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潜心研究_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

潜心研究_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

时间:2022-07-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潜心研究_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徐世章先生学养深厚,鉴赏水平高,收藏古文物,不是单纯的好古、观赏或玩味,而更注重对它们的研究。究其出土地点、日期与历史艺术特色,笔录于囊盒内,作为收藏与研究的原始基本资料,以备查考。其二,着重科学研究及其记录。从学术角度讲,这些资料可以使研究者扩大视野,多方位地了解铭者或收藏者的情况,以便对文物进行全面评估与鉴定。

潜心研究_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

徐世章先生学养深厚,鉴赏水平高,收藏古文物,不是单纯的好古、观赏或玩味,而更注重对它们的研究。对玉器的研究,多从造型和纹饰上,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学术价值。这方面的努力探索,实不亚于专业学者。在研考方面,态度严谨,方法正确:其一,重视玉器的发掘地及传世后的流传经历。究其出土地点、日期与历史艺术特色,笔录于囊盒内,作为收藏与研究的原始基本资料,以备查考。如在商青玉兽面纹管盒上写:“物得于上海,云为彰德出土必为商器。”在青玉虎形珮盒上记:“庚辰春,彰德出土。”(彰德,今安阳。庚辰,1940年)二玉的出处当有记。这类记有“彰德出土”者,不下数十件。其二,着重科学研究及其记录。对玉器的时代、文化内蕴、定名和评价等,均对照典籍内容,精究要义,凿凿有据。得收获或结论者,则书写记载,犹若篇篇短论文,意在借鉴于后人,今天看来,其中多有精辟之语。如汉青玉人,头后饰发辫,考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终军传》等古籍,认为中国之“编发远在三千年前可断言矣”。这一卓见,在1974年发掘的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坑武士俑的发饰上得到验证。战国谷纹璧,直径二十厘米,质地似石而润,似玉而柔,名义难辨。徐世章考据于《汉书·西域传》及《地理志》《说文解字》、吴大澂《古玉图考》和《武梁祠画像石》等文献,判定此璧由琉璃制成。璧琉璃系原产于西域的一种美石(广义的“玉石”),其名称是胡语译音。璧琉璃器,世所罕见,据此,他在记文中云:“此璧虽破而无大缺,况如斯之大璧琉璃,倘若完整,真稀世之瑰宝也。”他的敏睿识断,令人叹服。对于这种研究工作,徐先生勤于耕耘,所获心得,常“挥汗记之”;甚至连病休(患肺炎)时也不肯辍笔。其自奋精神,可见一斑。

徐世章先生收藏品 左:商 青玉龙形块;右:商 白玉龙纹璧

他极少在砚上刻铭题跋,可能出于谦虚,亦可能出于对文物的爱护。大多刻在他做的砚盒上,或书写在自制的砚垫上,文辞多的话要另书一纸,折好放在盒内。题铭的内容包括收藏经历、铭者小传、入藏时间及其他内容。对于一些名品,则另书长卷或条幅,如明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石砚的题记书写长卷,作释文,抄著录。不一而足。每一篇铭记,都是研究成果,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今天看来,他做的这项工作,实际就是研究工作,称徐先生为古物研究者,并非过誉。(www.guayunfan.com)徐先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也是下了一番精力的。他搜集了许多与文物有关的资料,如铭者、收藏者的墨迹、印章、墨、条幅、著作、有关著录、书籍等等,将这些资料与文物放在一起,共装一匣。从学术角度讲,这些资料可以使研究者扩大视野,多方位地了解铭者或收藏者的情况,以便对文物进行全面评估与鉴定。就在这部分称之为附件的参考资料中,有一大部分是不可低估的珍贵文物,有的比主体文物还要珍贵。如他得到明王宠款端砚后,又收入王宠草书卷作为附件。王宠(1494—1533年),江苏苏州人,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善书画,以书见长,尤善草书,因只活了40岁,传世遗物较少,上述草书卷婉丽遒逸,堪称佳作,经专家鉴定,确认为王宠不可多得之佳作。又如清黄易端砚,其附件是黄易绘《得碑十二图册》。黄易(1744—1802年),字小松,号秋庵,浙江钱塘人,工隶书,金石学家,他一生为抢救散佚的古碑刻及拓本,丰富我国金石宝库,贡献良多。《得碑十二图册》,一事一图一记,记录了黄易自乾隆四十年至五十八年(1775—1793年)十余年间在山东、河北等地寻得碑刻、拓本的经过,翁方纲作序,每图并作诗跋,图文并茂,诗文具佳。仅此上述两个附件,就难以估计其历史、艺术乃至经济价值。

附件中还有一些重要著作、著录。如明王穉登款澄泥砚附件有旧版《王穉登全集》;宋谢文节款桥亭卜卦歙砚,附有明嘉靖版《谢侍郎传》,清版查礼辑《卜砚集》,又因此砚在天津清代文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天津史志上均有记载,故又将有著录的《天津县志》等书籍亦收在其内;著名的明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石砚的附件有郭沫若著《石鼓文研究》,流传海外的三种宋拓本的影印本。这些资料极大地充实了文物流传经历及科学性,同时也为后来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方便。

在研究过程中,他注意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如把款识相同的砚,或形式相同的砚尽量放在一起。如清代林结铭款的两件砚,一长方形,一椭形,尽管形状不同,但为同一人铭款,放在一匣内,便于观察对照铭款。形状相同、铭款不同,亦放在一起,如舟形端砚,一为清陈兆仑款,一为清杨谦款,均为清代艺术家,两方舟形砚称之为双小舟端砚。清双凌云端砚,两件均为竹节形,均有“凌云”二字铭,一有明末曹学佺铭跋,一有清余甸铭跋,两件入藏时间相隔两年,放在一起称为双凌云砚。尤其使人感兴趣的是将明代王穉登及明马湘兰款的砚放在一起。王穉登(1535—1612年),明代著名书法家,马湘兰(1548—1604年),明代金陵名妓,能诗善画,以善画竹闻名,因慕王穉登之名,与王友善,王的诗集中亦有与马的唱和之作。二人情意笃深,马湘兰欲委身于王,王未允,她在王穉登70岁寿辰时,置酒为寿,归而病,郁郁而终。徐先生将二人之砚合椟保存,成其好事,慰藉马湘兰之芳魂,说来亦算艺林之中一段趣话。

从上述这些附件及归类方法,可以看出徐先生的研究工作不囿于一件一事,而是广开思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在出土物不多、对照品匮乏的时代,其方法和思路是大有裨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