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晓以趋利避害

晓以趋利避害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这种本能的趋利避害主要局限在自我保护的范围之内,具有自私的、狭隘的、浅见的、非理性的特点。这里毛泽东指出了中国革命战争所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进而提出了趋利避害的战略战术原则。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是与这种正确认识密切相联系的。事物的利害,不仅局限于一事一时的利害,而且还表现为某种相互关联的利害关系。
晓以趋利避害_识事之见

人世间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有利而无害的事,也有害而无利的事,而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是利害并存的事。因此,如何晓以利害,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

所谓趋利避害,就是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是人的本能行为。一个婴儿在其还不会说话、不懂事的时候,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他在饥渴和身体有所不适的时候,就会以啼哭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从而化不利为有利。人的这种本能的趋利避害主要局限在自我保护的范围之内,具有自私的、狭隘的、浅见的、非理性的特点。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玩可以使他们获得快乐,在他们看来,玩对他们是有利的。而对有理性的大人来说,贪玩对孩子们是有害的,所以,家长都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好好学习,如何好好做人,因为这对孩子们的未来是有利的。孩子们是如此,那些自私的、目光短浅的、缺乏理性的成年人,也同样不知道如何趋利避害。有些人是非不清,事理不明,以害为利,整天沉溺于犬马声色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趋利避害不能局限于人的本能,而是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没有理性这个根基,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

要趋利避害就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也就是对利和害要有正确的认识。由于客观环境和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区分事物的利与害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因为环境和事物本身并不会直接向人们表达它的利害所在,而是需要人们主动地去认识它。事物本身的利害联系是客观存在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主观能力去认知它。这种认知的能力是主观的,而认知的事实却是客观的。这就要求认识的主体必须大量、详细地掌握认识对象的真实情况,并据此观察、分析、判断,得出合乎客观现实的利害认识,并由此制定出趋利避害的举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这里毛泽东指出了中国革命战争所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进而提出了趋利避害的战略战术原则。实践证明,毛泽东的分析判断并据此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都是正确的。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是与这种正确认识密切相联系的。没有对事物利害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行动。

正确认识事物的利与害,就可以对现实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认清事物的有利方面,有利于树立信心,看到光明,发挥优势,强化力量。认清事物不利的方面,有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不利局面的措施,化被动为主动。在认识了事物利与害的不同方面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利与害对事物的影响程度,是有利的为主,还是有害的为主,使时势更加明朗,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变措施。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游击战的战略原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所谓打得赢,就是时势处于对我有利的局面,有胜算的把握。所谓打不赢,就是时势处于对我不利的局面,失败的可能性大。总而言之,就是要打有把握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则已,打则务求必胜。不但打仗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不论做什么事,在做之前一定要对所做之事进行利弊分析,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在分析有利局面,做有利估计时,应当保守一点,留有余地,不要期望过高,以能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为宜。而在分析不利局面时,就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把困难和问题想得多一点,一定要估计到最差是什么状态。这样考虑问题,就可以有所准备和防范,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好的结果,避免最差局面的出现,一旦出现,也不至于惊慌失措,因为事先是有所预料,有所准备的,也就可以平静地接受与应对。有的人往往利令智昏,头脑一根筋,只想着好事、做美梦,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局面根本想都不想,结果吃了大亏。有的人上当受骗,并不是因为骗子的骗术高明,而是因为自己的头脑太简单。做生意、搞投资都期望有利可图,但亏本失利的事常常不可避免。投资股票、期货都希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入,以最高的价格卖出,但事实上又有谁能做得到呢?欲求利润最大时,风险也在同时加大。投资大师巴菲特告诫投资人:“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对事物的不利因素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得越彻底、越透彻越好。我们做事一要积极,二要稳妥。积极就是要争取主动,不要陷入被动。稳妥就是要充分考虑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要冒进,做有把握之事。除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非常举措外,一般情况下,不要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凡事都必须慎重权衡利弊,因利而制权。争取多做有利可图的事,少做亏本失利的买卖。

事物的利害,不仅局限于一事一时的利害,而且还表现为某种相互关联的利害关系。一个对局部有利的事,可能对全局来说是有害的;反过来,一件对局部有害的事,可能对全局是有利的。一件从当前看来是有利的事,可能从长远看来是不利的,一件从暂时来看是不利的事,可能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一件对己有利的事,也许对别人构成伤害,一件对己不利的事,也许对他人是有利的。对于这些不同的利害关系,要认真分析,慎重权衡,妥善处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本着利大害小的原则做出最佳选择。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要趋利避害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有些事物往往是假象掩盖着真相,给人以错觉,很容易使人受骗上当。所以,遇事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无缘之得,无故之获,不是陷阱就是灾祸。避开不当得利是明智的,不然的话,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吞食了他人所设下的钓钩,悔之晚矣。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征兆、有苗头的,要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负面的、有害的因素,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置,宜急勿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小孔不补,大洞难堵。及早清除星星之火,总比扑灭燎原之火要容易得多。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利与害也同样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利与害是由一定的条件造成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利与害也随着发生变化。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害,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利。关键就在于如何改变和创造条件,取利抑害,化不利为有利。中国革命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化不利为有利的过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斗争手段,使反动的力量日趋削弱,革命的力量日益强大,并最后取得了胜利。对于各种不利因素,我们不但要认识它、规避它,而且要创造条件改变它,使之化害为利,为我所用。我们的敌人当然对我们是有害的,但如果我们能化敌为非敌,或者能进一步化敌为友,就可以化害为利。“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一种化害为利的上策。

趋利避害应当是具有理性的行为,而不是个人的、小集团利益的趋避。不能为趋一己之利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做损人利己的事。损人利己的结果是既害人也害己。要多做利己益人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也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只有理性地沿着正途前行才能无往而不利,那种缺乏理性的图利之途,只能是走不通的碰壁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