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党人”株连九族

“党人”株连九族

时间:2022-04-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党人”株连九族东汉灵帝时期,汝南郡的督邮奉命到征羌捉拿一个“党人”范滂。这些官僚和儒生反对宦官专权,被称为“党人”。汉灵帝时期,朝廷下令捉拿“党人”。逮捕“党人”的命令一下,全国上下都骚动起来。像范滂这样被杀的“党人”全国当时大约有一百多人。

“党人”株连九族

东汉灵帝时期,汝南郡的督邮奉命到征羌(今河南郾城)捉拿一个“党人”范滂。到了征羌的驿舍里,他关上门,却抱着诏书伏在床上哭起来。驿舍里的人听到哭声,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个消息传到了范滂那里,范滂说:“我知道督邮一定是为了不愿意抓我才哭的。”于是,范滂就亲自跑到县里去投案。县令郭揖也是个正直的人,很敬重范滂的人品,他见范滂自己跑来了,吓了一大跳,就打算交出了官印,跟范滂一起逃走。

范滂感激地说:“不用了,我怎么能连累您?我死了,朝廷也许能把抓党人的事停下来。再说,我母亲已经老了,我一逃,不是还连累她吗?”(www.guayunfan.com)县令听了,只好把范滂收在监狱里,并且派人通知范滂的老母亲和他的儿子跟范滂来见面。

范母带着孙子随着公差到监狱来探望范滂。范滂安慰母亲说:“我死了以后,还有弟弟会抚养您,您不要过分伤心。”

范母说:“你能和李、杜(指当时著名党人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也用不着难过。”

范滂跪在地上,听他母亲说完,然后回过头来对他的儿子说:“我要叫你做坏事吧,可是坏事毕竟是不该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没有做坏事,却落得这步田地。”旁边的人听了,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就这样,范滂被杀害了。

那么,什么是“党人”呢?原来,东汉中叶以来,政治腐败,外戚和宦官专权。当时,朝廷上下除了外戚、宦官外,还有官僚和儒生。这些官僚和儒生反对宦官专权,被称为“党人”。官僚大都是世家子弟,出身贵族,他们以儒学为正宗,以“清流”标榜自己,看不起宦官及其门徒的“浊流”。在这一点上,官僚和出身清贫的儒生看法和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他们结成联盟,反对宦官。

汉灵帝时期,朝廷下令捉拿“党人”。逮捕“党人”的命令一下,全国上下都骚动起来。像范滂这样被杀的“党人”全国当时大约有一百多人。还有大约六七百人,都是跟宦官们有矛盾或者有仇的,也都被宦官借机诬指为党人逮捕起来,不是杀害就是充军,至少也是禁锢终身。这就是东汉著名的“党锢之祸”。

东汉之所以酿成党锢之祸,主要是因为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他们任人唯亲,政治黑暗,这就堵塞了儒生求官的道路,堵塞了一大批有品行、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的仕途。因此,加深了儒生同宦官的矛盾,后来矛盾激化,双方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酿成了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规模浩大、株连人数众多,许多儒生遭到残酷迫害,东汉政坛上一片乌烟瘴气。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要求赦免“党人”,宦官认为这是替“党人”翻案,就先将曹鸾活活打死,然后又下令禁锢“党人”,并且株连亲属,把对“党人”的迫害活动推向了高潮。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

东汉的党锢之祸,给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使汉灵帝意识到如不解决党锢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中平元年(184)宣布大赦“党人”,流放者准许返回故里。至此,党锢问题才算最后解决。

东汉桓、灵二帝之前,宦官、外戚虽然专权,但有名臣陈蕃等人主持朝政大局,士大夫、贵族等心向朝廷,局势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军起义。之后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了灭亡。

党锢之祸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党人”不畏强暴的精神激励着后人,明末东林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就是受东汉“党人”斗争精神的鼓舞和影响的。在东汉末年宦官的暴政下,道德沦丧、士风败坏的现象特别严重,而“党人”都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敢于冒死直谏,怒斥奸邪,他们那种“杀身以求仁”的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推崇。

历史小课堂

东汉的党锢之祸是起因于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外戚就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东汉自公元88年汉章帝死后,都是年幼的小皇帝即位,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依靠自己的娘家帮助处理朝政,从而形成外戚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年幼即位的皇帝是:和帝(10岁)、殇帝(1岁)、安帝(13岁)、顺帝(11岁)、冲帝(2岁)、质帝(8岁)、桓帝(15岁)、灵帝(12岁)、弘农王(14岁)、献帝(9岁)。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是:章帝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灵思何太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