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贺兰山岩羊何以有这么大的胆儿

贺兰山岩羊何以有这么大的胆儿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贺兰山,几乎没有它们的天敌。贺兰山已被划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岩羊家族的真正大繁荣,还是宁夏在全境实行禁牧后的事。据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调查,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在近几年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据专家测算,贺兰山岩羊的最大容量,每平方公里应该在20只以内。目前,贺兰山岩羊种群已经出现退化的迹象。据调查,贺兰山岩羊现在的雌雄比例为46∶54。看来,贺兰山岩羊的生活是该变一变了。
贺兰山岩羊何以有这么大的胆儿_满眼风光:全2 册

听说贺兰山上野生岩羊的胆子越来越大,见到陌生人也不躲不藏,我一直想上山亲眼见识一下。

最近,我终于成行。临出发时,我特意带上了照相机,希望能捕捉到岩羊的身影。结果,进山不久,我就与到低坡觅食、到沟底喝水的岩羊们“不期而遇”了。它们那悠闲自得的神态、那有恃无恐的“作派”、那憨态可掬的形象,真让人惊奇、羡慕、爱怜。我兴奋地在车内举起照相机抓拍。摄入镜头的岩羊,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形单影只,或低头饮水,或抬头观望,或悠然觅食,全都从容不迫,毫无惊慌之态:你看,贺兰山真的成了他们的“乐土”了。

随意拍几只自由活动的岩羊,只是“小菜一碟”;远距离观看就欣喜异常,也显得有点“少见多怪”了。对于工作在贺兰山上的林业管理人员来说,看到五六十只,乃至一二百只的岩羊群,也是司空见惯。不仅如此,他们与岩羊的“亲密接触”更是随时的、大量的,足以让人羡慕得要死:曾有管理人员定期带上食物来喂它们,它们更是毫不畏惧、毫不客气地接受了人类善意的“馈赠”、满心欢喜地享用这“嗟来之食”。久而久之,“馈赠者”与“受赠者”便达成“默契”:到了固定的时间,它们就如约来到同一地点:送食的,吃食的,全都乐得其所,各自尽兴。

对岩羊来说,贺兰山是他们的家园;林业管理人员只是这个家园的“管家”;其他人登临,只能算是“走亲访友”。客人不会侵扰主人,主人更不会躲避客人。

贺兰山岩羊,并不是从来就有这么大的胆子。它们的胆子,是人类给它们的。它们的祖辈也曾“胆小如鼠”、见人就躲,一尥蹶子就逃得无影无踪了。这种善于在岩石间游走、攀登的野生动物,不仅可以走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且可以登到别的动物无法达到的高度。在贺兰山,几乎没有它们的天敌。但是,出乎意料,人类曾一度“升格”为它们的“天敌”:就在几十年前,滥捕乱杀岩羊、以食“野味”为乐趣的事还发生过呢。在极少数中老年心中,至今还保留捕杀、烧烤岩羊的记忆。

岩羊,只分布在我国新疆、西藏、宁夏等少数地区,其数量比藏羚羊还少。由于岩羊种群数量减少,便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到了20世纪80年代,贺兰山的岩羊就不足1800只了。随着管理的加强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贺兰山在最近二三十年基本解决了乱捕滥杀岩羊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十几年,贺兰山就再没有岩羊死于人类的枪口之下。人,不再是岩羊的“天敌”。对于寿命一般只有十几年的岩羊来说,死于非命的噩梦,只属于它们的祖辈。而它们从没有听见过枪声、钻进过圈套、登上过砧板。在“和平环境”下,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已经很久了。

贺兰山岩羊命运的改变,与贺兰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很大关系。贺兰山已被划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两年又实施了扩界工程。那里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979年的10.4%,提高到13.4%。而植被则由10%提高到40%。不光岩羊数量有所增加,马鹿、石鸡、蓝马鸡等野生动物也不断增多。

贺兰山岩羊家族的真正大繁荣,还是宁夏在全境实行禁牧后的事。那是2003年5月,按着自治区的部署,原来在贺兰山上放牧的14万只羊全被赶下了山,回到羊圈里“吃等食”。这个旨在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竟为野生的岩羊腾出了很大的生存空间。野生岩羊,乘机迅速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据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调查,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在近几年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1995年调查,贺兰山岩羊总数在8000~12000只之间。而10年后调查,岩羊总数则已增加到1.5万~1.7万只,岩羊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6只。这样的密度,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对于缺林少绿、植被稀疏的贺兰山来说,这已经逼近极限了。据专家测算,贺兰山岩羊的最大容量,每平方公里应该在20只以内。

由于四周都被人类占据、长期与外界隔绝,许多野生动物生存的地方都形同“孤岛”。贺兰山岩羊也不例外,由于它们没有与其他岩羊交流的机会,便在演变进化中逐渐形成岩羊亚种。而这种岩羊亚种,保存了独特的基因,与其他地区的岩羊有显著的区别。

没有异族入侵,没有外界骚扰,没有大灾大难,贺兰山的岩羊活得倒是无忧无愁。但是,“多愁善感”的人类倒替它们犯起愁来。而这个“愁”,真的不是“杞国无事忧天倾”:如果岩羊照这个速度无节制地繁衍下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它们不仅会吃光山上的植物,而且会在其中毁灭自己。目前,贺兰山岩羊种群已经出现退化的迹象。据调查,贺兰山岩羊现在的雌雄比例为46∶54。这对于野生动物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合适的比例。

贺兰山岩羊种群的密度,必须降下来,降到一个合理的数额!这既是生态保护的需要,也是岩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降低岩羊的密度,通过什么途径降低岩羊的密度?就此,近几年曾发生过不少争论,而且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关专家还专门到宁夏进行考察、论证。有人主张人工淘汰一批“老弱病残”,留下青壮、优质岩羊,有利于岩羊发展;有人希望引进岩羊的天敌,让狼等食肉动物帮助人类淘汰应该淘汰的岩羊;有人建议在贺兰山开辟国际狩猎场,既可以降低岩羊密度,又可以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是,争论了几年,至今仍没有采取任何措施。2005年,有关部门曾有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之议,因为反对呼声很高,只好搁置。这一“搁置”,就是几年。

最近,我在宁夏又听到此议。有人说,采取狩猎的方式降低野生动物种群密度,在当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做法。打公不打母,打弱不打壮,打老不打小,有选择地淘汰,有助于岩羊种群的发展,岩羊不会越打越少,反而会越打越多。打多打少,可以根据情况而定,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有关部门手中。况且,打一只岩羊,可以有3300美元的收入,颇为诱人。不过,枪声一响,岩羊宁静的生活就打破了,岩羊的胆子也就没有这么大了。

当然,人工淘汰被列入保护名单的野生动物,又与现行有关法律有冲突,更不是随意而为的小事。

有关负责人说,到底应该怎样对待日益增多的岩羊?应该早定方略。何去何从,尽快了断,不能无限期拖下去了,拖到后来就会陷入被动。

看来,贺兰山岩羊的生活是该变一变了。它们不想变,人类就得帮助它们变。

(原载2008年4月18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