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波[1] 何文涛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我国高校从1987年开始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经过20年的发展,四川省已有7所大学试办了高水平运动队,但在目前经济转轨的大形势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还面临许多困难。自四川省部分高校肩负起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以来,某些高校的运动队的确在全国高校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异成绩,但是由于四川高校地处西南,首先生源质量不理想,多为发展潜力不大的专业队队员或体校生和中学生运动员,在代表高校具有竞技实力的高水平运动员中,运动等级多在一、二级水平之间,达到健将级的较少。加之培养运动员的硬件和软件的保障条件不够充分,使得其在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弊端和不足。本研究立足对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的实地调查和了解,阐述目前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概况,分析制约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因素,拟为转型时期四川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良性发展和提高运动水平提出改革对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研究立足四川省高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四川省7所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本科院校运动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到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管理体制僵化,利益分配严重失衡;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较低;生源渠道不畅,难以招到高水平的运动员;“学训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训练和竞赛经费短缺;竞赛体制不合理;医疗监督等后勤保障未跟上;项目布局不合理,无法形成区域竞争。
针对制约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因素,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创新管理体制,理顺运行机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加强科学化训练;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制度,扩大办队规模;创建有效机制,缓解“学训矛盾”;加快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化进程和产业化运作;改革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立足本省,加大项目布点,提高竞争力;打破教练员任职机制,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注释】
[1]第一作者简介:胡波(1960—),男,汉族,安徽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课题承担单位:成都电子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