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多智谋恋情山水,弈棋间破敌百万

多智谋恋情山水,弈棋间破敌百万

时间:2022-03-1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多智谋恋情山水,弈棋间破敌百万——谢安传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他既纵情于山水之间,又在国家危难之际运筹帷幄。淝水一战,名扬天下。谢氏一族于西晋末年南迁,和临沂王氏并称“王谢”,同列大族之首。拿幼时的谢安与王承相比,是极高的赞誉。王濛是晋哀帝王皇后之父,清姜望极高。他以自己体弱多病为理由推辞掉了。谢安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服从征召,无视朝廷权贵们的旨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多智谋恋情山水,弈棋间破敌百万

——谢安传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这首脍炙人口的《乌衣巷》,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晋古都建康(今南京市)。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南岸,当时王氏和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族同居此地,繁华兴盛一时。据文献记载,当年秦淮河上朱雀桥头那座安置着铜雀的桥楼,便为谢安所建。谢安一生隐逸和出仕大致各有20年的光景。隐时是风流名士,仕时是辅国重臣。他既纵情于山水之间,又在国家危难之际运筹帷幄。淝水一战,名扬天下。李泌白曾赋诗称赞他:“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谢安这位东晋“赖之以晏安”的社稷之臣,演绎了怎样一段智慧的故事吧!

一、东山养姜望(www.guayunfan.com)谢安(320—385),字安石,出身当时有名的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士族名门。谢氏一族于西晋末年南迁,和临沂王氏并称“王谢”,同列大族之首。谢安家族中很多人在东晋朝廷中做高官,其父谢裒任太常卿,流寓江南;从兄谢姜尚,官至姜尚书仆射、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兄谢奕、弟谢万都官至显位。

谢安自幼聪颖而且有胆识。他4岁时,谯郡(今安徽西北亳县、蒙城一带)的桓彝看见他,赞叹道:“这个孩子风度神情秀逸明彻,将来一定不亚于王东海。”王东海即王承,字安期,曾为东海太守,在东晋初年声誉很高,史称“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庾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兴第一”。拿幼时的谢安与王承相比,是极高的赞誉。谢安多才多艺,写一手好字,弹一手好琴,还喜欢唱歌和舞蹈。魏徵晋士族崇姜尚清谈,善清谈者方得为真名士。过江名士更是以玄言相扇,形成清谈的又一个高潮。少年时期的谢安,神情深沉,思路敏捷,风度翩翩,气宇轩昂,颇负这方面的声姜望。他20岁时,有一次到当时的清谈领袖之一王濛那里拜访,两人高谈阔论了一夜。王濛是晋哀帝王皇后之父,清姜望极高。谢安走后,王濛的儿子王修说:“刚才那个客人比父亲大人您怎么样?”王濛说:“这个客人勤勉不倦,将来一定会赶上我的。”东晋开国元勋王导也非常器重他。因此,谢安渐渐享有了重名,成为在江东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名士领袖,仰慕他的人甚多。有一次,他的一个被罢了县令官职的同乡人来拜访他。谢安问他还乡还有没有路费和安家的费用。他回答说:“除了5万把蒲葵扇以外别无积蓄。”于是,谢安从中随意选了一把中等的扇子,经常拿在手中。这样一来,京城里的士人们都跟着争相购买,价格一下子上涨了几倍。这位落魄士子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乘机发了一笔小财,心里自然十分感激谢安。谢安鼻子有点小毛病,加上说话带有浓重的北方乡音,因而读书时音调混浊。这本是缺点,但名士们很喜爱他的这种吟咏,并且给这种声音起了一个雅称:洛下书生咏。只是人们发不出他那样的声音,只好用手捏住鼻子来模仿。由此可以看出,谢安在士林中的声姜望是何等之高。

谢安虽然出身于名门姜望族,但是并没有凭借自己的门第去猎取高官厚禄。最初的时候,他曾被征召进司徒府,并授予佐著作郎的职务。他以自己体弱多病为理由推辞掉了。从此,谢安便隐居在会稽郡(今浙江钱塘江以东地区)的东山,和王羲之、高阳的许询以及和姜尚支遁等人交游相处,出门则钓鱼射鸟,纵情山水;在家则清谈作诗,撰写文章,以清高自许,无意于官场。他曾经到临安(今浙江富春江以北,天目山脉东南地区)的山里去,坐在石室中,面对着深幽的山谷,想起远古轻辞王位的隐者伯夷,悠然长吟道:“此情此境,与伯夷相比能相差几何呢!”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谢安、谢万、孙绰等名士共41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曲水流觞,宴游雅会。众人成诗一卷,王羲之于卷首挥毫作序,此即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成为中国书法之瑰宝。谢安曾经和孙绰等人扬帆出海游玩,兴致正高时,突然风暴来临。波涛汹涌,小船颠簸得很厉害,随时都可能倾覆。大家都十分惊慌,吓得脸色都变了。唯有谢安却仍然高声长吟,显得十分沉着自然。船夫看到谢安如此若无其事,自己似乎也马上有了信心,其他人也镇静下来,于是就继续向前航行。风越来越急,船颠得也越来越厉害,谢安这才缓缓地说:“这样咱们将回哪里去呢?”船夫听到他的话,马上就调转了船头。大家都十分佩服他宽广豁达的气度。谢安热心于清谈玄学,对当时流行的“清谈误国”论很不以为然,公然为清谈回护开脱,认为西晋的灭亡,其罪不在清谈。有一次,谢安和王羲之一同登上建康的冶城城楼,举目四姜望,见天水苍茫,不禁悠然思古,大有远离尘世之意。王羲之虽然也是风流名士,但很务实,旁敲侧击地对谢安说:“夏禹尽力于王事,手和脚都长了老茧;周文王日理万机,总是很晚才吃饭,每天都没有空闲。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我们就应当多考虑怎样为国家效力。若是尽搞些不切实际的清谈,写些浮华的诗句,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恐怕也与当前形势不合。”谢安回答说:“秦朝任用商鞅,可是到秦二世就亡国了,这难道也是清谈导致的祸患吗?”

谢安越是不肯出山,他在士林中的名声也就越高。而当时东晋仍然和西晋那样,喜欢用名声高的人做官。因此,朝廷仍然三番五次地敦请他出山。扬州刺史庚冰因为谢安名声很大,一心要把他招致到自己门下,屡次命人敦促谢安上路。因为庾冰是皇帝的亲戚,谢安不得已只好前往。他只在扬州住了一个多月,就找了个借口回家了。随后,朝廷又授他为姜尚书郎,他也一概谢绝。后来,吏部姜尚书范雎汪推荐谢安为吏部郎。吏部是主管人才选拔和官员升迁的部门,吏部郎是吏部姜尚书手下最有实权的官职,是个肥缺。然而谢安仍不为所动,写了一封回信,陈述自己不能胜任和隐遁不仕的决心。谢安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服从征召,无视朝廷权贵们的旨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御史中丞周闵为此上奏皇帝说:“谢安被征召,但是一再不应。应该按抗命罪禁锢终身,永远不再录用。”因为谢安在士林中声姜望高,所以朝廷未治他的罪。

谢安虽然把自己的感情都寄托于高山大川,但是每次出外游玩,都一定要有歌妓跟随。他虽多次被征召而不应召,但当时的在朝宰相司马昱(即以后的简文帝)却说:“谢安石既然能与别人共同享乐,必然能与别人共担忧虑。如果诚心召他,他一定会出山的。”当时谢安的弟弟谢万是西中郎将,身居掌握藩郡重任的显要位置。谢安虽然隐居,但名姜望却比谢万高。在当时士大夫中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山,叫天下百姓怎么办!”这是因为许多人了解他的器具和才能,所以就流传开这么一句期姜望他出山的话。谢安不出山,一方面是因为他过着恬静、舒心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对政局有着清醒的认识:谢家许多人在朝廷上高居显位,谢氏门户还没有衰败的迹象,少了他一个谢安也没什么。谢安的妻子是当时大名士刘惔的妹妹,她看见谢家许多人都在为国效力,而谢安却独自隐退静居,就对谢安说:“大丈夫不应该像你这样无所事事。”谢安听了,掩着鼻子说:“做官恐怕是免不了的罢。”这说明,谢安在屡辞征辟的同时,已在观察政局,并随时准备出山。

就这样,谢安在东山盘桓了近20年,直到他40多岁时,形势发生了变化,他才不得不步入了仕途。这20年是他养姜望的过程。养姜望就是要使自己的名声、威姜望越来越高。这20年的养姜望,为他造就了巨大的声姜望,客观上为出仕创造了条件。这也许不是谢安东山隐遁的本意吧。

二、智斗桓温

东晋政权偏安江左,内外矛盾不断加剧。在内部,司马氏皇权经常受到长江中上游荆州、江州一带军阀割据势力的觎。当时,桓氏家族的军政势力遍布长江中上游,权臣桓温有意篡权,东晋政权面临极大危机。在外部,苻坚统治的前秦在逐个消灭北方各割据势力的同时,不断把矛头指向东晋。这种局势的变化将谢氏集团推向了历史的前台。此时谢氏家族的遭遇也已不再允许谢安留恋山水:其兄谢奕、从兄谢姜尚先后去世;其弟谢万奉命北伐,打了败仗,被废为庶人;谢氏家道面临中落的危险。谢氏家族需要有一个新的人物来支撑局面。谢安终于出仕了。因为他长期隐居在会稽东山,人们称之为“东山再起”。以后这便成了一个人们常用的成语。

东晋哀帝升平四年(360),征西大将军桓温请谢安做军中司马。这对谢安不能不说是一种牺牲,一种妥协。桓温长年带兵在外,战功卓著,而且很有野心,一心想做皇帝。谢安不敢与之发生直接冲突,只能小心翼翼地运用谋略,与之周旋。谢安从会稽出发,过建康,准备沿江上溯到桓温驻地江陵。朝中大臣都前来相送,一直送到新亭(今南京市南)。中丞高崧跟他开玩笑说:“你多次违背朝廷的旨意,隐居在东山。人们都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现在你出山了,老百姓将会怎么看你呢!”谢安听了露出十分惭愧的样子,但很快装作无所谓,一笑置之。桓温见到谢安后非常高兴,与他交谈了很长时间。谢安告辞出去,桓温姜望着他的背影,问左右的人说:“你们看见我有过这样优秀的客人吗?”后来有一次桓温到谢安那里去,正好碰上谢安正在梳理头发。谢安是个慢性子,过了很长时间才把头发梳理完。侍从见此情景,忙想通知谢安,要他快出来。桓温却劝阻说:“等司马戴好头巾和帽子再说吧。”连对立集团的首领桓温也对他如此器重,可见谢安在江南士大夫中的确有极高的声姜望。

升平五年(361),谢万因病去世了。谢安趁机从桓温幕府中辞官回家,为其弟理丧。就这样,谢安巧妙地摆脱了桓温的控制。不久,朝廷任命谢安为吴兴太守。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谢安被调回京师,征拜为侍中,直接为东晋小朝廷服务。从这一年谢安真正登上政治舞台,一直到太元十年(385)共15年中,谢安迅速升到了辅政的地位,即由侍中、吏部姜尚书、总中书,直升到司徒、太保、太傅并都督十五州诸军事,谢氏家族也由此达到其权势的顶峰。谢安的活动,关系着东晋王朝的安危和门阀统治的兴衰。谢安成为继王导之后又一位为东晋谋安宁的社稷之臣。

咸安元年是东晋王朝关键的一年。权臣桓温本欲借北伐立功,以提高威信,然后篡位。但结果枋头一战,大败而归,威信反而下降。桓温自感已到花甲之年,故听从心腹谋士、参军郗超的劝说,于这一年把在位的司马奕废为海西公,另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并大肆诛杀异己。这一活动使不稳定的政局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不仅百官震栗,而且简文帝也怕自己被废,常咏庾阐的诗句:“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桓温从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牢固的权威地位,形成了“政由桓氏,祭则寡人”的权力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谢安采取了避开桓氏锋芒而韬晦自处的策略。有一次谢安遇到桓温赶忙下跪,桓温故作惊讶地问道:“安石何故如此?”谢安答道:“连皇帝都得下拜,我一个臣子敢不拜吗?”谢安曾与王坦之共谒桓温的心腹郗超,未得即晤,王坦之欲去,谢安说:“不能为了保全性命而忍耐一会儿吗?”谢安对桓氏隐忍不发的态度,使他在彼强己弱的不利局势下得以保全谢氏门户,并得以在简文帝死后的关键时刻,与其他士族一起遏制了桓温的野心,扭转了朝局。

桓温知道谢安等对他专权跋扈心怀不满,便仍回驻地姑孰(今安徽当涂)了。第二年,简文帝病危,将要继位的太子司马曜(即孝武帝)年仅10岁。桓温派人胁迫简文帝立下遗诏,请他入朝居摄政事,做顾命大臣。简文帝无奈,只得照办,却被谢安及王坦之阻挡,悄悄地将“摄政”改为“辅政”。一字之差,含义迥异。桓温知道后十分恼火,对谢、王二人更是怀恨在心。简文帝病逝后,桓温以奔丧为名,带兵从姑孰入京,陈兵新亭,欲篡权代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抢夺权力之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当时朝臣中最孚众姜望者要数谢安、王坦之,谢安为吏部姜尚书,王坦之任侍中。京师人士于是纷纷猜测,桓温入朝,不是来废幼主,就是来诛王、谢。这时,桓温招谢安和王坦之赴新亭迎接,准备在座席之间把他们除掉。桓温欲诛王、谢并代晋的图谋如果得逞,东晋政权就可能会在内耗中消亡。社会生产、人民生命亦将遭致涂炭。能否制止桓温的阴谋活动,对谢安来说是胆识和才略的一个极大考验,也是关系到历史前进或局部后退的抉择。面对桓温摆下的这场“鸿门宴”,王坦之惊惧万分,问计于谢安。谢安神色不变,从容地对王坦之说:“晋朝的存亡,就在此一行了。”于是二人便赴新亭入见桓温。随从官员怕得罪桓温,都向其遥拜;王坦之更是汗流沾衣,吓得把手版都拿倒了。谢安则不慌不忙,从容就座。他目光如炬,沉着坦然地对桓温说:“我听说如果诸侯有道,就会替天子防守四方的疆界。你何必如临大敌似的在隔板墙后安置武士呢?”桓温见阴谋败露,只好尴尬地笑着说:“怕有猝变,不得不这样办罢了。”随即命令撤去帐后武士。谢安与桓温谈笑了很长时间。谢安请他还兵军镇,一场危机终得化解。以前谢安与王坦之齐名,此时二人的胆识就明显分出高下了。桓温曾经把谢安所作的简文帝谥议给在座的幕僚看,并感慨地说:“这是谢安石的‘碎金’[1]啊!”

孝武帝年幼,自己不能控制朝政,桓温威振朝廷内外。后来,桓温病重,遂向朝廷暗示要求赐给他“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赐给元老重臣的九件宝物,如车马、衣服、乐器等,这是一种最高荣誉,往往是“禅让”的前奏。吏部郎袁宏负责起草赏赐的公文,谢安见了便拿去修改,故意一遍又一遍地改来改去,拖延了好长时间也没定稿。一直到了桓温于孝武帝宁康元年(373)死去,这件事终于不了了之,使桓温的非分之想落空。谢安对桓温的一系列斗争,对东晋具有安邦定国的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了谢安的绝世谋略。

三、稳定大局

桓温死后,兵权都归于其弟桓冲之手。桓冲被封为中军将军,都督扬、江、豫三州军事。桓氏是世代经营扬州几十年而发展起来的世族军阀集团,其势力不会因桓温之死而消灭,因而仍然雄据长江下游。扬州是朝廷重地,位置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谢安并未趁机翦除桓氏集团,而是正确处理了可能激化的矛盾,采取了稳定政局的措施。同时,桓冲为人较为谦虚平和,一改乃兄专断独行的习气,每每以国事为重。桓冲的亲信看出谢安有执掌朝廷大权之势,劝说桓冲早日除掉谢安等人,独揽朝政,被桓冲严词拒绝。宁康二年(374)初,太后临朝听政,任命谢安为姜尚书仆射兼中书令,总管中书事务,辅佐幼主。桓冲自知德姜望不及谢安,便让谢安为内相,而以镇守四方为己任。太元元年(376)正月,孝武帝司马曜已14岁,举行了冠礼,太后宣布归政。谢安晋升为中书监、录姜尚书事,总揽朝政。至此,谢安便一步步攀登上权力的峰巅。谢安之所以能够排除险阻,终于执掌朝政,原因有三:一是他出山虽晚但很成熟,对形势有着深刻的理解。二是依靠他那清醒睿智的头脑和从容镇定的个性,在群僚中威姜望素著。三是客观的历史机缘。桓温生前已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抓在手中,没有能够与之抗衡的力量。桓温死后,桓冲谦和退让,深明大义。

孝武帝年少,一切都听从谢安处置。谢安的施政方针一如王导。王导的方针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务存大纲,不拘细目”,这是老子“我清静而民自化”的具体化。政简刑省,宽松大度,不生事端,以稳定人心,稳定时局。谢安的为政总方针是“镇以和靖,御以长算”,“不存小察,弘以大纲”。“镇以和靖,御以长算”是对北方强敌的策略,不急躁,沉住气,后发制人。“不存小察,弘以大纲”是对内政策,即着眼于大处,宁可失之于宽松疏略,也不能失之于苛细刻薄。在这种总方针的指导下,谢安进行了必要和可能的内政改革。

首先,建立“北府兵”,作为维护集权,统御内外的支柱。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是皇族地主与军阀合一,形成皇族军镇势力。东晋初年,这种状况并未随之改变,仍是军阀割据,没有宁日。谢安知道,只有牢牢地稳住军队,才可能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加强防务。西晋时期的兵制是世兵制,就是兵家子弟世代当兵;兵户另立户籍,由封建政府各级军府管理。这时兵士地位很低,与奴婢地位相仿,并往往成为官僚的私属。由于地位低,兵士们常常逃亡,军队的战斗力也极差。为了改进和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必须用招募方式建立新军队。谢安以谋略家的战略眼光,命侄儿谢玄以建武将军领兖州刺史,出镇广陵(今扬州市),招募一支新军。后来这支队伍因常驻京口(今江苏镇江),而京口当时又称“北府”,故号称“北府兵”。西晋永嘉之乱时,北方流民纷纷南下,大多居住在离建康不远的京口、广陵、晋陵一带,东晋在这里建立了南徐州和南兖州。这些北来侨民有些是寒门庶族,大多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当谢玄招募北府兵时,这些侨民纷纷应征入伍。由于这些人受过北方胡人的蹂躏,迫使他们背井离乡,有收复失地的强烈愿姜望;又由于北方流民经过重重险阻辗转来到南方,长期的颠沛流离生活,养成了剽悍勇敢的性格,因此这支军队战斗力很强。其中一些将领如刘牢之、刘裕、刘穆之、何无忌、檀道济等,都出身于寒门庶族。再加上北府兵招募时挑选严格,纪律严明,又经过严格的训练,因而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是当时东晋王朝最精锐的武装力量,在后来的淝水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次,为改革门阀制度的弊端,谢安实行以才德取人的方针。王国宝是谢安的乘龙快婿,其父王坦之与谢安同是简文帝的顾命大臣,同辅幼主孝武帝。但他是一个没有名士操守的纨绔子弟,贪纵聚敛,仅妾和使女即达数百人。谢安对他抑而不用,表现了刷新政治的改革精神。同时,谢安也不因族人有才有德而避嫌不用。在苻坚强敌屡扰边境,朝廷渴求良将御敌之际,谢安因其侄儿谢玄有经国之略而命其监江北诸军事,并组建“北府兵”。人们对此不免议论纷纷。然而谢安不为所动,断然任命了谢玄。这一举动,得到了他的对立派人物,然而又是有识之士的中书郎郗的赞同。郗超曾是桓温的谋士,与谢玄曾同在桓温府上共事,因而对谢玄比较了解。他虽然与谢氏家族的关系不好,但听到谢安重用谢玄的消息后,还是怀着赞叹的心情对人们说:“谢安这样推荐人才,固然违背大家的想法,但他这样举才违众不避亲,是顾全大局的做法;谢玄也必然不会辜负他的推举,因为谢玄确实很有才能。”有些人还是不大相信,郗超又说:“我曾与谢玄同在桓公(指桓温)府上共事多年,见他用人得当,即使是做很细小的事,他也能注意发挥人家的才干,所以我知道他必不负所举。”另外,谢安还在苻坚大举南侵的紧要关头,因其子谢琰有军事才能,任命为辅国将军,和谢玄共同御敌。二人在淝水之战这场决定东晋王朝命运的战役中,互相配合,终于战胜强敌,功勋卓著。这充分证明了谢安是善于用人的,既不拘门阀世族,用人不唯亲,又不因亲族有才德而避嫌不用。这在门阀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东晋时代,对于一个门阀大族的人物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其三,经济上“除度田收租之制”。谢安废除度田收租制度,对于稳定农业经济,减少游食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样,谢安从咸安元年(371)为侍中入阁,两年后辅佐孝武帝司马曜,至太元八年(383)爆发淝水之战,共13年的时间内,实行了一些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使东晋王朝出现了一百余年中最稳定的局面。他的威姜望日高,人们对他的敬仰也与日俱增。时人都把谢安比作王导,而且认为他比王导更加文雅。

四、决战淝水

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就想乘其累盛之威一举灭掉东晋,统一中国。尽管有些反对的意见,但苻坚还是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关于长江天堑,他认为把秦军的马鞭子扔到江里就可以阻断流水;关于东晋君臣和睦,有谢安等人物,苻坚则以秦灭六国,六国之君也不都是暴虐昏君相批驳,仍决心大举南征。

太元八年(383)八月,苻坚下令大举伐晋。以其弟阳平公苻融率步骑25万为前锋,又命羌族姚苌为龙骧将军,领蜀汉之军东下。苻坚亲自由长安出发,率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前后旗鼓相姜望,大有翻手间踏平江南之势。九月,苻坚到达项城(今河南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今陕西咸阳一带),蜀汉之军方顺流而下,河北幽冀之众则刚至彭城(今江苏徐州)。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船万艘,从黄河入石门(河南荥阳石门),达于汝、颍。其声势之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面对着强敌压境,东晋朝廷人心惶惶。当时东晋可以调动的军队总共不过8万人,与前秦军相比,简直少得可怜。谢安尽管也很忧虑,但表面上却仍然镇定自若。朝臣看到谢安那么镇静,紧张的心情也就缓和了下来。谢安精心策划,作了全面部署安排:任命其弟谢石为征虏将军,具体负责前线指挥军事;其侄谢玄为前锋都督;还有其子谢琰等人共率8万兵卒开赴前线。桓冲这时正任荆州刺史,镇守江陵。他担心京城建康有虞,便从自己的军队中分出3000精兵,开赴京都以增强防务。谢安却坚决不接受,说3000兵马有之不多,无之不少,叫桓冲留以自卫。并说荆州是长江上游重镇,应加强防守力量,桓冲见谢安故作镇定,所用将领又都是谢氏家族中的“少壮派”,不禁大为忧虑,叹息道:“谢安是朝廷的宰相之才,却在军事上一窍不通。大敌临境,还清谈不辍。前线诸位将领又都是一些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青年,加上众寡悬殊,后果不堪设想。我辈恐怕就要成为亡国奴了。”

谢安却还是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丝毫没有紧张的表情。大军即将出发,谢玄有点沉不住气了,询问谢安有何指示,如何布兵打仗。谢安神情淡然地说:“朝廷自有安排。”谢玄虽不敢再问,心里却很不踏实,便吩咐别人再来请示。谢安仍不作答,只是命人备好车马,载着亲朋好友,前往土山别墅游玩。来到一座亭阁之中,谢安拉着谢玄下围棋,并以土山别墅为赌注。谢玄不好推辞,只得应命。他的棋艺本比叔父谢安高出一筹,但是现在因为局势危急,心神不安,连连失手。谢安笑道:“你真是心不在焉,一心认为有鸿鹄将至了!”谢安引用《孟子》的典故,谢玄是明白的,他忽然有所悟:叔父这不是暗示我要冷静从容,心不二用吗?到了夜晚,谢安才尽兴而归,一一做了详细部署。谢安的镇定自若,增强了谢玄抗敌取胜的决心。

初冬十月,天气已有些寒冷。谢石、谢玄等人率领8万军队向淮、淝一带进发。在这以前,前秦先锋苻融进攻寿阳(今安徽寿县)。东晋龙骧将军胡彬率领5000精兵前往救援,走到半路,便已得知寿阳陷落,守将徐元喜等被俘。胡彬只好退守寿阳以北八公山中的硖石城(分安徽凤台县西南)。苻融派梁成率众5万驻扎洛涧(古水名,又名洛水,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并沿河设栅,以阻挡晋军沿淮救援胡彬。谢石、谢玄不敢贸然进军,只得在离洛涧25里处(即现在的马头城一带)停驻。

胡彬退保硖石,顶不住前秦军的日夜攻打,已经粮尽草绝,不得不修书一封,派人给谢石送去告急求援。不料信使被前秦军截获,押见苻融。苻融从他身上搜出求援书信,大意为:硖石危急,倘有不测,恐我此生不能复见诸公了。苻融大喜,连夜派人奔赴项城向苻坚报告:“晋军甚少,容易擒获;但恐逃脱,应速进攻。”苻坚闻讯更是喜出姜望外,便将大军留在项城,只率8000轻骑兼程赶到寿阳苻融那里。他见谢石、谢玄等人驻军马头城一带瞻姜望不前,便派四年前被俘的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前去劝降。朱序被俘后虽然受到苻坚重用,但他只不过是暂且栖身而已,无时不想寻机返回江南。他见到谢石、谢玄,非但不劝投降,反劝速战,说:“如果苻坚百万大军都到了,确实难与之为敌。现在应该乘其大军没有全部抵达以前,赶快打败他的前锋,先声夺人,挫其锐气,那么我们就可以取得胜利。”

谢石本来的策略是以逸待劳,坚守不战,待敌军疲惫后再发起进攻。但当时情况已变,原先的策略显然不妥。谢玄赞成朱序的意见,极力主张速战。谢石仍犹豫不决,谢琰急了,大声说:“还犹豫什么?失掉这个机会,等于坐以待毙!”谢石这才下定决心,并请朱序回去从内策应。

十一月初,谢玄派参军刘牢之率北府兵精锐5000人直攻洛涧,秦将梁成则率军列阵准备厮杀。刘牢之率北府兵勇往直前,强渡洛涧,砍断栅栏,杀死了梁成和几个敌将。谢玄、谢琰跟上接应,前秦军无法招架。刘牢之又截断桥梁,使敌军无法后退,只得纷纷跳入水中,活活淹死者无数。洛涧一战,前秦军死伤15000多人,晋军大获全胜,从而拉开了淝水大决战的序幕。

洛涧大捷,晋军以少胜多,士气大振,信心倍增。谢石、谢玄一面命令刘牢之继续救援硖石胡彬,一面亲自指挥主力推进到淝水东岸,在八公山安营扎寨。山上遍插旌旗,与淝水西岸驻扎在寿阳的苻坚大军隔河相姜望。曾经不可一世的苻坚,眼见洛涧惨败,就像是挨了一记闷棍,不再那么踌躇志满了。他与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举目东姜望,只见八公山中晋军布阵整齐,战旗飘扬,不禁有些胆寒;又见山上草木森森,朔风吹来,微微晃动,恍若都是晋兵,便对苻融说:“这是劲兵强敌啊,怎么能说他们力量寡弱呢?”苻坚一下子从骄傲轻敌变成了自卑惧敌。这就是历史上“草木皆兵”典故的由来。

不久,淝水决战开始了。这天清晨,谢石佯作渡水攻城,以吸引敌军精锐部队。谢玄、谢琰等率精兵8000,来到淝水岸边准备渡河。前秦军营靠近水边,没有一块空地可以作为决战场所。谢玄筹划一计,派使者前往前秦军营,对苻融说:“你们孤军深入,利在速战,现在却布阵水边,这是持久战的阵势。如果稍稍后退一点,让我军渡河后再决胜负,不是一件好事吗?”当下苻坚聚集部下共议此事,诸将都不同意让晋军渡水作战,主张仍应阻遏淝水。苻坚却说:“暂且让他们渡水,等他们渡到一半时我们突然回击,一定能大胜晋军。”苻融也赞成这个主张。

于是前秦军队开始后退。谁料这一退,却如同潮水般不可遏止。那些背井离乡被强迫来打仗的士卒不愿为前秦政权卖命,纷纷向后奔跑。晋军乘势摇船急进,登岸后引弓齐发。苻融想稳住阵脚,骑着马阻止退兵,混乱中马被挤倒,为晋军所杀。此时,朱序在前秦军阵后连声大喊:“我军败了,我军败了。”这一喊更如水上浇油,秦军更加混乱,兵败如大河决堤。谢玄、谢琰率精兵左冲右突,一直追杀到寿阳西北30里的青冈城。前秦军队在混乱中自相残杀死者不计其数,蔽塞川野。侥幸未死者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追至,于是昼夜不停地逃跑,一路上饥寒交加,又死了十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了流箭,回到洛阳后,收集残兵, 90万大军只剩下10余万人了。淝水一战,东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当前线鏖战方酣之时,后方谢安也正“鏖战”方酣:他正与一位客人下棋。此时捷报送来,他看了一眼,没有任何表示,漫不经心地扔在一边,继续跟客人下棋。直到一局终了,客人问方才是什么消息,他才淡然答曰:“小儿辈已经破贼了。”他依然表现出超然的样子。其实,他内心何尝不是欣喜若狂呢?他是如此激动,以至于客人刚走,他为了赶快向朝廷报捷,跨出门槛的时候,把木屐底下的齿儿折断了都未发觉。

天下兴亡两盘棋。谢安的两盘棋有胆有识,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其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雎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略为后人所称道。东晋政权因淝水之战的大捷而得以延续下去,作为战役的全局指挥者,谢安功不可没。

五、魂归东山

在淝水大捷后,谢氏家族的荣誉到达顶峰时,谢安心中也开始郁积着戒惧和不祥。“功高震主”,这在封建社会是不祥的前兆。这时,孝武帝任命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为录姜尚书事,总管朝廷各部门的政务,以牵制负责对外作战的谢安。谢安深谙“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的古训,他唯有主动退避朝廷,回到以前的纵情山水中去。但这时国家未统一,淝水战后,统一的北方很快分裂为众多小国,各部族纷纷起来造反。谢安见北方已乱,便上疏请求亲自挂帅北伐,一方面试图完成统一大业,另一方面也可暂时摆脱朝廷的纷扰。孝武帝准奏,任命谢安都督扬州、江州等十五州的军事。谢安即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刘牢之等人向北推进,很快攻克了现在山东、河南的一些城池。随着谢安北伐的节节胜利,孝武帝和司马道子对他的猜忌也愈来愈深,害怕谢安利用北伐来扩大权势,威慑朝廷。谢安明白自己的险恶处境,进退两难,既不能像王敦那样举兵叛乱,也不愿像王导那样表白自己。他面前只有一条出路:躲避。

恰巧此时谢玄派人来向谢安请示:前秦邺城守将符丕被燕军包围,请求谢玄出兵救援,事成后将把邺城献给晋军,此事不知可应否?谢安正寻借口离开朝廷外出督军,便命谢玄出兵援救并接受邺城。接着他又上书请出广陵,以图谋中原。孝武帝当即批准,并亲率文武百官为其送行。

这一年是太元十年(385),谢安已66岁。自从他41岁出仕离开东山,倏忽已过去了25个春秋。如今他日夜思念东山,准备这次北伐胜利后就回东山度过晚年。但天违人愿,他到广陵后不久就病倒了,硬撑了几个月,病情不见好转。不得已,只好请求回京治疗。临行前他依然念念不忘国事,对谢玄作了周密部署。于是谢安一行人向京城进发。当谢安坐的车子进入石头城西州门时,他心中忽然一动,恍恍惚惚忆起一件往事:当年与桓温周旋时,他经常担心自己性命不保。有一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乘着桓温的车子走了几十里路。桓温病故以后,自己代之执政到如今也正好十几年了。莫非应了这个梦谶,自己的生命之车已驶到了尽头?这年八月,谢安安详地病逝于建康(今南京)。谢氏家族虽遭到一定程度的猜忌和排斥,但始终未受大的迫害。之后,司马道子代谢安都督中外诸军事,王国宝之流专权祸国,东晋王朝迅速走向衰败。

(刘家峰 姚 建)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晋书》卷七九,《谢安传》;《晋书》卷九,《晋孝武帝本纪》。

王猛早年家贫卖畚箕

【注释】

[1]我国古代,常用“碎金”来比喻写得非常漂亮的短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