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根据微博客公益行为信息涵化作用变量操作化定义,以及变量间关系建立了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抽取样本,收集了相关测量指标数据,并用AOMS18.0软件进行了模型的拟合和参数的估算。该图通过给出相关参数的估计结果,全面精确地描述出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的影响效果和关系机制。

我们根据微博客公益行为信息涵化作用变量操作化定义,以及变量间关系建立了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抽取样本,收集了相关测量指标数据,并用AOMS18.0软件进行了模型的拟合和参数的估算。模型的拟合结果呈现如上节所示,而各个变量间关系水平的量化估计结果,一并呈现于下图4-1之中。

其中 表示可以直接测量的显变量,表示不能够直接测量、

 

图4-1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图

必须借助于操作化指标测量的潜变量[1]。各级变量间的关系结构,以及作为关系水平量化表现的路径系数[2]值,在图4-1中明确标出。该图通过给出相关参数的估计结果,全面精确地描述出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的影响效果和关系机制。

被箭头直线连接的变量之间就存在着影响关系,而箭头的指向就代表数据的解释方向。也就是说,箭头指向变量和被箭头指向变量之间,存在解释与被解释,或者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解释和影响的区别要看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性质,是需要使用因子分析估计的解释关系,还是需要路径分析估计的影响关系[3],这要根据理论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有针对地构建。总之,它代表了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质和关联内容。而箭头直线边上的系数表示的就是箭头指向变量对于被指向变量的解释程度,或者影响程度,量化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直接关联程度。

就像前面对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介绍,上图中显示的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量化描述作为测量指标的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解释水平,另一部分就是结构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实证的说明各个涵化作用核心变量之间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水平。也就是说,测量模型参数表示的是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核心变量[4]与其操作化指标之间的解释关系强度,而结构模型参数表示的是核心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强度,即涵化作用借由的信息内容与认知心理之间的影响关系。

上图中显示的结构方程模型中,测量模型为被矩形边框框起的部分,结构模型为被椭圆形边框框起的部分。在本结构方程模型中,测量模型解释了微博客涵化作用的影响变量的具体表现、效果变量的实际内容,而结构模型则说明了微博客涵化作用中各个影响变量与效果变量之间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图中其实还包含了一些误差项之间,误差项与测量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出于突出显示理论关系的目的,上图中隐去了这些关联关系。但是这些关联关系是按照模型拟合的修正提示,为了增加模型的拟合精度而建立的,其具有的数理统计意义远重于其具有的理论意义。而本结构方程模型的首要建构目标在于揭示、验证理论假设关系,所以在上图和以下各表对变量间关系的展示和分析中,没有涉及这些关联关系。而这些关联关系的具体内容和水平,请见表4-17的相关内容。

 

图4-2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构示意图

一、变量间非标准化路径系数

图4-2中,直观显示的参数估计值是标准化路径系数[5],而各个变量之间的非标准化路径系数以及其检验结果如表4-8所示,这些系数反映了各个变量与其对应的关系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水平。

表4-11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未标准化路径系数表

 

续表

 

续表

 

二、变量间标准化路径系数

标准化路径系数也可以整理为表4-12所示:

表4-12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表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Weights:(Group number 1-Default model)

 

续表

 

续表

 

上述表格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表示的是包括测量指标在内的微博客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中所有变量间的直接影响关系水平,而对于结构模型来说,其表示核心影响变量与效果变量之间影响关系水平的参数结果。按照其影响关系的直达性[6],可以分为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水平系数和间接影响关系水平系数。微博客涵化作用核心变量之间的两类影响关系水平见表4-13、表4-14。

三、影响变量和效果变量间直接、间接影响关系水平

核心变量之间直接影响关系水平见表4-13。

表4-13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影响变量和效果变量之间间接影响关系水平表

Standardized Indirect Effects(Group number 1-Default model)

 

核心变量间接影响关系水平见表4-14。

表4-14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核心变量之间间接影响关系水平表[7]

 

以上两表分别说明了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各个影响变量与各个效果变量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路径和具体影响强度。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解析

一、测量指标与潜变量之间解释关系的实际验证

潜在变量,包括影响因素和效果因素,实际操作化定义得到观察数据的支持。

为了全面收集具有抽象定义的潜变量的实际数据信息,并以此验证拟合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这些变量的定义和内在维度为基准,制定了相关的指标对这些变量进行操作化测量。而这种基于操作化定义而构建的潜变量与显变量间的解释性关系,也通过实际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存在验证和水平拟合。具体关系系数,即因子载荷系数的拟合结果,如图4-11中的测量模型部分(虚线围框区域)显示。为了说明方便,本研究也将其从全部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表格中单独整理提取出来,呈现如表4-15。

表4-15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表

 

续表

 

图4-1的模型中,潜变量根据在涵化作用中的关系可以分为影响变量和效果变量。由此对于它们的操作化定义也分别进行,它们各自的测量指标在解析、利用涵化作用机制中的角色截然不同,笔者将分别解析两类潜变量操作化定义验证结果。

(一)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影响因素操作化定义的验证

1.信息生动性、信息显著性、信息新近性、信息情感联系性、信息自我联系性、信息信念联系性是实际的涵化作用影响因素,并由与信息易获得性间的高相关水平解释关系发挥影响作用

如上文所述,作为影响因素的三个信息相关变量,信息的累计接收量可以直接测量,所以在结构方程中作为显变量不另做操作化指标设置。而其他两个起到涵化作用的信息因素,即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则根据认知心理学启发式相关理论,可以操作化为不同的测量维度指标。其中信息易获得性操作化为六个维度指标,分别为信息生动性、信息显著性、信息新近性、信息情感联系性和信息自我联系性,信息信念联系性。而在本研究中,结合具体的微博客信息内容,即这些指标要测量的信息内容按照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的三个方面被细化为三大类,即公益行为过程信息、公益行为支持信息、可以实施的公益行为结果信息各自的生动性、显著性、新近性、情感联系性、自我联系性和信念联系性。

以上这些指标的具体定义和对应的测量方法已呈现于第三、四章相关部分,在此不赘。

而基于样本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首先如表4-1所示,对于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所有内容,信息易获得性和信息代表性这两个涵化作用影响变量与各自的测量指标之间的解释关系,都具有P<0.01水平下的显著性。各对解释关系水平,即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如表4-3和图4-1所示,融合公益行为相关的三方面内容,以公益行为相关信息为考察的整体信息内容,信息易获得性与其各个操作化维度指标的解释关系,都呈现了较高的解释能力,存在着较高的解释关系水平。

具体来说,信息生动性与信息易获得性的因子载荷系数,在公益行为三方面信息上的具体表现,分别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0.788、公益行为支持信息0.797,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0.746,平均值为0.777。信息显著性与信息易获得性的因子载荷系数在三方面信息上的具体表现,分别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0.792、公益行为支持信息0.795、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0.776,平均值约为0.788;信息新近性与信息易获得性的因子载荷系数在三方面的具体表现,分别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0.781、公益行为支持信息0.765、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0.814,平均值约为0.787;信息情感联系性与信息易获得性的因子载荷系数在三方面的具体表现,分别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0.831、公益行为支持信息0.813、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0.786,平均值为0.81;信息自我联系性与信息易获得性因子载荷系数在三方面的表现分别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0.811、公益行为支持信息0.835、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0.837,平均值约为0.828;信息信念联系性与信息易获得性因子载荷系数在三方面的具体表现,分别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0.769、公益行为支持信息0.789、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0.768,平均值约为0.775。

由此可见,信息生动性、信息显著性、信息新近性、信息情感联系性、信息自我联系性、信息信念联系性,作为操作化测量指标,对于信息易获得性影响强度都很高,本研究对于信息易获得性这一抽象信息属性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维度界定都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肯定,考察信息易获得性就是测量信息在以上六个属性指标上的水平。以上六个测量指标与信息易获得性在公益行为三方面信息内容上的因子载荷系数平均值范围为[0.737,0.828],因子载荷系数都很高。

以上以公益行为相关信息为例,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信息生动性、信息显著性、信息新近性、信息情感联系性、信息自我联系性、信息信念联系性都可以直接影响信息易获得性的水平,通过影响该信息内容作为概率判断依据信息具有的概率增加效力进而影响个人对于公益行为相关现实发生概率水平的判断,实现对于涵化心理效果的逐级影响。可以说,微博客就是通过以上六个具体的信息属性逐级发挥着涵化影响效力的。所以,以上六个具体信息属性作为信息易获得性的操作化指标,也可以纳入涵化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之中。尤其在实际考量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的具体效果时,或者进一步通过具体措施干预相关影响因素来调控相关涵化作用效果,发挥涵化作用积极社会化意义时,这些更加具体的,可以直接测量和控制的信息属性更具有关注价值。

2.信息情感联系性、信息自我联系性、信息生动性、信息显著性、信息新近性和信息信念联系性对于涵化作用效果的影响强度依次降低

当然落实到具体的信息内容上,对于不同的公益行为信息内容,以上六个信息属性操控价值还是有轻微差别的,这主要来自于不同公益行为信息内容中,这些作为测量指标的信息属性与信息易获得性的影响关系强度水平上的细微差别。这也将间接导致这些信息属性具有的相关涵化心理效果影响效力将有所差别。而这种影响效力的顺序差别在三部分公益行为信息内容中也各有不同。

具体来说,对于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按照与信息易获得性解释关系的强度水平,即因子载荷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信息情感联系性0.831、信息自我联系性0.811、信息显著性0.792、信息生动性0.788、信息新近性0.781、信息信念联系性0.769;而对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来说,其解释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信息自我联系性0.837、信息新近性0.814、信息情感联系性0.786、信息显著性0.776、信息信念联系性0.768、信息生动性0.746、;而对于公益行为支持信息来说,其解释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信息自我联系性0.835、信息情感联系性0.813、信息生动性0.797、信息显著性0.795、信息信念联系性0.789、信息新近性0.765。

由上可见,除了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方面,信息生动性比信息显著性的解释强度略高之外,在公益行为信息三方面内容上,六个测量指标与信息易获得性的解释强度高低顺序基本一致,都是信息情感联系性最高、紧随其后的是信息自我联系性,之后是信息生动性和信息显著性的关系强度也较高,最后是信息新近性和信息信念联系性。这一涵盖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整体内容的解释关系强度顺序,更加量化、具体地彰显了微博客涵化作用的实际影响因素内容,以及这些作为实际影响因素的直观信息属性,在带来涵化心理效果上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力,虽然关系强度都较高,但在细微差别上、信息情感联系性、信息自我联系性,信息生动性、信息显著性、信息新近性以及信息信念联系性对于信息易获得性的影响效力依次递减,那么间接的对于涵化作用效果的影响效力也就依次递减,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效果干预控制时,要着重把握直观信息的属性顺序。

3.信息基本特征一致性是实际的涵化作用影响因素,并由与信息代表性间的高水平解释关系发挥影响作用

对于另一个涵化作用影响变量——信息代表性来说,目前的相关研究只发现了一个具有直接关联的具象维度指标,即信息基本特征一致性。所以,本研究只使用这一操作化指标,来测量公益行为相关信息内容对于代表性启发式标准的满足程度,即信息代表性。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的测量指标由于本研究关注的实际信息内容结构,可以进一步分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基本特征一致性、公益行为支持信息基本特征一致性,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各自的基本特征一致性。这三类测量指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已呈现于第三、四章的相关部分,此处不赘。

由于测量指标的唯一性,用以量化描述作为测量指标的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解释关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恒定,即估算的因子载荷系数为1,两者之间的解释关系也自然显著。所以AMOS将唯一的测量指标得值作为潜变量得值代入结构模型拟合运算之中。这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量化上,不同内容的公益行为信息的基本特征一致性都对应地成为相关公益行为信息代表性的实际表现。从而,我们可以确定作为更加直观具体的信息属性,信息基本特征一致性是微博客公益行为信息涵化作用中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进行相关涵化作用效果的考察和调控活动中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二)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效果因素操作化定义的验证

1.各级涵化作用效果与其测量指标之间存在较高水平的解释关系

效果因素中的潜变量按照涉及认知心理效果层面,分为发生概率相关认知判断现实存在和自我决策相关认知推断两层面内容,前一层面包括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公益行为支持现象普遍性,分别作为公益行为过程信息和公益行为支持信息的直接涵化认知效果。由理论梳理可知,后一层面经由模拟启发式推导塑成于前一层面之上,包括社会亲近感(依赖于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判断)、社会责任感(依赖于公益行为支持现象普遍性)、自我效能感(依赖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而这些变量由于涉及与自我相关的态度决策,所以也是具有复杂维度的潜变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自我态度认知取向也都是围绕着公益行为这一中心行为而展开的,涉及这一部分相关的决策心理。最深层的自我决策心理就是行为动机,所以公益行为相关的行为动机也是涵化心理效果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层自我决策认知心理的高级内容纳入微博客涵化作用心理影响的考量之中。

从表4-1和图4-1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的区间范围(为0.765至0.912)可知,公益行为相关认知心理效果与其测量指标之间的解释关系都达到了P<0.01水平下的显著性,而且这些解释关系的强度也较高,也就是说,本研究对于公益行为相关认知心理效果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得到了实证支持,同时公益行为相关认知效果的细化内容也得到了量化彰显。

2.第一层效果方面: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判断更代指行为者普遍性,公益行为支持现象普遍性、判断综合代指支持行为普遍性和行为者普遍性

但是这种测量指标的切合程度不同的心理变量也有所不同,从公益行为现实普遍性对于公益行为普遍性和公益行为者普遍性各自0.802和0.912的因子载荷系数来看,公益行为现实普遍性认知更多的是代指公益行为者普遍性认知;而从公益行为的支持现象普遍性对于公益行为支持行为普遍性和公益行为支持者普遍性(各自0.809和0.822)影响强度来看,个人会综合该行为现实信息的两大组成部分支持行为和支持行为者各自的发生概率。

3.第二层效果方面:社会亲近感更多代指其他社会成员的好感

社会责任感综合代指行为义务感和标准感;自我效能感更多代指对于自己行为能力的肯定。在第二心理层面上,社会亲近感对于两大表现维度的代表强度分别为社会成员好感0.858和社会成员联系紧密感0.789,可见社会亲近感更多代指个人对于其他社会成员的好感,而相对的社会成员紧密联系感与社会亲近感的关系水平较弱;就社会责任感来说,公益行为义务感0.762和公益行为标准感0.764的因子载荷系数说明,个人对于公益行为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具体解释为将公益行为视作一种社会行为义务、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行为标准两方面的态度取向。在公益行为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公益行为能力肯定和公益行为结果肯定各自0.848和0.787的因子载荷系数,则实际印证了该认知概念的理论内涵,即,自我效能感主要指个人对于自身实施行为能力的肯定程度,以及对于自身实施的行为结果的肯定程度。

4.第三层效果方面:公益行为动机更多代指实施行为的主观意愿

对于第三个效果层面——公益行为动机来说,将这一抽象心理趋向操作化为主观意愿上的行为取向和实际情况上的行为趋势的这一理论预设,也被各自0.884和0.774的因子载荷系数所支持。由此可知,公益行为动机不只体现于主观意愿上的愿意实施,也体现于公益行为的实际实施态势上,而对于后者的考察,可以探寻到公益行为动机对于公益行为所具有的实际驱动力。

二、核心变量之间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的实际验证

通过对测量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分析,笔者具体验证、并详细说明了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变量和效果变量的具体内容。那么下面,笔者将通过分析结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获得实证量化意义上的微博公益行为信息涵化作用影响水平和实现机制的描述。

从图4-1可见,变量之间的路径结构表达了涵化作用借由影响因素传递至效果因素的过程机制。标准化路径系数精确地说明了影响因素与效果因素之间涵化作用水平的强弱。笔者以这些路径结构和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中心,以微博客涵化作用的效果理论演绎假设为依据,按照涵化影响的心理效果层级,逐层地精确描述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的具体强度和实现机制。

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因素与效果因素的关系结构,图4-1中微博客涵化作用,集中呈现于表4-16中。

表4-16 微博客涵化作用标准化路径系数表

 

1.微博客涵化作用的概率判断影响效果解析

(1)三个影响因素与现实概率判断间相关水平都较高

这说明微博客通过左右个人接收到的信息累计数量,信息易获得性水平和信息代表性水平、影响概率判断依据信息处理过程,影响相关概率判断结果。由图4-1和表4-16可知,我们在第三章演绎的微博客涵化作用的第一层效果的影响关系得到了实际的验证。对于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整体来说,微博客涵化作用的信息影响因素,即累计信息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与相关现实概率判断,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都对相关现实概率判断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鉴于标准化路径系数都比较高,这些影响变量对于相关现实概率判断的影响水平也较高,影响强度较大。

首先,如表4-1可知,p值一栏中所有关系都是***,说明各个关系的显著性都达到了P<0.01的显著水平。另外一个例证就是,等同于t检验中t值的C.R值远大于2.96,由此可知,微博客涵化作用信息影响因素对于现实概率判断的影响关系成立。

而就影响关系的水平来看,公益行为三部分信息内容各自的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与对应的公益行为现实概率判断之间的路径系数,虽然根据公益行为信息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基本都处于较高水平,所有影响变量与对应的现实概率判断变量之间标准化路径系数的取值区间为[0.705-0.85],其中信息累计接收量对于个人的相关现实概率判断的影响强度最大。在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的三部分内容中,公益行为过程信息累计接收量与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5;公益行为支持行为信息累计接收量与公益行为支持行为现象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9;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累计接收量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2。由此可知,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累计接收量与对应的公益行为现实概率判断的平均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2。

这再一次证明了,作为最先发现的涵化作用信息影响因素,信息累计接收量作为涵化作用影响主体的地位在微博客中同样不可动摇。而另外两个涵化作用影响因素(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对于相关现实概率判断的影响水平虽不及信息累计接收量,但是也处于较高水平。在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的三部分内容中,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易获得性与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85;公益行为支持行为信息易获得性与公益行为支持行为现象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36;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易获得性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2。由此得到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易获得性与对应的公益行为现实概率判断的平均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78。在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的三部分内容中,公益行为过程信息代表性与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公益行为支持行为信息代表性与公益行为支持行为现象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07;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代表性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25。由此得到公益行为相关信息代表性与对应的公益行为现实概率判断的平均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71。可见这两个信息属性水平也会显著影响接收者的相关现实概率判断水平。

实证数据的路径分析结果量化显示了以上这些显著存在的、较高水平的涵化影响效果。这不仅验证了本研究关于微博客涵化作用第一层效果影响关系的假设,即微博客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显著影响着信息接收者对于信息相关现实发生概率的判断,其实这也实际支持了笔者对于这一层影响关系实现所依据的认知心理机制的理论解释,即微博客通过左右个人接收到的信息累计数量,信息易获得性和信息代表性,影响个人的概率判断依据信息加工处理过程,进而影响相关概率判断结果的机制假设。具体的认知心理过程如下,微博客通过累计传播具有不同水平的易获得性和代表性的行为事件信息,而这些行为事件信息作为相关行为事实的样本事例,被接收者接收后,经过理解存储再提取等认知环节,最后以接收的整体信息内容为单位存储起来,在进行相关现实概率判断时逐一提取,作为依据信息,依次进入该类行为现实发生概率判断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并鉴于个人现实概率判断依据信息加工过程的逐步累加性,通过影响总体概率判断水平累加次数,影响每一次概率判断水平累加的幅度,最终影响相关现实概率判断结果。信息累计接收量决定作为累计估算的依据样本的总数量,最为有力地影响着相关现实概率判断水平。而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通过影响样本事例信息对于易获得启发式策略标准和代表性启发式策略标准的满足程度,决定这些行为事件信息各自具有概率判断水平增加效力,最终也对相关现实概率判断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

虽然本研究仅关注公益行为相关信息,但如上所示,综合公益行为三部分内容各自的涵化作用影响关系水平,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累计接收量、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易获得性、公益行为相关信息代表性对于对应的公益行为相关现实发生概率判断水平的作用强度依次为0.82、0.778、0.771。这些实证数据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上述微博客涵化作用对于个人概率判断的显著影响效果,以及这一效果得以实现的内在机制。

而由测量模型拟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各自对应的实际测量指标,具体包括信息情感联系性、信息自我联系性、信息生动性、信息显著性、信息新近性、信息信念联系性,乃至信息基本特征一致性,对于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至此,也可以连贯地证明并解释这些更加具体的信息属性,并由信息易获得性和信息代表性实现对于涵化作用第一层心理效果的影响水平和影响过程。进而微博客影响因素的全部内容都得到了实际数据的肯定和说明。

(2)三个涵化影响因素中,信息累计接收量与现实概率判断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信息易获得性、最后为信息代表性。

这说明涵化作用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和信息代表性的重要性相对略弱。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为了概括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效果,是从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整体角度分析影响关系拟合数据的。如果围绕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本身进行详细分析,虽然较高的显著影响效果都得到实证确立,但是这三个信息影响变量对于第一层涵化作用效果的影响强度在不同的公益行为信息内容上还是有所区别的。而从这一角度得到的更加具体的研究结论,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更加有针对性地测量、调控和利用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的积极影响力。

具体来说,就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来看,各个涵化影响因素对于概率判断水平,即公益现象普遍性的影响强度[8]依次是,累计信息接收量(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5),信息代表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和信息易获得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85)。可以说,虽然影响效力由信息累计接收量到信息易获得性再到信息代表性,呈递减势态,但是基本差别不大,都在标准化路径系数(0.79)以上,表明对于微博客传播的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来说,实际接收到的信息累计数量、这些信息的易获得性、代表性都会经由前文演绎的认知心理机制实现对公益行为现实普遍性(包括公益行为普遍性、公益行为者普遍性两个维度认知)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公益行为支持行为信息来说,三个影响因素影响强度排列顺序为信息代表性、累计信息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各自对应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 807、0.79、0.736。这三个影响因素影响强度之间的细微差别,说明了对于影响公益行为支持行为的相关认知心理来说,相关内容的信息累计接收数量最为重要,其次是该信息中支持行为的行为内容与典型的支持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以及行为者与一般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一致性,最后是该信息的易获得性。

对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来说,累计信息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对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判断的影响强度依次量化为以下三个标准化路径系数值:0.82、0.812、0.725。由这三个具有细微差别的关系参数可以看出,信息累计接收量的影响强度要高于信息代表性和信息易获得性,甚至在公益行为相关的三方面内容中也是比较大的(0.82)。信息代表性的影响强度也较高,为0.812,最后为信息易获得性,其影响强度略逊,为0.725左右。与这两个因素在其他两方面内容中的影响强度相比也略低,这说明对于判断自己可以实施的公益行为目标实现的概率,累计接收到的相关行为事件信息数量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进行效果调控时,要着重注意,而这些样本事例信息的代表性和易获得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略低,但是仍然要予以把握和应用。

2.微博客涵化作用对自我观念的影响效果解析

(1)现实概率判断与对应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且相关水平都较高

由上可知,现实概率判断与对应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且相关水平都较高,其中公益行为支持现象普遍性与社会责任感间相关水平最高,其次为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与自我效能感,最后为公益行为现实普遍性与社会亲近感。

如上文中微博客涵化作用效果实现机制理论演绎所述,通过调用模拟性启发式,微博客涵化作用实现了第二层影响效果,即影响相关自我观念。其所依据的心理机制过程,就是个人会通过模拟代入的方式,依据相关现实的发生概率,来推断自己在具有相关现实发生机会的情境下该类现实的实际发生情况,以及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遭遇。以本研究所关注的公益行为相关信息为例。公益行为相关的三部分信息内容(公益行为过程信息、公益行为支持信息、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影响着相关的现实概率判断,而这些现实概率判断,包括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公益行为支持现象普遍性、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分别影响着个人对于这三方面社会现实情况的预设模拟情境,影响个人对于自己在这样模拟的现实情境中的遭遇推断,进而影响相关的自我观念。具体来说,公益行为现象普遍性会影响个人模拟推断自己遭遇困难时受到社会成员公益援助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个人在互帮互助意义上对于社会成员的社会亲近感。公益行为支持现象普遍性会影响个人模拟推断自己实施公益行为之后受到社会成员支持推崇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个人在互帮互助意义上对于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会影响个人模拟推断自己遇到需要实施公益援助的情况时有效地帮助他人脱离困境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个人在公益行为上的自我效能感。

也就是说,该类现实发生概率判断会影响个人对于该类社会现实实际情况的模拟预想,而个人通过模拟启发式这一自我观念推断策略,通过自己代入这样的模拟预设情况之中,得到自我感受、评价、态度等观念。由此,微博客信息对于第二层自我观念的影响效果,主要经由上述认知推断机制,借助受到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的第一层认知效果,即相关现实发生概率判断来间接得以实现。

而结构方程模型的实际数据拟合结果,就明确地支持了信息影响因素以概率判断为中介,对于自我观念的间接影响关系,进而支持了该影响关系的建立依据,即上述微博客涵化作用第二层面效果实现的机制解释。而其支持的方式就是量化地描述涵化第一层与第二层认知效果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水平,以及信息影响因素由此关系对相关自我观念的间接影响关系水平。

首先,这些概率判断变量和自我观念变量之间影响关系的显著性被实际数据支持,三对影响关系的显著性从表4-1中可以获知,P值一列中所有关系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都是***,C.R的最小值也大于2.96,说明概率判断变量对自我观念的影响关系都到了P<0.01的显著性水平。而这些影响关系具体水平则如图4-1中、表4-3中相关变量之间标准化系数值所示。公益行为现实普遍性与社会亲近感的标准化系数为0.788;公益行为支持现实普遍性对社会责任感的标准化系数为0.836;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目标实现普遍性对于自我效能感的路径系数为0.802;三对概率判断对自我观念的影响关系水平系数都在0.78以上,充分说明了自我观念推断对于相关现实概率判断的依赖性,同时也实际证明了微博客涵化作用在不同层级效果之间的递进性。也进一步支持了这些影响关系背后机制解释的正确性。

(2)三个信息影响因素与对应的自我观念间接相关,且相关水平都不低

从各对间接相关水平的排名得到三个信息影响因素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力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9]

而表4-17显示的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因素对于自我观念的间接影响关系水平,则更加精确、具体地说明了微博客如何通过累计传播具有不同易获得性、代表性的信息内容,以相关现实概率判断为中介,实现了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

表4-17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影响变量和效果变量之间间接影响关系水平表Standardized Indirect Effects(Group number 1-Default model)

 

可见,就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来说,信息累计接收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社会亲近感每增加0.67个单位水平;信息代表性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社会亲近感增加0.638个单位水平;信息易获得性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社会亲近感增加0.618个单位水平。而对于公益行为支持信息来说,信息累计接收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社会责任感增加0.66个单位水平;信息代表性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社会责任感增加0.675个单位水平;信息易获得性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社会责任感增加0.615个单位水平。对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来说,信息累计接收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自我效能感增加0.658个单位水平;信息代表性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自我效能感增加0.581个单位水平;信息易获得性每增加一个单位水平,会带来自我效能感增加0.651个单位水平。

三个影响因素各自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658、0.581、0.651,都达到了较高的影响强度。由上可见,对于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来说,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与相关的自我观念之间的间接关系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所有间接关系水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0.565,0.67],而对于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整体来说,信息累计接收量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关系水平的平均值为0.662,信息易获得性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关系水平的平均值为0.621,信息代表性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关系水平平均值为0.618,这些参数估计结果,都量化实证地说明了微博客信息涵化作用具有的更深层的认知心理效果,以及这些深层效果实现所经由的心理机制。

3.微博客涵化作用对行为动机的影响效果

(1)相关自我观念与行为动机直接相关,且相关水平都很高。其中社会亲近感与行为动机间相关水平最高,而社会责任感、自我效能感与行为动机的相关水平基本持平,略低于社会亲近感。

如同上一节解析的自我观念一样,微博客对于相关行为动机的涵化作用也是以前两层影响效果为中介,逐步深入产生间接影响。如前所述,相关自我观念通过决定个人对于实施行为的期望认知和对于实施行为的价值认知,影响个人的行为动机。这一直接影响关系依据的心理机制就是行为动机认知驱动机制。如前所述,自我观念是在微博客涵化作用的间接影响下才得以完成的,所以由此微博客的涵化作用影响经过第一层效果——现实概率判断和第二层效果——自我观念两步中介,传递至行为动机,对于相关社会现实产生了实际的影响作用。而以上涵化影响因素和效果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实际数据的支持,这些直接、间接关系都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而且这些关系强度也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首先来看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1中显示的,自我观念,即社会亲近感、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各自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影响关系对应的P值一列中,三对关系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都是***,代表t值的C.R值最小也达到了2.58以上,这些说明以上自我观念与行为动机间关系的显著水平达到了P<0.01。而作为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直接影响关系水平,社会亲近感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838;社会责任感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816;自我效能感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814;三对直接影响关系水平都达到了0.8以上。这两个方面的路径分析结果都说明,三个自我观念变量对于个人公益行为动机,包括实施公益行为的意愿趋向和公益行为实际实施趋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效果。

这实际上也用实际数据证明了期望与价值的认知动机理论确实是支持微博客涵化作用延伸至行为动机的心理机制。这个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这些自我观念通过影响个人实施行为的认知期望[10]和认知价值[11],进而左右个人的行为动机。就本书关注的公益行为来说,与公益行为相关的三方面自我观念也分别影响着公益行为动机的价值和期望。首先,社会亲近感指个人在互帮互助意义上对于其他社会成员的态度看法,影响一般情况下个人对于是否值得实施公益援助的推断。其次,社会责任感指代个人对于公益行为本身的态度看法,影响一般情况下个人对于是否应该实施公益援助的推断,而这两方面是“值得去做和应该去做”的认知决策,会共同决定一个人实施公益行为的价值推断,从价值认知角度影响个人的行为动机。最后,自我效能评价,则通过影响个人对于自己实施公益行为能力的肯定情况,以及个人对于自己实施的公益行为结果预期,来决定个人对于通过自身的行为努力实现公益行为援助目标的可能性推断,从期望认知角度影响个人的行为动机。在认知机制决定下,围绕公益行为而展开的社会亲近感、社会责任感、自我效能感与公益行为动机存在着必然的影响关系。

(2)三个信息影响因素与行为动机间接相关,且相关水平都不低。从各种间接相关水平的排名得到三个信息影响因素对于行为动机的影响力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12]

如前所述,微博客借由三类影响因素对于现实概率判断的直接影响、进而形成对于自我观念的间接影响,也间接地影响着公益行为动机。而以上这些微博客涵化作用的信息影响因素对于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关系水平也直观呈现于表4-8中。同时,还可以从该表中获得这种间接影响第一步中介变量的公益行为现实概率判断对于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水平。

由表4-9可见,对于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来说,信息累计接收量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13]水平最高,为0.562,其次是信息代表性,为0. 535,最后是信息易获得性,为0.518。对于公益行为支持信息来说,信息代表性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水平最高,为0.55,其次是信息累计接收量,为0.539。最后为信息易获得性,为0.502。对于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来说,信息累计接收量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水平同样最高,为0.535,其次是信息易获得性,为0.53,最后是信息代表性,为0.473。这些具体的间接影响关系水平最小值为0.473,接近0.5。对于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整体来说,信息累计接收量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平均水平为0.545,信息易获得性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平均水平为0.517,信息代表性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间接影响平均水平为0.519,都在0.5以上。由这些间接关系水平量化估计结果,我们可以说微博客累计传播的公益行为相关信息借由累计信息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三个影响因素对于公益行为动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效果。而明确这些涵化影响因素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具体影响关系水平,更加便于我们通过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来实现微博客涵化作用对于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具有的积极意义。由此,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微博客传播实践干预措施,促进微博客涵化作用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

4.微博客涵化作用对认知心理的影响效果总结

(1)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对现实概率判断存在高水平的直接影响,并由现实概率判断对于相关自我观念的直接影响,自我观念对于行为动机的直接影响,显著地间接影响着自我观念、行为动机。

综上,通过对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结果分析,我们明确了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影响因素和效果因素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表现。更重要的是以公益行为相关信息内容为例,立足于实证数据,我们确定了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因素对于各个层级认知心理效果的影响关系结构,精确地把握了这些直接、间接影响关系的具体水平。这其中,包括涵化作用的三个主要影响关系线索(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对于第一层涵化作用效果——现实概率判断的直接影响关系水平;对于第二层涵化作用效果——自我观念的间接影响关系水平;对于第三层涵化作用效果——行为动机的更加间接的影响关系水平;还包括了为传递微博客涵化作用做出贡献的效果层级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包括现实概率判断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关系水平,以及更进一步的,自我观念对于行为动机的影响关系水平。

(2)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涵化作用三个信息影响因素中,信息累计接收量对于各级认知心理的影响力最高,其次是信息易获得性,最后是信息代表性。

所有这些围绕着公益行为三方面信息展开的涵化作用影响关系,都被统一整理呈现于表4-18中,这样可以直观集中地显示出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涉及的所有影响关系水平。

表4-18 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影响变量和效果变量之间所有影响关系水平表

Standardized Total Effects(Group number 1-Default model)

 

续表

 

从表4-18中可知,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的各种影响关系水平都较高,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效果显著。同时,本研究通过理论演绎做出的微博客涵化作用效果影响关系的假设体系都得到了实证的支持。由此,这些影响关系假设背后依据的涵化作用实现机制理论也被实际数据予以充分支持。从而,本书在实证量化的层面上,以公益行为相关信息为例,全面、详细地描述了微博客累计传播的信息,个人认知心理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涵化作用效果,以及这些效果实现所依赖的内在心理机制。

[1] 潜变量与显变量相对,潜变量是指较抽象复杂、不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概念,需要根据其含义操作化为可以直接观测的维度指标来实现测量,所以在结构方程中常常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为将这些测量指标的显变量拟合建构对应的潜变量。而表达这样的潜变量测量关系的结构方程部分就如正文中所介绍的,属于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测量模型,是描述潜变量实际内容的模型部分。

[2] 鉴于该系数所表示的变量间影响关系性质,这些关系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示潜变量与其测量指标之间操作化解释关系的因子载荷系数,表示的是作为公因子的潜变量对于各个操作化指标,即显变量的解释程度,反过来也就是说,该系数表示的是作为测量指标的显变量对潜变量的影响水平;另一种是表示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也称作路径系数,表示的是显变量,或者潜变量之间的(伴随增加)影响关系。

[3] 根据前面对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介绍可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就是结合了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两种多元统计方法,会根据变量间关系的结构和性质,自行地选择进行关系拟合和参数估计。

[4] 指起到关键作用的信息影响变量,受到影响的心理效果变量。

[5] 路径系数(path coefficient)是路径分析模型的回归系数,有标准化系数和非标准化系数之分。标准化系数是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因而没有测量单位,可以在同一模型中进行不同系数的比较。非标准化系数受到测量量纲的影响,表示实际的数据影响关联水平,路径系数为正,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正向的;系数为负,表明其影响是负向的。一般来说,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其影响作用越大。

[6] 直接产生影响为直接影响关系,借助其他影响因素作为中介产生影响为间接影响关系。

[7] 以标准化路径系数为准。

[8] 以对应的变量之间路径分析得到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判别依据。

[9] 该影响力顺序得出综合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的三部分内容,也就是三部分对应变量相关关系水平的平均值,但是如果是针对各部分内容单独分析,公益行为支持信息和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的三个影响因素间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力水平排名满足这一顺序,即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但是对于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来说,这个影响力水平顺序为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代表性、信息易获得性,这说明信息易获得性和代表性对于自我观念的影响力水平在不同的行为内容上有细微的差别。

[10] 即个人完成该行为目标的可能性期待,与个人围绕该行为的自我效能取向直接相关。

[11] 即个人对于实施该行为的价值决定,包括值得去做和应该去做两个维度,前者来自行为的内在原因,后者来自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

[12] 该影响力顺序得出综合公益行为相关信息的三部分内容,也就是三部分对应变量相关关系水平的平均值,但是如果是针对各部分内容单独分析,公益行为支持信息和可以实施公益行为结果信息的三个影响因素间对于行为动机的影响力水平排名满足这一顺序,即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易获得性、信息代表性依次降低。但是对于公益行为过程信息来说,这个影响力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信息累计接收量、信息代表性和信息易获得性。这说明信息易获得性和代表性对于行为动机的影响力水平在不同的行为内容上有细微的差别。

[13]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间接影响关系水平的计算方式,就是影响变量与第一层中介效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第一层中介效果变量与第二层中介效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第二层中介效果变量的与目标效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也就是将三个效果层级间三对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相乘。总之,路径分析中的间接关系水平就是将两个变量关系路径之间,包含的每一段关系路径的路径系数(即标准化路径系数)相乘,得到的乘积就是间接关系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