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抱病进谏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抱病进谏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时间:2022-04-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抱病进谏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四、抱病进谏上一讲我们讲到自渑池之会、将相和好后,赵国的政局相对稳定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为我们提供的有关蔺相如的事迹和信息,大多都发生在赵惠文王时期。当时赵、齐两国的关系和好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这引起了当时赵国以赵孝成王为首之高层的激烈争议。

抱病进谏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四、抱病进谏

上一讲我们讲到自渑池之会、将相和好后,赵国的政局相对稳定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历史上这个时期从前279年到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持续了大约二十年左右。

那么,之后赵国为何又会出现上层的波动,那场被看做是赵国的亡国之战——长平之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当时年事已高的蔺相如在国家存亡的生死关头,又会做出怎样惊人的举动呢?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为我们提供的有关蔺相如的事迹和信息,大多都发生在赵惠文王时期。

众所周知,赵惠文王(前307年─前266年)是继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之后比较有作为的赵国国君,是一位贤明君主。他唯才是举,用人不以人的出身贵贱为转移,例如起用布衣之士蔺相如、“田部吏”赵奢等;他善纳忠言,从谏如流。例如:如何应对强秦索璧,是否去渑池赴会、阏与之战有无胜算等重大问题都能做到广泛听取各方意见。(www.guayunfan.com)他曾任用乐毅、平原君、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实现了外交、内政与军事人才的完美布局。对外实施强势外交策略,以理折服强秦,军事外交并举;对内整顿税收,使得“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赵国在蔺相如、廉颇等大臣的辅佐下频频讨伐常常依附于秦国的齐、魏等国,使得赵国的实力不断增强,疆域版图不断扩大,当时人称赵国“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战国策·赵策三》)。对强秦赵国从不示弱,赵国在赵惠文王期间可谓是秦国兼并战争中唯一能与之相抗衡的国家。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33年),赵惠文王逝世,太子即位,是为赵孝成王。因年幼,于是由赵太后执政。此时的赵国,便开始进入了新旧更替、政局动荡不安的时期。

那么,当时赵国的政权是如何交替的呢,在政权交替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呢?这些对赵国的前朝老臣廉颇、蔺相如和赵国未来的前途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还是先从赵太后说起。赵太后乃齐国齐愍王之女,曾受教于孟子,公元前289年(赵惠文王十年),嫁给了赵国的赵惠文王,是为赵威后。当时赵、齐两国的关系和好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联姻换来的两国和好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因为各列国都在不时地寻找机会扩充自己的实力,争取更大的利益。

公元前284年,齐国、赵国和魏国为了争夺对宋国的控制权,相互之间就反目成仇,并公然大战,从而导致了燕、秦、韩、赵、魏等参与的五国伐齐之战。对于交战的赵国和齐国来说,等于是翁婿之间开战了,然而作为一国之君的赵惠文王,他并未因姻缘关系和儿女情长而放弃国家之根本利益。面对五国伐齐,赵威后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齐愍王被趁火打劫收复淮北之地的楚将杀死。对于失去父亲的赵威后来讲,其心情如何大家是可想而知。好在赵威后的弟弟田法章齐襄王即位了,这对赵威后也许是少许安慰。可这时曾经在东方持续了七百余年的强国齐国却从此失去了东方霸主的地位,其大部分国土被秦、楚、魏、燕和赵国瓜分。对此,赵威后痛心疾首。

公元前279年,齐国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了在五国伐齐时被燕国占领的地盘而复国,齐国的命运似乎有了转机。这时,赵威后也致力于挽回各国灭齐的局面,她劝说齐国的齐襄王向赵国屈服求和,于是赵惠文王做了些让步,从齐国撤出了赵军主力,赵国和重建的弱小齐国又恢复了邦交。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逝世,赵孝成王继位。当时,赵国和齐国的新国君都还年幼,所以都由太后来执政,两国关系开始密切。此时的赵太后可以说是二十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赵太后被当初赵惠文王压抑多年的恋齐情结和思念故土的愁绪终于可得以释放了,赵国的政局在赵太后手里的变化和动荡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然而赵太后的身体状况却因常年身心不爽,情况欠佳。就在赵孝成王正式登基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64年),赵太后病逝。

但赵太后临终前仍不忘建立“赵齐同盟”,试图通过她最后的努力去弥补当初赵惠文时五国伐齐对齐国造成的创伤,于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儿子赵孝成王重用她故乡的弟弟齐襄王的重臣安平君田单。所以,当年赵孝成王就遵太后之遗嘱,任命了投靠赵国的安平君田单为赵相,接替了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三起三落的平原君。这个请外国的和尚来念经的人事变动说明赵惠文王去世后,赵国高层开始实质性的改朝换代了。在那个年代,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极其自然的事。

赵国高层开始改朝换代后不久便遇到了来自他国非常棘手的挑战。公元前262年,也就是赵孝成王登上王位的第四个年头,秦国一如既往地推行东进战略,秦伐韩,花了很大的血本方攻占了韩国中北部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这样一来,上党郡(今长治)就成了韩国悬于境外的飞地。无奈之下,韩国只得将上党郡共十七城割让给秦,并派冯亭接替了当时不肯将地献于秦国的原太守靳黄重。

冯亭到任以后,发现上党军民确实是不愿意归秦,民心难违,就想出了联赵抗秦的办法,对当时即位仅四年的赵孝成王说,韩国愿意将上党郡归并到赵国。

那么,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郡呢?这到底是天上掉下来的横财,还是横祸呢?这引起了当时赵国以赵孝成王为首之高层的激烈争议。

平阳君赵豹(赵惠文王之弟、赵孝成王之叔)认为,韩国不能抵抗秦国,所以才使上党成为飞地,但上党归赵而不归秦,必使秦国恼怒,转而将矛头转向赵国。这是韩国的嫁祸之计,是天上掉下来的横祸,认为赵国不可接受上党郡。

但平原君赵胜(赵惠文王之弟、赵孝成王之叔)却认为,以往发百万之众而不能得一城,今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十七城,况且,上党军民愿意归赵,是赵国德政声望之所归,是上天所赐之鸿福,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失去。

赵孝成王最后决定将上党郡纳入自己版图,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秦国看到快要到嘴的肥肉就要落入他人口中,自己不惜血本开辟的东进大道将被赵国控制,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立即派左庶长王齿乞去攻取上党,而赵国也派老将廉颇带领三十余万大军(加上上党军队,为四十五万人)兵发长平(今高平市),接收城邑,长平这个地方秦军无论是要夺取上党还是要东进征伐邯郸,都是必经的战略要地,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廉颇迅速以空仓岭为中心,北起长子县西50里的发鸠山,南至高平、沁水、晋城交界的武神山,构建了长约40公里的第一道防线,以抵抗秦军。一场关乎赵国安危与命运的长平之战就要拉开序幕了。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公元前260年(孝成王六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司马迁又接着叙述:“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可以想象到,当初蔺相如面对二十多岁、年轻的赵孝成王,最初必定是和风细雨、有理有据地对年轻的赵孝成王进行了劝说,但没有丝毫效果。所以最后发展到了激烈的争辩,甚至连“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而。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的话都说了出来。但赵孝成王对蔺相如的谏言根本不予理睬,把肱股之臣的铮铮忠言当成了耳旁风,还是按照秦国的离间之言,命赵括为将,撤掉了廉颇。当初将相和好的搭档蔺相如,抱病进谏,也未能使赵王留用廉颇。

蔺相如抱病进谏这个事件就发生在秦赵相持长平、大战一触即发的前夕(当时蔺相如56岁)。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此时蔺相如病笃,也就是说病得很重。

既然当时蔺相如已是重病缠身,自顾不暇,为何还要抱病全力进谏呢?

原因在于,蔺相如这样一位久经考验、富有智慧的政治家,对当时战国的局势不可能不清楚:

那就是战国后期,中国统一的历史大趋势已经明朗,有疑问的仅仅是战国七雄中谁会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在当时,秦国通过封建化改革,其综合实力(地盘、人口、军力)明显较强,而且,其统一天下的雄心早已有之。汉朝贾谊曾说过“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要知道这据秦始皇最后统一还有将近150年的时间啊。

其次当属赵国。公元前307年左右,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在中原各国中率先将骑兵提高到军队的主力地位,由此也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况且赵惠文王时期在与秦国的军事和政治外交对抗中并不落下风。也就是说,这两个强国的交锋将最终决定中国的历史走向。

当时的蔺相如至少看到了能否守住上党这个战略要地对赵国安危至关重要,所以当赵王决定接受上党郡、命廉颇发兵长平时,尽管赵王没有找他商量,他也没有进谏表示支持或是反对,因为他知道,上党乃兵家必争之地,占领上党对赵国在战略上是绝对正确的。这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横财,也不是什么横祸,就算赵王主观上是出于占小便宜的动机,但客观上也是符合赵国长远的国家战略的,所以蔺相如根本没有多说话的必要。但赵王决定让赵括代廉颇时,这位老臣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担忧了,还是以国事为重,即便自己已是病魔缠身,但还是气喘吁吁地上朝,选择再一次进谏,为赵国之兴亡与前途做了最后的努力。

那么,对智慧超人且不畏强秦的蔺相如抱病进谏,赵孝成王又为何不予采纳呢?

这个问题,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并未提及。但通过对当时相关历史事件的分析,通过对蔺相如一生脉络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赵惠文王去世后,蔺相如的政治生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赵孝成王之所以不采纳蔺相如的谏言,原因归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点是赵国改朝换代后的当权者对前朝老臣已经不再信任和重用。

例如,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年),赵太后临朝掌权,秦国乘机猛攻赵国,连拔三城,试探赵国换代后的反应。这时赵国的军事大将赵奢已经死了,况且秦与韩魏之间有战事发生,估计廉颇在边境地区忙于防务,所以对秦之作战没有大将,而且兵力也不足。

当时大臣强谏,蔺相如建议,答应齐国要求以赵惠文王之子长安君(赵孝成王的弟弟)为人质方出兵援赵的条件,向齐国求援,但赵太后不肯。这也许是蔺相如第一次不被赵氏当权者信任和重视的佐证。

再者,赵孝成王元年,赵太后封平原君为相,这也许是蔺相如从前279年到前265年任上卿兼将相十四年后(从前283做上大夫算起是十八年)大权旁落、不被重用的重要迹象。

次年,赵太后去世后,赵孝成王便遵母后嘱托封齐国安平君田单为赵相。看来,蔺相如已经完全受到了冷落。

另外,在“上党之争”这个问题上,赵孝成王先后找了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和赵禹、虞卿、楼昌等人商讨,但就是没有找智谋高人一筹的蔺相如询问,这说明赵孝成王对前朝老臣蔺相如已是完全弃之不用了。

再者,老将廉颇在长平大战前又被罢免。这些足以说明,昔日前朝赵惠文王器重的将相和好的两位大臣,在赵孝成王眼里已经毫无用场了。这似乎是应了一句古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其二,就是秦国的离间之计对赵孝成王的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秦丞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在赵王没有认识到当时廉颇连吃几个败仗只是战术失利且希望能速战速决的情况下,他反对廉颇坚璧固守不肯出战,再加上那些受了贿赂之大臣的忽悠,因而听信流言,中离间之计,便是自然的事。

其三,按照当时赵国当权者的政治水平和决断能力,也是不可能体察蔺相如谏言的分量的。从国内政治体制的沿革来看,赵国改朝换代后,把前朝重用的左膀右臂(将与相)弃置一旁,用人政策从以往的任人唯贤变成了任人唯亲,人才布局遭到了严重破坏;与当时秦国当局的上层(执政已近50年的秦昭王)相比,无论是经验还是决断力,都不是一个档次。

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年轻的赵孝成王终未听取也不可能听取蔺相如的谏言,大战之前仓促换将,毅然决然地选择纸上谈兵、丝毫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去完成如此重要的历史使命。

那么,最终换来的是什么结果呢?

根据对当时廉颇的作战部署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大战形势的认识是很清晰的:自公元前262年廉颇发兵接收长平后,他的计划就是要“坚璧高垒以劳秦师”,准备待远道而来的敌军疲惫不堪、粮草不继之时一鼓作气战而胜之。因此,在第一道防线空仓岭附近设防阻敌,秦军来势凶猛,战初赵军确有几次失利,比如“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取二鄣四尉”,但这只不过是战术上的一时之失利,此时廉颇正在进行战役决战之准备。因为他一直积极地沿丹河东岸,北起丹朱岭(高平、长子界山),南到高平、晋城交界处构筑着第二道防线,并在丹朱岭——羊头山(高平、长治界山)——马鞍壑(陵川、壶关界山)一线因山脉之走势,因地制宜,构筑了长达百里的简易石长城作为第三道防线。

丹河发源于丹朱岭,从西北到东南纵贯高平全境,今天看来只是一条小河,但当年谷深流急,却是难以飞越的天险。廉颇以此构筑了防线,完全可保长平无虞。而第三道百里石长城又确保了赵军后路和邯郸大本营的安全。防线构筑好之后,廉颇不管秦军如何挑战,都不再出击。

廉颇当时的作战策略就是对两千多年后的今人来看也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当时赵军属于本土作战,补给线比秦军短,安全,而秦军长途作战,补给线长,是军事之大忌,只要赵军以逸待劳,必可获胜;赵国骑兵厉害,虽然对峙不易发挥赵军的作战优势,但倘若赵国主动去决战,即便是能获胜,也会元气大伤,不可取,正所谓“老将不赌”啊。而秦国最希望的恰恰就是速战速决,因为他们的战线长,根本拖不起,于是,秦对赵行离间计,诱惑赵军上钩。

当时赵括年轻少壮,血气方刚,主观上必然是想为赵国建功立业,但经验和才能那是需要积累的啊,担负一个不能胜任的使命,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他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军事之大忌,历史已经证明他被老臣蔺相如言中了。

秦王见赵王中了离间之计,暗中命武安君白起为将军,王齿乞为副将。赵括虽骄狂自大,但他畏惧白起为将(白起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所以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的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从侧翼前伸,伺机楔入赵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割裂赵军。

八月,赵括果然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令全军主力放弃已设阵地,西渡丹水攻秦,这就是纸上谈兵的干法。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出奇兵挟制赵军。赵军很快便追至秦军璧垒,因秦早有准备,璧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两段,致使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前后不得呼应。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

赵军即刻便陷入了秦军预设的包围圈,战势危急,只得临时筑垒壁、构筑工事坚守,以待救兵。

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便亲临河内督战,临时紧急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迅速组建了25000人的大军,自太行道绕至百里石长城之后,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秦国倾全国之力与赵军作战,这说明战前的秦国也未曾想到此战就是秦赵之间的大决战。赵国上层的决策失误把大决战提前了。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尽管分兵四队轮番突围,浴血奋战,但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赵国四十几万士兵被白起诈降,后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秦军打扫战场,发现赵括之盔甲残尸,作为军人,大将白起感慨赵军殊死之勇,对这位勇气十足、拼杀而死的后生行大礼而葬。说句公道话,赵军败,括有责,而大过则在当权者赵孝成王。

当时秦国的大将白起本想一鼓作气直取邯郸,但因秦国将相失和,范雎恐怕白起此战之后功大于己,便以迫使赵国割地求和为条件鼓动秦王退兵。

两年后,因赵国未履行割地承诺,秦王要白起带兵攻邯郸,白起觉得此时战机已经失去,不从,范睢暗中作祟,被秦王所杀。秦军进攻至赵国的都城邯郸,邯郸告急,因赵国的平原君写信给其妻子的弟弟魏国的信陵君,委托他请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但由于秦昭王的威胁,魏王只让军队在邺城待命。信陵君为了救赵,只好采用侯嬴之计,窃得虎符,杀晋鄙,率兵救赵,在邯郸大败秦军,联军乘胜追击,秦军不得不退回河西,双方又回到了长平之战前的态势,赵国这才避免了过早灭亡。

长平之战及其之后的邯郸保卫战发生于当时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个大国之间,就像两个勇士在决斗,一个受伤爬不起来,那就是赵国;另一个受伤勉强还能爬起来,那就是秦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重创,之后令秦国的国力有机会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其他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之后经过四十年的时间,秦终一统天下。

《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可知这番话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当然,就战争规模之浩大、杀伤程度之激烈而言,在当时的众多战争中,没有比秦赵长平之战更为惊心动魄的了。

当时赵军四十五万几乎全军覆没,秦军发兵百万,亦阵亡过半。长平之战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关键性转折点。无论是从国家战略还是到具体战术,无论是从治国方略还是用人之道,政治家、军事家直到现在都还在不断探讨它的得失。

可话说回来,当初老臣蔺相如虽然政治上受冷落,身体上病魔缠身,仍然能不计较个人之得失,以国家之安危为己任,抱病进谏,其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之高风亮节,是多么值得后人敬仰啊!

倘若赵孝成王对蔺相如的进谏能采纳而不拒谏换将的话,再退一步说,倘若新换之将赵括能沿用廉颇之对秦作战之战略的话,那么这段惨痛的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然而,历史是不允许“如果”的。蔺相如在大战之际知大势、识大局抱病进谏而未被赵王采纳,只能留给后人两千多年的思考、两千多年的感叹、两千多年的感慨、两千多年的遗憾!

长平之战时廉颇被免职,但大战后的孝成王也许有所悔悟,在邯郸告急时,赵孝成王还是复用了廉颇,蔺相如也带病率领府上的人加入了都城全民都参与的邯郸保卫战。后廉颇在反击燕国进攻时大胜,还代理了一段时间的相国;可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继位,他听信谗言,又解除了廉颇的军职。在此前两年,廉颇老搭档蔺相如已经病逝了,廉颇对赵国当权者也失去了信心,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到了大梁。后楚国接他入楚任楚将。他说:“我思用赵人。”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起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而终,客死他乡。自此,当年将相和好的两颗巨星陨落了。

也许有人会说,蔺相如不像廉颇是军事人才,不懂军事,“蔺相如曾经将而攻齐,至平邑(今河南南乐县)而罢”,不会打仗,所以赵王不接受他的进谏,事实上果真如此吗?请看下集:蔺相如攻齐之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