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理论方法
所谓理论方法是指构建理论体系所凭借的思辨依据。本书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各种理论与经验研究取得的结果与建议。文献分析法能够为研究提供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创建研究假设和研究基础。本书采用归纳、整理、逻辑推理等方法,试图综合学者在财务危机预警、盈余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理论在财务危机预警领域引入和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建立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出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实证研究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本书采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2005~2008年的财务数据,选取了256家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较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其中在分别对单个类别指标建模时,首先采用了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对指标进行了筛选,然后分别用多元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在对两类指标进行组合建立模型时,考虑到模型建模指标较多,本书首先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减少预测变量的维度,然后再用多元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主成分—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和主成分—逻辑回归模型。
(2)技术方法
所谓技术方法则是指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所使用的不同学科门类(如数学、经济学、统计学等)所属的具体模型和方法。在该层面,对变量进行筛选时本书主要应用了统计检验技术中的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和主成分分析,建模时主要运用了多元判别分析、逻辑回归分析等方法。
2)技术路线
本书的技术路线是以财务危机预警对我国证券市场和相关利益各方的重要意义为起点,通过对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文献综述和对其理论研究框架的分析归纳,得出现有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在使用财务指标作为模型预测变量时的缺陷;然后,对盈余管理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析,分别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程度的度量这三个盈余管理理论框架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尝试把盈余管理的理论引入和整合到财务危机预警领域,进而解决盈余管理后的财务数据对财务危机预警准确性的影响问题;再次,运用多元判别分析、逻辑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应计利润分离模型、考虑盈余管理的财务指标调整和两类指标的整合三个维度进行了建立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均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证实了盈余管理理论和模型引入财务危机预警领域的可能性。最后,归纳了研究结论,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的技术路线可以用图1.5表示。
图1.5 全书的技术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