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驱动的力量

市场驱动的力量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驱动的力量——急功近利黎明企业观我劝我们的企业管家们不要自作多情,其实,在官本位的传统文化里,企业在社会的实际地位并不高。市场上任何一款产品都是由供需双方的利益驱动形成的。曾在企业风行时髦的哈佛式理论培训,实际上是一份“洋快餐”,到了市场上一掺和上经济利益,最后就成为一份急功近利的速食品。

市场驱动的力量——急功近利

黎明企业观

我劝我们的企业管家们不要自作多情,其实,在官本位的传统文化里,企业在社会的实际地位并不高。记得中央电视台为自己做的一个广告是这样说的:“因为站得更高,所以我们看得更远。”这句话是对的,人家没有吹牛,全国只有一个CCTV,人家本身就是站在最高处。但这个话倒过来说给我们企业也是合适的:“因为站得不高,所以我们也看得不远。”

市场上任何一款产品都是由供需双方的利益驱动形成的。曾在企业风行时髦的哈佛式理论培训,实际上是一份“洋快餐”,到了市场上一掺和上经济利益,最后就成为一份急功近利的速食品。也就是说,由于企业需求的“急功”,成就了培训机构供应的“近利”。

先从需求方看。中国企业改革开放的步伐太快了,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企业管家们着急呀,希望在一夜之间能找到一本解决所有问题的百科全书,里面全部是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这么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各类企业管理的培训如春笋在雨后,同时培训教师的出场费节节攀升,直逼歌星、体育明星。企业管家们如饥似渴地满天飞听课,请专家来企业讲课指点,有的企业管家干脆说,以后我什么也不干了,就是到处去听课、请专家,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过去我们形容有的人“暴发”“暴富”,现在我们有的管理者对学习是不是也有“暴学”的倾向?有的企业管家总是想极力缩短这个过程,甚至想省略这个过程,就像大米从麻袋倒出来那样简单利索。这种短期的粗糙的倾向和润物细无声式的知识吸收、滋养过程显然是对立的。岂不知,很多事都能速成,唯有学习是无法速成的。

再从供应方来看。有了“暴学”的需求,市场上的“暴教”供应则水到渠成。高校、各类培训机构,台上的老师、台下的经纪人,出书、讲课、制碟本身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供应链,尤其是在高校改革收费以来,教育产业化了,市场有什么需求,高校就造什么产品,或者说高校造好什么样的产品,就引导市场去消费什么样的产品。当市场需求大、产品生产量小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整件买入,大件卖出。于是我们的供应方就做起了批发业务,还显得整整齐齐、原汁原味、有模有样。

当培训成为商品的时候,造产品的人自然就会把怎样“卖得出”放在第一位,至于如何用得上、能用多用少那是购买者的事情,自然就排在第二位了。这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无可厚非,但要考虑商品怎样卖得出、卖得贵,就得把包装盒做得大于产品。像所有保健品一样,能一包装的得分成两包装,显得大方;颜色势必涂得浓重一点,显得喜气;再掺杂些英文,显得洋气。这是一般产品的规律,我们高校在引进加工给企业这些“洋快餐”时也没有违反这个规律的一般原则。

黎明企业观

世界原本就这么大,你的财富空间、幸福快乐、痛苦悲伤的空间也就那么大,这个要多了,那个就得减少;不该要的要多了,该要的就要不了那么多了。

我自己也学了个EMBA,从我的体会来看,对整个近30门课程若用上、中、下来评价,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在我评为“上”的课程里,我发现好的老师好的课程都是实实在在负责任地在研究探索当前企业的问题,都以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调查为基础的;中等课程,说得过去,有了不嫌多,没有不嫌少;被我列在“下”范围内的课程不敢恭维也不敢批评。尽管有不少好老师、好课程让人收益不少,也认识不少同学同行,但毕竟学费不低,总的一算账,觉得是花的正品的钱,买了个打五折的东西。前一段时间从新闻上看到,国家将很多院校的这类培训给停了,没顾上看是什么原因,不过,我想还是国家站得高看得远,自有其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