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表达方法分析

表达方法分析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表达方法分析表达方法是新闻写作中表达主题、刻画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表达方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新闻的思想内涵,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来说,叙述是否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是评析新闻作品时需要注意的。在分析新闻作品的表达方式时,对细节描写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新闻作品中,议论、抒情常常结合起来运用。

二、表达方法分析

表达方法是新闻写作中表达主题、刻画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表达方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新闻的思想内涵,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1.叙述

叙述是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概括说明和交代,是述说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的基本特征在于陈述事物的“过程”、前因后果以及来龙去脉等等。叙述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其方法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 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前后经过以及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从头至尾、由浅入深地介绍事实。这种叙述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一目了然。

倒叙 是作者为了有意识地突出事情的结果,或突出精彩的情节、场面,打破从头至尾的叙述方法,把事情的结局、中间或后面发生的事情的片断提到开头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取倒叙的方式是表达上的需要:或为了表现主题,或为了结构的变化,或为了造成故事的波澜。

插叙 是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从整体上来说,叙述是否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是评析新闻作品时需要注意的。

2.描写

描写,是重要的表达方法之一,是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和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和叙述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客观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叙述着眼于交代“过程”,描写着眼于描摹“样子”。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具体的形象的描绘,可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根据描写的对象和范围,可分为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1)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在通讯中经常用到。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除了要叙述故事情节之外,还要着重写人。把人写活,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对话、行动和心理描写,把人物性格、思想反映出来。

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新华社1995年4月6日)有一段描写孔繁森即将赴藏前向母亲告别的情景:

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耳朵旁,声音颤抖地说:

“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

“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

“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

“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耽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冷水……”

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

这段文字描写了孔繁森在忠孝矛盾时所做的选择——离开年迈的老母亲,离开妻女,只身赴藏。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表现了对母亲无法尽孝的无奈,但他的表现更使他“党和人民的儿子”的形象屹立在读者心中,读来感人至深。

(2)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是对事件的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描写,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人物和事件的性质、状况、意义,起到交代背景、烘托人物、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的作用。精彩的场景描写,读来可以让读者感觉仿佛置身新闻现场,耳闻目睹那里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使人感到逼真,富有感染力。《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在开头进行了场景描写: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这个场景描写烘托了追悼会场肃穆的气氛,刻画了人们的心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在评析作品时需要注意,新闻作品中的场景描写必须以现场所发生的具体事实为基础,用生动的事实说话,不能凭空虚构想象。

(3)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历来受到有经验的记者的重视。细节可以使故事曲折动人,人物丰满扎实,主题深刻鲜明,能够增强报道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在分析新闻作品的表达方式时,对细节描写也是不容忽视的。

评析新闻作品的细节描写时,首先,要注意细节应真实典型,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具有说服力。其次,应注意细节描写要文笔简洁,体现作品精炼的特色。最后,还需要考虑其与整篇作品的关系。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华社2005年6月2日,全文见第351页)中描述王顺友与马的关系时写到:

……其中一匹叫青龙的马,一身雪白,跟他的时候只有5岁,一直伴他走了13年。这匹特别有灵气的马,能记得王顺友在邮路上每一处习惯休息的地方,每当天色渐晚,看到主人因疲倦而放慢了脚步时,它就会用嘴咬咬他的肩头,意思是说快点走。然后便会独自快步向前走去,等王顺友赶到休息的地方时,它早已安静地等候在那里了。

让王顺友最为刻骨铭心的是,这匹马救过他的命。

2005年1月6日,王顺友在倮波乡送完邮件往回返,当他牵着马走到雅砻江边直奔吊桥时,不知怎的,青龙四个蹄子蹬地不肯走了。仅差十几米远,王顺友看到一对马帮上了吊桥,他想同他们搭个伴,便大声喊:“等一等……”可他的青龙一步不动。正当他急得又拉又扯时,一个景象让他惊呆了:吊桥一侧手臂粗的钢缆突然断裂,桥身瞬间翻成90度,走在桥上的3个人、6匹马全部掉到江中,转眼间就被打着漩涡的江水吞没了。半天,他才回过神来,抱住他的青龙哭了。

这个细节描写形象具体,既让读者了解了马班邮路的辛苦与危险,又渗透着主人公与他的工作伙伴的浓浓深情,震撼读者的心灵。

3.议论和抒情

议论,指作者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事件、现象和问题等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以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抒情,指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达、抒发思想感情。在新闻作品中,议论、抒情常常结合起来运用。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不仅不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而且能使主题深刻、特点鲜明;还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在评析新闻作品的议论抒情时,要注意他们是否得体,是否恰到好处。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通讯中写到(全文见第343、345页):

这身邮政制服给予王顺友的何止是胆?它给了他一个马班邮路乡邮员的最高品质——忠诚。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忠诚洒满了他邮路上的每一步。

……

“山若有情山亦老”。如果王顺友走过的邮路可以动情,那么,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将洒下如诗如歌的泪水,以敬仰这位人民的乡邮员,用20年虽九死而不悔的赤心,锻铸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最高贵的品质——“忠诚”。

配合前面的叙述描写,这些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出了对主人公王顺友的判断、态度和感情,提升了新闻作品的主题。

4.说明

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以便于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

他每走一个班要14天,一个月要走两班,一年365天,他有330天走在邮路上。他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走进海拔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中途还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这段解说简明扼要、清楚明了,交待具体,配合后文,让读者了解了马班邮路工作的辛苦,更能凸显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

5.对比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有意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者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摆出来,互相映衬,突出矛盾,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通过对比,更容易鉴别好坏、善恶、美丑,更容易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新闻报道中运用对比,要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消息《上海严寒》(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发表于1957年2月12日,当时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为表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者仅选用三个例子:先是引用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对比这几天要比十年前冷得多,却没有发现冻死人的事;然后又写民政局布置加强对生活有困难的居民的救济工作以及上海市教育局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内涵已经在字里行间显现了出来。

6.设置悬念

悬念通常又被称做扣子、关子,是读者(观众)欣赏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心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在悬念的作用下,读者(观众)往往欲罢不能、不得不看下去。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悬念”是一种创作技巧,也是一种创作理论。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作者为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往往在作品中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再用事实予以解释,揭示结果,解除悬念。

通讯《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原载《浙江日报》2003年2月25日)在文章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在杭州“老百姓”大药房内,一位医药代表面对满屋的人,竟痛哭流涕地向药店采购部部长下跪,不是为了求“老百姓”大药房买他的药,而是别再卖他的药了。作为医药代表,药品销售越多,利润越丰厚,可他为何会为了把药拿下柜而下跪呢?这样有戏剧性的开头,自然吸引读者想要看个究竟。

设置悬念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得好,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欲望。但要注意,所设悬念要与新闻事实相关,要揭示结果,还要做到简而精。

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而且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表现手法是为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作品的内容服务的,我们在分析时要正确认识这两者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