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什么 有何内容

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什么 有何内容

时间:2023-06-1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时期的选拔官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因此当时选拔官员主要依据门第和出身。魏晋官员的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魏晋官员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魏晋官员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魏晋官员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

魏晋时期的选拔官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因此当时选拔官员主要依据门第和出身。所以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指的是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什么 有何内容

魏晋选拔官员制度的内容

一、设置中正

这是魏晋官员选拔的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魏晋官员的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

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魏晋官员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大小中正官还都有名为“访问”的属员。

二、品第人物

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魏晋官员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魏晋官员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2、魏晋官员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3、魏晋官员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魏晋官员选拔依据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中正评议人物照例3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魏晋官员的乡品升降后,魏晋官员的官品及居官之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为了提高魏晋官员的中正,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