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设军机处,加强专制集权_历代帝王智谋故事

设军机处,加强专制集权_历代帝王智谋故事

时间:2022-04-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设军机处,加强专制集权_历代帝王智谋故事2.设军机处,加强专制集权封建帝王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集权。军机处的印信,由专人保管。军机处只有值房,没有正式的衙门。但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使皇帝亲理政事,军机处的任务主要是“缮写之劳”,只有在皇帝主动提出问题时,军机大臣才有参议政事的职责和权力。军机处的第三项工作,是为皇帝管理文书档案。□削弱内阁权力,加强专制集权军机大臣奉旨撰拟机

设军机处,加强专制集权_历代帝王智谋故事

2.设军机处,加强专制集权

封建帝王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集权。过去有“家天下”之说,即天下就是皇帝一家的,天下的什么事,都只有皇帝一人说了算。因此说,每个皇帝,都是尽量把权力牢牢地抓到自己手中,而不让别人来染指。但是,由于一些制度设计上的原因,事实上又总是要分一些权力给臣子们行使。这对于那些贪图享乐、精力不济的皇帝们,他们自然也愿意这样让别人代劳。但对于那种精力充沛,集权观念强和能力超群的帝王,就不适应了。这后一种帝王,他在登基之后,总会千方百计地削弱臣子的权力,加强自己的集权统治,从而使自己的家天下更牢固,更无隐患。雍正皇帝,正是这类皇帝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军机处的设立及权限

雍正帝是一个主张“以一人治天下”的君主专制主义者,他说:“国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而总揽万机,全在一人之裁决”,天子必须亲自管理国家的军政大事,才能达到励精图治的目的。因此,他在继位之初,就明确表示要效法其父皇康熙帝六十余年的勤政精神,做到“朝乾夕惕,事无巨细,亲为裁断”,并强调自己年富力强.可以代行大臣们所应做之事。他说:“国家政治,皆皇考所遗,朕年尚壮,尔等大学士所应为之事,尚可勉力代理,尔等安乐怡养,心力无耗,得以延年益寿,是亦朕之惠也。”他的代行臣下之事,最主要者,除朱批奏折一项外,就是设立军机处,直接处理军国重务。

七年(1729),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雍正帝开始对准噶尔的策妄阿拉布坦用兵。为了直接掌握战争进行的情况,及时处理战争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防止泄漏军事机密,他在靠近其寝宫的隆宗门内设立了一个军机处。该年六月初十日,雍正发出上渝:“两路军机,朕筹算者久矣。其军需一应事宜,交与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密为办理。”这样,军机房这一至关重要的机构就开始正式建立,并派最亲信的大臣允祥、张廷玉和蒋廷锡主持其事务清朝统治的末年,而且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后来成了清朝一代最重要的政治机构。(www.guayunfan.com)军机处既是皇帝为办理紧急、机密事务而设立的机构,它就不能像内阁一样设在离皇帝所居内廷较远的太和门外,其办公地点必然要设在靠近皇帝寝宫的地方,这样才既便于宣召承旨,又能保证不泄漏事机。据曾在乾隆时期做过军机章京的著名史学家赵翼和王昶的记载,军机值房即所谓“军机堂”,起初设在乾清门外的西边,不久就迁移到乾清门内,与南书房紧靠着,在隆宗门内的北边,后来又迁移到隆宗门的西面。无论是在乾清门内或乾清门外,都离皇帝的寝宫养心殿很近,使皇帝宣召军机大臣十分便捷。雍正帝初设军机处时,它的值房仅有木板盖的房舍数间,供军机大臣值班以备皇帝召对之用。章京的值房在军机值房之西,亦仅有木板房一间半。直到乾隆帝当政初年,两处值房才改造成为瓦屋,但其建筑也很不讲究。

军机处的主官为军机大臣。

军机处的印信,由专人保管。后存于宫内,由内奏事处的太监保管。需要用印时,则由值班的军机章京以长二寸、宽半寸、厚一分,上刻“军机处”三字之金钥匙,向内奏事处请出印信,使用完毕立即交还。后来因为西北军情紧急,军中奏报频频,雍正帝也不断颁发上谕,有时一天即达数起,印信屡请屡交,十分麻烦,所以每次请印出来,就盖好数百个信函,以便随时取用。

军机处只有值房,没有正式的衙门。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都是原来担任着别的官职,而被挑选出来充任该处职务的。军机大臣不是专职,他们原本管理的政务仍需自己去办理;军机章京则以该处的工作为其职责,不再兼理原来担任的政务,但他们的编制仍在原来的衙门,占着该衙门的缺额,其升转也在那里进行。

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掌书谕旨”,也就是当面接受皇帝的谕旨,然后把它书写成文字,并将其转发下去。

雍正帝向军机大臣所授的旨意,以西北两路用兵之事为其主要内容。例如:十年(1732)二月,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上折弹劾副将军石文焯纵敌,雍正帝命办理军机大臣们议奏处理办法。同年,西路军大本营要移驻穆垒,雍正帝为它选定六月初四日巳时启行,随即于四月十三日命军机大臣通知岳钟琪,要他“将一应事宜预先留心备办,但军营切宜慎密,以防漏泄”。其他方面的一些军政事务、八旗事务等,他也命军机大臣们办理。九年(1731),雍正帝认为山东登州是一个沿海的军事重镇,它所管辖的地方甚为辽阔,却只驻有六千兵丁,怕应付不过来,因而命军机大臣们充分讨论,看看是否需要在此地增添兵丁数额。次年,打牲乌拉地方的丁壮问题,雍正帝都命军机大臣详细讨论,提出处理意见,以备他采择。朝廷内外官员所上的奏疏,雍正帝也命军机大臣提出处理意见。由此可见,军机处在雍正帝在位之时,主要是办理战争、军政和八旗事务等,其后,它的权限才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机构。

军机大臣还有“赞上之机务”,即被皇帝咨询,参议军政大事的任务。如前所述,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劾副将军石文焯纵敌,以及增加登州驻军和打牲乌拉地方的丁壮等问题,雍正帝有时候也发给军机大臣们审议。这样,军机大臣也就可以和皇帝当面讨论政事,有了参议政事的职责和权力。但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使皇帝亲理政事,军机处的任务主要是“缮写之劳”,只有在皇帝主动提出问题时,军机大臣才有参议政事的职责和权力。

军机处的第三项工作,是为皇帝管理文书档案。官员的奏折,皇帝亲自阅览后,无论朱批“该部议奏”、“该部知道”的,或没有朱批的,都交与军机处抄成副本(即“录副奏折”),加以保存。

在军机处的三项任务中,最后一项是保存文书档案。这对于决定国家军政大事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参议政务一项,完全由皇帝本人决定,他让参议某事,军机大臣才能参议某事,不是固定的职责和权力,是被动的受顾问的性质。军机大臣们参议事务的多少,与皇帝的从政能力、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雍正帝在位时期,军机大臣们不过承旨办事而已。

因此,军机大臣并不能对皇帝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而只能够绝对听命于君主。军机处的这种性质,保证了它能较好地推行皇帝的意旨,保守机密,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成为君主手里的得力工具。

□削弱内阁权力,加强专制集权

军机大臣奉旨撰拟机要事务和西北用兵大事,而这些工作本来都是内阁票拟的内容,在军机处成立以后,它这方面的权力就被剥夺了,使它只能草拟一些寻常事务的文件,这样就大大地削弱了内阁的职权,而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军事上的机要事务由军机处承旨撰拟以后,内阁的兵部就只从事军官的考核、稽查军队的员额和籍簿等工作,而这些都是日常的琐碎事务,至于像用兵方略、军政区划等重要事情,它从此就无由问津了。

此外,雍正帝所用的满人军机章京,绝大多数都是从议政处调来,这样就给它来了个釜底抽薪,使其成为一个空架子。从此,议政处这样一个重要机构,也就名存实亡了。

雍正帝之创设军机处,是行政制度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军机处设立后,“四方章奏多以折代本,直达军机处不复内阁”,“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从此内阁之权遂转移到军机处,使内阁形同虚设。议政处自此也名存实亡,在乾隆五十六年时,就被命令废除了。但是军机处的地位虽然重要,它却并不是一级独立的机构,而是一个绝对听命于皇帝的私人工作班子。它完全秉承皇帝的意旨办事,既没有过去议政处的议决权,也没有昔日内阁的票拟权,所有这些权力,现在都通统归于皇帝本人了。所以雍正帝在行政机构上的这一改革,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而削弱了满洲的王公贵族和满汉大学士、尚书的“相权”。军机处的设立与奏折制度的全面推行,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雍正帝亲自批答朝廷内外文武臣工的奏折,向军机大臣面授方针大计,国家的重要政务皆归他一人处决,实现了他的“以一人治天下”的宿愿。雍正帝通过军机处和“廷寄”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使皇帝的意旨畅通无阻地直达各部院和各地方。上至内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八省,无事不综汇,“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军机处的设立,为君权的无限发挥提供了方便条件,适应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需要,因此在雍正帝以后,一直都沿袭不废,直到宣统三年清朝统治被推翻为止。在一百八十多年中,它始终是一个凌驾于内阁之上的特殊的政治机构,而且其权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