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渑池之会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渑池之会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时间:2022-04-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渑池之会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三、渑池之会上一讲我们讲述了蔺相如以非凡的智慧,随机应变,相机行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诚献璧,以智取璧,以勇保璧,以理归璧,坚持了“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承诺,终不辱君命完璧归赵。并非是像某些学者所言,是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引发了秦国对赵国的军事进攻。渑池位于现河南省境内,战国时处在秦国的地盘上。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叫他也把这件

渑池之会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三、渑池之会

上一讲我们讲述了蔺相如以非凡的智慧,随机应变,相机行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诚献璧,以智取璧,以勇保璧,以理归璧,坚持了“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承诺,终不辱君命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事件后,虽然秦国不再提及以城换璧之事,但秦国还是一如既往,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从未放弃对赵国的进攻,秦国吞并其他诸侯国的步伐日益加快。

在“完璧归赵”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84年,秦国在联合列国进攻齐国的时候,就在韩魏之东占据了以陶为中心的一大块地盘,使得韩魏两国顿成强秦俎上之肉,秦国试图将燕赵与楚魏韩拦腰隔开,达到“断山东纵亲之腰”的战略目的。

公元前283年,也就是“完璧归赵”发生后的当年,秦国为实现其“断山东纵亲之腰”的战略目标,便长驱东下,沿河略地。秦国首先向魏国发动了猛攻,一直打到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危在旦夕。当时以东方霸主自居的赵惠文王,立即出兵十万,大举南下救魏,燕昭王也派兵八万配合赵军行动,秦军闻讯被迫退兵。这一事件标志着赵国已成为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秦赵对立从此拉开了帷幕。这也正是之后连续三年,秦国为何对赵国发动进攻的真实原因。并非是像某些学者所言,是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引发了秦国对赵国的军事进攻。(www.guayunfan.com)那么,秦国为清除其东进障碍,是如何连续进攻赵国的呢?

公元前282年(赵惠文王十七年),也就是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后的第二年,秦借口赵国不积极配合秦国联合攻齐,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简(今山西离石县西)和祁(今山西祁县)两块地方。

公元前281年(赵惠文王十八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攻下石城(约当今河南林县西南)。

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十九年),秦将白起率军攻赵,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斩杀赵国两万人。

秦国对赵国的连续进攻,致使赵国在三年之内,连失四地,损兵两万。

然而,就在秦赵两国战事不断的时候,远在南方的楚国并没有等闲视之,楚国派大将庄踽率军乘机向秦反攻,很快夺回了黔中郡,并乘胜追入秦之巴郡,攻取了旧巴国的都城枳(今重庆涪陵)。秦的后方基地巴蜀地区已经面临着即将丧失的危险。

在后院起火的形势下,秦昭王考虑到之前虽然三次发兵东进攻赵,但赵国并没有因为战场一时之失利而屈服于秦国。因此,秦国企图通过缓和与赵国的关系,解秦国与楚国之间军事冲突的燃眉之急。于是秦在对赵国进行军事威胁的同时,又采取了权宜之计,企图通过外交压力迫使赵国屈服,至少也要达到让赵国保持中立而不影响秦国解决秦楚冲突的目的。

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为集中力量对付楚国,秦昭王打算与赵国讲和,并派了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会晤。

渑池位于现河南省境内,战国时处在秦国的地盘上。当年的秦赵会盟、互修友好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那里,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渑池之会。这段故事被司马迁记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话说秦国使者把秦王的邀请送到赵国后,赵王的心里有点犯嘀咕,心想:秦国连续三年攻打赵国,为何现在突然要与赵国讲和?并不是说赵王内心里有多么畏惧秦国,只是担心秦王设圈套耍阴招,因而犹豫不定,不想去赴会,因为赴会之地安排在秦国的地盘上,局面控制不好,就有可能会好去而难归。

廉颇、蔺相如两位大臣商量之后认为这是秦国为调整其军事战略在外交领域对赵国施加压力,寻求战略平衡,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一定要去赴会。蔺相如对赵王说:“大王不去赴会,显得我们赵国软弱、胆怯,还是去得好。”于是赵王决定去和秦王相会,并带蔺相如同行。

廉颇带领大军亲自护送赵王到了赵国西南边境,临分手时很是郑重地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期限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可见此次赵国在赵王赴会之前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按照外交礼仪,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有几分醉意的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弹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弹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没有推辞,弹了一曲。在这种外交场合,赵王弹曲一支,不管他是因为惧怕秦王也好,还是处于外交礼仪的应酬也罢,我看都无大碍。

但这时,秦王却令史官将此记入秦史,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会盟,秦王命赵王弹瑟。

现在事情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个“命”字,改变了双方身份的关系,只有上对下、君对臣可“命”,这说明秦王是在以霸主老大的身份胁迫赵王鼓瑟,已经完全超出了国与国之间平等礼仪的关系,这分明是在羞辱赵国,当然这会使赵王感到无比难堪。

那么作为随同赵王的蔺相如,依他的一贯性格和多年来对待秦国的强硬态度,见此状自然是大为不悦,面对秦王恃强凌弱、戏辱赵君,蔺相如义愤填膺,于是正气凛然,但还是很客气地邀请秦王击缶,蔺相如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我这里有个缶,请您敲敲缶让大家也高兴高兴。”秦王听了非但不接受,反而勃然大怒,不肯答应。

秦王的态度表明他骨子里是藐视和小觑赵国的,的确是把自己摆到了高人一头的大国霸主的位置,不愿以平等身份和礼仪对待赵国和赵王。

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依旧是很恭敬地献给秦王,但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就说:“尊敬的秦王,事不过三啊,我已经请了您两次了!您作为大王怎能不礼尚往来啊?”

秦王怒目斜视蔺相如,丝毫没有一点接受蔺相如击缶请求的意思。

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之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就是拼着一死,也要溅您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拼命。

这时,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了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给我退下!”吓得侍卫连连后退。这时虽然秦王心里很不高兴,但想到数年前蔺相如完璧归赵时在秦廷上的英勇无畏之举,醉意酒也清醒了几分,心想怎么今天又碰上了这个难对付的蔺相如了,不免有几分恐惧,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叫他也把这件事情记载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会盟,赵王命秦王击缶助兴。

当时在赵国流行的“瑟”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乐器,而在秦国流行的“缶”则被认为是“下里巴人”。

蔺相如让秦王击“缶”,意思不只是说赵王与秦王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而且也暗含赵国在文化、礼仪方面优于秦国。这些都是不容秦国小视赵国的。

秦国的大臣们见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很不服气,又出新招:“请赵王献出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福!”蔺相如也不示弱,说:“请秦王拿咸阳为赵王祝福!”

如此针锋相对,舌枪唇剑,斗智斗勇,直到宴会终了。蔺相如以其智勇,屈秦王于五步之内,制敌于樽俎之间,抑秦威扬赵志,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的耿耿丹心、浩然正气实令世人景仰!

秦王虽然未能捞到丝毫便宜,但考虑到还需要稳住赵国以对付楚国的麻烦事情,同时他更知道赵国良将廉颇还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上,即使使用武力也未必能得到多少好处,只得与赵王言归于好。随后秦、赵签订了盟约,双方士兵将盟书及兵器礼仪性地埋藏于此,以示罢兵修好,并捧土为丘,遂成会盟高台。最后,秦王还是恭恭敬敬送赵国君臣回国。

渑池之会后,秦、赵间也暂时停止了战争,回国之后,赵王鉴于此次蔺相如挽回了赵国颜面,捍卫了赵国尊严,立了大功,便提升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升迁,却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而且与蔺相如的矛盾不断加剧。

之前,我们讲到,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一开头介绍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时,用到了“良将”与“舍人”两个词,二者之地位可谓是一贵一贱,对比鲜明。出于人物刻画之需要,这时司马迁就已为之后两人产生矛盾埋下了伏笔。会盟“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不过四年时间,蔺相如就从“舍人”到“上大夫”又升到了“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可谓是平步青云。对此,廉颇的心里不能接受。

《史记》中是这样记述廉颇的话的,廉颇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就是说,我在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蔺相如就是耍耍嘴皮子,他出身低下,怎么能在我之上呢?同时,廉颇还在公开场合说:“我见相如,必辱之。”如果我见到蔺相如,一定好好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这件事以后,便主动回避廉颇。每次上朝时,都请病假,尽量避免与廉颇发生正面冲突。

有一次,蔺相如带着随从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故意迎面而来,为避免冲突,蔺相如便指使车夫急忙将车子调转方向,在小巷内回避(位于邯郸市区串城街南段回车巷)。相如的门客便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他们忍不下这口怨气,于是对蔺相如说:“我们之所以远离家乡到这里来为您服务,是因为仰慕您,想在您这里扬眉吐气。而现在您与廉颇同为朝廷大臣,廉颇口吐狂言羞辱您,而您却惧怕他,处处躲避,简直害怕得太过分了。常人尚有脸面荣辱,何况身为将相呢?我们太无能了,请允许我们辞职离开。”

蔺相如听后婉言说道:“依你们看来,是廉将军势力大(厉害)还是秦王势力大(厉害)呢?”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蔺相如说:“秦王威焰万丈,那么厉害我都敢在他的宫廷上当众叱责并羞辱他。蔺相如虽然不才,难道唯独害怕廉将军吗?我之所以避让他,是因为考虑国家的安危。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轻易用兵,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二人。如果将相不和,相互争斗,那发展下去,一定不能共存,这正合秦国的心意,那对赵国的安危是很危险的事啊。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先国家之急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蔺相如手下的人也学着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后来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深为蔺相如胸怀宽阔、以国事为重所感动,羞愧万分。廉颇很想备一份厚礼去陪不是,便派人打探蔺相如的喜好。来人却说:蔺相如府第既无珠宝玉器,又无仆童美女,只在床后墙上挂一荆杖云云。廉颇听罢,二话没说,心想那荆杖无非是为打人用的,自己身体硬朗,就让他打两棍又有何妨?于是便脱掉上衣,赤着上身,背一根粗粗的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门前求见。

到了蔺相如府,廉颇当庭跪下向蔺相如请罪,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蔺相如一看见那荆杖,浮想联翩,急忙将廉颇搀起,并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此时蔺相如已是泪流满面。廉颇不知道其中缘由,定要问个究竟,二人就堂前叙话,蔺相如讲起当年随老母亲离别故乡蔺子坪村,东出太行,到了河南辉县的太行山里,老母亲以编荆筐为生、举荆杖警醒自己、传荆杖伴随自己的往事,只听得老将廉颇是涕泪俱下,拉了蔺相如跪到床头的荆杖前,叩头拜为异姓兄弟。

史书记载为“刎颈之交”。两人坦诚畅叙,将相和好,发誓同生死、共患难,成为至交。后人因此写诗赞扬他们:“昔日相如与廉颇,一将一相保赵国。回车负荆共高风,千秋争说将相和。”从此之后,将相和的故事两千多年间就一直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

在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这一节中,司马迁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狭,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直到门客要离开蔺相如时,蔺相如才坦露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他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自然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如此也就反衬出蔺相如胸怀博大,不计私怨,忠诚于国家,以国家利益为大义、以国家前途和命运为重的远见卓识。

大史学家司马迁是这样评价蔺相如的: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此评价之高,凡67字,实可谓字字千金!

在秦廷之上、在渑池之会,面对强秦,蔺相如冒死持璧、冒死进缶!但为国家安危,他退而让颇。蔺相如的“两进一退”,充分展示了他的高尚精神和坦荡胸怀!

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廉颇将相和好的三个经典故事,体现了蔺相如智勇忠义的品德与人格,谱写了一曲公忠爱国的赞歌。这支歌,人们世代相传,激发着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起着净化人们心灵世界的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但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也是我们当今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

在结束本讲之前,还需要回答观众一个重要的问题:

难道作为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大将廉颇,竟然会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仅仅会因为同僚的升迁就如此耿耿于怀吗?廉颇的水平就如此低下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关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全篇,再参照其他篇目的有关记载,大家就不难发现,廉颇对蔺相如的古怪态度,以及秦国对赵国的前后表现,都说明“将相和”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政治背景:那就是当时赵国内部存在着外交策略的分歧。当时,虽然游说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都已经不在了,但各国内部,联秦与抗秦的两种外交思路还有一定影响。

将相和故事的背后,其实是赵王在操控赵国国内两种外交策略的分歧,调和鼎鼐,力图保持国家发展平衡的运作。这里边,实际上最高明的人乃是赵惠文王。

廉颇虽不反对合纵抗秦,但更主张利用秦国的力量,对秦采取守势和外交安抚的策略,以运用自己的地缘优势迅速增强国力,力争赶上秦国。

赵王当然知道廉颇的想法,而且意识到,万一国家和秦走得太近,与他国关系将会恶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破格提拔抗秦派背景的蔺相如,使其与廉颇形成一个平衡,这样手下的能人既可形成合力,又可互相制约。

大家知道,廉颇在赵国带了半辈子兵,打了无数的仗,曾经数次对燕国、齐国、魏等邻国出兵,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可是对秦国呢?除了曾经与秦军协同作战外,在《史记》的记载中,只有四次记载廉颇带兵跟秦军作战,那就是前面讲到的前282年到前280年廉颇应对秦国三年内的连续三次攻赵,赵国都失利了;第四次就是十八年后,廉颇在长平与秦军对垒两年之久,本来准备打一场硬仗、恶仗,与秦军决战,这时候的廉颇已是将相和好后的誓与蔺相如同生死的廉颇了,但却被误认为是“消极避战”,决战之前竟然被撤换了。

回过头来再看秦王要以城换璧的时候,赵王召大将军廉颇等商量对策。他们怎么计议的呢?大家开了半天会,结论是:呜呼!无法可想。廉颇当然主张给秦国玉璧,这样纵使秦国赖账,赵国也有话说,也就是前面讲过的“宁许以负秦曲”,可赵王却舍不得玉璧啊,幸好抗秦派的蔺相如完璧归赵了。

所以,完璧归赵后,秦三次来攻,都得胜而去,廉颇作为大将军、军事主持者,不能说是没有责任。当时他误认为是蔺相如完璧归赵激怒了秦国,所以当秦攻赵时他有不作为之嫌,或许是不想给蔺相如“擦屁股”。

这可能是当初廉颇为何要羞辱蔺相如,跟他过不去的真实原因之一。

那么,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说的话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颇和秦王做比较。这个比较,实际上颇不伦不类,廉颇是上阵杀敌的大将,秦王是高居殿堂的君主,他们怎么能比呢?根本无可比性。

但蔺相如作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水平高就高在这里。他知道自己的话将被转给廉颇,所以在话里充满暗示:我作为抗秦派,在外不怕秦王,在内不怕廉颇;同时,赵国要想图存图强,必须把各派各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主张,但我们的共同目的,都是要使得赵国强大起来,这正是赵王的深意,也正是国家之大义。

廉颇忠贞爱国,是赵国难得的军界重臣,以廉颇的水平,他当然明白蔺相如的意思和风度,终被蔺相如的国家大局观所折服。廉颇自然也会为当初自己一时义气用事“不想为蔺相如擦屁股”而导致失地损兵感到惭愧。再者,他也感觉到了蔺相如的背后还有赵王在支持,故甚感内疚,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自将相和好后,赵国的政局的确是相对稳定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历史上这个时期从前279年到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持续了大约二十年左右。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如秦国的离间计、年轻的赵孝成王拒谏而用人不当,终于造成后来赵国出现上层的波动,进而导致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

那么,这场被看做是赵国的亡国之战是如何发生的呢?年事已高的蔺相如在国家存亡的生死关头,又会做出怎样惊人的举动呢?请看下集:抱病进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