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梦”与理论工作者的使命

“中国梦”与理论工作者的使命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方面的“理论自信”。(二)实现“中国梦”需要理论工作者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所应该承担的重大理论责任。此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仍然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中国梦”与理论工作者的使命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袁中树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不是在现实之外的抽象的“理论游戏”,它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做出理论上的同应和自觉。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作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者,在当代就要充分领会中国梦的时代精神、解读“中国梦”中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承担起当代中国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使命。

一、理论工作者对“中国梦”的理论态度

(一)“中国梦”需要理论工作者的理论自信

从理论本身来看,马克思主义是“顶天立地”理论,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真理。经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方面的“理论自信”。另外,从实践标准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成功的。伟大的实践上的成功,必然有伟大的理论作为指导。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有力的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地位的巩固、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都从各个实践角度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这正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理论自信”的根据所在。

(二)实现“中国梦”需要理论工作者关注国家发展战略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至关重要的。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既不能走“因循守旧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我们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问题。但是,并不能因为仍然还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我们要从历史的高度出发,从大局出发来看待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这其中包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总之,十八大报告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总体布局以及国家发展目标。因此,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完整性。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理论工作者承担理论责任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要在充分理解中国梦的时代精神基础上明确当代的理论责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理论,主要取决于理论工作者对理论的凝练、概括、总结和创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过程,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就意味着理论工作者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在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所应该承担的重大理论责任。

二、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职责

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贡献,要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要建构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要增加说话的分量,真正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国梦”的要求上来,切实把中国梦的时代精神转化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一)学习和宣传“中国梦”所表征的时代精神

统一意志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科研全过程,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时代精神,更好统一思想,意识形态的功能是任何学者都不能否认的。深入研究中国梦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实施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认真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好中国梦的时代精神。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知识分子的认同,这种认同不是绝对的服从,也包括充满热爱的批评。我们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这样,理论研究才能有所进步。

(二)解读和解释“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中国梦”的思想当中,有许多是关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具体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上给予阐述,让大家认可、接受。因为一个具体的政策的制定,背后必然存在着相关的理论支撑。而只有在理论上对政策的根据进行论证和阐释,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国家政策为什么要这样制定而不那样制定。此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仍然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如我们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目前还只是以组成部分的方式对其做了概括,而其具体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比如,报告中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时候,人们自然会产生疑问,这是否是可能的?它的根据是什么?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上对各个政策做出解释。再比如,关于公平正义原则问题,究竟什么是权利公平?什么是机会公平?什么是规则公平?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理论工作者对其加以进一步的论证和解释。

(三)探索和解答“中国梦”提出的具体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库”的作用。“中国梦”中包括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怎样建成小康社会,又包括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比如,在发展目标中提出“进入创新到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提出了“如何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如何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如何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答。“中国梦”虽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但是,并不意味着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理论上的问题。如果不能探索和解答其中提出来的问题,就会影响我们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进程。为此,就要进一步探索建立优秀社科成果形成机制和转化机制,确保社科研究成果能够进入决策机制。

(四)创新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我们在“中国梦”的时代精神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前沿性的热点问题。前文提到了理论自信,但是,理论自信并不是理论封闭。我们不是因为现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固步自封。相反,要在面向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使我们的理论真正结合中国的国情,真正解决问题。

理论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最为艰巨的理论职责。国家的文化建设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国家自己的文化。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历史上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具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崭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具有一种科学精神和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国梦”中所要求的文化强国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步,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