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记者团副刊部是干嘛的

记者团副刊部是干嘛的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小微王小微,政法系1998届毕业生。之所以,我对新闻工作充满了痴迷和向往,回头想来,与在东师校报记者团的那些日子,息息相关。记忆里,在校报记者团的两年,醉心于为“静湖”副刊写文章。接到那一期散发着油墨芬芳的《东北师大报》,看着自己的文字终于变成了铅字的时候,我才明白了李老师的良苦用心。今天,校报学生记者团就要迎来她的三十华诞。

王小微

【工作简介】

王小微,政法系1998届毕业生。现为《吉林日报社·东北风》编辑部编辑。编辑工作之余,撰写了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散文随笔等百余篇。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编辑奖)、吉林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奖(政府奖)等多个奖项。散文《守候》《和你一起生活》入选《中国散文大系》。

【难忘记者团】

屈指算来,从东师毕业,至今已有17个年头。17年前,那个本该执起教鞭走上讲台的我,却走上了新闻的道路,成为了省报的一名编辑。这样的选择,绝不是阴差阳错,着实是因为心底里的那一份喜爱。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直到今天,作家柳青的话语还时常地回荡在我耳边。的确,青年时代的选择,很可能就是终生的选择。之所以,我对新闻工作充满了痴迷和向往,回头想来,与在东师校报记者团的那些日子,息息相关。

花季如梦。那时候,我整天都在做着文学与文字的梦。1994年,如愿考入了东北师大,却并没有如愿进入中文系。于是,课余闲暇,便时常泡在图书馆,还选修了中文系的课。

沉浸在自己的文字梦里,孤独、快乐,还有着如丝如缕的淡淡忧伤。直到大二那一年,我看到了校报记者团的那一则“纳新”启事。

当年,在我的眼里,记者的职业和教师一样,都是那样神圣。那时的我,不善言辞,一面想着这样的职业并不适合自己,一面却又极力地劝说自己进行一次挑战。最后,勇气战胜了懦弱,我终于参加了记者团的考试。想不到,真的想不到,竟然被录取了。

记忆里,在校报记者团的两年,醉心于为“静湖”副刊写文章。那时的副刊编辑,是李振兴老师。记得那年,我以“父亲”为主题,写了一篇散文《自行车的故事》,怀着惴惴的心情,拿给李老师看。他像父亲一样,慈祥地看着我,反复地指导着我,告诉我如何再写得生动、细腻、感人。我仔细地聆听,反复地咂摸,回去以后,改了又改。就这样,三番五次地修改后,《自行车的故事》终于见报,并且,还发表在了那一期校报副刊的头题位置上。接到那一期散发着油墨芬芳的《东北师大报》,看着自己的文字终于变成了铅字的时候,我才明白了李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许,潜意识里,我的新闻之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芽的。

在校报的两年,的确是值得回忆的时光。遇到了富有才华又肯悉心教导的老师,结识了来自不同院系,有着共同兴趣的朋友,天和地,仿佛瞬间变得宽阔,生活,也变得饶有情趣起来。现在想来,有梦的青春时光,真好!

今天,校报学生记者团就要迎来她的三十华诞。作为她的孩子,虽然今天的我并不优秀,但在这里仍要由衷地说一声:生日快乐!

感谢校报,也祝愿她永远拥有青春学子一样如花的面庞。

祝福她,青春永在。

【寄语】

人生有梦,青春无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