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五代十国著名人物王彦章、裴约、刘仁赡

五代十国著名人物王彦章、裴约、刘仁赡

时间:2022-04-0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十国著名人物王彦章、裴约、刘仁赡欧阳修作《新五代史》,对五代人物的朝秦暮楚、投降背叛是深恶痛绝的,他认为五代期间可称“全节之士”的只有三人:第一名是不肯降唐的王彦章,第二名是不肯降梁的裴约,第三名是不肯降周的刘仁赡。铁枪大将在野史中,唐末五代的第一条好汉是李存孝,第二条好汉就是铁枪将王彦章。后唐军的铁锁浮桥被破坏,救援不及,当夜就被王彦章占领了南城。王彦章又率兵进攻杨刘,后唐军大败一场。

五代十国著名人物王彦章、裴约、刘仁赡

欧阳修作《新五代史》,对五代人物的朝秦暮楚、投降背叛是深恶痛绝的,他认为五代期间可称“全节之士”的只有三人:第一名是不肯降唐的王彦章,第二名是不肯降梁的裴约,第三名是不肯降周的刘仁赡。他专门为他们三人作了《死节传》。欧阳修还在传末再三感叹道:“自古忠臣义士之难得也!五代之乱,三人者,或出于军卒,或出于伪国之臣,可胜叹哉!可胜叹哉!”

铁枪大将

在野史中,唐末五代的第一条好汉是李存孝,第二条好汉就是铁枪将王彦章。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发生很多故事的铁枪庙,就是供奉王彦章的祠庙。

王彦章(863—923)字子明,一字贤明,汉族,山东寿张人。他年轻时代就加入朱温的军队,以勇猛著称。他为了做队长,曾经赤脚在棘刺上走了一百多步,一下子就慑服了众人。他打仗时,带两条一百多斤重的铁枪,一条拿在手里,一条挂在马鞍上,一般的士兵,根本搬不动他的枪,因此就赢得了“王铁枪”的美名。他跟随朱温征战多年,一直供职在朱温的亲军中,朱友贞即位后,先后封他为濮州刺史和澶州刺史。

在梁晋相争的年代,王彦章明确表示看不起李存勖,说李存勖是“斗鸡小儿”。而李存勖早就知道王彦章的美名,一直想招降他。梁晋争魏州时,王彦章打了败仗,逃到了河南,晋军占领了澶州,把王彦章的家人俘获,送回太原。李存勖在太原为王家安排了豪华的宅第,赐予了丰厚的钱财,让王家人安心生活,然后派使者和王彦章联系,要他降晋。王彦章根本不领这个情,反而杀了李存勖的使者,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背叛后梁。李存勖呢,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优待王家人。后梁皇帝朱友贞被一群小人包围着,根本不知道应当重用能干的王彦章。

923年夏季,后唐军攻占了郓州,后梁形势危急。宰相敬翔当时也不受重用,他拿了一根上吊用的绳子去找朱友贞,拼死举荐王彦章。朱友贞没办法,只好委派王彦章为招讨使,出兵攻击后唐军在黄河沿岸的夹寨。但他还是不太信任王彦章,又委派了段凝担任王彦章的副使,从中掣肘。出征时,朱友贞问王彦章几天能够破敌,王彦章慷慨激昂地说:“三天!”后梁君臣哄然大笑,都认为不可能。

王彦章从开封出发,用了两天时间赶到滑州,公开设宴招待众将,私下里却派六百勇士,手持大斧,并带了铁匠和炭火工具,从杨村乘船去破坏后唐军的铁锁浮桥。滑州的酒宴进行了一半,王彦章借口上厕所,出来就带着几千精兵偷袭了后唐军的夹寨南城。后唐军的铁锁浮桥被破坏,救援不及,当夜就被王彦章占领了南城。这时候,正好是王彦章承诺的第三天。

李存勖用兵如神,事先猜到了王彦章的战略,急忙率兵出发,但王彦章已经早一步攻占了南城。双方的舟船在黄河中相遇,打了几十场水战。王彦章又率兵进攻杨刘,后唐军大败一场。李存勖听取了郭崇韬的意见,知道王彦章的目标在夺取郓州,就分兵在博州东岸筑垒,吸引王彦章来攻。王彦章果然去攻博州,因为天气太热,士兵多有病死,没有攻克,返回来再攻杨刘时,却遭到后唐大军的迎头痛击。

王彦章军队的内部也不团结,副使段凝在战胜时和王彦章抢功,战败时却把责任全推到王彦章身上。朱友贞身边的奸臣都和段凝是一伙的,朱友贞听信谗言最后终于罢了王彦章的官,任命早就存心背叛的段凝为招讨使。王彦章回到开封,拿笏板画地,亲自给朱友贞讲解战场的形势,奸臣们却说王彦章对皇帝无礼,把他赶回了家。

后唐军进攻兖州,朱友贞没办法只好再次任用王彦章。当时后梁的精兵全都归段凝掌握,开封只有五百名新招募的骑兵,王彦章就带着这支没有战斗力的部队出发,在递坊败了一阵,又退保中都,再败一阵。最后,王彦章只剩下一百多骑兵,仍然和后唐军死战。后唐将夏鲁奇是王彦章的老朋友,在战场上听出了王彦章的口音,就拿槊刺伤他,又刺倒了他的马,这样王彦章就被生擒了。

王彦章是李存勖最尊重的敌人,被擒后立即就被送到了李存勖那里。李存勖笑着说:“你一直把我当小孩子,今天服不服?”又说:“你算是能打仗的,为什么不守兖州而去守中都,中都没有壁垒,无法防守,你不知道吗?”王彦章叹息说:“大势已去,非人力能为!”

李存勖亲自给王彦章包扎伤口,又让人委婉劝说,想让王彦章降唐。这些举动和朱友贞比起来,真是有天壤之别。王彦章是忠勇尚气节之人,他没有读过书,平时总用民间谚语来表达心迹,他常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很明白李存勖是位英主,但还是拒绝了李存勖的好意,他说:“我和陛下血战了十几年,现在兵败力穷,难道不该死吗?我受梁朝的厚恩,也非死不能报答。如果为活着,朝事梁而暮事晋,那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

李存勖还是不甘心,又派李嗣源去劝降。当时王彦章伤重,躺在床上坐不起来,他努力抬起头,看着李嗣源说:“你不就是藐佶烈吗?难道我王彦章是苟且偷生的人?”藐佶烈是李嗣源的沙陀名字,这么称呼有点揭老底的意思。李嗣源看王彦章宁死不降,就让人结果了他的性命。王彦章活了六十一岁,后晋石敬瑭时代,追赠他为太师。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朝秦暮楚的叛徒固然让人不耻,但愚忠求死的英雄也让人感到不值。不过,纵观历史,有气节的人总还是很珍贵的。

小人物裴约

裴约的人生事迹十分简单,他只是因为在危难关头宁死不屈,才在史书上留下了姓名。

裴约(?—923)是潞州(今山西长治)一名小小的牙将,主要活动在梁晋交兵的年代。李存勖派李嗣昭担任昭义军节度使,镇守潞州。李嗣昭提拔裴约为裨将,委派他镇守泽州(今山西晋城)。

李嗣昭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李继韬继承了昭义军节度使的职权。李继韬决定背叛李存勖,把潞州、泽州等地献给后梁王朝。按照当时的惯例,部将一般是要跟着主将走的。李继韬要降梁,裴约当然也是要跟着投降的。

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裴约却有自己的坚定立场。他把泽州的将士和父老召集起来,流着眼泪做战前动员:“我侍奉老节度使李嗣昭已经二十几年了,亲眼见他把财物分发给将士,激励将士要报梁军入侵的大仇。可惜,他老人家不幸早早去世,公子继承了军权。他不肯好好安葬父亲,却要背叛国家。我宁愿在泽州战死,也不愿意跟着他投降梁国。”

泽州的将士父老们听了裴约的话,都感动得流下眼泪,支持裴约坚守泽州。李继韬在潞州投降后,后梁派将军董璋率兵包围泽州。裴约一边组织防守,一边派人到河北向李存勖求救。

李存勖这时候正在黄河下游和后梁大军展开大战,同时也在筹备称帝建国的大事。李继韬背叛的消息传来,后唐失去了一块战略要地,李存勖非常担心。不久,他听到裴约守城不叛的消息,又喜形于色地说:“我哪里对不起李继韬,他为什么要背叛我?我又什么时候厚待过裴约,他竟然能站稳立场,分清顺逆?”

接着,李存勖派大将符存审率领五千骑兵驰援泽州,并专门嘱咐道:“把泽州让给梁国没有关系,一州的地盘容易得到,但像裴约这样的忠臣却十分难得,你一定要想办法把裴约救回来。”但是,等符存审的骑兵赶到辽州的时候,后梁大军已经攻破泽州,裴约英勇战死。

裴约的故事就是这样简单,但在五代时期,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确实是十分少见的。

坚守寿州

刘仁赡在后周攻南唐的战争中,支撑寿州一年有余,其军事才能和忠义精神同时感动了后周和南唐两方的君主。

刘仁赡(900—957)字守惠。《新五代史》说他是彭城(徐州)人,《南唐书》说他是淮阴人。他父亲刘金在吴王杨行密部下为将,立过战功,官至濠州团练使。他哥哥刘仁规娶了杨行密的女儿,在南吴政权中是皇亲国戚,官至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喜欢儒家经典,也喜欢读兵法,年轻时就有名气,被南唐烈祖李昪罗致到部下,做过黄州、袁州刺史,鄂州节度使。南唐中主李璟消灭湖南的马楚政权时,刘仁赡就曾出兵攻克巴陵。他善于用兵,也善于抚慰百姓,克巴陵之后很得民心。

955年,南唐和后周的边境局势已经相当紧张,双方都在积极备战,李璟把刘仁赡调任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寿州(今安徽六安寿县)这个战略要地。当时,淮河水到了冬天就会干涸,两岸居民能够步行过河,在杨行密时代,每到冬天都要增派戍兵,加强防守。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南唐的寿州监军吴延绍却认为边境平安无事,增派戍兵是浪费军粮,就下令撤销了这个延续多年的边防手段,这个监军简直就是后周的间谍。刘仁赡知道利害关系,他拗不过监军,就上书李璟,请求恢复淮河沿岸的戍兵。他的奏章还没有到达金陵,后周世宗柴荣就在这年12月派李谷等将领率大军正式进攻南唐,而且就是在寿州的正阳关渡过了淮河,连胜几阵,打到了寿州城下。刘仁赡十分被动,只能坚守寿州城。

李璟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刘彦贞率三万大军赶来救援。李谷围攻寿州一个多月,不能攻克,听说援军到来,急忙撤回正阳关。刘仁赡头脑清醒,他派人给刘彦贞说:“周军已经怕了你,你现在应该持重养威,不要急着进攻。”刘彦贞根本听不进去,执意要进攻,刘仁赡知道他会中李谷的伏击,就继续加强寿州的防守。果然,后周世宗柴荣在956年正月御驾亲征,到了寿州前线,在正阳关大败刘彦贞的援军,又一次把寿州重重包围。

柴荣从河南安徽各州征调了几十万民伕,制造攻城的云梯、洞屋,又用方舟载炮、竹龙爆破等各种手段进攻寿州城。刘仁赡临危不惧,组织城中军民采取各种手段防守,后周军强攻了四个月,寿州城仍然是固若金汤。

柴荣是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家,他见刘仁赡是个强硬的对手,就改变了策略,一方面强攻寿州,一方面定下计策,设伏打击南唐的援军,这就是后世有名的“围城打援”。南唐的各路援军将领,都不具备刘仁赡这样高超的军事素质,一看见后周军有破绽,就立即扑过来进攻,一次又一次地中了后周军的伏击。柴荣虽然没有攻下寿州,但在伏击援军方面却战果累累。

寿州之战有一个精彩场面。刘仁赡是神箭手,他在城上看见柴荣亲自在城下指挥进攻,就张弓搭箭,朝柴荣射了过去。这支箭在柴荣面前几步的地方落了地,柴荣一看有人射他,不但不怕,反而命人把胡床向箭落的地方移过去,坐在那里等着刘仁赡来射。刘仁赡第二次张弓搭箭瞄准柴荣射了出去,谁知这支箭却在柴荣身后几步的地方落下。刘仁赡气得把弓扔在地上,叹息着说:“难道苍天真的不保祐唐朝了吗?如果是这样,我就战死在城下,绝不投降。”

柴荣很敬重刘仁赡,他派人到城下和刘仁赡对话,说:“我知道你是忠义之臣,但是你应该为城中的百姓们考虑啊,为什么要连累他们一起战死呢?”后来,柴荣又亲自到城下劝说刘仁赡。刘仁赡和柴荣本人并没有仇恨,他很客气地拒绝了柴荣的劝降,表示要誓死效忠南唐。

956年4月,后周的各路大军纷纷取胜,攻占了南唐的很多州县,但是大雨不止,淮河水涨。柴荣发现,没有水军就不能顺利地消灭南唐,就留李重进继续包围寿州,自己率大军撤回了开封,江北各州又被南唐收复。

南唐中主李璟派齐王李景达率大军支援寿州,驻军紫金山,修了条甬道和寿州城相通,用来运输粮草。刘仁赡趁着这个有利战机出城进攻李重进的后周军,胜了一场。也是南唐气数该绝,当时刘仁赡向李景达提出建议,要求派边镐来守寿州,自己率军出城和后周军作战,没想到李景达胆小怕事,监军使陈觉又意见相左,李景达最终没有同意刘仁赡的计划。这样,后唐不但没能及时地扭转战局,反而把最能作战的刘仁赡给气病了。

这时候,刘仁赡的小儿子刘崇谏,担心自己全家都死在寿州城中,就弄了条小船偷偷逃出寿州,却被刘仁赡的巡逻士兵给抓住了。刘仁赡不顾部下众将的劝阻,坚持要军法从事,将刘崇谏腰斩。监军使周廷构等人找刘仁赡的妻子薛氏,要求她出面营救刘崇谏,没想到薛氏也深明大义,要和丈夫一起做忠臣。她催促丈夫杀了儿子,然后才大放悲声,给儿子办丧事。他们夫妻的这个举动,感动了寿州城里的所有人,于是大家都团结一心,誓死坚守城池。

957年2月,柴荣第二次南征,很顺利地击败了南唐的各路大军,又纵兵到了寿州城下。

刘仁赡这时候已经身染重病,听说后唐军将领大量降敌,君主李璟也俯首求和,他心情抑郁,病情也越发的沉重。柴荣把李璟的求和使者孙晟带到城下,让孙晟向刘仁赡说明情况,促使刘仁赡献城投降,但刘仁赡还是坚持守城。3月,刘仁赡病重,不省人事,监军使周廷构和营田副使孙羽等人以刘仁赡的名义写了降书,献城投降。他们把昏迷不醒的刘仁赡用担架抬到柴荣面前,柴荣非常尊重这位对手,封刘仁赡为天平军节度使、尚书令,又命人把刘仁赡抬回寿州养病。

七天后,寿州一带突然黄沙满天,白昼如晦,驻军下蔡的柴荣担心有变,急忙带兵赶了过来,却发现刘仁赡病故了。全城百姓都在为刘仁赡痛哭,几十名将士自杀殉节,陪刘仁赡共赴黄泉。柴荣十分感动,为了稳定人心,他追封刘仁赡为彭城郡王,又安排他儿子刘img5为怀州刺史,赏赐了一套庄田宅院。柴荣还在诏书中说:“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可比?予之南伐,得尔为多!”

远在金陵的南唐中主李璟,听说刘仁赡的死讯后,也非常伤心,追封刘仁赡为太师、中书令,谥为忠肃。李璟还感慨地说:“如果你当时还有知觉,怎么会舍弃我而受周朝的封赠呢?”据说,李璟当晚就梦见刘仁赡来向他谢恩,天明后李璟又追封刘仁赡为卫王。李煜即位后,又追封刘仁赡为越王。

后周占领寿州后,因为城池太过坚固,担心以后再起变乱,就把寿州的州治迁到下蔡,而把原来的寿州改为寿春县。寿春的老百姓在城中为刘仁赡建了祠庙,每年都会隆重祭祀。刘仁赡守城和殉国的故事在寿春一带长久流传。老百姓还传说,刘仁赡的夫人薛氏在丈夫死后绝食五日,殉夫尽节。

刘仁赡生不逢时,摊上了腐朽的南唐政权,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只在坚守寿州这一件事上有所表现,但失败的英雄更让人敬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