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用生命去尽忠,再爱施压的上司也能搞定

用生命去尽忠,再爱施压的上司也能搞定

时间:2022-05-1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用生命去尽忠,再爱施压的上司也能搞定_关于左宗棠的故事左宗棠是一个善于表现忠诚的人,这是他的一大升职利器。兵力部署结束,左宗棠却并不打算留在后方,而是准备亲自出关,指挥前线军事。消息传出,左宗棠这一“用生命尽忠”的行为和决心,感动了他的老板——清王朝高层,感动了大江南北,也震惊了中外!尤其是后一句,的确是左宗棠此次出征视死如归精神的真实反映!他抬棺出征,用生命尽忠,这就是高超的智慧!

用生命去尽忠,再爱施压的上司也能搞定_关于左宗棠的故事

左宗棠是一个善于表现忠诚的人,这是他的一大升职利器。事实上,忠诚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品质。一个忠诚的人,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喜爱。混职场、官场,这一真理都是无往而不胜的。

晚晴时期,狼烟四起,这正给了左宗棠表现忠诚的机会。

中俄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时,由于左宗棠和前线战士的决心,清王朝终于摒弃了投降派的意见,将使俄大臣崇厚召回治罪,改派曾纪泽赴俄国重行订约,同时命令左宗棠筹备新疆南北战守事宜。(www.guayunfan.com)左宗棠接到诏令以后,丝毫不敢怠慢,马上调兵遣将,制定规复伊犁的策略。最终,左宗棠决定兵分三路:东路由伊犁将军金顺率领,一万人,严守精河一带,协同金运昌卓胜营,防止俄兵向东逃窜;中路由崇武军统领、提督张曜率领,五千人,从阿克苏穿越冰岭向东直取伊犁;西路由刘锦棠率领,一万人,经乌什,穿越冰岭、布鲁特游牧地至伊犁;此外,谭上连、谭拔萃等人填方后路。兵力部署结束,左宗棠却并不打算留在后方,而是准备亲自出关,指挥前线军事。

光绪六年(1880)四月十八日,左宗棠率领亲军一千多人从肃州大本营出发,浩浩荡荡地朝着新疆哈密行去。这支队伍并不算长,然而,队伍中散发出来的不获胜决不生还的决心和意志却空前绝后,令天地动容。

所有看到这支队伍的人,都会忍不住心神震慑——因为在这支队伍中,左宗棠的乘舆后面,几名壮士抬着一口空棺材,缓缓而行。荒凉的戈壁滩上,旌旗招展,士饱马腾,带着神圣意志的战士们随着主帅缓缓地迎着苍凉的落日前行,何其悲壮!消息传出,左宗棠这一“用生命尽忠”的行为和决心,感动了他的老板——清王朝高层,感动了大江南北,也震惊了中外!

这一年,左宗棠已经六十八岁了,从奉命西征至今,他已经在西北待了十余年。同事也好,老板也罢,都只看到他战功累累,政绩卓著,称赞他日理万机、精神矍铄,事实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身体早已经大不如前,多年的戎马生涯和军政事务,让他积劳成疾。而西北天气又跟南方截然不同,气候严酷,风刀霜剑,刚来肃州大营时,他就因水土不服而全身长满风湿疹子,瘙痒不止,夜晚根本难以成眠。不仅如此,他本身就有咳血病,来西北以后病情不断加重,有次早晨起来甚至吐出十余口鲜血。

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左宗棠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恐怕难以出玉门关了,少年时代的梦想只怕要破灭了,却没想到这次为了对付俄国,他必须出关。不过,左宗棠也很清楚,如果双方谈判失败,一旦真的打起来,战争必然会持续数年甚至更久,以他的身体状况,能生出玉门关纵然是幸事,却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了。所以,他咬咬牙,干脆抬棺出征,以视死如归的决心鼓舞士气,同时让老板看到自己的“忠诚”!

这与其说是一场赌博,倒不如说是一场华丽而悲壮的“忠诚秀”!

左宗棠曾说:“为人臣子,当时局败坏时,一心为国家计算,不但置己之生死利害勿预,即所事之成败利钝亦不深较,亦可谓纯臣之用心矣。”在这里,左宗棠提出了一个作为部下的重要标准,即“纯臣”。何为纯臣呢?就是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一心一意为公的人,即忠臣。

不管在什么时代,老板、上司们都有一个“通病”:不仅要“利润”,更要“忠臣”。因为压在老板和上司身上的责任实在太重了,他要承担包括员工在内的“公司”事业的发展,这使得他们格外看重那些对自己忠诚的、有利于集体发展的部下。于是乎,忠诚就成了感动老板、搞定老板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毕竟,一个部下再有本事、才能再卓绝,若是有了异心,就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应付老板和上司们的这一点特质上,恐怕无人能出左宗棠之右。

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行程,左宗棠在五月初八到达新疆哈密。哈密是著名的“大火炉”,在新疆,跟吐鲁番并称双雄。左宗棠到达的时候,正赶上哈密最炎热的季节,漫漫沙漠上,热浪一波波袭来,铺天盖地,几乎要把人榨干。虽然当地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炎热,但外地人却很难受得住。

左宗棠身体本来就不好,在这种火炉天气中烤着,身上各种疼痛此起彼伏,十分难受。即便如此,左宗棠仍然不顾旅途辛劳,虽疾病缠身,仍然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当时,刘锦棠在乌鲁木齐建造了一座昭忠祠,以此来纪念为收复新疆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他请左宗棠写对联,左宗棠二话不说,信手拈来:

日暮乡关何处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

左宗棠题的是两句唐诗,上联出自崔颢的《黄鹤楼》,下联出自王翰的《凉州词》。左宗棠借这两句诗表达了沙场战士和自己忠心报国的决心,以及思念家乡、亲人的悲壮、凄凉之情。尤其是后一句,的确是左宗棠此次出征视死如归精神的真实反映!

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如果能捏得起来,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左宗棠若是听到这番言论,肯定拍案叫绝。他抬棺出征,用生命尽忠,这就是高超的智慧!

忠诚,向来是一种宝贵且珍贵的东西,聪明人都懂得用它来博取老板或上司的好感。就拿清朝来说,如果说清王朝是一条船,那么身为老板的光绪帝和慈禧就是船长,左宗棠这些打工者就是水手,同乘一条船,只有当水手都赤胆忠心地围绕在船长周围,并忠诚地做好一切工作,才能够齐心协力地把船引领到更宽更远的海洋。

这一次,左宗棠用视死如归表现了忠诚,清王朝高层因此大受震动和感动,坚定了不放弃伊犁地区的决心,最终实现了目的,这就是忠诚的力量。

若是如今流行的各种针对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的调查,能穿越时空调查调查左宗棠的老板光绪帝和慈禧,问问他们:“你认为一个员工,最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恐怕他们会无一例外地回答两个字——忠诚,并举例左宗棠加以详细说明。的确,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若是连生命都拿来献忠了,那些爱施压的老板和上司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施压?!可见,表现出忠诚这一美德是多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