰从2004年起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95位。另外,大丰增加了30万亩土地,人少地多,高于全国人均占有土地比例。大丰的环境(包括水、气、绿地等)基本上保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刚刚改革开放时的环境质量。麋鹿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扩大1倍,麋鹿种群数量增加10倍。大丰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荣誉,在国内也得到了30多个国家级的称号。

大丰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是探索了“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生态整合,科学规划,系统管理”的新型发展模式,在全县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的链团网点建设和社会生态能力建设,在良性循环中高效利用各种资源,把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于生产过程之中,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基础。大丰的生态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生态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链网化,不是单一的农户式经营,而是公司加农户一条龙的生产体系。二是生态工业与链网型生态经济,把工业企业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紧密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已逐步形成“原料基地—加工—销售”的“农—工—贸”生态模式,成为大丰的一个支柱产业。纺织业已形成完整的一条龙加工工业体系和规模化的纺织产业基地生态链。三是生态城镇及区域生态整合,从区域层面扭转了“村村冒烟”、“组组排污”的局面,建立了大丰生态经济开发区和海洋经济开发区,基本形成了工业向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集中的态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不断加强市域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绿地建设、小城镇及中心村的生态建设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建设,大幅度提升了城镇生态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观念转型和社会生态能力建设,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和观念培训,在全社会树立了全局观念、长远观念、资源观念、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正确的政绩观念,为生态建设奠定了科学民主决策的社会基础。

但是,我们的规划也只有20%被接受和实施了,80%未被实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体制性的障碍、能力性的瓶颈和技术性的营养不良。这些问题制约了大丰的生态建设,使生态建设遭遇了很多矛盾:一是面向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生态整合要求与现实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体制间的矛盾;二是生态规划缺乏法律基础支撑;三是政绩考核缺乏可持续性,生态激励机制不健全;四是政府主要官员调动频繁,政策缺乏连续性;五是生态资源缺乏统筹管理;六是生态基础设施投入过低,建设不足;七是信息反馈和生态补偿机制匮乏;八是生态建设人才奇缺,培训机制不健全;九是科技投入不足,技术产业孵化、催化和集成化的能力不足。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们对大丰下一个15年的可持续发展作了第二阶段的新规划,主要包括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三方面内容。新规划的战略重点包括:

(1)弘扬张謇屯垦移民精神,加速滩涂湿地生态保育、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土壤的快速熟化与合理开发利用,为国家培育更多的熟地,吸纳更多的移民,为市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2)滩涂生态演替过程中,必须以保护为主,但也必须适度少量地开发利用,如拿出10%的滩涂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以增强当地农民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当然,也有人认为,滩涂土地应该完全任其自然,不能开发利用,而且,沿海渔民过度无序的开发也导致了滩涂生态系统的一系列问题。

(3)积极推进乡村生态卫生、城市生态社区、农田生态管理和区域生态景观建设,加速城乡水资源、水环境、水生境、水安全的生态工程整治,活化区域水生态,净化城乡水环境。

(4)水是大丰生态建设的瓶颈。由于大丰的面源污染还未能有效控制,河沟里的水基本上是不流动的,为此要通过乡镇的生态卫生、城市的生态社区和农田的生态管理来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

(5)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建设和系统研发,大力节约生产和生活用能。

(6)系统推进封闭、低效的传统小农经济向光合资源深加工、生态产品物流业以及自然生态服务业转型。以公司带农户的方法来把小农经济转变成现代的规模型经济。

(7)系统推进产品导向、利润挂帅的传统工业经济向功能导向、服务为本的一、二、三产业复合型社会生态和农田生态服务业转型。

(8)系统推进传统旅游服务业向生态休闲产业、人居环境产业转型,发展高档次、高产值、高信息含量、新型服务理念的第三产业。

(9)以公司加农户、农场带农村、农业升工业、二三产带一产的模式推进大丰的农业产业化、农民集约化、农村现代化和农田信息化建设。

(10)借势上海,加快大丰和上海的协同共生、互利互补,把大丰建成上海可靠、放心的米袋子、菜篮子、肉铺子和后花园。

(11)加大与国内外特别是上海市科研院所及企业在体制改革、产业转型、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强化大丰科技规划、策划、催化、孵化的能力。

整体来讲,大丰市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同时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可以借鉴。

23.4.2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与管理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区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 030mm。扬州南部濒临长江,地处江淮两大水系下游,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纵贯南北。全市总面积6 638km2,市区面积973km2,总人口4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0万人,市区人口107万,建成区人口51.4万。下辖仪征、邗江、江都、高邮、宝应、广陵、维扬7个县(市)区。

扬州生态市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城市的发展程度、开发强度与城市的自身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文化创新并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实现健康、财富与文明发展的生态现代化。激活生产力要素、提高民众素质、创新维扬文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和凸显扬州市的生态区位优势、历史文化强势、人力资源潜力和生态资产实力,实现扬州经济财富的稳定、快速积累,社会文明的持久繁荣,生态系统与生态服务的持续健康。

在区域生态系统层面上,该规划为市域发展提供指导性、控制性的发展战略;在城市生态系统层面上,为古城保护、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城郊结合部的开发提供生态调控战略;在社会经济层面上,为产业转型和生态产业建设、为跨越式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能力建设层面,为体制文化、认知文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的振兴提供宏观指导对策。

规划包括了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八个专项规划。

扬州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三个方面:①以生态产业为龙头,以社会服务和生态服务为目标,促进传统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产品经济向功能经济、效率经济向效用经济、自然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②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水乡生态景观演变,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累良好的生态资产;③弘扬传统维扬文化,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文化的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

规划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复合生态经济区,即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生态经济区、滨江平原生态经济区、里下河平原生态经济区、三湖一河湿地生态经济区、西部丘陵缓岗生态经济区。

在产业布局上根据生态市建设原则,结合扬州市域及市区的现状与发展,在五个复合生态经济区的基础上形成以“三廊一核”为骨架的扬州产业空间格局,拉动市域经济的腾飞和城乡现代化建设,下面是其相应布局。

三廊包括:①沿江及仪—扬绿色化工、生态产业走廊:充分利用81km长江岸线,以国内外新兴生态技术和市场空白为切入点,以现有优势化工、机械等行业为生长核并与相关产业耦合的生态工业走廊;②大运河光合资源产业及观光农业走廊:发展以生物质产品的生产、加工、集散、营销和再生为主线的生态食品和其他生物质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及观光产业走廊;③广陵—江都人居环境建设产业走廊:发展以生态建筑为引导,以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为核心的绿化、美化、净化、活化型人居建筑业和相关环保产业。

一核:指核心城区,包括新老城区和近郊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发展以水乡生态资产和历史文化遗产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先导的餐饮、休闲、保健、文化、教育等百花齐放的人文商旅产业。城区产业布局分为五区五园。具体来说,五区包括古城人文商旅产业区、蜀岗—瘦西湖风景文化产业区、扬州经济开发区、城市生态农业区、归江河网休闲旅游产业区;五园包括沿江产业园、邗江产业园、江阳产业园、广陵产业园和杭集产业园。核心城区重点部署生态产业研究、开发与孵化基地,休闲度假文化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中试基地,生态产品展示博览基地和教育培训产业基地。

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上,结合各区、园内的绿色空间落实“有机疏散”的理论,运用景观生态理论对城市发展形态加以疏导和控制,形成合理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格局。人文景观格局主要由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旅游文化区、商住混合功能区、经济开发区及生态产业园区和交通网络体系等构成。自然景观呈一弧、两楔、三带、四网的生态网络格局。

在扬州市生态规划与实施期间,全市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成效体现在:①在全市范围内已建成各级“生态村”90个、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6个,宝应、高邮、江都和仪征4个全国生态示范区已通过国家环保部组织的考核验收;②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611工程”等工作;③开展了合理规划乡镇工业小区和防治乡镇工业污染的工作,已创建“清洁文明生产乡镇企业”20家;④建立了江都渌洋、宝应运西两个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仪征铜山、扬州西郊两个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以上;⑤开展了以防治污染、改善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生态建设;⑥在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了生态县(市)建设的科研和试点工作;⑦已得到国家环保部批复成为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市的建设使扬州地区环境质量明显优于苏南地区。同时,在区域生态建设规划与管理、传统产业的转型与生态产业孵化、城镇人居环境和景观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的创新等方面,扬州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为城乡居民提供舒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我国生态市规划与建设的龙头。

扬州生态市建设开展了三大重点基础生态建设,实施了10大类148项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以水资源调控、水环境治理、水生境保育、水景观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为核心的区域水生态建设;以生物资源再生、生态工程技术集成、传统产业转型和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建设;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人居环境建设、生活方式转变和生态文化振兴为核心的维扬文化生态建设。

我们以区域人居环境建设为例进行展开讨论。

1)扬州空间发展潜力与挑战

(1)水空间生态功能:全市水生态空间总量达到203 141.36hm2,占土地空间总量的30.51%。但水生态空间功能,尤其是湿地生态空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相反,以湿地为主体的大量生态空间正处于不断破坏之中,总规模在减小,水生态空间功能在退化。

(2)历史文化生态功能:历史文化空间资产本应该是扬州空间发展的巨大优势,尤其以广陵区为主体的文化空间资产,其资本化潜力巨大,经济和生态价值增值机会多,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育和开发利用,众多局部空间正在退化和贬值,发展前景在缩小。

(3)空间分异发展的不均衡性:从市域空间发展的分异状况来看,全市空间发展较好的是以城市中心区为主体的南北侧地区、宝应的西部地区和高邮、江都的局部地区,全市总体空间发展呈现不均衡状况。

(4)生态敏感程度加大:由于城市发展的巨大胁迫,全市空间在局部出现了一些高生态敏感区,如仪征西部水土流失区、宝应东部湖荡湿地区、湖洲湿地区和归江河网三角洲湿地区、江滨湿地圩区等,其中,部分已出现严重退化,部分具有生态退化的极高风险。以湖泊为主的湿地区和长江水域区,受产业建设、过度捕捞、污染排放的负面影响,也处于中度的生态敏感水平,需要加强生态建设的力度与速度。

(5)景观生态破碎化:水陆交通、城市开放空间等基础设施空间建设虽成效显著,但对自然景观生态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设施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同自然景观生态格局和功能不协调,绿地空间的联通性低,水空间的结构破碎和功能不通畅,村镇用地过于分散化等方面。

(6)条块分割的空间管理体制:空间行政管辖分区模式的建立和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空间单元的利用与管理强度的增加,但行政分区同自然生态空间分异格局脱节,加上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减弱了市域内不同空间类型以及市域空间与域外空间在生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2)市域生态敏感性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来各种影响作出响应的难易程度或可能性。扬州生态空间敏感性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即高生态敏感级、中生态敏感级和低生态敏感级。

(1)高生态敏感等级区:高生态敏感等级区自我调节外来影响的能力弱,生态脆弱性强,相对稳定性差。分布于仪征西部水土流失区、宝应东部湖荡湿地区、湖洲湿地区和归江(邵伯—施桥—张纲)河网三角洲湿地区、江滨湿地圩区。这些空间区的生态敏感特性有两类:一是沙石矿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敏感性;二是因城市建设和产业开发产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环境污染等引起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因此,这些地区是生态风险防范的重点地区。

(2)中生态敏感等级区:分布在宝应—高邮—邵伯浅水湖泊区、长江水域区。这些空间区的生态敏感特性有两类:一是城镇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加速了湖泊水域面积的减少;二是过度捕捞等农业活动、旅游开发、工业企业生产排污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水质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

(3)低生态敏感等级区:低生态敏感等级区自我调节外来影响能力较强。本区包括仪征、宝应、高邮、江都、邗江、广陵、维扬等部分区域,它们的空间类型多样,在扬州市域内相对于其他空间区更稳定,一般生态敏感性较低。其中江都渌洋、宝应运西两个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仪征铜山、扬州西郊两个省级森林公园,是扬州市的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地区。另外,本区在仪征丘陵岗地区和低平原区以农业活动为主体,城镇建设强度和规模不大,对丘陵和低洼水网地区的生态影响也相对较小,但也有可能形成敏感性更大的生态区。

以上生态敏感分区是扬州生态分区建设的基础。扬州生态分区建设要充分体现对不同生态敏感区根据其重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关键环境问题分别实施保育修复、控制开发、引导建设的总体原则。对高生态敏感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育修复规划,并采取综合的、分阶段的生态工程技术措施;对中生态敏感区要重点推进水生态功能的规划与管理,加强水生态功能监控体系的建设;对低生态敏感区要大力促进宏观生态引导、系统产业布局与微观项目建设的协调与统一,以生态引导整合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拉动生态建设。

3)分区生态建设控制指标

结合国内外城市建设标准、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国家环保部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指标,我们建立了以生态保育与控制为核心的复合生态区建设控制指标,它包括城乡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生态资产保育与利用、区域环境保护等三大类指标,作为规划与实施过程的参考(表23-1)。

表23-1 扬州市复合生态区建设生态控制指标[1]

4)区域复合生态建设的空间框架

(1)空间格局控制目标。空间发展的控制性指标如下:2010年和2020年区域生态服务空间比例(非建设用地占市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不低于85%和80%。水生态服务空间比例(水域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2%和33%。其中主城区生态服务空间比例分别不低于70%和65%,水生态空间比例分别为10%和15%。生态退化空间比例(生态退化的土地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小于2.5%和2%。

(2)生态建设空间框架。根据空间区位优势,在西北空间走向连接苏北、皖东生态腹地,在东南空间走向连接长江三角洲及苏南经济前沿的生态通道。基于市内外交通、绿地和水体间的生态关联性,建立市域空间同域外空间的生态经济联系,形成完整的内谐外联的生态发展格局,既为苏北、皖东地区提供城市经济、文化服务,又加快融入苏南发展板块,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提供自然生态、资源生态和文化生态服务。

市域复合空间发展以自然水景观的“T”形生态构造为基本支撑,形成两大复合生态发展轴线:①以业已成型的宁通公路城镇和产业发展带为基础,形成以沿江发展轴线方向上的现代产业带、城镇带和文化景观带为主体的沿江生态经济发展轴;②以历史悠久的大运河两岸城镇生态经济发展带为基础,形成以沿运河沿湖的生态空间走廊、生态城镇群、光合生态经济和水生态文化为主脉的扬淮生态经济发展轴。

扬州市空间发展按以下五个复合生态区来建设:滨江平原复合生态区、主体城郊复合生态区、滨湖平原复合生态区、西部丘陵复合生态区和里下河平原复合生态区,这五个复合生态区的建设以各区的生态资产价值累积为基础。其中,滨江平原复合生态区、滨湖平原复合生态区和里下河平原复合生态区的建设要同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协调。

5)复合生态区划分

在一级复合生态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本区内生态资产、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区位的分异特点,可将扬州市的五个复合生态区进一步划分为14个二级复合生态区(表23-2)。

表23-2 扬州复合生态区划分

6)水生态建设规划目标

(1)目标

根据扬州市水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生态市建设的要求,我们确定扬州市水生态建设规划的分期目标如表23-3。

表23-3 扬州市水生态建设分期目标

(2)水体功能保护分区

根据扬州市水生态系统的自然背景特征,同时考虑人类已经对它的开发历史,以及人类未来活动对水生态服务功能的要求,本着便于操作和管理的原则,我们将扬州市水生态系统划分为六个区: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京杭运河)湿地区、长江水系区、五道河及引江工程区、里下河水网湖荡区、扬州市区、仪征邗江北部濒湖区。

7)水资源保育规划

就扬州市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淮河来水难以得到保证,而且淮河水质形势并不让人乐观。因此,开辟水资源来源的出路只能立足于长江。

为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北送水源,规划要求扬州市在北送水源过境量增加的同时,本地在送水线的取水必须进行削减和控制:①增加水资源输入及蓄水量;②节约用水;③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资源利用监测、调控系统。通过对主要水库、取(引)水闸、取水口进行水位、水量、水质的监测、控制和有效调度,全面掌握水资源利用状况,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8)水环境保护规划

加强法治建设、严格执法,以法推动污染源防治,严格执行“三同时”政策,推行总量控制。加大限期治理力度,促进全面达标排放。对污染严重、未达标排放的污染源,要实行限期治理,并加大力度,促进全面达标排放。加快产业的生态转型,调整工业结构。从目前扬州市的工业结构情况来看,2000年COD排放量在100t以上的企业有19家,其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5.4%。对那些经济效益不好、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转而发展一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环境压力小的产业,推动技术进步。从根本意义上说,依靠技术进步,才能不断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原材料向产品的转化率,降低能耗、水耗,才能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环境负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排污系数在1999年的基础上,2005年下降10%,2010年比1999年的水平下降20%,到2020年比1999年下降30%。

开展污水处理生态工程试点。因地因类制宜,逐步用污水处理与生态工程技术取代传统的、投资大、运转费高、不能通过污水处理直接回收投资和运转费的传统污水处理工程。这样,可从经济上激发企业家对污水处理的自觉性、积极性。2005年建立(或改进原有的传统污水处理工程)2~3个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的典型示范点;2010年,推广扩大至5~10个;到2020年,全部工业废水处理单位中的30%~40%单位,采用污水处理与生态工程技术,使污水的生态工程处理率在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40%、50%和70%。

面源污染是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从扬州市的情况来看,农田地面径流带入水体的COD已经超过了工业的COD排放量,因此,水环境保护必须将面源污染控制住,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在农村地区,重点工作在于农田肥料流失防治、农药污染防治、畜禽粪便污染防治、秸秆污染防治与再利用。

生活垃圾处理和利用方面,要加强垃圾收集系统建设,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产业化、资源化,建立垃圾综合处理示范工程。城市环境建设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改善居民区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绿化和美化。加强对餐饮业的污染控制。水上交通污染方面,现在的水上交通工具已经安装了油水分离器,因而,水上交通工具污染控制战略的重点在于管理,通过管理将偷排污水、乱弃废油及可能的事故性排放降到最低限度。

9)水景观生态建设

水景观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人类的积极行动,提高水体的清洁度与流动性,在可能的情形下,扩张水景观,加强水景观的异质性与美学特性,提高水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10)水安全保障

逐步改善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缓冲能力,同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以减轻扬州市水灾害的危害,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2005年,全市水、旱灾害成灾面积率降到10%,2010年降到5%,2020年再降到2%。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湖,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和清除行水障碍工程,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绿化,搞好水土保持,实行水利设施的科学管理。

11)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扬州市处于亚热带与温和带的过渡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水生动物资源以内陆淡水鱼类为主,有140余种,已利用的有40多种。扬州市域共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16种,集中在高邮湖、宝应湖及长江一带。要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规,划定禁捕禁渔时段和区域,严禁猎杀野生动物。定期组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监管。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规划、建设高邮湖生态功能保护区,扩建运西、渌洋、铜山自然保护区和沿江、水网、滨湖森林公园。进行大面积人工放流,确保鱼类种群不断增殖,修建水工建筑物时注意不要影响鱼类的洄游通道。加强外来物种引进管理,保证当地物种的生态安全,防止有害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措施的重点在:

(1)减少点、面污染源,逐步改善水质。

(2)对荡滩、湿地加以保护。严格管理狩猎工具,严禁猎杀丹顶鹤、大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全面禁止捕杀野鸭等水禽,保持鸟类不少于目前种数,种群量有所增加。

(3)严格控制捕捞和网围养殖强度,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关禁渔期、禁渔区、禁渔工具和措施的法规。

(4)进行大面积的人工放流,确保鱼类种群不断增殖,修建水工建筑物时注意不要影响鱼类的洄游通道。

(5)建设好包括宝应湖在内的运西自然保护区,划出一定面积建设高邮湖生态功能保护区。

12)建设国家级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生态功能保护区

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把水质保护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着眼于修复整个区域的水生态系统,从根本上保证水质“长治久安”。根据国家规划,划定水生态功能保护区3 726km2,南至长江,北至宝应潼河以北1km,东至三阳河东侧1km,西接扬州市区西界及江苏省界一线(仪征市除外)。其中核心保护区256km2,主要包括夹江两岸、芒稻河两岸、廖家沟两岸和这三条南水北调引水河段围成的三角区。作为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分类分期实施。主要任务包括防治工业污染,修复与保护湿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生态廊道,修复水网河流生态,完善生态环境监控。

13)大气环境生态建设

2005年市区及各县(市)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20%。2010年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再削减10%。

主要任务包括市区合理安排能源设施布局,加强城区绿化建设,控制房屋拆建和开挖过程的污染,有效控制扬州热电厂等废热源的热污染,调整工业布局及产业结构,加强大气污染(光、热、声、废气、大气PM10、NOx、SO2等)监测控管体系建设。

14)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2005年,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加强废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覆盖率60%,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率95%。全面推广可降解塑料和绿色包装材料,基本消除白色污染。2015年,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再削减10%。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建立危险废弃物的污染监测、登记管理及风险评价制度。建立固体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固体废弃物,严格控制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

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处理与再利用,建立秸秆处理与利用体系,加强畜禽粪便的处理与利用。

15)噪声控制规划

2005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8.0dB(A)以内,交通噪声控制在69.0dB(A)以内。2015年起,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6.0dB(A)以内,交通噪声控制在68.0dB(A)以内。市区及各县、市城区声环境质量按功能区100%达标。

加快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对机动车辆检测,控制机动车总量,机动车市区禁鸣。加强道路两侧绿化防护带和隔声屏障建设。居住小区要考虑绿化降噪和声屏障试点工作。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合理分布人口密度。对文化娱乐商业场所噪声进行专项整治。建筑施工要合理安排工期,并采用低噪声施工工艺。

16)农田生态保育规划

促进存量土地的优化配置和集约使用,保障农业用地总量,维护农业用地动态平衡,2010年,农业用地稳定在325 106hm2左右,其中基本农田保有量在304 513hm2。大力推进生态肥的生产、施用,有效控制与减少农田化肥的使用量,推广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推广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态农药。大力引进和开发各种生态工程技术,加速改良不良土壤及低产田。在水环境敏感地区,如邗江泰安、宝应运西等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17)森林资源保护

扬州市域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9%,是全省林地面积的1/40,森林资源量较少,比重偏低。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保持森林资源的多样性,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

18)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修复

加强石油开采科技更新:开展“水网油田开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研制废弃泥浆处理装置、作业废水处理装置、高效节能环保型油气燃烧器,减少开采污染。

防治油污染:制定科学、严格的油污染防治管理措施,推广使用高效油水分离装置,确保不污染周围农田和邻近水体。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对各井台、采油点实行例行性监督监测和不定期抽测,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污染。

加强砂石矿开采的资源监管:加强对砂石矿开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持证开采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开采点和开采量。

污染控制:实现冲砂废水的循环利用,避免冲砂废水对河道、农田的影响。减少砂尾堆存面积,及时回填矿坑,降低开采砂矿对土地的占用量。按照“谁开发、谁保护”原则,制定砂石矿生态恢复管理办法,责成业主根据各废弃砂矿地貌特征,限期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恢复。

19)能源建设的生态转型

多途径地节能,增强能源的多层分级和综合利用。尽可能发掘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1)能源消耗预测。扬州市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1999年已达534.4万t(折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约1.17t标准煤。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耗将进一步增多。如按能耗年增长13%计,2005年,年耗能达1 500万t标准煤。

(2)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太阳能利用率低,企业能耗大,大部分建筑的保温隔热、采光通风效率不高,主要依赖空调、电力照明等调节,浪费能源。

(3)能源生态建设途径。引进先进技术、改进设备与工艺流程,降低能耗;改进建筑的结构,加强集中供热,促进废热回收与再生利用。

(4)大力加强太阳能的利用与推广。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太阳能温室(日光塑料大棚)、太阳能牲畜舍、太阳能灶等;开发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及微波炉;通过利用作物间作、轮作以及复种、大棚温室等加强植物对阳光的利用提高光合作用的太阳能利用率。

(5)新能源利用。有效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恢复与扩大沼气生产与利用,提高风能利用能力,增大清洁能源利用率(如扩大清洁能源的利用途径、大力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强能源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尤其是粉煤灰)的处理与利用。

20)扬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几个实践案例

案例一 新型生态农业组合模式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总面积1 647km2,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荷藕之乡”,2000年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里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示范区位于航运林场,京杭大运河以西,宝应湖畔,距县城仅数公里。林场始建于1970年,二十多年来累计植树31万余株,农场变成为林场。全场现有土地3 517亩,其中林地3 200亩,活立木蓄积量1.4万m3,全场林木覆盖率91.4%。林内有啄木鸟、灰喜鹊、猫头鹰等数十种益鸟、昆虫栖息繁殖。场区依林傍水,林木茂盛,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开发有机食品的理想区域。由于有机农业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一般企业不具备如此实力,大型企业又因其效益回报周期长,对其持观望态度。在此情况下,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带有试验和示范性质的有机农业园,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有机食品开发起到示范、引导作用,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

生产体系为水稻、水果、花卉、林木、水产、畜禽等多种产品的基地,是园区物质资料的提供者。体系内含有13个区域,每个区域各自形成局部的物质循环模式,其主要功能园区介绍如下:

有机稻米种植区。该区共有900亩,分南北两个区域,各450亩。产一季稻、一季绿肥,采用稻鸭共作、放绿萍的方式。北片位于有机养殖区的西部,在其南部划30亩作为传统农业区,搭置风车、水车。南片450亩位于园区南部,在其东部的120亩田地划为两块,一块进行稻、绿肥轮作,一块稻、大麦轮换,一年一轮换,大麦作为猪饲料。稻田采用养鸭、放绿萍模式。由于在稻田养鸭,鸭粪为稻田提供肥料,使稻田无需施用化肥,鸭又可吃田里害虫,防治田间虫害。放绿萍一是可以作为鸭的饲料,二是其腐烂后可增加土壤肥力。

有机养殖(猪、鸡)区。该区规划5亩。主要养猪和鸡。鸡舍占地250m2,猪舍占地500m2。鸡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并铺设水泥地面,距地面50cm处,搭建鸡产蛋箱和网上平台。鸡的饲养,采用林区散养的模式。夏季在猪舍上用猪舍冲洗水种植水葫芦,既可为猪提供部分饲料,又能为猪舍降温。用大麦、绿肥、南瓜、水葫芦和豆饼喂猪,猪粪用来制沼气,沼液、沼渣还田作肥料。

有机养殖(羊)区。该区位于有机养殖(猪、鸡)区南部,占地2亩。羊舍建设采用高架养羊的方法。每间羊舍间隔2m,舍内为水泥地面,地上30cm处,用木头搭成地板。种公羊舍的高度高于普通羊舍。用稻田区产出的稻草和绿肥喂羊。

有机加工、沼气站区。该区位于有机养殖(羊)区南部,占地10亩,主要建立饲料加工厂、肥料加工厂、沼气站、办公区、仓储区(含晒场)和生态公厕。饲料加工厂占地200m2,肥料加工厂占地200m2,沼气池占地200m2,生产区办公用房占地100m2,仓储区占地1 400m2,其中晒场1 000m2,生态公厕设在路旁绿色长廊边,占地20m2,并建立沼气发电站,利用沼气发电,电能传送到各区作为能源。

有机花卉培育区。该区位于大气站东南部,占地20亩,园内建两个大棚。主要用来培育仙客来、鹤望兰等观赏类花卉和一些名贵花卉的种苗。大棚使用沼气能,将沼气站传送的电能转交为热能,使用温控系统控制大棚内的温度。

有机水产养殖区。该区位于有机稻米种植区西部,共有70亩水面,南部40亩作为二级净化池,移植水草和螺蛳,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植食性、滤食性水生动物,其净化后的水流向稻田和北部鱼池。北部30亩水面用来养鱼兼作垂钓中心。在东堤坡上间隔设置5个木屋,供游客垂钓、娱乐之用。在该区的水面上搭置三座桥,一座索桥、一座吊桥、一座公路桥。公路桥连通宝应湖,湖边设置码头、游船,游客可游览湖泊风光。

有机水生花卉种植区。该区位于有机水产养殖区南部,共有30亩水面,用来种植水生花卉,并作为水的一级净化池,池中种植水生花卉,品种有碗莲、睡莲、花菖蒲、水生美人蕉、黄花鸢尾等,池中套养金鱼。在该区域的堤岸上种草,形成质地较软的草皮,并用石头搭置石椅、石桌,供游人休息。

有机果园。有机果园位于沼气站北部,占地面积300亩。园中栽种桃、梨、食用桑葚和无花果等,梨树100亩,桃树100亩,食用桑葚50亩,无花果50亩。梨品种拟采用日本品种,栽植密度3 m×3 m,亩栽74株。桃的品种考虑油桃和新中华桃,密度4 m× 2.5m,亩栽66株。园区地面种植黑麦草、紫花苜蓿、绿豆、大豆,这些作物一是果园培肥,二是为有机养殖区提供饲料。果园内的坏果、僵果收集后分三种用途,一是用来发酵制成生物制剂,二是用来喂猪,三是用来还田作肥料。

案例二 扬州发电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1)产品或废物的转换。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电力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快企业的生态转型,扬州发电有限公司针对燃煤发电厂烟气排放中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大的问题,经多方努力,引进了国家经贸委与日本国新能源产业开发机构合作进行的“副产品利用型简易脱硫系统实用化研究合作项目”。该工程引进烟气脱硫新工艺,采用简易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由日本政府援助一套脱硫设备,动态投资为15 298万元人民币,建设两个投资低、运行维护费用经济合理、运行方便的副产品利用型烟气脱硫系统。根据系统设计可对含硫率达1.5%的高硫煤进行脱硫,对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极其有利。在烟气脱硫后副产品的再利用上,该公司通过广泛调研,确定把副产品脱硫石膏作为一种再生原材料,应用于建筑制品和水泥缓凝剂等方面,变废弃物为新的资源。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全部安装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其脱硫石膏副产品也已开始向市场销售。试运行以来,脱硫效率达到90%,烟气排放SO2含量仅80mL/L左右,可减少SO2排放量约2.0t/h(燃用高硫煤设计),脱硫石膏纯度大于95%,年产量约为2.5万t。该工程的投产,不仅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明显减少,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腾出的环境容量为企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宝贵的空间。

(2)粉煤灰、炉底渣再利用。该公司对电力生产排放的粉煤灰、炉底渣等废弃物,加强综合开发利用。其中,粉煤灰年产量约26万t,通过积极开拓市场,使开发利用量逐年递增,至今累计利用粉煤灰已达200余万t,在建宁启铁路利用粉煤灰填方的试验获得成功,仅试验阶段就利用粉煤灰约2万t。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公司先后对发电机组干出灰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将经过电除尘后的粉煤灰全部回收直接通过干出灰系统输送至灰码头,作为水泥添加剂再利用。至2002年底,改造后的干灰系统彻底实现了粉煤灰零排放,结束了粉煤灰外排历史。1992年该公司改造了炉底灰渣系统,将灰渣脱水回收,销往市场用于生产建筑材料,经不断完善,已步入市场正常化运作。目前按两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6亿kW·h,燃煤117万t,可产干灰约12万t/炉,每吨售价按15元计,可产生360万元产值。灰渣利用为5 000t/a,按15元/t计,产生产值8.5万元。

(3)水资源再利用与再循环。公司2×200MW机组扩建时就考虑到水资源利用减量化。为了节约用水,投资4 000多万元,建成带有冷却塔循环水的混合供水系统,补给水取自大运河。循环冷却系统年用水总量为1.36亿t,其重复用水量1.27亿t,新鲜水用量900万t,重复用水率达93.4%,该系统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社会效益显著。同时,针对冲灰水外排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状,公司先后投入250万元,建设完善了灰水闭路循环系统,成为江苏省电力系统第一家成功运行的废水处理设施。自1993年投运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尤其是对阻垢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加缓凝剂或酸处理沉淀后的灰水,实现重复利用,使灰水回收利用率达到100%,可连续保持灰水零排放,每年可少排污水500万t,节约水资源成本25万元,杜绝了灰水向大运河排放,减轻运河水质污染。

(4)节水与水循环。对深井水主要用户进行摸底试验,测试出各台深井泵瞬时流量。再对空压机、制氢站、炉磨煤机油站、机射水池以及热电机空冷器及冷油器的冷却用水量进行了试验,将空压机、制氢站的冷却水用工业水替代。磨煤机停运时,关闭油站冷却水。除夏季外,将深井水切换成工业水。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机射水池、机空冷器及冷油器才能使用冷却水,同时根据温度变化调节进水阀的开度。对新、老浴室采取关小阀门节流方法控制其用量。对水厂、食堂、浴室、燃料生产部等处安装了水表,实行计量。检查地下管网泄漏情况,调整深井水泵的运行方式。通过以上措施,深井用水量比前一年下降105万t,年节约用水成本26.25万元,节约用电19.44万kW·h,折合人民币约4.86万元。加大燃油管理,节约燃油用量。一是锅炉燃烧调整:夜间低负荷不投油,或少投油,升炉前尽量早投油,使炉底部蒸汽加热,升炉后尽量早投煤粉,停炉过程合理使用火嘴,尽量缩短投油助燃的时间。二是加大节油考核的力度:加大考核力度,奖罚分明,及时兑现节油奖,充分调动人员节油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使机组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达到设计要求。全年用火、助燃用油量179t,比2001年节约249t,节约生产成本4.7多万元。

案例三 青岛啤酒(扬州)有限公司

(1)废弃物与副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碱液回收:投入30余万元购置了一套碱液回收装置,制作了相应的贮缸、管道。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碱液,这项工程使公司每天回收近10t的碱液。旺季时可减少排放300t/日的废碱液。全年按8万t产量计,年节约用水约4万t,节约碱6t,降低生产成本约16万元。1999年公司投入30余万元购置了酵母烘干机,2002年投入资金1.3余万元,增扩了酵母回收罐,解决了产量增加与酵母罐容量相对不足的矛盾。酵母经烘干机烘干,有效降低了污水站的处理负荷,使污水站原水COD正常保持在1 000mg/L以下,确保了污水站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酵母回收给公司年创利约9.8万元。

(2)全厂循环经济建设及ISO 14001管理。该公司1999年作为扬州市的首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多年来开展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作为扬州市第一家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公司2001年开始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同年11月30日获得挪威船级社颁发的证书。通过ISO 14001的认证,公司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在生产活动中基本达到了相关环境管理的法规及其他方面要求。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充分注重循环经济的要求,在生产的全过程中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原则。依据公司环境方针和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了目标指标,经分解、落实责任部门,制定并实施了改进措施,使公司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得到控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按照ISO 14001体系的要求,2002年公司还投资了156.7万元安装了两台氨制冷机组代替部分氟利昂制冷机。氟利昂制冷剂已按计划逐步由氨制冷剂替代,目前已通过了环保部等部门的验收。氨制冷剂的使用减少了氟利昂的使用量,为公司遵守《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法律法规奠定了基础,同时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节约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化学品与辅助材料从采购、运输、装卸、储存、使用实施了“摇篮—坟墓”全程管理,针对各个重要环节,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效控制、避免或降低了环境影响。到2001年公司已经全部完成了能源废油及废弃物分类处理。2001年6月定制标志,7月制作了各类收集桶、槽并放置到位,8月份开始使用。公司的荧光灯管、电池、化学品包装物等得到了有效控制,到2002年底废荧光灯管回收了269根,废电池回收了512节,化学包装物回收了7 935只,废油及油纱头得到了有效处置,明显改善了公司的厂容厂貌。循环经济建设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三废”治理为公司创收了81.973万元,直接经济效益为25.98万元,合计107.953万元。

案例四 废纸回收与再利用(江都市江胜包装厂)

江都市吴桥镇江胜包装厂创建于1987年。该厂主要生产三层、五层、七层纸板和纸箱,楞型为A、B、E三种型号,年产量为1 200万件,另年产400万只各种规格型号的彩印包装。企业为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自身可持续发展出发,于2001年又新建了年产10 000t的高强瓦楞纸项目。该项目利用废纸生产高强瓦楞纸,全部用于本厂生产纸板和纸箱,废纸中含有废塑料包装,经焚烧炉焚烧,产生的余热再用于烧热水送锅炉房。这样既综合利用了废物,节省了原料运输费用,节约了现有产品的成本,同时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扬州生态市规划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的生态城市规划,其对生态市内涵的界定、规划和管理方法一直引导着全国的生态市规划与建设,一些基本理念已为国内学术界所接受,并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生态市建设指标与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理论与方法依据。不仅如此,在与规划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扬州市获得了德国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中德合作项目,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扬州生态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模式,即“城市生态、乡村生态与区域生态建设并举,生态环境建设与人文建设同步,系统规划与典型工程示范互动,文化传承与制度创新结合,国内、国际以及政府、企业、公众协同”的和谐发展模式。在生态市规划实施与建设进程中,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方法与技术支撑下,全市大力推进以区域生态农业与城镇体系、园区生态工业、住区生态人居、景观生态旅游和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为支点的全方位、系统化建设,涌现出大量在全国具有广泛推广示范价值的农业、工业、小区、旅游景点(区)、文化单位先进典型,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的生态市建设和管理。扬州的生态市建设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中国城市”排名中,扬州入围20强。2007年,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表明,扬州排名第45位,其中,“环境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政府管理竞争力”都居于前10位。根据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年度考核结果,在13个省辖市中,扬州1998年列全省第7位,1999年列全省第6位,2002年列全省第4位,2006年列全省第2位,所辖4县(市)全部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

1999年以来,该市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2006年,该市获“联合国人居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在扬州生态市建设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总体来说,生态市规划的实施与我们的预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有些部门和领域的工作仍然收效甚微,如城市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以历史文化水乡特色而著称的扬州古城至今在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上仍然解决不了令人头痛的水污染和水道阻塞问题,生态与环境管理的制度建设仍然步履艰难等。这种状况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还需要逐步完善和成熟,对城市生态、生态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等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深化。尤其是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发展如何与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生态系统背景条件等有机地融合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深奥课题。生态学的学科发展至今还不足以给我们足够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有待于逐步去探索和发现其内在规律。

二是机制与制度创新,这个问题既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头等难题,也是区域生态建设与管理的难解之结。城市生态建设与管理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也不是一个政府可以独揽的,它需要多区域、多城市、多部门、多社会阶层、多文化乃至多种方法、技术的协同与联合。如何来实现这一点呢?制度创新是根本,而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这样一种现代制度来保证我们的城市生态建设按照预期的科学规划目标前进。在与地方多年的合作中,我们发现地方政府更乐于在既有体制下按部就班地做事,不愿意做新的尝试,更不愿做“特区”、“特事”探索,一个很好的创意或解决方案,往往在逐级政府的反复审核中不了了之,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制度障碍的束缚,体验到更多的无奈。

三是技术及其系统集成。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除了科学层面的问题外,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有国际、国内的不同技术如天女散花、百花齐放,但我们不知道如何结合城市自身的文化背景、地域特点等去取舍、引进和应用,常常是囫囵吞枣般地盲目引进、激情应用,出现了一些看似很好但隐患很大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引进时轰轰烈烈,引进后无光无色、黯然退场,技术与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比比皆是。例如,在我们与地方政府讨论引进什么技术来解决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问题时,地方政府的看法更乐于采用传统环境工程的技术方法来解决,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垃圾填埋与垃圾焚烧技术,而我们更强调采用生态工程的技术方法来整体、综合地解决城市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四是传统封建意识障碍。从人类的历史进程看,城市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但城市的发展也带有它过去历史和文化的烙印,好的和不好的掺杂其间,我们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去判定我们应该继承什么、抛弃什么。对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科学判断理念和方法的缺失使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传统文化的固定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做出行动,这样传统封建意识理所当然地登上了前台而与时共舞,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状况也就顺理成章了。

以上是我们在过去生态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反面经验和教训,它不是一个人的教训,而是一个社会、一个城市的教训。

基于这些反思和总结,我们在思考,也在行动,并形成了一些“十一五”乃至“十二五”正在做和即将做的几件事。主要归纳为一个基地、三个工程、五个保障。

(1)一个基地。与扬州市人民政府协商,中国科学院与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城市发展与生态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该基地旨在探索研究机构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社区协作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型运作与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先进生态技术的引进、孵化、集成创新与工程示范,全面培养服务于地方生态市建设的新型专业技术与生态管理人才。

(2)三个工程。依托持续的国家和地方项目支撑,以生态文化传承与生态管理创新、生态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以水、绿地、废弃物为重点)、产业生态孵化与园区示范三大生态工程建设为主线,组织国内外专业技术力量,开展一系列研发、中试、示范与推广活动,形成具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生态工程孵化与应用中心。

(3)五个保障。一是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和创新文化建设的地方法规与规章,围绕和谐社会和创新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的地方法规体系,保障生态市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要加强生态建设的司法机制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司法后备人才。二是建立和完善适应新的国际和国内发展大环境、科学化的城市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生态管理能力,优化决策管理机制。三是构建更为完善的民间和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机制,大力引导和培育市内外、国内外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国内、国际工程技术合作,尤其是依托中国科学院、一流大学、国家部委科研机构的长期稳定协作关系,针对地方和国家工程技术建设的重大需求,开展重点应用研发、工程示范和技术推广。五是进一步提升市域生态监测及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构建统一、高效、快捷、覆盖全市域的地方生态监测、控制与预警技术网络,形成规范的监测技术机制、标准以及信息处理与服务平台,逐步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与环境监测示范基地。

23.4.3 海南生态省规划与建设

海南自建省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多项环境质量居全国第一。但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相比,海南经济、文化发展明显滞后,市场竞争实力不强,加上脆弱的生态环境很难适应未来“一省两地”大规模社会经济开发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两个多世纪产业革命和社会发展,通过掠夺殖民地生态资产,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海南岛既没有全球广阔的殖民地提供生态资源,也没有两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去治理污染。早期工业化国家环境污染和殖民地国家生态破坏的环境代价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难以承担的。我们必须也只能寻求一条非传统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为此,海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示范省”目标,这是海南跻身东南亚经济、实现经济腾飞的新思路,是保持优良环境质量、加速生态建设的新选择。1995年起,在国家环境保护部指导与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合作,先后开展了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及生态产业园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系统研究,并在总结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编制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生态省建设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省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省建设旨在通过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培育一类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吸引力高的生态景观,发展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孵化一批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技术,建设一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

1999年2月6日,海南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7月,海南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同年,国家环保部批准海南省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海南生态省建设覆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文化建设等四大方面的内容,《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根据这四方面内容提出了近、中、远期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不同于传统单项规划或综合性的部门规划,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是一个政府、科研部门、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是一场观念更新、能力建设、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的社会活动。规划的特点是: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边规划、边建设、边研究、边实施;环境为本、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稳扎稳打、实事求是。

1)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行动

(1)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省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转变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方式,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突出特色、讲究实效,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把生态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紧紧围绕全省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协调好兴利与除弊之间的关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科学地兼顾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切忌急功近利,盲目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局部的经济利益。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动作的原则。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与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远景规划相衔接,优先抓好重点示范工程、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分期推进,保持连续,逐步提高。坚持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调动部门、企业和全社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广泛争取国内外的支持与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开放,多渠道筹措生态省建设资金。坚持依法治省和以德治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努力建设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努力营造发展生态经济的社会氛围,为加快生态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科学内涵是建设一种竞争、共生和自生的机制,又是一种富裕、健康、文明的目标;既是一种高效的逼近理想境界的发展进化过程,也是一种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系统功能;既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产力、保护生命支持系统的长远战略举措,也是一场旨在发展生产力的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革命,是一种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2)生态省的衡量标准

生态省的衡量标准包括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生态合理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命素质及和谐的自然及社会生态秩序。

发达的生产力体现在本地资源潜力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及外部条件的充分发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要发展自己特有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以增强经济增长的力度,还要有多样化的产业和产品以降低经济波动的风险。

先进的生产关系体现在其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分配方式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再生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同外部的共生关系发达,对外部的信息及系统的反馈敏感,具有较强的应付环境变化的自力更生能力。

满意的生活质量是指要诱导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率、低影响、适度消费、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物质与精神相匹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文明,追求一类舒适、方便、满意的生活质量。

良好的生命素质指正确的价值导向、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竞争、共生意识和道德修养。特别要有一个运筹帷幄的主帅、一批能打善拼的将才和一个团结协作的班子。

和谐的生态秩序包括自然生态秩序和社会生态秩序。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与稳定,包括土地、水体、大气、景观、气候、动植物及微生物等在内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健康,有一个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生态资产是否持续积累与盈余是衡量自然生态秩序高低的准绳,而社会的贫富差距及安定满意程度则是衡量社会秩序的标准。

(3)生态省的建设主旨

以生态产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

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是生态关系的调节,包括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生态耦合关系、经济生态代谢关系和人文生态序理关系,即人、物、境在时、空、量、构、序范畴内相辅相成的系统关系。生态省建设的动力是发达的生态经济,要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和产业生态手段去重组产业,孵化一批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促进海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它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力度。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育一类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吸引力高的生态景观,它给可持续发展以活力。

(4)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康乐的文明省。通过生态省的建设,实现海南经济资产和生态资产的协调、持续增长与积累,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及生态服务功能与代谢过程的健康;推进全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近期目标:森林覆盖率全国领先;工业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及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全国领先;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生态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制冷剂无氟”省、“汽油无铅”省、“无白色污染”省;居民生活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长期目标:充分发挥海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社会兴办和群众参与的方式,从部门、区域及典型示范几个层次通过点、线、面结合,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法,分期分批建成一批生态产业、生态社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基地和能力建设网络,弘扬生态文化,提高环境保护在综合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促进和协调各产业的发展,使生态产业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人口素质、人居环境、人均收入总体上进入全国先进水平,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的目标,争取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国陆海疆域最大的海南建成可持续发展能力领先的生态强省。

(5)海南生态省建设的行动框架

生态省建设的任务就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设计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命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使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得到充分的体现。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这里的生态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人类生态和系统生态四层含义,以及机理、过程、效果三类范畴。生态省的示范作用就是要引进一批高效、适用、先进的产业工程技术,建设一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诱导一种整体、和谐、循环、自生的生态文明,培育一类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实施海南可持续发展生态省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杠杆,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社会兴办和群众参与的方式,从部门、区域及典型县、市、镇和典型示范工程几个层次,通过点、线、面结合,硬件和软件结合的系统分析、过程规划、功能设计、生态区划、行为诱导及决策咨询,分期分批建成一批生态产业、生态社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基地和能力建设网络,促进海南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使海南社会经济逐步走上经济腾飞、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6)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具体措施

政府引导:政府通过生态省建设的规划,明确生态省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产业政策、资源政策,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省建设。政府引导还要运用市场经济杠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省产业的发展,改造不符合生态省建设要求的产业。

科技催化:生态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的产业方向,是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应用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保证。

企业兴办:通过建立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与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省建设,兴办新的生态产业,使企业在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壮大。

群众参与:广泛的群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只有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省建设才可能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海南城镇人居环境建设

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基本状况:

(1)城镇化进程。海南有海口和三亚两个地级市,五指山、文昌、琼海、万宁、儋州、东方6个县级市,乡镇299个。城镇人口从1988年的106.61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208.07万人,城镇人口比例由17.0%提高到26.7%,城市化进程较快。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全省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76.36km2,比1998年的37.51km2增加了3倍多。

(2)城市基础设施条件。200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1.515 115×108t/a,受污水管网配套进度较慢的制约,实际处理量仅为7.884×107t/a,占当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025 1×108t/a的39.1%。2001年全省城市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海口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水处理量已从2000年日处理1.2×105 t提高到了2001年2.0×105 t。2002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3%,海口和三亚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和63%。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不断提高,2000年垃圾处理能力为6.376×105t/a,实际处理率为67.01%,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2.6×105t,无害化处理率为30.73%。2000年城镇单位GDP耗水量为46.79t/万元,比1988年下降了63.91t/万元,降幅达到63.91%。2000年城镇单位GDP能耗为0.93t标煤/万元。推广清洁能源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全省城镇气化率超过80%,海口市城市气化率为99.90%,三亚市97.17%。全省城市绿地面积为5 478.3hm2,建成区绿地面积4 717.9 hm2,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为27.78%,绿地率22.7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8m2

(3)城市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市(镇)空气质量长期达到优良,所有城市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达到风景名胜区环境空气水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仅少数城市(镇)有超国家一级标准现象。2002年,全省城市(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年平均值分别仅为全国471个城市平均水平的9%、27%、21%。在各重点城市中,三亚、海口的环境空气质量分列1、2位。城市(镇)河段水质良好,城市地表水均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2002年,在流经县城以上城市(镇)10条河流12个监测河段中,75.1%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良好态势,Ⅳ类、Ⅴ类、劣Ⅴ类水质河段各占8.3%。主要城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地下水优良,城市附近海域水质绝大部分良好,基本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标准,城市海滨浴场全部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标准。城市(镇)交通噪声污染较重。2002年全省城市(镇)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56.4~79.2dB,各城市(镇)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65.2~73.8dB,全省平均等效声级为68.5dB。

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问题:

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仅海口、三亚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省城市(镇)污水处理率仅4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30.7%。大部分市(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采用简易填埋。

②城市噪声污染较重。公共交通及城市降噪设施建设滞后,许多城镇公共交通主要依赖摩托车、三轮车等车辆,城市敏感区域缺乏降噪路面和隔声屏障等降噪设施,导致交通噪声污染较重。

③小城镇环境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海南大部分小城镇的“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堆放,小城镇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突出。

④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滞后。全省小城镇基本没有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力度不足。同时,生态人居建设仍然缓慢。

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行动措施:

①目标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总体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部分地区将居住环境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热带特色的生态型社区。全省普遍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充分考虑环境承受能力,节约土地资源,保护好自然景观完整性,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全省开展城镇园林绿化系统规划,新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30%以上,旧城改造也留有一定的绿化用地。全省加强城镇植树,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彻底整治城镇“脏、乱、差”状况。禁止乱搭、乱建、乱占。生活垃圾定点倾倒,并集中堆肥处理。促进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开展综合节能、节材、节地建设,提高居住区太阳能利用水平,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推广生态示范市、镇、村和住宅小区建设,形成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区。推行清污分流和污水资源化,加强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严格控制污水重金属污染,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和主要水体功能区。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以资源化为先导,推广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建设模式。将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放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化建设上,提高民用燃气普及率,控制薪柴和煤等燃料使用,减少烟尘排放。推广生态示范工程,在城镇推广生态示范乡镇建设,开展乡镇环境综合整治,以创建园林城市(镇)绿化美化城镇环境为目标治理小城镇“脏、乱、差”。民族自治县县城或城镇开展小生态城镇村建设,打造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为特色的民族文化重镇。

②生态经济开发区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高新生态农业、高新热带生物与制药技术产业、高新生态食品产业为特色,形成覆盖全省的循环经济体系。

城乡能源以清洁型和再生型为主导,能源结构涵盖电能、天然气、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的综合开发利用,城镇电能的开发要以潮汐、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为基础,减少以煤为原料的电力开发建设模式。城镇用水以地表水开发利用和雨水、废水循环再生利用相结合,适当加强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景观生态建设将景观格局与过程相结合,景观美景与生态功能结合,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优势。城镇交通建设加强控制尾气排放,大力促进绿色交通发展和公共交通建设。推广替代汽车燃料(如天然气、太阳能)的交通工具,减少交通排放。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防止城镇建设出现海水倒灌和水体咸化。

③城镇人口建设面向调整人口分布格局,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将人口质量建设重点放在人口素质和生态文化素质建设相结合上。有效控制疾病,提倡良好生活方式。

④将生态建筑建设纳入全省城乡生态社区建设重要内容,包括太阳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与资源化、生活污水分散与集中综合处理系统、生态厕所建设、建筑立面绿化、生态建材利用、热带建筑风格设计与应用。在全省城镇地区发展雨水收集与利用生态工程。

自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各项工作初见成效。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9.16%,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森林覆盖率每年都增加1个百分点。大力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城市普遍进行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目标责任制。农村全面推动建设文明生态村、发展生态农业、工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工艺。生态旅游逐步成为海南旅游业重要品牌,基本偿还了20世纪的环境污染欠债,为海南省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态省建设也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决策层观念从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转向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并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省为载体具体实施,初步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省建设的良好局面,在环境、经济与人的发展关系上找到了平衡点,探索了省级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三赢”模式。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与海南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系统总结了多年来海南生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管理与建设的系统方法、海南区域生态系统评价、海南生态省建设的“三赢”模式和战略框架,海南区域生态保育与景观建设、海南生态省产业发展与循环经济建设、海南生态文明管理出发,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和社会风尚,促进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应用成果。

海南生态省建设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了一条新路,并为全国生态省的建设提供了新模式,为后来各生态省规划与建设提供了示范。海南生态省建设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和中央领导的肯定,被认为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新模式。

【注释】

[1]本章表格的资料来源均为本章作者个人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