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苏联是如何实现工业化的

苏联是如何实现工业化的

时间:2022-03-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简要的历史回顾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8世纪初期由彼得大帝开始的俄国现代化运动,可视为俄国现代化的起点或者说是源头。实际上,到1925年苏联还没有汽车、拖拉机和航空工业这些最重要的部门。这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独立性。在苏联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推行的工业化政策,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实力大大提高。

简要的历史回顾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8世纪初期由彼得大帝开始的俄国现代化运动,可视为俄国现代化的起点或者说是源头。他所推动的改革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这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军工实力的增强,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彼得的改革也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作为彼得大帝现代化改革继续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这次是以1861年废除农奴制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如果从经济制度层面讲,应该说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也很明显,解放了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20世纪初斯托雷平的农业改革,主要目的是使农民成为自由、独立的生产者,鼓励农民独立经营。这次改革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促使农村公社瓦解,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多种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机械化有了较快进步,这些都推动了俄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是:以农业向工业化转变为中心任务;一直带有赶超性质,即赶超欧洲;都是自上而下方式推行的;每次改革都遇到强大的保守势力的阻挠;现代化往往具有军事目的,并对外推行扩张政策。

苏联时期,如果从经济现代化角度来考察,那么以下三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

十月革命后的最初时期,列宁提出了并开始实施一些经济革命改造的设想与政策,后来因国外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被迫停了下来,转入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战争结束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1925年农业基本上达到了战前水平,但并没有改变经济严重落后的状况,仍然是俄国遗留下来的技术经济结构。首先。表现在苏联还是一个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192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82.1%,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6%,农业产值超过工业产值。其次,1925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战前的73%,但要看到,代表工业主体的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航空、电力和建筑材料等部门很不发达。实际上,到1925年苏联还没有汽车、拖拉机和航空工业这些最重要的部门。第三,工业的设备基本上是旧式的,而且多半是磨损很大的机器与机床。现代化的设备国内又不能生产,因此,很多机器设备要靠进口解决。这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独立性。第四,由于运输业的严重破坏,它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www.guayunfan.com)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业化问题上来。1929年斯大林宣布,必须结束新经济政策,否则就难以实行工业化政策。从实际情况看,苏联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的全面开展始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化用了三个五年计划(共13年)完成的。苏联工业化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思想进行的,其基本政策或者说主要特点是:重工业化、超高速与主要通过剥夺农民的办法用高积累来保证工业化的资金来源。

在苏联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推行的工业化政策,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实力大大提高。按斯大林的说法,“三五”计划提前结束的1940年时,苏联已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基本上建立起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独立性大大增强;带动了经济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

但随着对苏联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斯大林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官方与学术界对斯大林工业化道路持简单的完全肯定的观点已不多见,而更多的是既肯定其成绩也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严重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战前斯大林工业化过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包藏着深刻的矛盾与积累着大量尖锐的问题。斯大林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贡税”榨取农民的政策,导致农业破产,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粗放型的工业化政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工业化运动对形成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经济现代化角度分析,斯大林的工业化使苏联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经济管理体制在向集中化与行政化方面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越来越排斥市场作用,严重阻碍了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改革的停滞,政治体制倒退,使苏联逐步地迈向衰败。但要指出的是,勃列日涅夫看到当时苏联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开始认识到苏联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效的经济。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二战”期间除外),经济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这是靠不断地大量投入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的,走的是粗放发展道路,是一种消耗型经济。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消灭失业后到80年代末,每年平均增加的劳动力为200万人。苏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很大,如在70年代末,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石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70年代初,苏联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扭转已开始出现的速度下降趋势与提高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经济发展由粗放转向集约化。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决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原因是,由于粗放因素日益缩小。表现在:第一,从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已感到劳动力不足。据计算,70年代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8%,到80年代将下降到3.8%。1961—1965年,靠农庄庄员补充劳动力的人数为310万人,1971—1975年降到150万人,1976—1980年又降到80万人。退休人员激增(从1950年的85万人增加到1970年的1900万人),使劳动资源问题更加突出。第二,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发展经济方式的结果,使原材料、燃料动力资源消耗量大量增加,出现供需之间的不平衡。苏联虽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进入70年代,集中工业生产能力80%的西部地区资源“已近于耗尽”,要靠东部地区供应,从而使运输距离大大拉长。1966—1977年,燃料运输的平均距离从734公里拉长到1152公里,生产费用日益提高。另外,随着原料、燃料基地东移,开采条件恶化,开采成本大大提高,如1980—1985年,开采每吨石油的费用增加80%—100%。廉价原料与燃料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再者,苏联每年要出口大量原料与燃料以换取外汇。这些因素,使得苏联用大量投入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道路走不通了。第三,资金日益紧张。60年代中期之后,基建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苏联20世纪50年代基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3.3%,60年代降为7.1%,70年代降到5.3%。

另外,由于长期实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效益日益下降,如1960年每卢布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70年降为55戈比。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从1961—1965年年均增长率的6.1%下降到1971—1975年的4.8%。70年代初,苏联已有大量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和第二,但质次,报废率高。如钢的产量很大(1970年为1.16亿吨),但仍需进口各种钢材。拖拉机每年的报废率有时甚至高于新增产量。苏联认识到,在不少产品数量超过美国之后,要想争取优势,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由过去的数量赶超转向质量赶超。而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化方针。

转向集约化难以取得进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问题。苏联从70年代初开始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政策,之所以未能取得进展,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问题。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导致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这可从科技进步与经济集约化发展相互关系上得到反映。苏联长期把加速科技进步视为推行集约化方针最重要的措施,明确指出: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极严格的,毋庸置疑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苏联拥有巨大的科技潜力,80年代末科技人员为150万人,相当于世界科技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每年新技术发明占世界新技术发明总数的三分之一,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但巨大的科技能力,难以在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到应用,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12年之久。形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经济体制对科技进步的阻碍作用,苏联学者认为,传统体制在科技进步道路上制造着一种独特的“反促进因素”。所以,一些俄罗斯学者在后来总结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关系时明确指出:“要加速科技进步而不在经济上进行根本的改革,简直是不可思议的。”[1]另外,还应指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科技进步缓慢与当时“左”的封闭的思想有关。当时,苏联对60年代末开始的世界上已发生新的一轮科技革命的信号“置之不理,直到70年代初甚至还不准使用‘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概念,不仅想方设法从官方文件中勾掉,而且还从报刊书籍中删掉”[2]。

(三)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

长期以来,由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从而形成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严重失调,是一种畸形的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社会总产值的部门结构来看,农、轻、重三者的比例关系大致为2∶2∶6。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长期落后的状况,成了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改善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十分明显,在这种条件下,戈尔巴乔夫在推行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时,必须同时下大决心和采取重大战略性措施来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即在改变旧的经济体制模式同时应及时改变发展战略,使后者与前者相适应,并为前者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后不久召开的苏共中央四月全会(1985年)上,在分析如何克服经济困难时,就提出了加速战略的思想。1986年2月召开苏共二十七大,正式提出并通过“加速战略”的方针。实现“加速战略”一个重要途径是加速科技进步。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头几年在加速科技进步方面采取的主要政策有:加速新兴工业的发展;优先发展机器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改革科研与生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物质刺激。要加速科技进步,除了采取以上一些具体措施外,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