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整体研究框架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整体研究框架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整体研究框架(一)研究的技术路线我们的研究按照以下的路径进行:对农民增收的背景分析——从历史与国民经济发展看农民收入问题;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评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特征分析;生产要素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分析。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中国特有的问题。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整体研究框架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我们的研究按照以下的路径进行:

(1)对农民增收的背景分析——从历史与国民经济发展看农民收入问题;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评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特征分析;生产要素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分析。

(2)找出有关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键性问题。

(3)根据问题,提出研究主线和研究假设(假定性命题),设计研究框架。

(4)根据研究框架和逻辑主线,开展以理论为依托的各个问题的实证研究,运用适宜的研究方法来分析、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

(5)得出经过验证后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提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我们认为,有关农民增收的核心问题是:究竟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主要是生产问题还是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是效率问题还是公平问题,或是二者兼有之?

与此问题相关,引出以下需要回答的问题:

(1)农业结构调整能否增加农民的收入?“调结构、促增收”这个命题是否成立?

(2)农业的技术进步能否增加农民收入?

(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否能增加农民收入?“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这一命题是否成立?

(4)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能否使农民增收?

(5)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退耕还林(草)工程能否使该地区的农民增收?

(6)促进城镇化进程是否能使农民增收?

(7)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是否受到扭曲?

(三)研究假设和研究框架

1.研究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需要经过实证分析来验证的研究假设。

中心命题(研究假设):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最终建立取决于深化体制改革,改变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扭曲状况,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农民增收困难不仅仅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缺陷。我国农业尚未完成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因而具有先天弱质的特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低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与市场进行交易的交易成本高。因而要使农民增收,则应改善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交易条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与中心命题相关,提出以下子命题:

(1)近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是存在的。

(2)农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对于不同的农民群体具有不同的影响。

(3)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这个命题的成立要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绝对的。

(4)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有可能增加农民收入。

(5)只有参加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农民通过收入多元化和获取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而增加了收入,该工程才具有可持续性。

(6)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但其作用程度具有区域性差异。

(7)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在初次分配时已经被扭曲,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

2.研究的逻辑主线

课题组对有关农民收入问题的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清理与综述,认为在国外的有关研究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来分析、解释农民的收入问题。有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散见于不同经济学领域的理论讨论中,例如地租和租约关系问题研究、农场投入产出研究、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市场结构研究、农业劳动工资和劳务关系研究、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等等。

在西方经济学家的眼里,通常所说的农民主要是指农场主,因此他们所关心的农民收入问题主要是农场主的收入问题。而在影响农场主收入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产品价格和农场的规模。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常常把有关农产品价格和农场规模问题的讨论,视同有关农民收入问题的讨论。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中国特有的问题。之所以说它是中国特有的,是因为中国农民是一个与西方农民概念不同的特殊群体。“中国农民”这一范畴现已高度分化、高度异质化,农民的地区差异和收入差异主要取决于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和对生产性资源的占有关系不同。

农民的收入问题从历史和现实方面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可以从阶段性、周期性、区域和群体的不平衡性几个方面加以刻画。

针对农民收入的研究如何入手?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的研究不从现在异质性极强的农民入手,而是从农民收入的来源和组成部分入手。

表1-1 主要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各项来源所占比重

img1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的《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经济绿皮书)》推算。

从表1-1可以看出,从1985年到2005年这21年间,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从18.04%上升到36.10%,而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则从74.44%下降到56.68%,其中来自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种植业)的收入比重从48.15%下降到33.73%。但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与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二者之和占纯收入的比重在1985年是92.48%,在2005年是92.78%;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与来自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种植业)的收入二者之和占纯收入的比重在1985年是66.19%,在2005年是69.83%。说明尽管在21年中,各种收入来源的比重有所变化,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仍主要来自于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的纯收入,尤其是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种植业)的收入。

我们再看农民收入的各个组成部分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从表1-2和表1-3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是两块: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和农户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在2004年,这两块收入增量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90.13%,2005年即使转移性收入增量和农户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经营收入增量有大幅度增长,这两块的贡献率仍达到78.06%。我们的研究决定从如何增加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入手,并以此为主线展开研究。

表1-2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来源与贡献率

img2

资料来源:《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经济绿皮书)》。

表1-3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来源与贡献率

img3

资料来源:《2005~2006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经济绿皮书)》。

3.研究框架

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初级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市场交易条件,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增加初级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收入(即增加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的收入)。

深化改革

从历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看农民收入问题:

初次分配不能过度扭曲——生产要素合理付费,农民工获取合理的工资性劳动报酬和基本的福利待遇。

再分配——自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强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消除地区差异;改善农村教育、卫生等基础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着力于农村居民的能力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学说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在研究中尝试性地将CGE模型应用于农业政策的效果分析。在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如建立生产函数测算不同要素资源对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效应,利用1983年至2004年农户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采用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即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城镇化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路径。在研究中还大量地应用了案例分析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