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以医学为友与病人交心——记“手院士”顾玉东

以医学为友与病人交心——记“手院士”顾玉东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以医学为友与病人交心——记“手院士”顾玉东顾玉东,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华山医院著名医生、国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主任。所有这些使顾玉东在医学界享有“手院士”的盛誉。“长大了要做一名医生”1937年10月,顾玉东出生于山东章丘。看着这些,顾玉东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本领,为病人解除痛苦。女病人三天三夜没吃一口饭,痛苦难以言表,顾玉东也非常理解手术失败对这位患者的心理打击。

以医学为友 与病人交心——记“手院士”顾玉东

顾玉东,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华山医院著名医生、国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治方面,顾玉东首创膈神经移位、多组神经移位和电生理诊断,使我国在世界臂丛诊治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首创的健侧颈七神经根移位术,为难治性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找到了一条新途径;他提出血循危象的科学分类方法,有效地指导了足趾移植术的术后观察和处理,从而保持了中国首创的足趾移植术国际领先地位。在创伤修复外科领域,他首创了小腿外侧皮瓣和含神经的动脉化静脉皮瓣,并科学地提出了“点、线、面”新概念,为游离皮瓣的普及作出了积极贡献……所有这些使顾玉东在医学界享有“手院士”的盛誉。

“长大了要做一名医生”

1937年10月,顾玉东出生于山东章丘。他从小体弱多病,10岁那年一天深夜,突然发烧,呕吐不止,晕了过去。母亲见状心急如焚,连夜去请医生。

匆忙赶来的是一位老医生,不料上楼走得太急,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去。但他强忍疼痛、一声不吭,爬起来继续上楼,仔仔细细为顾玉东看病,诊断结果为急性脑膜炎。在20世纪40年代,脑膜炎是一种“难治之症”,但由于治疗及时,顾玉东得救了。从那以后,母亲便常常在顾玉东耳边叨咕,“多亏了那位老医生的精心治疗,你才能活下来,你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做一名医生”。母亲的教诲从小便根植在顾玉东的心田,使他树立了一个理想:“长大了要做一名医生,像老医生那样为病人解除痛苦。”

立志当医生的顾玉东刻苦学习,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在学校里,他不仅努力学习课堂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小组。对他影响最大、最深的是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当顾玉东作为一名医学院学生,一名立志学医、治病救人的青年读到这篇文章时,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白求恩身上他认识到了医生的职责所在和价值体现。

1961年,顾玉东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华山医院手外科工作。

失败乃成功之母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顾玉东,接触了许多在工作、生活中发生意外,失去手指或手臂的病人。很多病人年纪很轻,有的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看着他们血肉模糊的伤口、痛苦万分的表情,顾玉东很难过,“每一次急诊,每看见一位重伤病人,我都感到揪心”。限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条件,治疗仅仅采取截肢术,病人则终身残疾。看着这些,顾玉东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本领,为病人解除痛苦。

于是,顾玉东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翻遍了各种能够找到的国内外有关手外科的资料,同时也更加珍惜每一次临床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他把工作岗位当作学习岗位,认认真真地看好每一次门诊、对待每一个病例、进行每一次手术。他觉得每一次医疗实践都会有所发现,都会有所提高和积累。也正是在这每一次中,顾玉东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从一个稚嫩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医生。

在实践中,顾玉东深深感到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极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善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失败乃成功之母”。由于认识的局限性,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失败,但他要求自己:不能出现由主观原因或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失败;即使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败,也一定要认真仔细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以进一步寻求突破。

1978年10月,顾玉东和他的同事给东北一位拇指缺损的女病人做足趾移植手术失败了,这是他第一次手术失败。手术前,女患者带着痛苦和希望走进华山医院,可是手术后她不仅没有再造拇指反而丢了一个足趾。女病人三天三夜没吃一口饭,痛苦难以言表,顾玉东也非常理解手术失败对这位患者的心理打击。他心情十分沉重,一头扎进了分析研究中,最后发现原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接上的血管堵塞,造成坏死。

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来,顾玉东通过多次临床实践,提出了第二套供血系统的设计。足趾移植手术在最初期的100例中失败了7例;到第二个100例时,失败了2例;到第三个100例时,由于有了第二套供血系统,没有一例失败,也没有一例产生危象。第二套供血系统的发现使足趾移植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这项成果后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

“病人造就了我”

手臂上的神经如树根那样延伸,医学上称之为“臂丛”。手外科经常要碰到臂丛神经损伤,严重的称为“根性损伤”,神经如树根那样被拔掉,造成病人的终身残疾。20世纪60年代前,有医生曾尝试过用动手术的方法治疗但没有成功,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治之症”。顾玉东认为这是一个悲观的结论,所以一直坚持探索。

70年代,顾玉东在手术中发现臂丛神经旁有一根膈神经,20年代时人们曾经用阻断膈神经的办法来治疗严重的肺结核病。顾玉东突发奇想,“我的病人年纪都比较轻,肺功能好,是否可以把膈神经移植过来取代被拔掉的臂丛神经呢?”于是,他实施了第一例膈神经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此后,顾玉东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具体需要开展了多组神经的移位,使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6年,顾玉东接受了一个肋骨骨折、膈肌麻痹、颈部也受到了严重牵拉的病人。这个病人不能用膈神经移植的方法,当时比较成熟的四组神经移位方法对他也不合适。当时,顾玉东通过1000多例手术已经掌握了一个规律,臂丛中第七根神经即颈七神经的断裂对手的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于是他提出一个把好手臂上的颈七神经切下来移到受伤的手上的设想。这在当时是禁区,要切断一根臂丛神经,是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把这个设想告诉院领导,领导很支持他的工作。他和病人商量,病人也非常支持他,“顾医生,你做成功了,我就有了一只恢复功能的手;如果失败了,那我也算为医学做出了一点贡献”。顾玉东听了非常感动,于是就给他做了腱侧神经移位手术。一年半以后,病人不仅好手没有问题,坏手也恢复了部分功能,生活上能够自理了,这个手术使我国手外科在国际上领先了一大步。

顾玉东说:“我的每一步前进,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病人的支持、理解和奉献,是服务病人的实践给了我灵魂,是解除病人痛苦的原动力激励着我去攻克医学难题、攀登手外科领域的技术高峰。我从一个实习医生到主任医生、教授、工程院院士,是无数病人给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实习、提高的机会,是病人造就了我。对医生来说,病人才是真正的恩人,我应该知恩图报,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无私地回报给病人。”

(赵路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