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秦朝如何选拔郡县的官员

秦朝如何选拔郡县的官员

时间:2022-04-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在严格选拔的基础上,秦国还大力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教育。初等选拔考试在各地举行,各郡的试卷送到首都咸阳,统一由少府属下的大史审阅判定。保举制度是一种非常规的人才选拔方式,针对的多是国外来的客卿。秦国的公务员考试基本上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至于考试的内容,不外乎是秦国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为培养一个合法、公正的国家公务员作准备。我们所熟悉的赵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秦国政权的核心的。

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在严格选拔的基础上,秦国还大力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教育。在这方面,秦国是费了脑筋,下了血本的。否则的话,秦国怎么会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呢?所谓“以吏为师”,就是说官吏完全可以成为全国老百姓的老师和榜样。再进一步说,他们是在政府的教育和培养下,才变成了国家所期待的样子,所以值得全国人民来学习,来效仿。

那么,秦国政府要把官吏培养成什么样子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德才兼备。这里的德,不是泛泛而空洞的道德品质,而是职业道德,也就是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所谓才,就是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水平。在秦国,官吏主要是来执法的,这里的专业知识自然就是秦国的法律和政策。

在秦国,男子十七岁成年,傅籍(定居而编入户籍,指正式的居民)就开始承担国家的徭役和租税,或者你也可以应征参军,杀敌立功;不然的话,那你就去学室深造学习,通过选拔考试来谋个公务员的位子。学室是专门培养文法官员的官立学校,分别设置在首都和各郡。学生大多是从文法官吏的子弟中选拔,十七岁入学,学习三年,主要是学习识字、书法和法律。学满三年以后,在所在学室参加资格考试,可以背写五千字以上的人属于合格,可以担当文法事务的小吏,也就是今天政府部门有正式编制的办事员。这些人进而可以参加中央政府主持的初等选拔考试。初等选拔考试在各地举行,各郡的试卷送到首都咸阳,统一由少府属下的大史审阅判定。判定结果后,提拔最优,处罚最劣。成绩最优秀的人会被任命为所出身县的令史,相当于秘书一类,直接在县令的手下工作;而成绩最差的倒霉蛋,他原先得到的职务也会被取消。三年之后,出任令史的人还有一次高等选拔考试,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审查,选拔最优秀的一个人,进入宫廷担当尚书卒史,以内廷秘书的职务直接在秦王的左右工作。

由此可见,秦国除了通过保举制度选拔人才以外,也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培养官吏。保举制度是一种非常规的人才选拔方式,针对的多是国外来的客卿。而考试则是一种常规性的人才选拔制度,针对的是秦国本土人。秦是注重世业的国家,历来鼓励子承父业,所以官吏的后备对象多从文法官吏的子弟中选拔。何况,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是去种地了,就是去打仗了,根本没时间学习,也没有机会受教育。(www.guayunfan.com)所以,农民的儿子永远都是农民,只有文法官吏的子弟才有走上仕途的机会和希望。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走上仕途也确实是一条很不错的人生道路。尽管秦法对官吏要求苛刻,当官更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但毕竟是脑力劳动者,不需要到太阳底下去耕田,更不需要到战场上去当炮灰,总的来说还是一份非常体面、令人尊重并能带来无限荣耀的职业。所以,这个行当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除非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高智商的头脑,一般都会被淘汰出局。而这正是秦国政府所期待的,因为国家努力将社会资源集中到擅长理财的人手里,而擅长理财的人,必须是国家精英中的精英。

秦国的公务员考试基本上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那些致力于从政的后备干部,只有通过一系列严格苛刻的考试,才能走入官场。而要想在仕途上有所晋升,还要继续考试。至于考试的内容,不外乎是秦国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为培养一个合法、公正的国家公务员作准备。可想而知,通过这种程序选拔出来的官吏,势必对秦国的法律了如指掌,倒背如流,为以后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我们所熟悉的赵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秦国政权的核心的。赵高的父亲本来是秦国一个下级的文法官吏,通晓法律,精于书法,而生长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赵高,自小就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再加上赵高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最终能够走文法的道路入仕。在仕途中,赵高历经层层严格的考核,平步青云,连连晋升,最后到秦王身边做文秘工作,进入了最高层领导的视野。据史料记载,赵高能力非凡,才智过人,不仅是一个精通法律的官员,还是一个在文字方面颇有造诣的学者,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后来大秦帝国文字改革,把字体统一为小篆,赵高功不可没。他著有《爰历篇》六章,是大秦帝国官定的识文断字的教科书。赵高的书法,估计是在学习行政文书和刑律狱法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在复杂而严格的秦帝国法制体系中,赵高堪称是精通法律的专才,有家学渊源的法学名家。晚年的秦始皇把少子胡亥的教育委托给他,正是看重他在文字、书法和法学上的造诣。秦始皇死后,赵高在沙丘策划政变,招致后人对赵高非议横生,贬斥四起,但这根本不足以否定赵高的才能,只能说明人性之恶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开始泛滥和蔓延。

一个人的才能和他的品德是两码事,有才者未必有德,有德者未必有才。而要德才兼备,就鲜为人见了。秦国在培养教育官吏的同时,不仅看重才能,也看重道德;不仅用法律制度约束官吏,减少官吏犯罪,也注重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的行为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降低管理的成本。但是,秦国政府眼中的道德并不是空泛而抽象的道德概念,也不是今天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道德品质(比如善良、诚实、乐于助人等),而是指特定的职业道德。

在前些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中,就挖掘出来了当时秦国对官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为吏之道》和《语书》。这些出土的古籍,记载了当时秦国区别良吏和恶吏的标准及作为良吏的道德操守。那么,什么样的官员是良吏?什么样的官员又是恶吏呢?《语书》中说良吏的标准是:1.通晓法律;2.勤恳能干;3.廉洁忠厚老实;4.能辅佐上级,认真执行上级命令;5.办事公正,不独断专行;6.能正己自律,不好与人争功。恶吏的标准是:1.不懂法律令;2.不明事理;3.不廉洁,贪污腐败;4.苟且懒惰,遇事推托;5.搬弄是非,不知羞耻,侮辱别人;6.没有公正之心,违规办理公务;7.争强好胜,好大喜功。

秦国对官吏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卓有成效的,因为这里起作用的不只是疲软的道德,后面还有法律的束缚和高压。这是两手同时抓,一软一硬,一张一弛,相互配合。被评为良吏,会受到嘉奖,而被评为恶吏,就不仅仅是道德谴责那么简单了,肯定要受到经济上或身体上的处罚。据载,秦国每年都要在官吏中开展一次整风运动,进行良吏和恶吏的评比。而要被评为良吏,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关键还要看平时的积累。久而久之,秦国的官吏也就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

那么,秦国的官吏到底是发自内心地想做一名良吏,还是忌惮于法律不敢作奸犯科呢?这一点估计谁也没办法说清楚了,就是秦国的官吏自己,估计也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动机。也许他们良吏的表现都是装出来的,但如果能装一辈子,我们到最后也只能说是真的了。

后来,大秦帝国摇摇欲坠,一人造反而群雄并起,野心家们都想在这个资源重新分配的乱世中找点便宜。但秦国的官吏,却鲜有叛变倒戈的。秦国末年,有叛民而无叛吏,这成了两千年古代历史上独有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1)夫地大而不垦者,与无地者同。

(2)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货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3)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者同。

(4)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

(5)“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

(6)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

(7)“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

(8)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9)事末利而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10)商无得籴,农无得粜。

(11)僻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

(12)“不农之税必多,市利之租必重”,“重关市之赋”。

(13)收泰半之赋。

(14)民有余粮,令民以粟出官爵。

(15)“使军市无得私输粮者。”“盗粮者无所售。”

(16)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

(17)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

(18)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