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性传说神诞

女性传说神诞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据说是一位保佑妇女平安产子的女神,因此快要分娩的妇女都有求于她。她们各司其职,都是与妇女生育相关的。后女婴被人收养,长大后娴习水性,博晓天象,能预卜海事,救助了无数海上遇险船只,因此深得民心,死后被奉为海神。天后诞期间,凡有天后庙的地方必大事庆祝。
女性传说神诞_岭南古代诞会习俗

三、女性传说神诞

广州金花诞

农历四月十七日是广州民间的“金花诞”,是日祭祀的主要对象是金花娘娘。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据说是一位保佑妇女平安产子的女神,因此快要分娩的妇女都有求于她。

关于金花娘娘的来历,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在明朝的时候,广州有个姓陈的巡抚。有一次,他的夫人临盆难产,他四处请医寻药,求神拜佛,但都无济于事。第三天晚上,产妇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他累了几天,也迷迷糊糊地入睡了。就在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发老公公,手执一把大葵扇,一摇一摆地走到他面前说:“要想平安生贵子,除非请来金花女。”说完就不见了。梦醒后,他立即派出差人,四处寻找金花女。

当时整个广州城名叫“金花”的女子,没有一百也有几十。差人走后不久,便抓了一个回来。小姑娘才十三四岁,无端端被抓到衙门,不知所措。说来也巧,金花刚被带进厅堂,就有人从房里报讯“夫人平安产下贵子”。巡抚大人高兴得叩头烧香,也顾不上礼节了,对着金花姑娘又跪又拜,口中还念念有词:“天仙下凡,除我内人灾难,善哉,善哉。”金花姑娘惊魂未定,只觉得莫名其妙。

但不管怎样,这事促使金花姑娘成了一个神奇的催生婆。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十里羊城,金花姑娘就被人唤作“金花娘娘”。后来,但凡有难产的妇人,都来请她去“保佑”。日子长了,金花也长大了,渐渐懂得一些人情世故,间中亦装神弄鬼来赚取一点钱财。就这样,这个十多岁的金花姑娘,就变成了“神仙”。成了神仙,凡人也不敢和她恋爱成亲。因此,金花姑娘长到二十多岁,还是一个“孤独神仙”。这使她感到十分苦恼,最后只好投湖“问仙”去了。据说在她投湖后的第七天,湖中浮起了一具檀香木雕人像,容貌和她一模一样,大家称之为“水仙”。于是人们为她立了一座庙,把木像放在里边供奉,称此庙为金花小娘庙,后又改为“金花普主惠福夫人庙”,最后移到广州河南,称为金花庙。

20世纪初,金花庙是广州相当宏伟的一座大庙,供有八十多尊神和二十奶娘像,如白花夫人曹氏、养育夫人邓氏、转花夫人宁氏、送子夫人谢氏、红花夫人叶氏、保胎夫人陈氏、腰抱夫人万氏、送花夫人蒋氏等二十名。她们各司其职,都是与妇女生育相关的。妇人求子者入庙礼拜,需在二十奶娘神前各插一炷香。周而复始,直至将手中的一束香插完,看最后一枝插在哪位奶娘前。如果这位奶娘是抱子的,便预兆得子,即以红绳系之,谓可托生为己子。若奶娘是空手的,则无需再求。清朝道光年间《佛山忠义乡志》上还载有“金花会盛于省城河南”的情况。1928年,著名民俗学家容肇祖、顾颉刚等曾亲自前往当地考察,见其盛况仍不减当年。

后来,广东不少地方也建起了金花庙,仅佛山就有四座,广州还留有一条金花街。妇女或求子,或祈保产,甚至家中小孩头疼脑热,也都去金花庙烧上几炷香。其中求子的人特别多,人们把二十奶娘中怀抱童子的奶娘神像用红绳系上,一边参拜,一边口中默祷“祈子金花,多得白花(即指男孩,女孩为红花);三年两朵,离离成果”之类的词句。直到抗日战争以后,广州河南金花庙才逐渐破废。广东城乡各地的金花诞,也在建国后逐渐淡化。

天后诞

天后诞,又称天后宝诞,是庆祝天后(妈祖)诞辰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举行。据史料记载,天后原是福建莆田湄州人,生于宋代乾德年间(963-965),是开都巡检林愿的六女儿。其生日是三月初三,飞升日是二月十九日,民间以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诞,广东三水一带的渔民则称之为“送大舅节”。当地流传说,三月二十三日前一天必有南风起,那是大舅来给天后贺诞。节后一天必转为北风,风送船归,就是送大舅回去。

关于这位天后,民间则传说她是一位姓林的普通渔民的女儿。一天,她的哥哥和她的未婚夫出海捕鱼,突然遇到大风浪。她正在家中织布,这时纬线断了。为接上纬线,她把一只木梭咬在嘴里。天气闷热,由于操劳过度,她中暑晕倒,但口中仍紧紧咬住木梭。她的嫂嫂急忙给她端来一碗清水,欲把她救醒。姑娘醒后一开口,含在嘴里的木梭就掉了下来。据说就在这一刻,她未婚夫所驾的船就被风浪打翻,人也淹死了。生还的哥哥把这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她,她万分悲痛,投海殉情。后来她变成海神,专门保护出海的船只。传说她经常乘着一张席浮游于各岛屿之间,救难济危。民间还流传着她协助官兵追捕海盗、帮助郑成功推舟袭入澎湖等的故事传说。

民众把她传颂得神乎其神。为顺应民心,明清统治者曾先后为其敕封神位。明永乐七年(1409)封其为天妃,清康熙二十年(1681)封为天后,乾隆二十二年(1757)加封为“诚感孚神”,并遣官致祭,敕文纪功。

关于天后的身世,民间还有另一段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渔妇生得一女,适逢狂风大作,洪水滔天。渔妇把刚生下的女婴放入瓮中,让其漂流到了湄州。后女婴被人收养,长大后娴习水性,博晓天象,能预卜海事,救助了无数海上遇险船只,因此深得民心,死后被奉为海神。这段身世,与西江水神龙母有点相似,可能是天后传说流入广东后的变异。

广东沿海一带地区海事频繁,对天后的迷信非常浓重。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海神临海的仪态为“天妃神灵尤异,凡渡海卒遇怪风。哀号天妃,辄有一大鸟止帆樯,少焉红光荧荧,绕舟数匝,花芬酷烈,而天妃降矣”。有的地方还把她和观音捏合在一起,称之为“观音天后”。

水上人家每条船都供奉天后,渔民每逢出航,都要上香祈拜天后。船内神位上方写着“海不扬波”的横额,两边贴着“顺风顺水顺人意,得财得利得万金”的对联。神台上放着一把利斧,系着红绸,平时是不准动的,到船只遇险时,就用它来砍缆、斩桅、卸舵。

据陈登原先生考究,天后故事起于五代,宋元时有发展,与当时海上交通日益发展有关。商承祚先生早年曾作过有关广州人家中神龛排序的调查,第一位是观音,第二是北帝,第三位便是天后。由此可见,天后在民众信仰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广府地区江河湖海纵横交错,水域广阔,又是历史上疍民繁衍生息的地区,故信奉天后的人很多,几乎所有渔村都有天后宫、妃宫或妈宫。天后信奉在潮汕、雷州半岛等濒海地区也很兴盛。原省内最大的天后庙在广州南沙,其次为深圳赤湾,著名的还有三水芦苞天后宫、汕头妈屿岛的妈宫、汕尾凤山妈庙等。

天后诞期间,凡有天后庙的地方必大事庆祝。特别是水上人家,庆祝至为隆重,视之为一年中的大节,要迎神出游,请亲友来吃饭等。乡村中凡有天后庙的,均要张灯结彩,打醮庆贺,还要演戏酬神,有的接连演足三天,最后一天以抢花炮为高潮。有的地方无天后庙,但安有天后像,也要礼拜祭祀,如广州河南沙园一带,庆祝也颇为热闹。人们把神像送到某祠堂或公共场所供奉,诞前一天必向神占卦问卜。迎送神像或游神时,各街坊均出动仪仗队、八音乐器等,舞狮舞龙助兴。家家户户摆出香花祭品,烧香燃烛礼拜,神像路过各村口、街口、祠堂门口时,均要燃放炮竹,备祭迎驾。

如今多数船家已无在船里摆设神位的习惯,但每逢诞会或船只出航,上了年纪的妇人还是会烧上几炷香,求个好兆头。天后在民众心中亦逐渐成为一位予人福佑、保人生子求财的神祇。

悦城龙母诞

广东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位于西江北岸,五龙山脚下。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有一说始建于秦汉时代),但最晚不迟于宋代,明清时期曾有多次修缮,是岭南著名的大型庙宇之一。庙内长年香火不绝,诞会期间更是鞭炮声不断,钟鼓齐鸣。庙外江流浩淼,气势恢宏;庙堂构筑富丽堂皇,石雕工艺蔚为壮观。

传说农历五月初八是悦城龙母诞。在这前后十天,以及润诞(即龙母飞升日——八月十五日)的前后五天,位于西江中游的德庆悦城龙母祖庙便有盛大的诞会。人们纷纷前去进香献烛,拜祭一番,谓之“探阿嫲”(即探望奶奶)。据调查,近几年龙母诞期间到悦城祖庙进香的人不下十万之众。

关于龙母的来历,民间有个传说。据说秦朝时候,有一天,从西江上游漂来一个装着女婴的大木盆。木盆流到悦城的河湾就不走了。正在江边打鱼的一位温姓渔民看到婴孩十分可怜,就把她收养下来。女孩长大后和养父一起以打鱼织布为生。一天她到江边洗衣服,捡到一个花花绿绿的彩蛋,就把它带回家中,放在织布箩里。过了十多天,蛋壳裂开,从里面钻出一只怪物。它似蛇非蛇,长着五条尾巴,不到三个月,身长已达五六尺。神奇的是,它还能替姑娘抓鱼。不久姓温的渔民去世了,姑娘便和它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有一天,姑娘在家里figure_0055_0002鱼,怪物缠在姑娘脚边嬉戏。它把尾巴拖在砧板上,姑娘不小心一刀把它的尾巴剁断了。怪物一下子冲出了大门,从此无影无踪。一年以后,这怪物腾云驾雾地飞回来。此时的它已是一条神龙,浑身披着金光闪闪的鳞甲,飞腾在天时夹风带雨。因为没有尾巴,人们称之为“秃尾龙”,尊称姑娘为“龙母”。

后来,秦始皇知道此事,就派人去请龙母上京,想纳其为妃。龙母不从,但仍被逼上路,行船途中三次被秃尾龙暗中阻拦。接龙母的船眼看已到了灵渠,但一夜之间又被河水冲回了悦城。钦差们无可奈何,只好作罢。龙母在故乡一直活到78岁,为人慈善、勤劳,为乡民做了不少好事。从此,“慈龙子孝”的美名在西江两岸传开了。龙母死后,人们把她的棺材抬到悦城河东时,突然乌天黑地,狂风大作,吓得人们四散逃走。等雨过天晴回来,棺材已不见了。不久,人们发现在河的西岸,也就是现在五龙山前的龙珠宝地上,隆起了一个新坟堆。于是人们就在那里建起龙母庙,估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德庆县志》记载,现在的龙母祖庙堂是在清朝光绪年间重修的。庙门牌匾上的“龙母祖庙”四字石刻,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骆成骧手书;门联“百粤洞天开水府,五灵初地起神龙”则为高要才子吴焜垣所写。庙分四进,正殿供奉着一尊木雕而成的龙母神像;后阁妆楼安放了龙母床,据说是龙母的圣迹;庙堂前面还立有“龙光入觐”石坊,极为壮观。近些年来,龙母祖庙得到一些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资修葺,面貌一新,香火更旺。

据有关专家考究后称,龙母原是古代百越族群中生活在西江中游的一支氏族的首领。当时的百越族群正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前夕,民众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从“龙”的崇拜到“龙母”的信仰,正是由图腾崇拜过渡到氏族始祖神的崇拜阶段。现在生活在西江上的水上居民(即史籍上所谓的“疍民”)就是她的后裔。

悦城龙母威望之高,与过去西江水患严重也有关系。龙母由始祖神演变为自然神和保护神。水上人家的命运与水息息相关,旦夕福祸均系于水上,因而人们都认为她是水神。水神成了主宰水上人家命运的观念神,在民众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权威了。后来,龙母信仰已不是纯粹的迷信,而是包含更多的纪念性质,成为一种理想和信仰的寄托。

何仙姑

何仙姑原名何秀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生于唐武后某年农历三月初七,中宗景龙年间(707-709)某年八月初八升仙。传说她是广州增城小楼新桂乡人,现小楼镇仍建有何仙姑家庙。其父叫何泰,现新桂乡还有他的坟墓。后来何家搬到县城,靠卖豆腐为生。何仙姑从小聪明伶俐,孝敬父母,乐善好施。14岁那年,她在郊外游玩,遇到了云游四海的仙人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等。他们给她吃了一些云母片,使她终日不觉肚饥,还能预卜人间祸福。此后,她经常邀集几个相好的姐妹外出“问仙”,一去就是十天半月。有一次她们回来后,说是到了罗浮山,见到葛仙翁、黄野人等,还带回许多野果。何仙姑父母听后十分焦急,决定对她加以管束,就给她找了个姓冯的婆家,择定良辰吉日让她成亲。但何仙姑万般不从,情急之下跳入家门口的水井。母亲来不及施救,只抓住她的一只花鞋。

唐天宝九年(750),传说有人见到她与众仙回乡云游,也有传说她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又一次出现于家乡小楼,还有人看见她坐在西园寺(今增城市挂绿园)一棵荔枝树下绣花鞋,把一根绿色丝线挂在树上。至今这棵荔枝所结出的果实,果身上均有一道绿痕,这就是增城挂绿荔枝名字的由来。后来,人们在何仙姑住的地方建了一座何仙姑庙(现增城区总工会办事处),还在她的家乡小楼镇建了何仙姑家庙。后者至今尚存,大门贴有一副对联为“千年履迹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家庙旁有一眼古井,上刻有“仙源涓涓,饮者万年”、“咸丰八年(1858)重修”等字样。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何仙姑诞诞期都要做大戏,少则三五晚,多达几个月,有一年做大戏的时间甚至长到搭棚的树头都发芽了,戏班还没走。当时,每逢诞前一天即三月初六开始,何仙姑家庙旁的那口井就冒烟。传说那是仙姑洗澡,后来不断有人来要“仙汤”,据说可以治病,故来者络绎不绝,连附近仙湖、新楼、高原、岗坳等乡的民众都特意前来。当时的庙祝还用井水煮红枣冰糖水分发给群众喝,据说可解饥止渴。来求“仙汤”的民众,要带香烛、钱粮回馈给庙祝。初七诞日那天,备齐三牲致祭,请道士打斋、念经、作水陆道场等。村里演戏、放烟花,人客来往,熙熙攘攘,闹上十天半月。据当年庙祝何淦清先生称,那期间凡姓何的人来到庙里,一宿两餐全由庙里包下。所以一些穷苦阶层都来凑个热闹混饭吃。此俗在新中国成立后废弃。

改革开放后,增城挂绿园及家庙一带已开发为旅游景区,供民众游览拜祭。挂绿母树经过精心培植,结出的挂绿佳果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何仙姑诞也因之扬名四海。

圣妃诞

每年的三月初三是封开的圣妃诞庆日。圣妃是指传说中的刘三妹。相传,秦汉时封开杏花斑石村有一个歌仙刘三妹,她聪明过人,贤淑端庄,能歌善舞,擅长用歌声歌颂人们的幸福和欢乐。后来刘三妹和一位皇子喜结连理,被封为圣妃。即使贵为圣妃,刘三妹也没有忘记为民做好事。当地常年干旱,民众生活艰苦。为了抗旱,歌仙刘三妹登上斑石顶唱歌,鼓励村民战胜旱情,争取丰收;用髻钎在大斑石上和石脚下分别找到两眼泉水,供人们饮用及灌溉。不久,当地便成了土地肥沃、花果飘香的好地方。

后来,有一次西海龙王赴王母娘娘蟠桃盛会途经此地,见东有白马,西有麒麟,两山对峙,斑斓巨石横空出世。不但峰异山奇,更有广信河水蜿蜒北曲,高低倾泻成瀑布飞泉,颇有灵秀之气。于是他与吕洞宾商议,想联手趁夜移石填径,蓄水浸田,形成湖泽,将此地占为己有。所幸他们密谋之事被刘三妹得知。当其于夜色下作法移石填湖之际,刘三妹引吭高歌,唤醒公鸡齐齐啼鸣报晓。百姓于是纷纷奋起反抗,遏止了西海龙王与吕洞宾的倒行逆施。后来刘三妹成了仙,依然坚持为民做好事。

后人为纪念这位仁慈济世的圣妃刘三妹,于唐宋年间在斑石下建起一座圣妃宫来供奉她。圣妃宫曾在明嘉靖年间重修,建为一座两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其前后座均有对联,其中一联为“枕巨石千寻,天生凤阁;面平田百亩,地见龙文”。

封开大斑石有“天下第一石”之誉,是一块硕大无朋的球状花岗岩,高191.3米,长1365米,宽659米,周长4100米,占地1101亩。《太平寰宇记》说“其石五色,故曰斑石”。此石以“一石成山、五彩斑斓”的奇绝为美,更以完美无缺、气势磅礴的气势立于天地之间,被海内外人士称为国宝。有亿万年历史的大斑石,如今已成为当地旅游景观的一大亮点。每年的“圣妃诞庆”期间,当地都在大斑石举行登石、攀岩、祈福、游乐、美食等活动。现在,大斑石顶上还保留着刘三妹的对歌台。每年的春节和三月初三“圣妃诞庆”、中秋节,村民们都会相聚此处对歌。

2004年4月21日为农历三月三,有千年历史的封开杏花镇圣妃诞庆重启仪式在古广信河畔的“天下第一石(大斑石)”景区隆重举行。当天,大斑石前八音齐奏,群狮起舞,鞭炮雷鸣;古榕树下山歌缭绕,人头攒动。一万多名来自海内外及四乡八邻的游客和群众参加了诞庆活动。庆典开始,众人齐颂“文歌圣妃、圣妃开颜”,紧接着举行进“八柱圣香”、奏“八音圣乐”、鸣“八盘圣炮”和“百狮朝拜”等活动。圣妃诞庆日还有著名的五马巡城舞、麒麟白马舞、对歌、品酒及万人攀登大斑石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庆祝活动。诞会之日,一浪接一浪的对歌声响彻群山。对歌是当地的习俗,即使有些村民不懂文字,也能随口唱山歌。无论对方问什么问题,他们都能随口以唱歌的形式作答。古老的麒麟白马舞舞出了古时状元省亲的欢乐热闹,状元郎坚如磐石的爱情也在四处传唱。也有游人大显身手,沿着悬崖峭壁攀登“天下第一石”。也有人在杏花山庄悠然吃起杏花鸡,喝上杏花醇酒,品尝山果野菜的独特滋味。

日娘诞

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是传说中的“日娘诞”。这天,顺德一带的妇女总要聚集在一起,买些香烛果品到东门外致祭,以纪念日娘诞辰。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俗,每于岁之八月二十五日,妇女群为日娘称祝,识者笑其不典,盖日而又娘故也。然据故老相传,则别有故实。先是东门外,有某妇名日娘者,素工刺绣,女子从学者多,既死无子,其徒弟相率于其生日致祭,八月二十五,即其生日,故他县皆无之。因其为女红师,故其祀事一邑也。”由此看来,日娘原是一位刺绣大师而非神。顺德大良一带更流传说她姓陈,日娘是她的小名,家住大良东门城外,无儿无女。当时不少妇女跟她学艺,拜她为师。她去世之后,妇女们怀念她,便在她生日——八月二十五日那天祭拜追思。年复一年,渐渐把日娘神化了。后人就以为日娘是神人了。

日娘诞的形成与顺德以养蚕缫丝和刺绣为主体的传统经济背景有很大关系。据《岭南杂俎》载:“此风顺德一带尤甚,据说该邑东门外有一妇人,名日娘,素工刺绣,女子从学者甚众,其本人无子女,死后其徒每逢其生日必来致祭,其生日即八月二十五日。”人们在当天中午用芋头、柚子等供品祭拜日娘。后来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拜日娘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消亡。

冼夫人诞

冼夫人,高凉郡(今广东阳江)人,是6世纪中国越族一位杰出的女领袖,以善谋、勇敢著称。梁大同元年(535),冼夫人嫁给罗州刺史冯融之子冯宝,后曾带兵平海南黎族动乱,后来又奏请朝廷建置崖州,使海南与中原恢复了直接联系。其间,她积极为海南当地的群众办实事,引进种植技术,发展生产,使当地群众过上太平日子。另外,她一生坚持与汉族团结友爱,保障地方秩序安定,被人们尊称为圣母,隋文帝时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纪念她维护国家统一和黎汉民族团结的功绩,后人在海南琼山新坡镇修建了冼夫人庙。

在广东茂名高州,冼夫人被称为“高凉郡主冼太夫人”,简称“冼太”,表明她是高凉郡治良德县雷垌村人。高州民间有多间奉祀冼太的庙宇,均称“冼太庙”。深圳良德冼太庙始建于唐朝,初时全称冼太夫人庙。清同治三年(1864),同治皇帝御赐冼夫人一幅“慈佑”金匾,金匾安置于良德冼太庙内。该冼太庙重修时,人们将写着“慈佑冼太夫人庙”的门牌与“冼太夫人庙”门牌并列挂上庙门门额。门口两旁贴上对联“良称女将,德配坤舆”,良德人以此表达对冼太的崇敬和颂扬。自良德冼太庙建立以来的一千余年中,良德和雷垌两地群众一直流传着初一、十五拜冼太的习俗。当然还有给小孩子契冼太、遇困求冼太、诞辰祭冼太等传统风俗。此外,人们还于实现愿望后定期内还愿。一般是求神时许下什么就还什么,通常有添灯油钱、赠旗、演戏等答谢形式。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是冼太诞辰日,高州城乡凡有冼太庙处,均于诞日前后数天内,演戏祭奠冼夫人。冼太诞庆在良德、雷垌、长坡、东岸等冯冼两氏聚居地尤盛,各地都举行各具特色的纪念活动,主要有冼太更衣会、送冼太回家、冼太亚嬷会等活动形式。

十一月十四会称冼太更衣会,接冼太回娘家。良德是古时高凉郡府的所在地,冯宝是当时的高凉太守。出生于雷垌村(今属长坡镇)的冼夫人,嫁高凉太守冯宝后居住在高凉良德。因此雷垌村冼氏乡民把良德认作冼太(他们称姑太)的夫家。

每年冼太诞前,雷垌村都会派人到广州定制冼太衣裙。在十三日下午,雷垌冼氏群众抬着烤全猪和购回的新衣裙,到相距十二里路的良德冼太庙拜祭冼,午夜十二时由庙祝为冼太神像沐浴,更换新衣裙。十四日早上请冼太(用神轿抬着冼太行宫像)回雷垌探娘家,一路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沿途经过白鹤、长田、思茅园、木威等村,村民争相迎拜冼太。雷垌村乡民及其请来的亲朋好友排着长队,鞭炮齐鸣,迎接冼太回娘家。接下来连续七八天都举行纪念活动、演木偶戏等等。

十一月二十二日会送冼太回家。有迎必有送,雷垌人按惯例接迎他们的姑太回雷垌村住过八天后,就要将其送回去。二十一日下午,雷垌村再次旌旗招展。群众又成群结队,锣鼓喧天,抬着刚杀的猪等三牲祭品,送冼太回良德冼太庙。良德群众则列队欢迎、鞭炮齐鸣地迎接冼太回到良德冼太庙。二十二日早,良德冼太庙也杀猪祭祀,良德和雷垌两地群众共同拜祭冼太,并在庙内分猪肉和聚餐。

十一月二十四日是冼太诞辰日,也称为冼太亚嬷会,是纪念冼太诞的正日。当天早上,雷垌村村民成群结队抬着猪等三牲祭品来到良德冼太庙,和良德村村民共同拜祭冼太,并连续几天演木偶戏庆祝。建国前,毗邻雷垌和良德的化州也有接冼太的习俗。在冼太诞前几天,他们便到高州城迎接冼太到化州,一路上各村庄都有“抢拜”的习惯。抢拜完毕,当晚还进行演戏、游行等活动。

婆娘诞

农历四月初八是婆娘诞。婆娘诞起源于远古时代,据传是纪念母爱的一种仪式。相传古时有一个有钱太太难产,当一位名叫“金花”的丫鬟一到产房后,孩子便顺利出生。后来,人们将金花神化,尊称她为“金花夫人”,称其能保佑孩子平安。婆娘诞也称“金花诞”,婆娘神有两个诞辰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正诞,农历四月十七则是老诞。由于旧时孩子的健康难以保障,于是很多人家都供奉金花夫人。有的人家在房间里摆放神位,上面写着“金花保主惠福夫人”。有的人家在家中木床下放个盘供奉金花夫人,还在盘里烧元宝,之后便拿着灰烬倒在河涌里,让金花夫人收下。此外,有些人家还在地主公神位旁敬奉“金花夫人”。

过去在佛山,一般妇女在结婚生育后,就开始供奉婆娘神,神位就设在夫妻卧室的床头下。人们一般在床头底下的墙壁上贴张红纸,写明某某神位,也有放置一个陶瓷女神塑像的。每逢重大节日,家中妇人必烧香供奉,以祈妇幼安康,也有祈求多生育、小孩好带养之愿。农历四月十七日,佛山石湾一带妇女举办婆娘诞祭祀活动。婆娘诞早晨,当外婆的需带上猪肉、生果、包点等供品到出嫁女的家中,探望女儿和外孙。女儿即把母亲送来的供品摆放在婆娘神位前,烧香礼拜祈求神明。为感谢母亲的关怀,女儿以礼(红包)答谢母亲,或请母亲留下共进午餐。送走母亲后,妇女就把这些供奉过婆娘神的生果、包点等分派给自家的小孩和相熟人家的小孩。传说小孩吃了这些供品后,便会趋吉避凶、健康成长。

是日,送子娘娘庙也十分热闹。从清晨开始,便有狮子队从四乡舞来,人们到庙中祭祀,求吉求财。庙堂中央,花灯高悬,周围挂满红白彩带,求子者摘取白色彩带,求女者摘取红色彩带。门前还有各色花果摆卖,如一串串的葡萄,寓意多福,特别畅销。善男信女祭拜后,捐香油钱,求签问卜,再把彩带和签纸带回家中,供在祖宗神位前,以求灵验。

佛山的另外一些地方则在农历四月初八过婆娘诞。当天,人们把“水桶”、糕点、水果等供品安放在神位前。“水桶”是婆娘诞必不可少的祭品。这“水桶”是由纸片串制而成的,将四个红色的小“水桶”与花状剪纸用线相连,寓意用水桶浇灌花草,家中的孩子可以沐浴露水健康成长。糕点当中,家人自做的栾茜饼是最独特的供品。制作栾茜饼首先要将摘下的栾茜叶(一种植物叶子)放到沙盆里磨烂,然后将其汁液倒入煮好的糖水搅拌均匀,接着加粘米粉或者面粉揉成团状后,再放入元宝、鱼、石榴等形状的印模里蒸熟,栾茜饼便做成了。蒸熟的栾茜饼又香又甜,有驱湿、暖胃等功效,孩子们都很爱吃。由于只在婆娘诞时才能吃到香甜的栾茜饼,过去很多孩子都期待着这天的到来。于是,民间又有人将这天看作是中国传统的儿童节。婆娘诞当日,孩子们除了能吃到妈妈做的栾茜饼,也很期待外婆挑着的“外婆茶”。外婆茶并不是茶叶,而是指猪肉、糕点、水果等礼品。见到外婆送礼到来,外孙一家人都很高兴。这种做法表明外婆对外孙成长的关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