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学院访问记_回族历史报刊文选

西北学院访问记_回族历史报刊文选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学院访问记_回族历史报刊文选西北学院访问记北京西北学院,为现今中国回教教育最高之学府,记者为明了该院一切设施,特于日前往访该院,承院长刘德润先生招待,除参观中学各部之外,对于该院一切设施及沿革,由刘院长赐予该院沿革志略一册,兹将该志略录后,即可明了刘院长之苦心孤诣,及一般教民之热心援助之实况也。奉指令准予备案。乃公布蠲免学费。改称西北公学中学部。改称西北公学小学第二部。年来西北及内地各省。

西北学院访问记_回族历史报刊文选

西北学院访问记

北京西北学院,为现今中国回教教育最高之学府,记者为明了该院一切设施,特于日前往访该院,承院长刘德润先生招待,除参观中学各部之外,对于该院一切设施及沿革,由刘院长赐予该院沿革志略一册,兹将该志略录后,即可明了刘院长之苦心孤诣,及一般教民之热心援助之实况也。

北京西北学院沿革志略

中华民国十六年秋间。京市回教绅耆。以我国回民。散居各地。为数甚多。鲜殷富而多贫穷。奔走衣食,不遑诵。且因宗教关系。饮食习尚不同之故。于各地普通学校。率皆裹足不前。文化落后,职是之由。救济之道。惟有创办学校。俾得其宜。用便提倡,众谋佥同,肇建斯校。于京市回民聚居之牛街。定名为北平清真中学校。筹备经年。于十七年九月。招生授课。初只四二制初中一班。学生六十人。一切课程。悉遵教育部定章,每周增授教义一时。以端青年之趋向。其非回教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庶几免贻强迫传教之诮。经呈市教育局。奉指令准予备案。翌年一月,创办小学。定名清真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招男女生八十名。暂设初级一二年两级。因校无余室。乃暂假糖房胡同民房。作为校舍。二十八日正式开课。更就牛街清真寺。添设民众补习班。专收成年失学之人。树民众教育之基础。复以校舍湫隘。价买北邻连氏房舍一所。计二十一间。刘氏房舍一所,计十间。所有经费。仅恃捐募。虑难持久。乃呈蒙前市政府批准。在市收入牛羊税项下。每月补助经费五百元。由教育局拨付。虽为时甚暂。前后所得仅二千五百元。而本校预储计划。能以逐步推进。实受地方政府第一次补助之策励也。是年七月。学年开始。招收第二班新生。凡五十名。同时北邻连氏房舍接收。从事修葺。附属小学遂迁入焉。刘氏房舍。旋亦接收。作为学生宿舍及饭厅。十九年九月,招收第三班新生四十名。前此二载招生范围,仅限于本市及津、保、河北。此次推及察哈尔、甘肃、新疆,及长江、黄河两流域矣。十月杪,承商务印书馆捐赠书券三百元。益以旧有图书及各方所捐赠者。本校师生所渴望之图书馆。于焉成立。并举行成绩展览会。以资观摩。本市自迁都以后。经济情形益见衰落。青年恒苦失学。本校学生亦不乏因贫辍学者。乃公布蠲免学费。及奖学金办法。使贫苦有志之士。益知振奋。他如理化仪器博物挂图,亦陆续增置,费实不赀。二十年一月增购北邻王氏房舍一所。计十三间。暂充学生宿舍。本校成立以后。多方提倡。风气暂开。向学者日众。复为造就边地人材起见。就原有清真中学。改称西北公学。请准于国家教育经费项下,由财政部拨补助费一千二百元。从此经费略增。学校基础于焉少固。原有中学。改称西北公学中学部。第一附属小学。改称西北公学小学第一部。崇外清真第二小学附属本校。改称西北公学小学第二部。二十年八月。招第四班新生六十名。报考者竟达三百余名。校舍益不敷用。因增兴土木。从事于新校舍之建筑。与夫高中小学之扩充。建筑方面。既将小学第一部原有旧式房舍悉数拆除。改建南北瓦房各九东间,西瓦房各二间,共二十二间。复将西北院旧有房舍铲平。圈入余地。改建楼房三十四楹。以充中学教室。更于礼堂旁各建二间。以为储藏及办公之用。学生既多。原有运动场势须扩充。乃收买西邻侯氏、王氏房舍。旧屋拆除。所余木材石料。分别捐助各部小学。及慈善团体,资其建造。时中才小学。与本校小学第一部合并。学生增至四百五十余人。西郊三里河清真小学,亦愿附属本校。改称小学第三部,学生亦百数十人。中学方面改三三制。前四二制之第一班学生安庆澜等二十四名,即作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兹添办师范部,以造就师资。二十一年元旦。成立童子军。(即少年团)着手训练。八月招第五班新生五十名。十一月购置学校迤南伍侯诸氏房舍二所。而学生宿舍,即以迁入。又以中隔小巷须走旁门。于管训不便。乃呈请工务局转呈市署。准将守备胡同圈入校中。幸蒙当轴垂谅。邻居乐赞。终以成功。二十二年八月招第六班新生五十名。预定之六年两级中学。业已完成。自是每年高初级各招新生一班。以资补充。然所费既多。经济益困。呈准补助费增为二千四百元,并呈准市署补助。奉批每月二百元,由社会局拨付。复为激励学生向学计。及提倡回民教育计。乃于九月二十三日。举行五周年纪念大会。为扩充校舍,增购钱周两氏房舍二所。延聘土耳其教授阿卜敦拉君。授土耳其文。作为第二外国语。并加授国术。以锻炼学生体魄。北郊回绅纠合同志兴办小学。并拟定名西北公学小学第四部来请。力赞其成。遂于三月十八日正式开学。南郊同志亦拟设立小学第五部。商定于暑假开学后上课。二十三年春。呈准社会局立案。中学部分改称北平市私立西北中学。各部小学分别立案,改称私立西北第一二三………小学。西北公学总其大成。乃于中小学名义之上,各冠以西北公学主办字样。是年高中第一班,普通师范各部,及初中第四班修业期满。参加本市中学师范毕业学生会考。成绩颇佳。初中毕业者,递升本校高中。高中普通部毕业升入大学者数人。师范部毕业九人。均派往各部小学服务。二十四年春。土文教授阿卜敦拉君因他就辞职。因接替乏人。此项功课。暂付□如。高中第二班。初中第五班。修业期满。呈请毕业。本年本市毕业学生会考。奉令停办。故未参加。二十五年高中第三班。初中第六班修业期满。参加本市会考。近以中小学。生徒日众,班级日增,欲加扩充。已无隙地。正拟另觅房舍。将第一小学迁出,适附近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迁往西安。其校址系前商品陈列所旧址,遂电请实业部借用该房作为校舍。覆电准借。正商洽迁徙间。有竞存中学者。乘隙掩入。遂发生纠纷。经市署调解始罢。该房旋归市署保管复经呈请。奉批该房市署如不自用。尽先租与本校。年来西北及内地各省。回民子弟负笈来学者日众。每次招生报名人数。恒溢定额数倍。限于地势致使向隅。殊属憾事。为应事实需要起见。拟将中学扩充为双轨制。初中六班。高中则普通师范各三班。共十二班。以资容纳。规模既巨。需费亦多。呈准每月增加补助费为四千八百元,业经奉令照准。而事变陡起。除市署所拨之二百元。仍照常拨给外。前项补助。即行停付。高中第四班、初中第七班修业期满。参加本市会考。其一二科不及格者仅三人耳。时以校款支绌。不得不求缩减。当将原有十二班仍改为六班。师范部亦暂停办。除第一小学外。余均无力兼顾。暑假既满,不能如期开课。莘莘学子终日赋闲。学殖荒芜。业辍半途。殊为可惜。校款仅市公署之补助费二百元,不敷既巨。实难继续维持。复承社会局之令饬。学生父兄之敦促。更赖教职各员咸能共体斯旨。不顾枵腹从公。延至十月下旬。始勉强开课。远地学生不能回校,人数较往昔只余半数。经多方筹措。并征收少数学费。其能如数缴纳者寥寥无几。而应给教职员薪金。仅能发给二三成不等。荏苒经年已至力竭声嘶。乃请由回教总联合会。转请友邦最高机关每月补助一千元。并将西北公学改称西北学院。以新耳目。藉资扶植。较之上年差足维持。二十七年暑期间。将学校内外修葺一新。开学后因远地学生来者渐众,恢复学生宿舍,以资安顿。九月中小学成立少年团及幼年团。从事训练。两年来高初中修业终了。学生均如期毕业。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者占百分之四七至七五。初中毕业者均递升本校高中。初一新生人数均超越定额之外。各级编级生,同人等共同努力一致迈进。凡百设施,渐复旧观。现正设法筹款俾教员薪金十足发给。学生学费一律□免。曩日双轨制中学计划。见诸实行。高中除恢复师范部外。并添职业部。更立介绍职业机关。毕业之后均能自力谋生。往昔社会上有中学校为造就高等游民之诮。庶可以免矣。

摘自《震宗报月刊》1940年 第6卷 第3期 第18-20页(www.guayunfa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