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短暂的成功_大宋名相

短暂的成功_大宋名相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短暂的成功_大宋名相作为新政的主要支持者,以及当时的主要言官,欧阳修对于变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不称职的官员,范仲淹丝毫不会心慈手软,在他的铁腕之下,大批不合格的官员被撤职,这些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对范仲淹自然恨入骨髓。为此,范仲淹要求各级官府清查公田的同时,决不能侵犯百姓利益,如此才保证了这项措施的依法执行。

短暂的成功_大宋名相

作为新政的主要支持者,以及当时的主要言官,欧阳修对于变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时的赵祯也有心求治,因而终于开始有所动作,他派出自己的心腹大臣到各地任职,让他们按照范仲淹的建议推行新法,改革事宜就此拉开序幕,史称“庆历新政”。

新政的首要任务,就是罢免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同时提拔那些称职的官员,这一项措施也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不称职的官员,范仲淹丝毫不会心慈手软,在他的铁腕之下,大批不合格的官员被撤职,这些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对范仲淹自然恨入骨髓。范仲淹也考虑到了这些官员的处境,如果他们愿意继续留任供职,就挂职候缺,如果想要去官为民,朝廷也会适当分给他们一些土地。当然,对于那些拒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的官员,范仲淹的打击力度也是非常严厉的。在赵祯的大力支持下,很多有势力、有背景的官员纷纷下马,整个北宋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清。

与此同时,范仲淹对官员的任免并没有一概而论,而是注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高邮知军晁仲约在任时,曾经遭到当地盗匪威胁,他手中无兵无权,只能让当地富户出资款待盗匪,并且送给他们大量财物,从而避免了盗匪对当地人民的洗劫。消息传到朝廷,舆论为之一片哗然,晁仲约的做法简直就是通匪,按照当时的律法可以判处斩首。但是范仲淹查明整个事件后,不但没有处罚晁仲约,而且加强了他手中的兵权,同时派兵助他剿匪,最终得保一方平安。经过范仲淹的一番整顿,宋朝官员自知不称职者,纷纷上书求退,领取朝廷分予的土地回家养老,一些想要为民办事的官员则奋勇登上政治舞台。

紧随其后,朝廷推行“磨勘法”,进一步落实改革。这一法令对官员的升迁作出明确规定,即不论官职大小,都要以政绩作为升降赏罚的标准。对于那些政绩突出的官员,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举荐,就可以把升迁的文书上报朝廷,得到批复之后即可走马上任。此外,对于那些德行高远的人,也可以在受到举荐后得到升迁,只是需要给他们安排适当官职,比如监督、纠察和言官等。这里除了关注官员的从政能力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官员的各类特长,从而做到人尽其才。(www.guayunfan.com)接下来,朝廷禁止官员子弟继承其职务。在朝廷看来,官员让子弟继承自己的职务,一定能够选择适当的人选,从而确保做好工作,再加上人情所在。然而,这种行为非常容易形成官场的不良风气,让一些无才无德的人占据官位,不仅不会对社稷有所贡献,而且还会成为国家的蛀虫,凭空增加百姓的负担。为了进一步优化官员队伍,欧阳修还建议赵祯将举荐权收归国有,并且首先培养并考核那些拥有举荐权的官员,最终得到采纳。

再有就是清查公田,对于那些公田不足的官员,及时给予了补足。由于这一措施是为官僚阶级谋利,因而在诸多改革政令中,这是执行最快、最彻底和最持久的一条,可见宋朝官场的最大问题,还是官员的不作为。当然,补足官员的利益,就会让其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而最容易受损害的自然是最弱势的群体,也就是普通百姓。为此,范仲淹要求各级官府清查公田的同时,决不能侵犯百姓利益,如此才保证了这项措施的依法执行。

还有就是兴办教育,这一事务从范仲淹进入仕途之初就开始关注,并且为官几十年从未改变和懈怠过。如今,范仲淹终于执掌朝政,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兴教育。新法规定,全国各州府郡县都要兴办学府,并且任用知识渊博的大儒任教。对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范仲淹也进行了全面改革,之前的经义被完全去除,诗赋也排在了新设定的策论之后。贡生从此开始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政治事件提高政见,直到符合国家的任职要求。为了减少朝廷兴办学府的经费负担,范仲淹还批给各学府专用土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给自足。

其余一些新政内容,基本按照范仲淹的建议贯彻实施,赵祯在这一时期对他的支持作用甚大。从相关史料来看,范仲淹主持的新政改革,前后一共历时八个多月就基本完成,从而使整个宋朝沐浴在不尽的希望之中。应该说,范仲淹之所以如此雷厉风行,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即打顽固势力和相关利益团体一个措手不及,在他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促成大局。因此,对于范仲淹和赵祯来说,新政的推行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必然面临各方势力的强大反扑。而他们究竟能否经受住这场反扑,不仅关系到新政的成败,也将关系到天下万民的福祉。

应该说,范仲淹在新政内外都用尽了心思,基本上没有给任何人留下可钻的空子,如果顽固势力和相关利益团体想要发动反动,他也有信心为新政保驾护航。然而,让范仲淹万万没想到的是,敌对势力的反扑并没有瞄准新政,而是瞄准了他本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所谓小人之臣,在治国安邦方面总是表现平庸,但是在蝇营狗苟方面却又无孔不入。这些人很清楚,范仲淹推行新政的后盾是赵祯,因而攻击新政就等于攻击赵祯,如此将无异于自取灭亡。但是,如果避开新政不谈,四处网罗范仲淹的“罪证”,并且从赵祯的利益角度出发,找出范仲淹对他的威胁,从而制造他们之间的矛盾,事情就大有可为了。

很快,朝廷便有人上书,诬告范仲淹结交朋党,并且企图利用变法大权培植亲信势力。这立即引起了赵祯的警觉,众多反对变法的势力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微妙信息,上书攻击范仲淹的人随即纷至沓来。这个时候,反对变法的势力又在全国上下暗中抵制变法,范仲淹一时间陷入顾此失彼的危局中,由于失去了赵祯的有力支持,局面很快失去控制。而既然局面都已经失控了,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因而范仲淹也只能在“天下官吏,明贤者绝少,愚暗者至多”的一声哀叹中,结束了此次变法。

今天看来,范仲淹的变法虽然利国利民,但毕竟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而最大和最根本的局限性莫过于人治。所谓人治,就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庞大的国家机器,在这种情况,依法办事只能是一个幌子。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范仲淹的变法事宜中处处提到监督权,那么作为监督者,又如何维系自己手中的权力呢?答案还是靠人情。这种人情不光是对上,同时也包括对下,因为权力的体现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完成,如果被管理者不予配合,管理者的权力也就不是权力了。为了让被管理者服从自己,管理者就要让被管理者体会到人情,法律法规就是收买人心的最佳武器。

也许,范仲淹心中有一本天下为公的账簿,但这本账簿只是他个人勾画的理想图谱,在失去赵祯的支持后,他的所有设想都在顷刻间分崩离析。而赵祯虽然处在权力金字塔的最顶端,也是要靠人情来维系自身权力,因而范仲淹的变法根本不存在客观条件,即便能够持续推行下去,也只能清除遗留弊病,最终还是要沦为人治的工具。因此,范仲淹想要通过变法励精图治,必须改变朝廷上下所有人的法治意识,不要说短短的八个月,就是八年甚至八十年,也是极难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