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

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

时间:2022-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探讨和研究公平正义与社会管理的关系必须在三个层面进行,否则缺少任一层面,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都会受到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亦应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这就确立了“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它主导和引领着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
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_2011~2012年河北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公平正义: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依据

公平正义即公正。公平正义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公平正义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换句话来说:公平正义表现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这种基本的形式,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通过社会角色的公平合理分配使每一个成员得其所得。如罗尔斯所言:“对我们来说,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所谓主要制度,我的理解是政治结构和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安排。”[1]

公平正义概念有三个层次:一是属于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层次;二是权利和制度的层次;三是社会政策的层次[2]。在第一个层面上,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标准或准则。如罗尔斯所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一种社会正义观将在一开始就被视作是为社会基本结构中的分配而提供的一个标准。”[4]公平正义的第二个层面,实际是制度正义,强调现代社会在基本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方面,必须以正义为基本依据和基本出发点。在现代社会,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价值理念依据只能是公正。公平正义的第三个层面,是指具体的政策制定。公平正义的三个层面是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探讨和研究公平正义与社会管理的关系必须在三个层面进行,否则缺少任一层面,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都会受到影响。

公平正义包括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保证的原则;二是机会平等,亦即事前的原则;三是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亦即事后的原则;四是进行必要的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亦即调剂的原则[5]。正义原则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人类发展的行动提供准则,为建立起正义的社会关系确立方向与参照系。另一方面是评价现有的人类行为、人类关系的根本依据。“公正是一个现代社会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公正涵盖了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社会全部领域。只有完整地遵循公正的基本规则,才能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6]

公平正义是建构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依据,亦应是社会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创新的基本原则。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基础,是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把加强社会管理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社会管理的完善与创新,必然涉及价值理念、制度机制和管理政策三个层次的改革与创新。依据公平正义的价值与社会作用,公平正义原则亦应成为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原则,社会管理的目标就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消除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的福祉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即便是在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的情况下,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也要确保人民的基本福祉。

(二)公平正义:社会管理的基本价值目标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05年2月,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7]。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8]。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9]

总之,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价值目标。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建立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己任。社会管理即社会发展的管理,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与核心理念必须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相一致。社会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亦应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这就确立了“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它主导和引领着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社会管理也必须紧紧围绕公平正义这一核心理念来建构其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社会政策体系和社会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