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关系的理论脉络

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关系的理论脉络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关系的理论脉络一、传统贸易理论与技术进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静态收益;现代新贸易理论更强调国际贸易的动态收益,并认为相对于动态收益来说,静态收益即便不是可忽略的也是很小的。代表国际贸易理论诞生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此后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当代的新贸易理论都探讨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收益问题。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关系的理论脉络

一、传统贸易理论与技术进步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静态收益;现代新贸易理论更强调国际贸易的动态收益(Grossman和Helpman,1991),并认为相对于动态收益来说,静态收益即便不是可忽略的也是很小的(Baldwin,1992)。代表国际贸易理论诞生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此后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当代的新贸易理论都探讨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收益问题。古典贸易理论本质上是从技术进步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且反过来认为国际贸易及其国际分工能够促进生产效率即提高技术进步。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主要是基于专业化和交换来实现获利的,国际贸易强化了劳动力的分工,劳动力的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即用同样多的资源生产更多商品的能力;劳动力的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广度,而国际贸易使所有的国家扩展了其市场的有效规模,强化了其劳动力部门更精细的专业分工,从而提高了其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使每个国家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斯密还认为国际贸易给人们带来的收益远远超出了用国内市场上丰富的商品去交换国际市场上稀缺商品所进行的套利活动带来的好处。李嘉图深化了斯密的绝对优势基本思想,并得到了和斯密相似的关于国际贸易获利的结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并不是完全靠生产成本推动的,而是通过生产的机会成本推动的;如果每个国家都专业化生产自己机会成本最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行国际贸易,则每个国家的生产将更有效率、国民收入更大。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对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国家的获利可以分为三类:一类被称之为“对外贸易的直接经济优势”,这类收益是来自于专业化分工的基本收益;通过出口国内生产的商品来交换进口商品,一个国家可从事互惠性质的贸易,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生产资料,因此就能获得比没有进行贸易的国家更高的国家收入。第二类收益就是所谓的“间接收益”:即国际贸易能够促进生产率的增长;国际贸易至少从两个方面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一是作为国外技术的传导器来提高技术效率;二是通过竞争效应,把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企业排挤出这个行业,从而让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扩张并刺激其提高效率和生产率。以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则从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提出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国际贸易的收益问题,并假设技术进步的国际差别。“里昂惕夫悖论”(1953)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此后,要素禀赋理论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扩展:一方面将土地、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引入要素禀赋模型,从而在更广泛基础上考虑国家的资源禀赋差异(Leamer,1980;Trefler,1995;Davis和Weinstein,2001)。另一方面是放松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些假设条件: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和贸易参加国获得相同技术的假设,新贸易理论就应运而生。

从动态角度研究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关系的是1961年波斯纳(Posner)提出的技术差距(Technological Gap)模型。在技术差距模型中,Posner把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把技术差距看作是贸易的一个决定性因素。Krugman(1986)重新描述了技术差距模型,在Krugman的模型中,一种商品可以用一个技术密集度(technological intensity)来衡量,具有指数高的商品技术进步快,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的商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但它的比较优势在于更成熟的商品,因为在技术进步较慢的商品生产上技术缺口相对小一些。因此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应生产和出口更多知识密集型商品。1966年弗龙(Raymond 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具体而深刻地论证了“技术差异决定国际贸易流向”的观点。这一理论把新产品在研制、生产和销售等不同阶段上要素密集度的变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相对优势和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分析了技术创新和进步与比较优势变化的相互关系,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动态扩展。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看作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总结及扩展。

二、新贸易理论与技术进步

新贸易理论把技术进步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研究技术怎样影响贸易和增长,把技术创新作为科研、投资、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研究技术变动的原因及技术创新作为生产和贸易的结果对贸易模式和国家福利的影响。总体来说,新贸易理论沿着南北贸易、R&D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两个方向扩展。Krugman(1979)最早把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引入南北贸易模型,但在Krugman的模型中,技术进步是外生的。Dollar(1986)基于Krugman的框架讨论了资本流动对南北贸易的影响,而同样基于技术外生;Flam和Helpman (1987)将产品的垂直差异引入到南北贸易模型中。真正开始在内生技术变迁的基础上讨论产品周期和南北贸易问题的是在Segerstrom,Ananl和Dinopoulos(1990)之后。在Segerstrom等人的模型中,产品创新是依次发生在现存的各个产品上,每一次新产品的发明都会淘汰一种旧产品。一种新产品变成一种标准化的常规产品以后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北方国家由以前该产品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Grossman和Helpman(1991b)提出了一个内生产品周期的模型。他们认为北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向南方国家扩散的主要途径是南方国家有意的技术模仿。在他们的模型中,不但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是内生的,南方国家的技术模仿也被内生化了。Grossman 和Helpman(1991c)将产品质量阶梯(quality ladders)引入对南北贸易的分析,创新发生在北方国家,而技术从北方向南方的扩散表现为南方国家对于北方国家的技术模仿,北方国家开发出新的产品然后被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南方国家所模仿。北方国家研发下一代质量更好、生产率更高的产品,南方国家继续模仿,南北方的竞争经济表现为这种创新—模仿—再创新—再模仿的形式,产品质量也在这种竞争中不断提高。Grossman 和Helpman(1991a)在分析技术创新与转移时建立了产品周期的大国模型,以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区分了三种均衡下的贸易模式。Dinopoulos和Segerstrom(2003)也发展了这一模型,构建了南北贸易和产品周期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但是,基于产品周期的南北贸易模式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Gagnon和Rose(1995)认为贸易模式的动态演变实际上微不足道,南北方这种基于技术创新的贸易结构实际上也并不显著。而Feenstra和Rose(2000)的研究却支持了Vernon的产品周期假说:技术发达国家承担了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率先对外(包括对美国)出口,而发展中国家随后通过模仿掌握了该产品的主要技术,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发达国家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创新。

R&D和国际贸易模型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品种增长”模型和“质量阶梯”模型。“品种增长”模型(又称水平差异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新产品的创造扩展了知识存量,从而降低了创新的成本,因此新产品品种的增加意味着提高了生产者的生产率,而国际贸易能够增加新产品的品种而促进技术进步。模型的基本形式是由Romer (1990)和Grossman和Helpman(1991)在Dixit and Stiglitz(1977)的生产函数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设

img909

其中,Yt为产出,A是正的不变量,Lt为劳动投入量,0<a<1,dt为中间投入的数量,

img910

其中,代表中间投入的产品品种;假设在均衡状态下,每种中间品的投入量为img911并且具有一单位投入可以转化为任一单位中间品的线性生产函数;所以资本量:

解得:

img912

img913

img914

将(20.1.4)式代入(20.1.2)式解得dt值后,并代进(20.1.1)式可得:设技术进步以全要素生产率(TFP)表示,

img915

由于国际贸易能够增加中间投入的产品品种,所以国际贸易能够促进技术进步。

“质量阶梯模型”(又称垂直差异模型)是由Aghion and Howitt(1990)、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等人构建发展起来的,该模型体现了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的思想,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新产品的创造意会着旧产品的淘汰。它和“产品数量”模型的区别就是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不是表现为产品品种的增加,而是产品质量的提高。由于消费者愿意购买更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家有动力去改进产品的质量。该模型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尽管专利限制了企业复制其他企业创新的产品,但是企业可以利用体现在该创新产品上的知识,这种知识的溢出使企业家去创造质量更好的产品。我们可以借用巴罗和萨拉伊马丁(中译本,2000)的简略表达式来表达其思想:

img916

其中,Y为产出,A是正的不变量,L为劳动投入量,0<a<1,n为中间产品的固定数目,q表示质量等级的比例间距,且q>1,qkj表示部门j中发生过kj次质量改进,xjkj表示质量等级为k的第j种中间产品的数量。假定在一个给定部门中,高等级质量的中间产品将逐出较低等级质量的中间产品,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创新的中间产品具有垄断价格,且为1/a,那么xjkj的数量在其边际产品等于垄断价格处确定,则(20.1.7)式的生产函数可写成:

img917

其中,img918,为总的中间产品的投入img919,为总的质量指数。设技术进步以全要素生产率(TFP)表示,img920

上述两个模型尽管形式不一样,但是都暗含着产品创新来源于新的思想的命题。这就为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提供了分析思路。Grossman和Helpman(1991)在上述以研发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新产品在北方(技术领先国)首先被生产(质量阶梯模型)并出口到南方,但是由于南方(技术落后国)具有相对较低的工资,南方企业一旦能够模仿(质量阶梯模型和产品数量模型),被模仿的北方企业将从事进一步的研发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