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丧事下葬时不能喊人名吗

农村丧事下葬时不能喊人名吗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沧各村十几年之前流行土葬,丧葬仪式比较繁琐,现在响应政府号召实行火葬,程序简化了,只剩出葬前的祭拜仪式。家庭富裕,并且死者高寿,子孙满堂的丧事可以办的相当隆重。女方代表未到,或到后未作许可,均不可殓葬。孝男或孝女完成“套衫”仪式后,要吃一碗甜汤圆。祭拜出山之前死者要接受祭拜。戴孝出殡那天死者亲属依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不同而着不同的丧服。
丧葬习俗_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各村十几年之前流行土葬,丧葬仪式比较繁琐,现在响应政府号召实行火葬,程序简化了,只剩出葬前的祭拜仪式。闽南人忌讳说自己亲人的死亡是“死”而是称为“老了”或“过身”。人过身后一般不超过三天出殡,个别情况如要等子孙从南洋问来再出殡的话,也有停灵超过三天的。家庭富裕,并且死者高寿,子孙满堂的丧事可以办的相当隆重。

丧事发布

人过身后,第二天要派人把死讯迅速报告与死者有关的亲属。死者是已婚女性的、一定要报告女方家庭(“外家”)。女方代表未到,或到后未作许可,均不可殓葬。俗话说“死老爸扛去埋,死老母请外家来。”报告死讯的使者一般走得飞快,行色匆匆,故人戏称赶急走路的人为“报死”。报死者抵达目的地后,不能进人家家门,只能在外呼叫,待人家出门来才报告死讯,随即离开。死者已出,嫁的女儿接讯后,要立即奔丧,在接近家门的街头巷口,要边走边放声大哭,叫“哭路头”。家人还得请风水先生来挑选墓穴(一般从龙海等地请)。海沧旧镇也有专门出租丧事用具的店铺,可租到灵轿、灵床等。

搬铺

人过身后,不能继续睡在床上,要将尸体移到住屋的公厅,放在由两条板凳和几块木板临时搭成的“水铺”上,这叫“搬铺”。据说是为了之后死者入殓祭奠的方便,因为在房间空间较小,不方便操作。

开墓穴

闽南人认为墓地风水的好坏与丧家今后的人丁、财富与前途关系密切,因此十分重视墓地的选择,都要请风水先生(俗称“地理师”)看好墓地,指挥“公”(专业挖墓人)和村里帮忙的人严格按照看好的地点、方位和深度挖墓穴,不得有丝毫差错。建国前土地私有,墓地得向别人买,或由村里人主动献出;建国后土地公有,不用购买。

买水

入验前要“买水”给死者擦洗遗体。“买水”即死者家人到河里或井里打水为死者沐浴,这个仪式由村里公认的好命人执行,好命人必须是夫妻双全的老妇人。好命人先把钱投入井中,再把水从井里提上来。事后要给好命人一包红包。

穿衣

给死者沐浴完后就可以给其换上寿衣。寿衣一般是七套,多的十二套,可以平时准备好,或者临时采买。由于需给死者换多层衣服,比较费时费力。所以在给死者穿衣之前,有“套衫”的仪式,即在活人身上先把多层衣裤套在一起备着,当死者断气以后再一次性地给死者套上。行“套衫”仪式时,先在厅前的院子里放一个竹编的大丁“加箩”,孝男(或孝女)手持竹竿(撑地,让其站稳)。头戴新竹笠。

上插一枝红春花。另一个人与孝男(或孝女)面对面站着,将寿衣按内外顺序一件件套在孝男身上。穿套完毕,以麻绳穿入两袖筒,在袖口处中扎住,然后孝男抽出双臂,脱出套成的寿衣,置新米筛上,端进正厅,给死者穿上,竹笠则往屋顶上扔。孝男或孝女完成“套衫”仪式后,要吃一碗甜汤圆。

祭拜

出山之前死者要接受祭拜。一般是在场地开阔的大埕举行,亲戚朋友都会准备祭品前来祭拜。祭品有红龟仔、发糕、肉、鸭蛋、面、菜饭、金银纸等,这些东西摆满两张桌子,放不下的就放在地上。家庭富榕的还会请道士前来超度。丧家会安排两个老辈人(夫妻健在,知晓礼仪的)“站桌头”,即站在祭拜的桌子两边,一人负责送香送酒,一人负责收香收酒。与丧家有姻亲关系的亲戚,如媳妇娘家、女婿家等前来祭拜时,丧家要陪拜表示感谢。

出殡

墓地一般选在山上,所以“出殡”又称“出山”。出殡的队伍由两面铜锣开道。接下来是铭旌,由女婿或孙女婿出资,以报答丈人丈母的恩情。“铭旌”一般控制在二十二字,男称公府,女称门,如“显考蔡府四代大父讳××享受(有)八十五岁芳苑之铭旌”。接着依次为骑马人、乐队、灵轿(放有灵位,由小孩子抬着)、举“辐”的人(白布做,长约六尺,颜色有白蓝两色,用竹竿挑,由小孩子举着)、棺材(由棺罩盖住,共十六人抬),送葬人排在棺材后面。出殡的路线向操办丧事的几位主要人员商量决定,一般沿着村里主要道路绕村一圈,但是不能走回头路。

下葬

时间大多是下午,孝男上山,孝女不能上山。棺材下葬后用海蛎壳灰掺土盖严实。之后要“点主”,孝男身背水主于背上,向着太阳的方向跪下,由点主官用朱笔和墨笔“点主”。原有木主上的“神主”两字,主宇先写成“王”字。这时,点主官先用朱笔在王字上点红点红点上用墨笔再点一下“王”字就变成了“主字”。传说经此一点之后,死者的灵魂就定在木主上了。“点主”都是在神主牌或遗像上下先点红笔,再点墨笔。点主官在点主时口中还要念吉祥句:“点天天青,点地地灵,点眼眼明,点耳耳聪,点主子孙兴旺。”点完朱笔后,即将朱笔朝太阳方向掷去,只留墨笔。丧家在点主后,向点主官拜谢,然后将木主放回装有五谷和格钉的米斗内,米斗放在墓碑前,然后跪拜祭坟,烧银纸。祭基完毕后,将带来的五谷撒一些在坟上,剩下的带回,以兆子孙丰收富足。

回家

回家后,孝男分米斗内的五谷和钉子,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接下来要请村里帮忙的人吃咸稀饭,亲戚则另外用酒席款待。家庭富裕的都用酒席待客。饭后各人拿一对红烛和一块发糕回家,用于拜家里供的神,祈求平安。有送丧礼礼金的朋友则拿到丧家答谢的毛巾一条,“巾”与“根”谐音,寓意“断根”,即与死者断绝来往之意。

戴孝

出殡那天死者亲属依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不同而着不同的丧服。钟山村的丧服颜色为黑。死者儿子儿媳披麻布,女婿手上加块红布,孙辈的加块青布,曾孙则穿一身红色的衣裤,曾曾孙辈穿一身黄色的衣裤。孝子手腕要戴白布缠成的线,孙辈戴绿色的,到“对年”(一年)后才可解下。第一年中家里不能举办婚礼。

“做尾日”与“做对年”

出殡后第十二天亲人在家用鸡蛋、牲礼等祭拜,称“做尾日”;死后第一年的忌日祭祀称“做对年”,可把灵位摆放在厅堂正位。这之后,每逢死者的生日和亡故日也要祭祀,俗称“做忌”届时亡者的子孙聚集一堂,上供、焚香、点烛,用丰盛的饭菜祭祀亡者,并焚烧金纸和银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