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垄断与规模经济的对立统一

垄断与规模经济的对立统一

时间:2022-05-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垄断与规模经济的对立统一规模经济提高了经营者的规模和效益水平。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存在矛盾,应该是对立统一的。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规模经济的形成虽然是以经营者的规模为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规模和效率始终成正比。如果能够合理地协调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关系,那么就能够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率。

三、垄断与规模经济的对立统一

规模经济提高了经营者的规模和效益水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优势地位的经营者可以实施各种策略,使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率提升,竞争力增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当生产集中到少数规模巨大的经营者后,就必然会导致垄断的情形,进而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存在矛盾,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性表现在规模导致垄断,从而使社会整体效率损失;其统一则表现在规模扩大产生的垄断能够促进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加强,经济效率的提高。

反垄断与防止过度竞争,或者说竞争效益与规模效益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在观察大机器工业时就发现,机器的使用带来的生产规模扩大既可以使单位成本降低,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又可能导致垄断。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马歇尔还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他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后人把这一矛盾称作“马歇尔猜想”或“马歇尔两难”。

规模经济的形成虽然是以经营者的规模为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规模和效率始终成正比。即使在特定的行业和确定的优化企业规模的条件下,企业规模的形成除考虑规模经济的因素外,还要考虑企业的一系列条件,如市场的需求和成熟程度,特别是经济和技术进步条件,如专业化生产和基础设施状况。如果能够合理地协调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关系,那么就能够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率。例如在审查经营者集中时,就要根据不同市场主体的行业特点,做出是否准许集中的决定。

【注释】

[1]《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8页。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5页和第16页,转引自包锡妹:《反垄断法的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3]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pp.604-605.

[4]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for advanced learners,2002,pp.281-282.

[5]See D.G.Goyder,EC Competition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4thedition.2003,p.8.

[6]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佳配置,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7]详细论证可参见马西莫·莫塔:《竞争政策--理论与实践》,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6页。

[8]D.D.埃利斯:《美国反托拉斯法刑事制裁的域外适用》,转引自王晓晔、依从宽主编:《竞争法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