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残障人群面临的基本问题

残障人群面临的基本问题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残障(残疾)人群也是博物馆的潜在观众,他们需要得到额外的关注。由于视觉是参观博物馆时信息接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有视觉障碍的观众在感知博物馆藏品、获取其相关信息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觉器官之构造缺损,或机能发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碍,导致对声音之听取或辨识有困难。残疾人群的精力一部分用于克服基本行为障碍,而另一部分用于实际的参观过程中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的体验。
残障人群面临的基本问题_数字博物馆研究

残障(残疾)人群也是博物馆的潜在观众,他们需要得到额外的关注。一个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是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残障人群的关照如何。这不仅反映了博物馆是否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了人道主义关怀,而且侧面反映了所在地区或国家的文明程度。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二次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末中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

不论是实体博物馆还是数字博物馆都应力争成为“无障碍博物馆”,为各类残障人提供空间访问的安全、空间浏览的便利、服务获取的方便、设施使用的便捷,并为其信息交流的通.、信息获取的方便和信息使用的便利等提供有力保障。然而对于无障碍博物馆的规划和设计,是以厘清残障人群到底存在哪些实际苦难为前提。在实体博物馆中,参观者的信息获取主要依赖于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因此在这些方面存在障碍的人群,是需要被特别关注和被区别对待的对象。博物馆需要根据其特点以便提供有效的补偿方式或手段来提升他们的参观体验和增强其学习效果。以下对主要的障碍类别做一简要分析。

1.视觉障碍

视觉障碍也称视觉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视力障碍和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视觉障碍一般包括盲与低视力两类。视力模糊、朦胧、高度远视或近视、色盲和管状视等都属于视力障碍范畴。由于视觉是参观博物馆时信息接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有视觉障碍的观众在感知博物馆藏品、获取其相关信息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他们对于视觉信息的寻找、查看、整理等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困难,影响了藏品在大脑中的表象形成。为了弥补视觉的信息缺失,视觉障碍人群往往需要借助听觉、触觉、嗅觉等其他感官获取的信息进行补偿。鉴于此,以及视觉障碍程度的不同,针对有残余视力的观众,可采用大号、醒目的字体和图像的方式,降低其阅读困难,同时配以音频进行辅助;针对失明的观众,则需要配有盲文和音频的讲解,如果有条件的话,盲文可以显示在相关辅助的设备上,而音频相比于面向普通观众的音频,内容应该更加生动形象,语言也应更加细致,通过丰富的音效等来激发盲人观众对展品的想象。总体上,整个讲解需要参照这一群体的认知特点进行精心设计,针对这一群体对物体整体感知较弱的情况,可采用先对整体进行描述,之后再按顺序对各个部分进行分述的方式。分述时要注意强调该部分与整体的相关关系。此外,考虑到该群体的注意力集中时效,语音讲解的播放也要安排适度的停顿休息时间。

2.听觉障碍

听觉障碍又称听觉受损,是指感测或理解声音的能力的完全或部分降低。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觉器官之构造缺损,或机能发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碍,导致对声音之听取或辨识有困难。大多数听力缺陷是后天传导性的听力丧失,多与中耳炎和它的后遗症有关。只有听力严重减退才称之为耳聋,其表现为患者双耳均不能听到任何言语。而听力损失未达到此严重程度者,则称为听力减退。听觉障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言语,以语言获得的年龄为界,把听觉障碍分为学语前聋和学语后聋。学语前聋的儿童在学习语言特别是口语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或很少获得完整、正确的语言信息,因此会造成其语言交流、沟通上的困难。听力障碍的患者在博物馆中往往很难获得主要以“声音”为媒介而传递的信息,如人工讲解、语音引导等,而对于小影院、多媒体展示的信息也只能通过视觉感官获得。此外,对于“学语前聋”的参观者,不仅存在听觉障碍,而且也难以通过语言与其他参观者或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参观效果。因此,对于听觉障碍参观人群,视觉信息的输出必不可少,如在音频、视频播放中要配上相应的字幕,多媒体互动展项中配以文字说明信息等,此外对于人工讲解可以配以手语讲解员以辅助或独立承担讲解过程。同时,除了加强视觉信息输出,还应该建立面向触觉或运动觉等其他感知觉器官的信息输出通道,让听觉障碍患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补偿。

3.肢体残疾

肢体残疾是指四肢残缺或者四肢躯干畸形、麻痹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丧失或障碍。以残疾者在无辅助器具帮助下,对日常生活活动(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进餐、如厕和写字)的能力进行评价计分可进一步区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三个等级。重度是指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中度是指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轻度是指基本上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肢体残疾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观众进行博物馆参观的效果,在行进、站立、停留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时常需要配备一定的设备或辅助工具帮助完成,这不仅延长了参观时间而且降低了参观质量。残疾人群的精力一部分用于克服基本行为障碍,而另一部分用于实际的参观过程中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的体验。因此其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续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帮助肢体残疾人获得较好的参观体验,在实地场地空间的规划方面要兼顾肢体残疾人的行动特点,为其创造平坦、安全的空间,或预留残疾人参观通道。此外,还需要配备必要的辅助运动的工具和基本设施,同时还要为互动装置等配备易识读、易操作的按钮或控制杆等。具体而言,对于重度残疾人,可以通过语音、手势等来操控互动设备或装置。对于中度残疾人,可以通过简单的键盘、机械手或控制杆等来完成操控任务。对于轻度残疾人,可以通过脚踏板、键盘、鼠标或方向盘等完成需求较高的操控任务。

4.言语残疾

言语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言语残疾包括言语能力完全丧失和言语能力部分丧失两类。言语残疾人不能正常通过对话交流。这类参观者相对于视力残障、听力残障和肢体残障的人群而言,其参观体验相对较好,能够较为全面地获取有关展览、藏品和活动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可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然而由于他们言语表达能力较弱,因此他们需要通过采用手势或利用纸笔、键盘显示器等其他手段与参观者进行交流、向博物馆工作人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提出自己的建议等。因此,博物馆需要为言语残疾人提供必备的交流条件,如配备手语讲解员、设立意见箱和放置建议簿等。

此外,对于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的多重残疾人群,博物馆也要谨慎对待。他们的参观效果依赖于单项残疾人群的参观障碍是否已经被解决或有效改善。此外,由于这类人群在多个感知觉、触觉或运动觉通道上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多的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手段,以及方便使用的工具等,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协助或帮助他们参观展览或参与某项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