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分工原理

区域经济分工原理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2 区域经济分工原理一、“有无”与“可否”原理这一原理主要适用于以特定资源形成的专业化地域分工。而采取区际分工协作时,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地区分工效益,满足同样需求,只需投入600元,节约的200元称之为地区分工的毛效益。照此进行区域分工,仍可获得地区分工效益,这就是地区分工的相对差异原理。显然,甲地两种产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

3.2.2 区域经济分工原理

一、“有无”与“可否”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适用于以特定资源形成的专业化地域分工。以矿业和开采业而论,在没有煤矿、铁矿资源的地区,就无从发展煤炭、铁矿开采业,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则有可能发展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不仅满足区内需求,还大量供应区外。再以农业发展而论,各种作物对自然条件都有特定的要求,有一定的“适生区域”,特别是有些作物对自然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如橡胶树要求高温高湿(气温>15℃),所以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绝大部分集中在海南、广东、云南等省,北纬24°以南的地区。

二、绝对差异原理

假定有甲、乙两个地区,每个地区都需要也有条件生产A、B两种产品,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A产品的单位投入量(包括劳动耗费和资金占用)甲地区低于乙地区,B产品的单位投入量乙地区低于甲地区(假定甲地生产1单位的A需投入2元,生产1单位的B则需投入4元;乙地则相反,即乙地生产1单位的A需投入4元,生产1单位的B则需投入2元)。如果甲、乙两地都采取自给自足的办法,为满足A、B两种产品的需求(假定甲地需A产品100,B产品50;乙地则相反,即需A产品50,B产品100),总共需投入相当于800元的劳动耗费。而采取区际分工协作时(甲地固定地生产A,乙地固定地生产B),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地区分工效益,满足同样需求,只需投入600元,节约的200元称之为地区分工的毛效益。假定地区之间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劳动耗费为100元,那么地区分工的净效益即为100元(200-100)。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3-4所示。

图3-4 绝对差异示意图

img28

或者也可以从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图3-4可以看作甲乙两地以同量资源(可看作是资本和劳动力的一定组合)生产两种不同产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甲地以1单位的复合资源可生产100单位的产品A,或者生产50单位产品B。同样1单位的复合资源在乙地的情况则相反。显然,甲地生产产品A为绝对有利,使用1个单位的复合资源生产的产品A相当于乙地的2倍;甲地对产品乙的生产则为绝对不利,同样1个单位的复合资源只能生产相当于乙地50%的产品B。而对于乙地来说,两种产品的比较利益则与甲地完全相反。现假定每一地区均拥有2单位的复合资源,如果各地均分别从事两种产品的生产,则在用完4个单位的资源时,总共可获得150单位的产品A和150单位的产品B。但如果各地均选择绝对有利的产品生产时,则在用完4个单位的资源时,总共可获得200单位的产品A和200单位的产品B供两地共同分享。

总之,一些地区在某些产业或某类产品的生产效益上占优势(劳动耗费和资金占用量比其他地区低),另一些地区在另外一些产业和产品上占有优势,不同地区各自着重发展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相互交换,这不论是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别地区而言,都可以使得定量资源获得较多数量的产品,此即所谓绝对比较利益。

绝对比较利益原理是由亚当·斯密于1776年首先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以国际贸易为背景提出来的。

三、相对差异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地区一系列产品(或行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都高于其他地区,如目前上海等大城市的许多日用轻工产品的经济效益都高于其他地区;有的地区一系列产品(或行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都低于其他地区,如目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农作物的单产都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工业品亦大致如此。能否据此认为,所有的工农业生产都应由上海等大城市和其他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来代替呢?显然不能这样认识。因为生产力的布局还要受到生产要素的“有限性”、“不可转栘性”(如土地)或“不易转移性”(如水资源)的制约。如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业用地和水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容纳所有轻纺工业和机械工业的超限度发展,这时就需要按照“两利相权取其大”或“优中选优”的原则,确定这些地区的相对优势生产。相反地,西北地区的土地、人口等要素由于“不可转移”或“不易转移”,当地仍需要按照“两弊相衡取其轻”或“劣中取优”的原则,确定这个地区农作物生产发展的方向和种类。照此进行区域分工,仍可获得地区分工效益,这就是地区分工的相对差异原理。

仍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先从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假定两地的需求结构不变,甲乙两地产品A的生产成本分别为2元/单位和4元/单位,产品B的生产成本分别为3元/单位和4.5元/单位。这样,在自给自足条件下的总生产成本是:100×2+50×3+50×4+100×4.5=1000元。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乙地较甲地为绝对不利,但相对来说,乙地生产产品B比较有利。因为,产品B的单位成本只是甲地的1.5倍,而产品A的单位成本却是甲地的2倍。同样道理,甲地生产产品A则比较有利。因为,产品A的单位成本是乙地的50%,而产品B的单位成本却只是乙地的2/3。因此,可考虑通过协作生产来满足两地的需求。如产品A全部由甲地生产,产品B由甲地生产50乙地生产100。这样需要的总成本为:150×2+50×3+100×4.5=900。这样,扣除交换成本(假定为50元),获得的分工净效益为:1000-900-50=50元。在这里,产品B之所以不全部由乙地生产,是因为乙地是两产品绝对不利的生产地区。

img29

图3-5 相对差异示意图

也还可以从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假定A、B两地的生产情况如图3-5所示。图3-5表示以1单位的复合资源在甲地可生产80单位的产品A或者40单位的产品B,而在乙地可生产100单位的产品A或者80单位的产品B。显然,甲地两种产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是,相对地说,甲地生产产品A为相对有利,因为生产产品A单位资源可生产相当于乙地的80%,而生产产品B单位资源就只能生产相当于乙地的50%。同样,乙地生产产品B为相对有利,因为生产产品B单位资源可生产相当于甲地的2倍,而生产产品A单位资源就只能生产相当于甲地的1.25倍。现假定两个地区仍然各拥有2个单位的复合资源用于两种产品的生产,这样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则在用完4单位资源后总共可获得300单位的总产品;如果撇开需求因素和产品的经济价值不论,按照区域分工组织生产,则在用完4单位资源后总共可获得320单位的总产品。如果能够促使资源合理流动,甲地只用1个单位资源安排产品A的生产,另1个单位资源在乙地从事产品A的生产,则在用完4单位资源后总共可获得340单位的总产品。

相对比较利益原理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以国际贸易为背景提出的。

四、资源禀赋原理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原理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H-O模型。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个不同地区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地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两地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和分工。

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当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地区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地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之间的贸易取决于各地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地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地区都专门生产密集地使用本地具有相对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从这一点看,资源禀赋原理与上述的绝对比较优势原理和相对比较优势原理是一致的。因为,每个地区都专门生产在本地具有相对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其成本跟其他地区相比较,一定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新古典的H-O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地区之间贸易发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图模型中关于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新古典的H-O原理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之上。

要素禀赋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

例如,美国无论在资本存量,还是在劳动绝对数量上,都远远高于瑞士和墨西哥这两个国家。但与瑞士相比,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低于对方,因此相对于瑞士而言,美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如果拿美国与墨西哥相比,则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高于墨西哥的水平,因此美国与墨西哥相比,属于资本丰富的国家。由此可见,当我们说某国在要素禀赋上属于哪种类型时,必须注意看与谁相比。

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通常一国都会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