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组建省民政厅_李培福的故事

组建省民政厅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组建省民政厅_李培福的故事1949年8月8日,甘肃省行政公署成立,下设民政处,管理民政事务。翌日,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设政务处,李培福任政务处处长,孙剑峰任副处长。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了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李培福任厅长,魏自愚、鲜维峻、刘余生任副厅长。规定了民政厅各科、室职责。

组建省民政厅_李培福的故事

1949年8月8日,甘肃省行政公署成立,下设民政处,管理民政事务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翌日,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设政务处,李培福任政务处处长,孙剑峰任副处长。主要工作是接管省政府有关民政机构及救济慈善单位,负责对西进新疆部队的支前工作,调整行政区划,处理留散各地的战俘、警政人员及难民,进行社会救济,废除保甲制度,试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等。

8月26日下午2时,解放军进城后,首先接管了国民党政府省民政厅,接收民政系统干部181人,留用40人,10月初接收工作基本完成。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了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李培福任厅长,魏自愚、鲜维峻、刘余生任副厅长。设秘书室及四个科。规定了民政厅各科、室职责。秘书室掌管会务、文书处理、宣传通讯、财务等工作。一科管基层政权、区县干部培养、考核奖惩、任免。二科管行政区划、市建规划、户籍整顿、选举、土地登记、民族政策等。三科管理社会救济、救灾、婚姻、殡葬、宗教、禁烟禁毒等工作。四科管理战勤动员、拥军优待、抚恤安置等工作。先后选调、分配工作人员60名,健全了机构,配齐了工作人员,很快正常开展工作。(www.guayunfan.com)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民政会议,确定民政厅以建政、优抚、社会救济为主要内容,以建政为中心。9月,全省第一次民政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中心是研究搞好民主建政,其次是生产救灾、复员工作,肩负着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重任,集管理、服务、救助于一身。

李培福进城后,依然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养成的艰苦奋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带领机关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政工作以建政为中心,摧毁旧政权,建立和整顿人民政权。1950年春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区公所、乡(或行政村)政府,设立街、村。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进行了具体建政工作,结合减租、反霸等一系列民主改革运动,普遍成立公民协会,召开农民(居民)代表会议,发动群众整顿基层政权,清洗不纯分子,培养提拔村(街)干部。至当年4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乡村基层政权改造基本完成,全省72个县(除甘南藏族自治区)均先后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围绕着政权建设、剿匪、征粮、生产、减租、救灾等中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提案和决议,决定本地区的重大问颗。1950年初,在新成立的10个分区建立了民政机构。年底,在73个县市普遍设立了民政科。地、县民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优待抚恤、社会救济。1952年5月,确定专署民政科定编8人,县民政科按6个等级的级别,设8至14人不等,要求区配民政干事1人。至1955年4月,全省地(市)、县(市)有民政机构114个,职工787人。其中专区级民政机构14个,职工130人。县级民政机构100个,职工657人。区级单位行政委员会784个,配备民政干事800人。

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和深入,发动群众性的拥军优属运动,提高烈军属和革命伤残军人的政治地位,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军属,发动群众进行代耕。据省民政志统计,1950年至1955年享受代耕的烈军属累计有52866户。1949年至1952年给生活困难的烈军属给予实物补助,受实物补助户7.1万余户,35.5万余人次。发困难补助费426亿元,粮食110余万斤。对革命伤残军人给予抚恤,接收西北籍荣誉军人1017名。

救济救灾始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极细密的各种救灾方法和措施,扭转了以往遇灾无人管,大灾荒饿死人的历史。民政厅按照“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必要的救济”的方针,使灾荒面逐渐减少,灾荒程度逐渐减轻。1950年春,李培福和省政府副主席王世泰等率领救荒工作队,到天水、平凉、庆阳、武都、临夏5个专区18个县,对春荒断粮的19万灾饥民、特困户进行慰问和救济,发放救济款1565.54亿元(旧币),粮食3万石,帮助灾民度过了灾荒。1950年4月,省民政厅为解决10万失业工人和百万贫民的生活问题,向各地投资15亿(旧币),举办临时性生产组织,帮助贫民生产,改善生活。1953年,西北行政委员会民政部拨款17.5亿元(旧币),由群众集资、政府补助的办法,在天水、庆阳、兰州等19个市县组建长期性生产厂(组)311个,参加生产的烈军属、复转军人、贫民共17631人。1953年,省上派出厅、部级领导干部7人,带领100多名干部,赴各地组织实施生产救灾规划,组织生产自救,两次发放救灾款114.6亿元(旧币),农业贷款532亿元(旧币),动员群众前往灾区调运粮食,就地抽调地方财政粮供应灾区市场,使群众度过了灾荒。

1950—1956年,按照“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则,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重视城镇就业安置。先后安置复员转业军人68154人,安置率达到99.7%,使他们参加了生产合作社和各项建设事业,并帮助解决了他们生产生活和疾病治疗方面的困难。

同时,为贯彻执行《婚姻法》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有效地推进妇女解放。开展了孤老残幼救济,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游民,禁烟禁毒等工作,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配合有关部门解决了山丹军马场与牧民草原纠纷,民勤县、张掖县与阿拉善旗自治区边界纠纷等11起行政区域边界争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