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李元昊易服立国家的故事

李元昊易服立国家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元昊易服立国家仁宗天圣年间,三司副使王磁到定州调研贡赋和财政情况。十二月,宋真宗召集朝臣讨论灵州战事,众人议论纷纷。李沆的主张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放弃。张齐贤大失所望,曾致尧则听说不出他的所料后,便明确拒绝张齐贤,不予从行。李继迁进占灵州后,将其改名为西平府,作为都城。李继迁也不例外,拿下灵州,就是他取得的阶段性历史成果。

李元昊易服立国家

仁宗天圣年间,三司副使王磁到定州调研贡赋和财政情况。

王磁和定州长官曹玮是初次见面,曹玮打量着王磁,恭维王磁好面相,王磁笑问莫非你会相面,曹玮笑言略知一二。

二人坐下闲聊,话题先是围绕财政开支展开,自然就扯到这些年来用于西夏战事的大量军费上头。曹玮郑重地对王磁说道:“以相法论,君以后当做枢密使。我有一言奉告,愿君多多留意。早年我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做官,听说西夏赵德明每年派人以羊马与我国互市,以贸易多少定赏罚,常常因此杀人。他的儿子元昊才十三岁,劝阻说:‘我们西夏以羊马立国,反而给中原使用,换得的不过是茶叶、布匹之类轻浮无大用的东西,只能使我国国民变得更加骄惰。如今又因此杀人,太不应该。以后茶布渐多,羊马日少,我国就会逐渐被削弱。’李德明从此才停止杀人。”

“我感到奇怪,想知道李元昊是个怎样的人物,就悄悄派人去画了他的相貌,”曹玮把王磁的狐疑全看在眼里了,他继续说,“从李元昊的画像看,他的确高大魁伟,相貌不凡。我担心李德明死后,李元昊必为中国大患。”

灵州惨败

咸平四年(1001年)九月,李继迁率军攻清远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观察使杨琼驻兵庆州,坐视不救,都监段义逾城投降,清远军随即就被李继迁攻陷。

清远军在灵州东南,它落入李继迁手中后,灵州便成为孤城一座。

十二月,宋真宗召集朝臣讨论灵州战事,众人议论纷纷。知制诰杨亿主张放弃,理由仍是张洎那一套:不以无用之地疲敝中国;陕西转运使刘综主张坚守,理由是:灵州民淳土沃,为西部要塞,弃灵州则沿边州县皆不可保。朝中多数人持后者的看法。宰相李沆则说只要李继迁不死,灵州迟早必失,因而主张将灵州之民迁入内地,使它变为空城,既可免去内地戍守的负担,又可免除它对内地的威胁。李沆的主张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放弃。兵部尚书张齐贤主张坚守,他说城中百姓和守兵不可被抛弃,朝廷应发兵救援,而且应当发大兵。

张齐贤是一代名相,是宋太祖发现推荐给宋太宗,然后又在宋真宗手里得到大用的重臣,所以,他表态发言等于一锤定音。

宋真宗采纳了张齐贤的建议。

闰十二月,宋真宗从北部边境调大将王超,委任为西面行营都部署。以环庆路(庆州)都部署张凝为副职,大内副都知秦翰为钤辖,率步、骑兵合六万人入灵州。

咸平五年(1002年)正月,又将张齐贤派赴西北,任邻宁、环庆、泾源、仪渭、镇戎军经略使,判邻州(今陕西彬县),原来在环庆(在今甘肃东部)、泾原(在环庆西)、永兴军(今陕西长安)等处驻守的军队都听张齐贤调拨。

张齐贤想拉户部员外郎、直史馆曾致尧给他当助手,于是,他给朝廷上书,申请委任曾致尧当邻宁等路的经略判官。

张齐贤找曾致尧商量,曾致尧向张齐贤提出质疑:“现在西夏已经集结了十万兵力,王超被委任为都部署,又委任你当经略使,你这个经略使不过是一介儒生领二三文臣,能干啥?不过是个摆设罢了。你想想,王超能听你指挥吗?退一步说,你我只能设计谋略,不能亲自带兵打仗,如果王超不听命,那就毫无办法了。你最好先去奏明皇上,请求有节制诸将的权力,否则无用。”

曾致尧的这番建言里,有对大将王超极不信任的尖锐的议论,他为什么这么肯定王超一定不听张齐贤调遣呢?从大的方面说,是他看到朝廷给张齐贤的授权范围不明晰;从小的方面说,是他了解武将认为文官不懂军事的传统偏见始终存在。这些还都是表面现象,要往内在里说,曾致尧是不是已经看透了王超的本质了呢?《宋史》对王超的盖棺定论中有“临军寡谋,拙于战斗”的评价,对于“大将”而言,这话就是否定性的。两年后(景德元年,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带兵南征之时,王超坐镇唐河竟按兵不战,坐视辽军深入宋境,作壁上观。曾致尧是唐宋八大家之中曾巩的祖父、孔门弟子“宗圣”曾参的后裔,曾致尧本人也是进士及第,所以,他对事对人的观察和分析,都是细致入微和明察秋毫并充满理性的。

张齐贤听了曾致尧的分析,深以为然,回头就奏明朝廷,要求明确权责,宋真宗给他的解释是他只有调发州郡驻兵的权力。张齐贤大失所望,曾致尧则听说不出他的所料后,便明确拒绝张齐贤,不予从行。吏部郎中直集贤院田锡也奏请说,派遣张齐贤等为经略使,是宰相、枢密使不知兵事才能作出的错误决定。田锡以“直谏”闻名,德高望重,范仲淹曾称颂他是“天下正人”,苏东坡也赞扬他是“古之遗直”。

给张齐贤、曾致尧、田锡等人作这些介绍,是想说明,当时有多少优秀而著名的历史人物,卷入了这场没完没了的争论之中。但是,当这些著名历史人物争得唾沫星子乱飞的时候,灵州前线的将士们却在流血,在望眼欲穿地等待朝廷派兵支援他们。

但是,朝廷的决断没那么快。

由那么多聪明的脑子组成的朝廷,办起事情来,却是慢吞吞……

大概是因为过年?正月里来是新春。

慢吞吞地,拖到了正月二十七,宋真宗才免去了辩论得心急火燎口干舌燥的张齐贤的经略使职务。

宋朝君臣闹闹嚷嚷,所有的事情都悬而不决。

李继迁却不和任何人商量。

在封冻黄河的冰面彻底消融的三月,在春风开始向玉门关方向缓缓吹去的三月,李继迁在中国的西北一隅,集中起他的所有兵力,向饥饿的灵州城发起了猛攻。

灵州知州兼团练使裴济咬破手指,写了血书,求朝廷救援:“十万火急。”

但是,没有救兵;再等,还是没有救兵。

接着,李继迁攻破灵州,裴济战死。

李继迁进占灵州后,将其改名为西平府,作为都城。

灵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宋廷,主张放弃的和主张坚守的所有“聪明人”,全都傻了眼儿。

德明韬晦

研读历史,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取得阶段性的历史成果之后,就该死了。

李继迁也不例外,拿下灵州,就是他取得的阶段性历史成果。

李继迁还有自己的长远规划,只是,他暂时不和宋朝打了,他开始抢夺散居在灵州周围的回鹘人和吐蕃人的地盘,回鹘人和吐蕃人为了生存,只能附宋抗李。

宋朝丢了灵州丢了脸,痛定思痛,只能采用给回鹘和吐蕃人封官许地、“封土建侯”的老办法,分散牵制和瓦解李继迁的力量。比如宋朝封吐蕃的六谷部首领潘罗支为朔方节度使,名义上让他统治西凉,以刺激他和李继迁作斗争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这真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咸平六年(1003年)十一月,能征惯战的李继迁打下了西凉府(今甘肃武威),潘罗支向李继迁投降,不过,潘罗支投降李继迁和李继迁当年投降曹光实一样,是诈降。

诈降往往和杀机并存。这个道理李继迁是知道的,他就是这样诱杀了曹光实的。他只是没想到,或者是没有觉察到,潘罗支已经秘密联络了其他部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准备伏击他。李继迁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叫什么名字不好考证,但对于李继迁来说,那条路就叫“死路”。

在劫难逃,李继迁遭遇伏击,一支流箭射中他身体的要害部位,部下拼死将他抢回灵州。

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李继迁死,他二十三岁的儿子李德明继位。

宋朝守边大臣请求乘李德明新立,与宋朝无恩无怨的机会,下诏书抚慰,改善双方之间的敌对关系。朝廷如言而行,同时又鼓励河套以北、以西的蕃部各族归顺朝廷,规定能率部下归顺者授团练使,赏银万两、绢万匹、钱五万缗,茶五千斤。康奴、移移等部族纷纷来降。李德明也遣使归顺宋朝。

自李继迁末年,宋朝就采取扶植西夏周围蕃部以抑制西夏的政策,使李继迁死前认识到没有巩固的后方,便不可能与宋朝和契丹抗衡。所以他留下遗嘱,要李德明先与宋朝结好,集中力量对付周围各蕃部,以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

因此,直到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十月,李德明去世以前,宋、夏之间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景德三年(1006年),双方交换誓表,缔结盟约,宋朝册封他为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持节都督夏州诸军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国、充定难军节度,银夏绥宥静等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使,西平王。又赐给“推忠保顺亮节翊戴功臣”的称号。赏赐的银、绢、器物更是无数。

封官许愿一大堆,赏赐金银财宝一大堆,宋朝给了李德明两大堆东西,就是想给他造两座坟茔——怕一座不够——安葬他,希望他到死也别再找麻烦。

李德明对宋朝的用意看得很透,他的态度表现得很配合。

其实他不仅归顺宋朝,对辽国也采取顺从的姿态,同样接受了辽国册封他的大夏国王之号。

李德明集中力量向北、西发展,回鹘人射杀李继迁之后,李德明就和回鹘人结下了梁子。北面贺兰山一带及河套以西直到甘(今甘肃张掖)、沙(今甘肃敦煌)、西(今新疆吐鲁番、善鄯等地)等州都是回鹘人的聚居地。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起西夏开始进攻回鹘,直攻到河(今甘肃临夏)、甘二州,终于报了杀父之仇。

西夏自李继迁时起,已经有了自己的都城、独立的官僚机构和其他制度,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所不足者一是没有正式称帝,二是还没有相对稳定的边境或疆域,三是没有正式的年号和国号。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李德明追赠李继迁为“孝光皇帝”,他自己却不称帝,显得耐心十足,不争朝夕。

在李继迁和李元昊之间,李德明除了起着生物学意义上的垂直传承作用外,还承担着从西夏崛起到建国的承先启后的过渡责任。李德明绝对不是没有野心,在辽宋的挤压之下,如果他的野心过于膨胀,他就可能国破家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为了给儿子打造一个过硬的巢穴,牺牲野心他在所不惜。

有人认为这叫洒脱,在中国历史上,曹操和司马懿、司马昭父子等都是玩洒脱的花样高手。

李德明不属于曹操和司马父子一类,他是把洒脱玩成耍脱了: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就在建国称帝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五十一岁的李德明撒手人寰。

野心影响了他的正常发挥,也影响了他的正常寿命。

元昊建夏

李元昊,后来改名曩霄,乳名嵬理。自幼聪明慧巧,善绘画,通佛经和法律,识得蕃汉文字,胸有大志。即位后,一面继承父业,继续向西发展,使疆域除了包括陕北五州,宁夏灵、盐等州以外,还占领了甘肃的凉(今武威)、肃(今酒泉)、瓜(今安西)等州。他努力进行内部改革,大量吸收汉族士人加入他的政权,以求改革、完善西夏各项制度。

李元昊少有大志,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又特别倾心于(www.guayunfan.com)学习讲授治国安邦之策的著作,勤于思考、见解独到。年轻的李元昊注重仪表,喜欢摆阔,常常是白衣黑冠,身佩弓刀,出乘骏马,前呼后拥。宋朝名将曹玮当定州长官,很想一见李元昊的真面目,始终没有机缘,便派人暗中摹画了李元昊的状貌。曹玮见了图画,不由惊叹:“这是真英雄!也是中国的大患。”

李元昊不满足于整日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尤其瞧不起父亲李德明向宋称臣。有一天,李德明开导他的毛头儿子:“如果我们长期进行战争,那么人民就会长期困顿,我们党项族三十年来穿绫罗绸缎,吃精米细面,样样齐全,吃穿不愁,完全是仰赖宋廷的恩情,做人做王,都不能忘恩负义!”

李元昊竟反驳父亲道:“穿皮毛,放牛羊,这是我们的民族习惯。英雄在世,应当成王称霸,穿得那么好看有什么用?”

老子开导儿子,反被儿子教训一通,不过李德明还是暗暗称赞儿子的见识不凡,真要生一个酒囊饭袋纨绔子弟,那才让人失望呢!

李元昊二十四岁时,奉父命率军进攻甘州(今甘肃张掖)的回鹘。当时,以甘州为中心的回鹘政权,以及占据西凉的吐蕃,都和宋朝结成联盟,挟制党项扩张。为了巩固和发展西夏政权,李德明决定实施攻占河西走廊的战略,让李元昊担起西进的重担。李元昊随即挥兵突击,直捣甘州,回鹘可汗防不胜防,只能缴械,甘州城被一举拿下。李元昊一战成名,威名远播,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的部族闻风丧胆,相继降夏。回师途中,他又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突袭西凉得手。李元昊凭借显赫战功而被册封为太子。

突袭甘、凉的胜利,使党项的势力扩展到河西走廊,实现了李继迁建立根据地的遗愿,打牢了西夏政权的基础。

年轻气盛的李元昊拥有了和宋朝、辽朝分庭抗礼的资本。

李德明病逝后,李元昊在兴州(今宁夏银川)继位,掌握了西夏政权。这个时期,西夏所控制的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领土面积广阔,形成了和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前面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李元昊的自尊心十分强烈,他不喜欢仰人鼻息,他不想委委琐琐。所以,他一上台,他个人的自尊心,就转化成为民族的自尊心,因为他成了党项民族的代表人物。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加强民族凝聚力,更主要的是为了收获党项民族的人心,李元昊把唐、宋王朝赐封给他们祖上的李姓、赵姓统统抛弃,改姓嵬名,自称“吾祖”。“吾祖”是党项语“青天子”的意思。

李元昊脱汉自强,给人一种光芒四射的力量,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比如慎终追远、认祖归宗等,无疑是受了汉文化熏陶的典型例子。他可以将套在身上的锦绣罗绮撕剥下来,扔到脚下,但是他永远不可能把浸润到心灵中的汉文化因子过滤出来。

所以,我们将李元昊称帝之前的一些言论举动,理解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装束。更进一步地讲,这些只是他别出心裁的统治方法或驭人之术而已。

李元昊自认为祖先是鲜卑拓跋氏,为了怀念祖先,保持旧俗,他率先自秃其发,即剃光头。

在中国古代汉人的统治地区,剃光头是一种刑罚,叫髡刑。——李元昊一翩翩伟少年带头剃光头发,足见他一往无前的勇毅和决绝。

弄成这个样子,也就和宋朝彻底掰了。

李元昊先自秃其发,后强令党项人一律“秃发”,且限期三日,有不服从者,任何人都可以处死他。一时间,党项民众争相秃发。

李元昊此举仅是在本族内执行,而清兵入关,曾经强令汉人剃头,并放出一句狠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李继迁的主导思想是联辽抗宋,一贯的做法是有利则战,势危则降,易反易复。李德明的生存哲学是自降身段,韬光养晦,一贯的做法是倚辽顺宋,拿出一仆事二主的态度,并以小鱼吃虾米的无情,恶狠狠地专心揍吐蕃打回鹘。

到了李元昊时期,就没有什么主导和一贯可言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后三国”时代。所以,李元昊不按祖、父的规矩出牌,他是怎么有利怎么来。继位后,他先同辽联姻,受辽封号。一旦两国因党项族人叛附问题发生纠纷,并引起战争,李元昊就毫不客气地和辽国大打出手,重创辽国,然后挟威重来、以胜求和,迫使辽国和他恢复邦交正常化。对待宋朝,他更是敌意丛生,自恃和辽国结盟,经常和宋军打斗。反过来,当他看到辽国出卖夏国的利益从宋渔利时,就马上和宋朝讲和,在一向坚持的名分问题上,调整姿态,向宋让步,摆脱了长期战争造成的困境,避免了当作辽与宋改善经济关系的牺牲品的危机,摆脱了两面受敌的危险。他对宋妥协,两国议和,亦从宋得到经济实惠,可谓一举三得。

李元昊审时度势,在强弱对比的力量变化过程中维护西夏的利益和尊严,在他变化无常的波诡云谲的态度后面,是他“忠实为先,战斗为务”的思想理念。

招纳贤才

办大事的人,都喜欢网罗人才,喜欢招贤纳士,使之成为自己的辅佐和羽翼。在李元昊的幕僚团队中,有名可查的有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扬廊、徐敏宗、张文显等人。除了嵬名守全是党项人,其余都是汉人。当时,宋朝人才外流情况严重,造成的外患也很深重,其中张元、吴昊入西夏一事,最能说明人才外流给宋朝造成的恶果。当然,也能说明元昊对汉族人才不拘一格的重视。

张元、吴昊都是华州(今陕西华县)人,皆是化名;还有一位姚嗣宗,是关中人。三人都很有才气,曾结伴踏勘西部地区,有立功边陲的打算,但是为人均有几分傲气,不愿自求录用,希望有人来请,于是在足迹所至之地到处题诗留字。

景祐年间(1034—1037年),范仲淹经营边事,巡察来到崆峒山(在甘肃泾源东)界,意外读到他们题写在寺院墙壁上的诗句,一如“南粤干戈未息肩,五原金鼓又轰天。崆峒山叟笑无语,饱听松声春昼眠”。再如“踏破贺兰石,扫清西海尘”等语,范仲淹思量这崆峒山叟应该是怀才不遇的士人,而且志量不小。可当他看到《鹦鹉诗》末两句“好著金笼收拾起,莫教飞去别人家”时,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学得补天术,售与帝王家”是正道,怎么能飞到“别人家”去?后来,范仲淹联系到了张元、吴昊、姚嗣宗三个人,由于他不信任他们的才学和人品,三人便奔西夏而去了。范仲淹忙派人追,只追回了一个姚嗣宗。

张、吴入西夏后,仍是刻意引人注目,先将名字改了,一个叫张元,一个叫吴昊。他们连日在兴州城的酒楼痛饮,而后在墙壁上题字,署名道:“张元、吴昊,来饮此楼。”两人的名字是将元昊拆开来叫,外人一看就明白,入国而不问禁忌,这还了得?两人先被带到官府,官员见是谈吐不凡的狂士,便送到元昊那里。

元昊问:“你们是汉人,又是读书的士子,难道不知‘入国问讳’的道理吗?”张、吴二人哈哈笑道:“姓尚不加理会,何况是名,有什么可忌讳的?”

元昊听出他们在影射他的姓氏——唐朝赐他姓李,宋朝又赐他姓赵,如今元昊姓的还是赵姓,张、吴笑他不能自立,反而要百姓避名讳,太无道理。元昊听懂他们的意思,而这正好和他脱离宋朝的心志暗合,不由肃然起敬,马上以礼相待,从此重用二人,作为谋主,与宋朝对抗。

起初宋朝不知道他们在西夏已成要人,只把他们的家属迁到随州(今湖北随州)监管,没当回事。后来听说西夏遣使假传诏书,要地方政府释放他们,又听说这两家一入西夏国境,便有乐队奏迎,宋朝才知张、吴在西夏已经发迹,后悔不迭。《容斋三笔》说,从此以后,边帅才懂得善待士人。

元昊利用汉人进行的改革,主要是根据汉制制定西夏的各种制度。如西夏官制也分文班、武班,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开封府等名。官职有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等等。元昊还据汉文,制定了西夏文字,用以翻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书,在境内流传。又设置十二监军司,相当于宋制的十二卫,分统全国军队。同时将豪族子弟中的武勇者选为贴身护卫,称为六班直,与宋朝的六班殿直也大体相似。此外还建蕃汉学校、定官服、制礼乐等等。

自李继迁逃入地斤泽时起,经过三代人共六十多年的奋斗,西夏成为一个完善的政权。当一切都粗具规模以后,元昊便在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即皇帝位,定国名为大夏,年号为“天授”,都城定为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第二年,西夏把建国的消息正式通知宋朝,宋仁宗赵桢大为光火。他认为西夏人一直是宋朝的附庸,竟敢自称皇帝,实在是无法无天!

李元昊在后期就腐化了,不理朝政,纵情声色。他死得十分荒唐,这也和荒淫有关。他是被他的次子李宁令哥刺伤后死的,原因是他霸占了李宁令哥的新婚妻子,这确实令人难堪。李宁令哥受不了夺妻之恨,于是犯下杀父之罪。李宁令哥行凶的兵器是戈,他居然用这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长杆兵器削去了李元昊的鼻子,动作堪称精确。李元昊受了惊吓,恼羞成怒,鼻创发作而死。大夏国的开国皇帝,党项族的一代英主,就这样狼狈不堪地中道崩殂了。

夺子所爱身便死,英雄没法哭鼻子。

李元昊死后小儿子李谅祚即帝位,然后,他杀掉了二哥,为父报了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