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付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对付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4 对付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是否安全,关键就看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政府能否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避免出现粮食市场的过度波动而引发社会危机。主销区粮食市场预警系统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即培育与发展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并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目前,提高粮食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是要进行一种超前的制度安排。

5.4 对付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是否安全,关键就看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政府能否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避免出现粮食市场的过度波动而引发社会危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120个国家的统计,目前已经有53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具有一定监测预警功能的农产品信息体系,其中美国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官方的信息。主销区粮食市场预警系统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我国主销区粮食安全的保障主要来自于对外部市场供给,每一次粮食价格波动,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粮食主销区。主销区粮食建立粮食市场预警系统,就是对粮食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和市场行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实施先兆预警,为政府部门、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的系统,是客观形势的要求。我国粮食市场的发展是渐进的,粮食与能源、淡水一样被世界各国列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为了达到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目的,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干预粮食生产、流通和贸易等的政策措施(黄季焜,2001)。

粮食作为一种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特殊商品,一定程度上带有政治目标和社会保障的特殊属性,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即非竞争性。主销区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导向是腾出粮食市场让给粮食主产省,口粮以外的大部分需求要由主产区的粮食供应来满足,粮食安全的威胁首先来自粮食市场的区域性分割。主销区粮食安全的关键是确保居民的口粮供应,即自给的底线的同时,应注重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与转化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培育与发展,通过大市场确保有充足的粮源,维持供求平衡。因此,应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搭建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使粮食生产和流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即培育与发展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并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都要实现粮食自给。我国粮食总产量目前已不是制约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如何建立连接产区与销区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粮食物流体系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吴志华,2007)。国家应当更加重视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积极引导和强化市场对粮食供需的调节作用,探索稳定的产销衔接机制,从各地区追求区域内的产需平衡向全国供需平衡转变。

在全国粮食基本紧平衡下,粮食安全就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主销区必须主动与粮食主产区进行以“产销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合作,尤其是在粮源紧张或发生紧急事件等特殊时期,粮食主销区就可以有足够的粮食保证辖区居民(包括外来打工或临时居住人员)的粮食供应。

目前,提高粮食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是要进行一种超前的制度安排。建立科学的粮食预警机制应该是既有完善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又要有平时的粮食市场监控机制,还要有非常时期确保粮食供应的应急运作机制。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是否安全,关键就看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政府能否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及时控制紧张局面,避免出现粮食市场的过度波动和引发社会危机,这也就是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集中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