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掠过夜空的污秽羽翼

掠过夜空的污秽羽翼

时间:2022-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掠过夜空的污秽羽翼在希特勒那由缓慢的男中音渐而提高,终于于极度的沉郁之中猝然爆发的语言魅力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大量德国听众激动若狂这个问题上,欧洲甚至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流派,普遍性的观点认为——理性的德国人最终没有能够避免法国人的错误,陷入到了群体无意识之中,任由激情与冲动替代了他们的知性,任由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国际游戏规则了,希特勒无法相信这一次会是一个例外。

 掠过夜空的污秽羽翼

希特勒那由缓慢的男中音渐而提高,终于于极度的沉郁之中猝然爆发的语言魅力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大量德国听众激动若狂这个问题上,欧洲甚至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流派,普遍性的观点认为——理性的德国人最终没有能够避免法国人的错误,陷入到了群体无意识之中,任由激情与冲动替代了他们的知性,任由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另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因素是,德国人虽然以理性而见长,但同样也不乏浪漫主义的古典情怀,这种情绪在文学艺术的表达领域中固然是难能可贵的,但将它放在政治背景之下,那就有点错位了。

希特勒正是这样一位善于运用移情与错位来表达他的政治理念的艺术大师!

还有民族主义!

还有绝对的民族主义及其情绪的表达——这是人类智慧之中最缺乏理性的部分,也是所有人类社会、国家与团体赖以维系的最坚固力量——在当时的德国,有谁能够抗拒希特勒所提出来的“民族共同体”这样一个充满了完美主义情调的纯政治概念?(www.guayunfan.com)

最后是战争——还记得英国人是怎么说的吗?

对于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就是正义!

这就够了!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已经足以构成战争的本身了。

而希特勒的经济政治无疑是成功的——他承诺说每个德国人都会有一份工作,而且他真的做到了——于是,1936年3月7日,德国军队3万人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德国人在这一行动之下的狂喜心情。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利之后,国际社会对德国人的惩罚中包括了“莱茵河东岸50千米之内,德国不许布置军队”,如这般的条款对一个迅速恢复了强大的德国而言无异是一种羞辱。现在,德国人开始洗刷他们的屈辱了。

1939年9月,希特勒对全体国民发表了演说,他强烈谴责了波兰人破坏和平、蓄意挑起战争的“无耻行为”,直到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德军已经占领了波兰。

在西线,法国军队不知所措,他们只能蹲在马其诺防线外静观事变。英国人也保持沉默,也许德国人的行动很快就会停下了,也许——他们这样想。

或许会有人对法国和英国的沉默表示奇怪,但只要你细想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那么你就清楚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整个世界为敌,德国在它的不断行动中所获得的利益越大,那么对它持敌意态度的国家就越多,它所遭受到的打击就越是强烈——这个道理连最缺乏理性的法国人都明白,德国人不至于不明白吧?

然而德国人是真的不明白。

希特勒占领了丹麦、入侵了挪威,继而又进入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随后剑指法国,昔日那强大的法国如今如冰山般迅速消融。

猜猜希特勒在琢磨什么?

他居然期望着能够与英国人媾和。

他以为英国人也会像俄国人一样,不愿意出头挑战强大的德国机械化部队,而是坐视德国人在一连串的胜利中迅速扩张自己的实力——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从国际博弈法则的关系上来说,尽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喜欢看到德国人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每一个国家最希望的却是让别人出来抵抗,最好等到那个出头打抱不平的家伙和德国人搞到了两败俱伤,到时候自己再出来“主持国际公义”,到时候名利双收,岂不美哉?

美哉是美哉,但如果持这种态度的国家越多,那么愿意出面制止德国侵略行为的国家数量就越少,可能性也越小——事实上这也是国际关系中最经常见到的,当法国的拿破仑进入奥地利的时候,欧洲的国家们还在为出兵后的赔偿费用而争吵不停,同样的事件还曾经发生在拿破仑再次从孤岛上返回的时候,整个欧洲坐视这个法兰西的雄狮长驱直入,而可怜的路易十八只能孤身逃往英国……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国际游戏规则了,希特勒无法相信这一次会是一个例外。

事实上,苏联已经袖手旁观了,难道这还不够吗?

不够!

大不列颠的丘吉尔发话了,他是在他的堪称经典的就职演说中向英国人民宣布——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有鲜血、艰辛、眼泪和汗水!

我们曾经说过,英国自从走上他们的巅峰之后,就从未下来过,这个国民极度成熟的国家所有的国际法则只需要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均衡!

德国人在欧陆的攻势严重受阻。

这时候希特勒做出一件看似非常奇怪的事情——出兵苏联!

出兵苏联,有什么不妥当吗?

好像没什么不妥当。

然后希特勒的东方盟友日本也学了他的样,偷袭了美国在远东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这两个战略行动加在一起,带给我们一个奇怪的印象——仿佛希特勒曾和东条英机坐在一起商议过,存下心来要把所有的国家拖入战争之中——事实上,我们知道这些国家迟早都会卷入战争,一旦他们认为时机成熟,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对德日宣战,所以赶早不赶晚,一头羊也是赶,两头羊也是放,索性把所有的国家一勺烩了。

用这种方式表述当时这两个国家的战略抉择,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规范,但这却是当时这两个民族的行为模式。

一次冒险行为叫冒险,两次冒险行为,那就是纯粹概念的疯狂了。

德国的战争行为就已经够冒险的了,日本人的胆子却比德国人更大,也更不计后果,这两个国家的疯狂行为加在一起,战争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与会国代表共同签署了《二十六国宣言》,又称《联合国家宣言》。

至此结局已定。

希特勒自杀于柏林的地下室中,从此以后,这个道德上无可挑剔的奥地利下士,就成为了诸多艺术作品里残暴滑稽的人物,尽管他原本不是这个样子,但这种想象方式恰恰也表明了诸多民族的性格——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此后的世界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