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华社评论员陈聪:战地美文的创新与突破

新华社评论员陈聪:战地美文的创新与突破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位苦行少年从叙利亚战场归来,带着他写给大马士革的铁血情书和生死遗言。在王强手中,《记者手记:燃泪天堂大马士革》出世。而连陈聪自己也未曾想到,在写出《燃泪天堂大马士革》之后仅半年,他又回到了这片土地上。那是一篇他在大马士革分社雇员胡玛姆荣获新华社“十佳雇员”后所写的《战火中的答案》一文。

一位苦行少年从叙利亚战场归来,带着他写给大马士革的铁血情书和生死遗言。

“对于这些软体裁的写作,我其实并没有刻意为之,刚刚开始写作时甚至诚惶诚恐、畏首畏尾、进一退二,总觉得这种文风、这种稿件在新华社大格局之下显得格格不入,担心编辑部的负面评价。”

这是他对这些战地美文诞生时的回忆。

他于2010年7月从北二外毕业来到新华社,2011年常驻埃及时才刚刚入行1年零4个月。然而多年的积淀使他产生把内心所想的情感与耳闻目睹的现实融为文字的冲动。

当一篇又一篇的记者手记被毙掉时,他未曾放弃,连后方编辑都感动地发现,陈聪发来稿件时,当地时间已是凌晨。

当一篇又一篇的随笔札记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时,他认真思考对比,寻找突破。

“数笔勾勒,一个小女孩脸上涂就了以埃及国徽萨拉丁雄鹰为中心的国旗。剔羽的老鹰才能飞过生命的低谷,伫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正站在大选门前,百废待兴。”这是站在大选门前的埃及。

“伤痛,也许可以用时间来抚平,但仇恨,却无法用战火来消弭。加沙街头的废墟,似在拷问世界:持久的和平,何时来临?”这是加沙地带的八日之痛。

他在埃及工作时的领导李来房说,当时的中东总分社社长李红旗经常在会上表扬陈聪的稿件。国际部编辑刘黎说他总是特别主动地与后方编辑联系:“这个可以做吗?那个可以做吗?”

“陈聪也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突破,他在寻找他的风格与通稿要求的结合点,让美文为新闻服务。”这是国际部时政室编辑王强的评价。在王强手中,《记者手记:燃泪天堂大马士革》出世。

而连陈聪自己也未曾想到,在写出《燃泪天堂大马士革》之后仅半年,他又回到了这片土地上。而在叙利亚局势进展的硬性报道之外,他竟然仍有精力和毅力将战地美文坚持下来——战乱地区完成硬性任务和各方约稿已是极限,又哪儿有时间守住他的这一片麦田?!

他告诉我一个战火中的答案。

那是一篇他在大马士革分社雇员胡玛姆荣获新华社“十佳雇员”后所写的《战火中的答案》一文。文中最后一部分:炮火声中的赤诚。陈聪在这一部分中使用了渐进式、层递式的结构,三次发散、三次收束、三次聚焦、三次升华,道出比战火更有力量的答案——新华人的赤诚。

他曾在与我交流的邮件中这样说:“写文章最关键就是跳脱出来,一定要感觉自己不是在完成一个既定的作品或任务或其他,而是在做一件超然其外的事情,我追逐的目标是化境。”

大处焦墨,微处工笔,散点透视,广角展示,综合心中所得、脑中所感、主旨所思、情景所融,最后将各种手法杂糅在稿件中,塑造灵魂,跳脱于形,发乎于声,再与多媒体稿件素材整合后集成发出,勾勒一个动荡时代下的大马士革民生百景百态、百人百色、百情百感。

并且,他执着探索新闻性与美文的统一,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投激情如泼墨,将音乐感、画面感、古诗词韵律运用到软体裁新闻的创新与突破中。

这是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战地美文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