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结果初探与讨论

研究结果初探与讨论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研究结果初探与讨论1.相关资料分析与行动依据针对“暑期班”与“在职专班”两个班已上完烟害媒体识读教育的所有内容的吸烟学生,本文对于暑期班的研究方法除采取焦点团体法以了解戒烟成功同学与该教材、教法与教师角色的互动状况为何外,深度访谈法的运用,更有助于戒烟成功的学生回想整个课程互动状况,期以更细致回想本身戒烟的过程,亦有如下发现。

五、研究结果初探与讨论

1.相关资料分析与行动依据

针对“暑期班”与“在职专班”两个班已上完烟害媒体识读教育的所有内容的吸烟学生(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对于暑期班的研究方法除采取焦点团体法以了解戒烟成功同学与该教材(课程内容)、教法与教师角色的互动状况为何外(有了以下新发现),深度访谈法的运用,更有助于戒烟成功的学生回想整个课程互动状况,期以更细致回想本身戒烟的过程,亦有如下发现。宜在此说明者:本班的识读教育方式系融入所谓“亲密关系”的互动方式(行动策略一),教师的角色有较深的介入戒烟行为。经由追踪,该班吸烟的7人当中(修此课程全班共35人),共有4人于本文研究当时戒烟成功。至今年(2007)追踪结果,该4名同学(仍在职场)有的恢复吸烟(李姓同学)、也有持续没有吸烟(詹、洪二同学)(5)

针对暑期班戒烟成功的同学(2006年确定戒烟成功),本文曾进行数次焦点团体与个别的深度访谈,获得以下启示与信息:(详细访谈逐字稿繁多,在此省略)

(1)焦点团体对象基本数据:戒烟成功的同学(分别以姓氏为代表:卓、洪、詹、李,均男性)。1)卓——27岁,烟龄8年,18岁开始吸烟;2)洪——34岁,烟龄11年,22岁开始吸烟;3)詹——33岁,烟龄14年,18岁开始吸烟;4)李——31岁,烟龄13年,17岁开始吸烟。

(2)吸烟原因:1)团体同侪影响;2)疏解压力;3)自我满足等。

(3)为何想戒烟?(针对本课程的影响论述)1)一开始是受到老师上课内容的影响;2)同侪影响与压力,受到班上吸烟团体中卓姓同学的“逼迫”;3)戒烟让自己“有面子”与“成就感”;4)其他,比如孝顺等。

(4)这门课与本身戒烟关系?1)这门课的内容,对戒烟的影响在于“开个头”;2)烟品讯息确实与本身具关联性:如感觉吸烟行为很笨等;3)感受到老师的热忱:对该议题的深入性、亲身经历、戏剧性、同理心;4)除了两次主要议题以外,老师有意无意地提醒:如与吸烟人士的互动;5)戒烟一部分原因是对老师的肯定、给老师面子、被老师专业的论述说服等。

(5)戒烟与教材教学关系初步分析:

1)教材对戒烟的影响:分别占30%(詹)、20%(卓)、10%(李、洪);

2)教学(教师)对戒烟影响:分别占70%(詹)、80%(卓)、90%(李、洪)。

(6)过去戒烟经验:1)戒烟门诊只有效3天(洪);2)没尝试过要戒(詹、卓、李)。

(7)认为本身戒烟成功与本课程最主要的元素有哪些?

1)看教师的态度(詹、李);

2)认同教师(卓、洪)。

(8)教师如何可能?

1)亲密关系的建立:建构在理性沟通上;

2)教师将戒烟讯息置入教学中:要自然;

3)教师要让学生认同、博感情。

(9)跳脱与课程的关系,整体而言,本身认为戒烟成功的要素为何?

1)自己的毅力占最大部分(均同意,占50%以上);

2)学校的场域与同学的压力;

3)教师的角色(重点在起头,约占10%—20%)。

从上述整理分类,本文实际运用于“在职专班”后,所得初步结果作如下整理:“在职专班”吸烟同学共有4人:分别为蔡、章、邱、陈等。经由上学期的教学与互动后,未有人戒烟成功(行动策略二)。此教学运作方式乃在维持教材与教法不变性,教师与学生关系仅建立在上课的讲授,我并没有强调在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与“博感情”层面,更无上述额外的“戒烟关怀”。在我访谈4位同学(焦点团体法的运用)的整理可看出,4位学生表示对“烟品讯息”有了非常高度的识读能力,但仍戒不掉,主要是职场上的吸烟环境让他们无戒烟的动机。这也显示戒烟行为的复杂性。

2.教学行动策略是否成功的自我评论

在“暑期班”中,本人采取的策略如前页所述,系以一种较为“亲密关系”与“博感情”的方式和该班吸烟同学相处,并于上课或下课期间自然地有意无意提及对戒烟的关心,发现吸烟同学较容易戒烟成功。当然,对于烟品讯息的识读能力自然是相对成功的。

另一班“在职专班”由于本人与之建立的关系乃纯粹以师生关系相处,上下课时间均不会刻意提及对戒烟的关心,亦无“亲密关系”与“博感情”的相处模式,故同学反映对戒烟一事仅停留在“认知期”,并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期”。

如此大致让我了解,教师在烟害的媒体识读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能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必须与学生建立在一种更为亲密的关系中,如此吸烟学生才有发展成戒烟行动的可能。显示戒烟行为确实有其“阶段性”,而教材与教法(上课内容)确实会让吸烟学生有所警惕,但不必然会产生戒烟行为;此时教师的角色与做法即为关键,持续与学生保持“亲密关系”与“博感情”式的互动方式,则吸烟学生才有戒烟成功的机会。

3.讨论:研究限制与仍须继续研究的方向

如同过去文献或是上述论述所提,戒烟行为实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大胆尝试以“媒体识读/素养”课程的研究方式作为一种“行动”的命题上(戒烟行动),许多人或许认为并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命题,然而本文之所以仍大胆撰出相关议题的探讨,无非本于一个求知者的对于未知领域的观察与探索,目的在于对这样的未知领域有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必须坦承,研究过程的困难(像是被研究者的“霍桑效应”等)、主题的复杂程度(如戒烟元素的复杂等)、知识层次涉及的广泛(好比说跨议题的困难性等)都可能造成本文重大的缺失。如此,我仍须自我批判/反思(reflexive)地指出,这样的研究到底有何意义?作者在此无意辩驳其价值与否的问题,倒是在这个研究的意义上,对我所要呈现的目的何在做一简单说明:即这样的研究,对于一位大学(高等教育)教学者所应有的关怀、态度与反思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仍愿称为主要核心,无论是教学型抑或研究型的大学)。在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下,追求SSCI、论文产出的同时,教学的意义在哪里仍是每一教学者所应严正思考的。这篇论文以“亲密关系”作为此门课设计、研究与对话的一种诠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结果的因素),不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探讨大学教育的一种发现与意义?

再论本文命题——从烟品讯息的“识读”到“行动”:一个横跨健康传播与媒体素养的行动研究启示,作者自然希望这个研究如有可能,继续的发展便不只是“启示”,而是更进一步地细致地探讨媒体(识读/素养)教育的“行动”层次所代表的意涵,究竟是如何“转向”,以及其关键、运作的方式如何可能的更细致问题。本文虽已有稍稍提及,但这样的探索正可以提供其他作为“健康传播与媒体素养”相关议题的种种可能。这是本文的期待与另一种发现。

参考文献

(1)AHCPR(1996).(Smoking Cessation Practice Guideline Panel and Staff.)JAMA 275:1270.

(2)ASH(2001).(Tobacco advertising & promotion Bill.)[Online].Available:(http://www.ash.org.uk/html/advspo/html/adbrief2000.html).

(3)Bates,C.&Rowell,A.(2000).(Tobacco Explained—The truth about the tobacco industry—in it’s own words.)[Online].Available:(http://www.ash.org.uk/paper/tobexpld.html).

(4)Center for Media Studies,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2000).Setting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media literacy and health education.Conference report.[Online].Available:(http://www.mediastudies.rutgers.edu/mh_conference).

(5)Geoffrey,M.E.:《行动研究法》,[蔡美华译(2003)],台北:学富。

(6)McNiff,J.&Whitehead,J.:《行动研究:理论与实作》,[朱仲谋译(2004)],台北:五南。

(7)Moyer,D.(2000).(The tobacco reference guide.)[Online].Available:(http://www.globalink.org/tobacco/trg/Chapter28/Chapter28AdvertisingPage16)

(8)Prochaska,J.O.& DiClements,C.C.(1983).“Stages and processes of self change of smoking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 Psychology,51:pp.390 395.

(9)Thompson,T.L.,Dorsey,A.M.,Miller,K.L.& Parrott,R.(Eds.).Handbook of health communication.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10)李丁赞(2004):《公共领域在台湾》,台北:桂冠

(11)李宗文、梁忠铭、熊同鑫等(2003):《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学实践》,台北:心理。

(12)吴介民、李丁赞(2005):《传递共通感受:林合小区公共领域修辞模式的分析》,《台湾社会学》,9:119—161。

(13)林承宇(2002):《广播电视上规避法律广告之探讨———以烟害防制法之规范为例》,《新闻学研究》,72:147—172。

(14)林承宇(2007):《识读媒介中的烟害讯息——横跨健康传播与媒体素养的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8(1):152—156。

(15)徐美苓(2001):《艾滋病与媒体》,台北:巨流。

(16)翁秀琪主编(2004):《台湾传播学的想象(上)(下)》,台北:巨流。

(17)黄德祥(1993):《青少年抽烟行为之调查研究》,《彰化师大学报》,4:67—109。

(18)杨嘉祯等(2005):《戒烟措施及其临床应用结果》,《台湾医学》,9(4):540—547。

(19)甄晓兰(2003):《课程行动研究:实例与方法解析》,台北:师大书苑。

(20)赖志冠(1999):《如何改变不健康行为:以戒烟为例》,《基层医学》,14(2):29—32。

(21)廖梨伶、刘洁心(2002):《运用因特网于青少年戒烟行为之介入研究》,《卫生教育学报》,17:109—126。

(22)魏美珠、林为森(1999):《青少年戒烟教育介入成效评估》,《嘉南学报》,25:43—55。

(23)谢国廉(1999):《规范烟酒广告之法令与言论自由权保障之冲突———横跨健康传播与人权理论之分析》,《新闻学研究》,61:223—245。

【注释】

(1)有关媒体素养思想史发展状况的整理与讨论,可参阅吴翠珍(2004):《媒体素养与媒体教育的流变与思辨》,收录在翁秀琪主编(2004):《台湾传播学的想象(下)》,第812页。

(2)本研讨会之文件记录,可参阅网站(http://www.mediastudies.rutgers.edu/mh_conference/index.html)(visited2007/Feb./10)即有相关资料足供参阅。

(3)该文收录在T.L.Thompson,A.M.Dorsey,K.L.Miller & R.Parrott(Eds.),Handbook of health communication.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一书中,第583—605页。

(4)有关烟草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参见许多实证报告,如ASH(2002),Smoking and Candcer;Smoking Statistics’Illness and Death;Smoking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moking,The Heart and Circulation etc.[Online].Available:(http://www.ash.org.uk/html/factsheets/html/fact)(visited,2007/Feb./10),以及卫生及医学界亦有非常多证明烟草伤害人体健康的文献,例如︰江永盛(1980):(烟草对人类健康之危害),《公共卫生》,7:115—122;林荣第等(1992):《吸烟与健康》,《当代医学》,230:7—14;赖志冠等(1994):《台湾地区吸烟流行概况》,《临床医学》,197:341—345;曾庆孝(1999):《综论吸烟与戒烟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血管疾病的影响》,《中华公共卫生杂志》,18(4):341—246等等,不胜枚举。

(5)令我非常不舍的是,这4名学生当中,卓姓同学于2006年7月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原本撰写此类研究非常不易,本人亦遭遇一些瓶颈。发生此事后,个人想起与此4位同学互动颇深,亦时而记起该同学戒烟成功时的兴奋之情,便着手延续本文论述。另外一提,我目前唯一一次见到卓同学的母亲竟是在该学生的丧礼上,他母亲仍不忘卓同学述说戒烟时的神情,以及对老师的感谢。这也是我后来决定将本文整理完成的主因。感性地说,希望将本文纪念卓姓同学。又本文自我期许未来仍有后续相关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